发新话题
打印【有26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上海人是个体,有些新上海人是群体

老上海人是个体,有些新上海人是群体

标题可能表述的不一定正确,姑妄看之
从十年前开始,在上海生活的新上海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我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一个新上海人在上海能有固定的落脚点时,就会发现在他(她)的身边就会出现父母、兄弟、姐妹,表姑、表婶,表兄、表弟.........,从一个点很快发展到一个面,而且这个面里面有很多人会说上海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如家乡,上海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如家乡人好;但是人不见减少,很快面有发展到了团,当这个面发展到团的时候,这个声音的音量也就更响了。
老上海人一般来说,只要管好家里的小环境,只要别人没有侵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一般是不太多管闲事的。

当从点到面、从面到团、再从团发展到群体的时候,上海人的个体只能被慢慢的挤压出去了。

[ 本帖最后由 爱画画的涛涛 于 2009-12-30 19:05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LZ讲的有理,上海是只滩发展起来额文化.

TOP

回复 1#爱画画的涛涛 的帖子

我觉得你说得有点道理。老上海人一般都不太喜欢管闲事的,做好自己的事,不去伤害别人也就罢了。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不具有攻击性,慢慢地就被认为软弱可欺了。但老上海人的柔韧性还是不错的,不是那么容易被压垮折断的。这次的团团事件,实际上可以看做让老上海人觉醒的引擎。套一句话,老上海人当自强!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要被任何人看低看轻,才能不被挤压,得到尊重。.

TOP

真正感觉尴尬的是以世博的名义把一些原本很不错的上海特色文化都边缘化了。上海目前亟待保护的是原有的“洋味”。所谓的十里洋场就是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看到许多地方在以世博的名义整改,过一段时间再去看看以为走错人家了。这样的整改怎能将“上海腔调进行到底”!
上海要保持原有的风貌,让外地人来上海旅游观光看到的是真正的上海文化,由此也会更思念自己家乡的原汁原味。
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其他省市比比皆是,也难怪外省人来到上海的感觉是“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
上海人跑到东北会感觉“东北是全国人民的东北”?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10-1-3 17:48 编辑 ].

TOP

现在上海老额米道只有在王家卫电影里才有,看看生活的上海,啥强调哦。对了,还有老早的电视剧《孽债》,现在都看不到有上海米道额电视剧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uixuet 于 2010-1-3 16:42 发表 \"\"
真正感觉尴尬的是以世博的名义把一些原本很不错的上海特色文化都边缘化了。上海目前亟待保护的是原有的“洋味”。所谓的十里洋场就是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看到许多地方在以世博的名义整改,过一段时间 ...
顶侬!!!.

TOP

支持

有道理,支持,顶.

TOP

有道理的.

TOP

其实上海的味道很难拍出来,碰到过一个台湾导演,当初他们好像拍了一步关于上海的电视剧,后来但是导演和创作团队都没有到过上海,后来他们一到上海,再看看自己当初拍的内容,觉得无地自容。张爱玲的小说写的非常不错,但拍出来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上海的味道各不相同,我们小时候弄堂的一头住的是丈夫在香港的一家人,太太虽不工作,很有洋味,但很少与人答话。弄堂的另一头住的是内地到上海的,但三九天会将逃难来睡在弄堂口的小孩接到几家过夜,过街楼上一个帅哥天天开窗练小提琴。

这种味道很难复制,唯有保持和保护。新天地不是新上海,也不是旧上海,而是臆想的上海。.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ohong 于 2010-1-3 17:04 发表 \"\"
现在上海老额米道只有在王家卫电影里才有,看看生活的上海,啥强调哦。对了,还有老早的电视剧《孽债》,现在都看不到有上海米道额电视剧了
是额,孽债还有上海话版本和普通话版本来.

TOP

回复 11#m宝贝 的帖子

个趟总算晓得上海话版本是给“上头”枪毙额,勿是我哈港额,上海聂线登额。.

TOP

回复 12#xiaohong 的帖子

“上头”心虚佛古,听佛懂上海咸话就当之勒还港伊拉啥。索嘎枪毙特。.

TOP

回复 12#xiaohong 的帖子

有空额……宁噶广东哎有自嘎额广东话电视剧特电影来,上海凭撒伐好有……5就过则上海话版本比普通话版本有迷倒,哎有潘虹演额《股疯》,啊是上海话版本灵.

TOP

身边的很多例子证实LZ讲的很对

嫁到上海来的打工妹,一旦生了孩子,父母兄弟表的堂的一大帮都会来上海,而且名正言顺的住在这家人家(本地人就是房子大,唉),然后,这家就反客为主了.

TOP

对的!对的!.

TOP

回复 5#ruixuet 的帖子

是,本人觉得这个世博的建筑不好看,说是中国特色,但是放在上海,有些怪怪的。

不要砸我,只是说世博的建筑。.

TOP

回复 17#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但是放在上海,有些怪怪的。”
看法一致。
世博中国馆和世博吉祥物“海宝”放在一块完全两种风格。和那奥运啥娃的倒还协调。.

TOP

回复 18#ruixuet 的帖子

希望其他馆的整体效果出来后会好些。

不知道建筑以后会拆掉吗?.

TOP

回复 19#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有的会拆,有的不拆。但是中国馆是肯定不拆的。.

TOP

这个问题是所有移民城市的问题.

TOP

看来是格能样子咯.

TOP

回复 5#ruixuet 的帖子

喔今朝乘四号线到宝山路下,走拉虬江路望四川北路方向,看到吓了一跳,喔觉得刚刚乘哦是火车到了外地的乱哄哄的 小镇上,虬江路啥地方看起来是上海市区的,上海真哦改造的成了全国人民的上海了.

TOP

回复 1#爱画画的涛涛 的帖子

深有体会

高校中,上海老师越来越少,老克勒老师越加是勿发声音,要么去外国,要么,认真培养小囡,小囡出国读书工作,低调得来~我从来没听到哪个老克勒老师有歧视外地学生外地老师的言语。
外地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来的学生,大家都照顾有加。都是学子,都有不容易的地方,而且,越是穷地方来的孩子越是会读书会考试,那是真的。

外地来的老师越来越多,开始1个,结婚生子,3口之家,接着是老家来人照顾,7788,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喜欢上海的声音也越来越响。高校尚且如此,别处可想而知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hkdd 于 2010-1-4 12:41 发表 \"\"
其实上海的味道很难拍出来,碰到过一个台湾导演,当初他们好像拍了一步关于上海的电视剧,后来但是导演和创作团队都没有到过上海,后来他们一到上海,再看看自己当初拍的内容,觉得无地自容。张爱玲的小说写的非常不 ...
实在是刚得忒对了
新天地,只是别人搞出来的“新天地”,跟老上海没啥关系
现在搞出只“田字坊”,更勿是阿拉怀念的老上海,粗制烂造早已经勿晓得变成啥东西了,里头卖“精品”的小姐都勿是本地人,这也算了,对有瑕疵的商品,她们都仿佛培训过似的,一律回答你:“这没关系。”什么瑕疵不精致在她们看来,都是没关系,这有什么啦,遇到这时候,最好是无语走人,不然呀,什么歧视啊,斤斤计较啊,都出来了。算了。

精致的老上海很难复制
看看老早的旗袍。。。。不说旗袍,我就说鲁迅纪念馆里收藏的鲁迅先生的一件家常袍子吧,样子很朴素,却风采依旧,工作人员,一个很客气的老上海对我刚:“唉,老底子的么事到底质量好啊,噶西多年了,侬看,还是满扎实的感觉啊。。。。”
的确如此~.

TOP

回复 25#小猫宝宝 的帖子

是额亚,老早地上海的腔调,现在有交归已经看不到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