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

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

 问: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

  答:这个数列的前500项是: 1、2、3; 2、3、4; 3、4、5 ……;165、166、167; 166、167、168; 167、168。

  解法一:这个数列里有1个1、2个2、2个168、3个3、4、5、……、165、166、167,所求的和=1+2×2+2×168+3(3+167)÷2×165= 42416。

  解法二:把1、2、3;2、3、4;3、4、5……;165、166、167;166、167、168;167、168写成三个数列: 1、2、3、165、166、167 2、3、4、166、167、168 3、4、5、167、168 这样,所求的数列的和就等于上述三个数列的和,也就是: (1+167)÷2×167+(2+168)÷2×167+(3+168)×166÷2=42416。

  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可鼎鼎有名的数学家也没能一下子解出答案。昨天下午,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对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感到十分不解,他本人就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数学竞赛。而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从没拿过奥数竞赛奖”

  奥昆科夫是俄罗斯数学家,2006年获得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菲尔茨奖。这个奖项的获奖难度甚至超越了诺贝尔奖,从1936年到2006年仅有50人获得,也有人将它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大师却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上过奥数,也没有参加过数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在俄罗斯,没有专门培训学生上奥数的机构,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特别的学校,进行过数学方面的特别训练。“事实上,我上高中时,反而对社会科学很感兴趣。我参加过一次德语奥林匹克的竞赛,还有两次经济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可数学的倒一次也没参加过。”

  对现在的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奥昆科夫很不赞同。“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如同自行车,对人们来说是好的交通工具,但是并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骑车、必须骑车,或者是被强迫着参加自行车比赛。

  他还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女儿,他就没有特别培养过女儿对数学的兴趣。小女儿经常在数学方面会遇到一些难题,他和夫人都会帮助她去解决,但从来没有刻意让她做难题。“兴趣有时候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不是靠外界去影响他,培养的。”

  小学奥数题一时没算出来

  聊了半天奥数,记者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一道小学奥数题,让这位数学家来试试看。“Surprise!(惊讶、意外)”听说记者要他现场解题,他哈哈大笑起来,却没有拒绝的意思。

  “题目是这样的,1、2、3、2、3、4、3、4、5、4、5、6……问: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粗粗听了一遍题,奥昆科夫露出轻松的笑容,“哦,很简单。”记者把题目递给他,并给了他一张草稿纸。抿着嘴,他低着头把题目仔细看了几遍,却迟迟没有动笔。等了几分钟,记者还没看到他算出答案。正在纳闷中,就见奥昆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

  看来,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算出奥数题的结果,对这位大数学家而言也不是太容易的事。.

TOP

数学大师才不上记者的套儿呢!.

TOP

大师一解题,就应该发生费用,记者显然没有这个意思,大师也就没有这个义务!
俄国的数学题是最奥的!.

TOP

回复 3#heart 的帖子

大师情商蛮高的,一解题,不就跟小学奥数教练较劲啦.

TOP

人的智商是不同的。我女儿过去的同学台湾转学来的,从没有参加过奥数学习,初一参加希望杯也是二等奖。大家都知道他是天才学生。这次已和上中签约。
不要和自己孩子过不去。天才确实存在的。一定要强调勤奋的作用,那么竞争到一定级别,苦的是孩子。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5-7 10:30 编辑 ].

TOP

我认识一位初一的孩子,父母都是理工科的高材生,他本人也偏向理工科。但他妈妈从来不让他参加课外学习和竞赛。我很疑惑,请教他妈妈之后才明白。他妈妈不愧是物理系的才女,回答我说:”如果一个孩子在某方面不具备特别的天赋和兴趣,而只是靠勤奋挤进这个门槛,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在高级别的竞争中度过,那是非常不快乐的事。“她对于自己儿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快乐,所以在没发现儿子特别要往某方面发展之前,不会去主动要求他。.

TOP

看了LS妈妈的话,一下老迷茫的,儿子自小数学还算不错,不怎么花功夫都能考得很好,现在小四了,也参加了少科站的奥数班,今年的几次奥数比赛也算拿了几个奖,二等三等都有,本来没没啥想法的,真的得奖了,就对他有要求了,想再接再历,拿更高奖项,就要求他勤奋点,不能总靠小聪明和运气吧,但儿子不高兴了,说我逼他做题目,现在看他好像反而没以前做题起劲了,而且最近的亚太考试竟然连三奖都没,我把失利的原因归于他的不勤奋,看了LS妈妈的话,觉得也许自己是错了,让他去竟赛的目的好像就太功利了,就指望他能多拿几个一等奖,为了明年的小升初,唉,偶要去反思,反思,再反思.

TOP

回复 7#Amy1998 的帖子

反思完了还得让他做题 --- 明年要小升初..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5-7 12:16 发表
我认识一位初一的孩子,父母都是理工科的高材生,他本人也偏向理工科。但他妈妈从来不让他参加课外学习和竞赛。我很疑惑,请教他妈妈之后才明白。他妈妈不愧是物理系的才女,回答我说:”如果一个孩子在某方面不具备 ...
有道理.一个孩子都有他某方面的天赋(即强项)只不过,我们做家长还没有发现而言. .

TOP

回复 7#Amy1998 的帖子

您家孩子轻轻松松就拿奥数比赛二三等奖,可见他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说您逼他做题,说明这段时间您节奏太快,做题做伤积极性了,调整一下节奏,劳逸结合就好了.您家孩子数学强,奥数还是要学的,比赛还是要参加的,至于一等奖,实在是压力太大了.说句大实话,我们今年的小升初还算顺利,主要得益于奥数奖项,虽然语文也获了不少奖,但后来发现我们自己引以为豪的语文镇店之宝奖项,派的用处实在不多.学奥数有什么用?争论太多了.但是,在小升初这一关节眼上,是派上用场了,也没白学..

TOP

回复 10#嘟嘟虎妈 的帖子

明白了,还是要让他勤奋点,不进则退,勤奋总比懒惰好,为了明年的小升初,还是要再接再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