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家长的困惑与思考:一些关于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探讨

家长的困惑与思考:一些关于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探讨

前些日子在论坛里看到一篇 <克服马虎的训练>,顺藤摸瓜,在网上找到了作者 黄方 老师的blog。分享一下。

我家小孩做数学题时不是一般的“马虎”,能把上一行的25,下一行就抄成5,愁啊,不知道怎么办?

哪位家长有好办法?

[ 本帖最后由 yfmm 于 2008-4-18 15:35 编辑 ].

TOP

不好意思,忘了贴地址:http://blog.sina.com.cn/tomview.

TOP

.

TOP

谢谢!真的很好!.

TOP

.

TOP

谢谢!真的很好!.

TOP

晕...看到长篇就头晕,哪位妈妈能简单点概括的讲一下吗.

TOP

已存,慢慢看.

TOP

好东东。.

TOP

好东西, 谢谢.

TOP

回复 1#yfmm 的帖子

我家也发生过,有个笨办法,把错误原因写三遍,有些效果哦.

TOP

知觉技能的训练.rar (11.85 KB)
整理了“知觉技能训练”部分,WORD格式.

TOP

引用:
原帖由 dingdingxu 于 2008-4-9 22:00 发表
我家也发生过,有个笨办法,把错误原因写三遍,有些效果哦
谢谢哦!
我最近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把所有做错的题目都写在这个本子上,并注明错误原因。现在还不知道效果。.

TOP

谢谢,正愁着。.

TOP

.

TOP

回复 13#yfmm 的帖子

我家老师也是在校就有这样一本.还有所有题目必须竖式计算,不图快不用心算.每天数学小练习完成后必须逐行自查,同时用铅笔打勾,自查没发现的低级错误一罚三.会有反复,这两天小女又连着考满分,兴奋,大大表扬加要求继续保持,和孩子一起为不犯低级错误努力且高兴,就会电力十足.七七八八供参考.

TOP

今天将第二部分<操作技能训练>整理了WORD版,因为里面的部分数学式,比如平方的上下标,我不会在网上弄,还是word比较熟悉,也方便大家打印。

感觉这部分比较实用,对预初孩子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的比较到位,比如有理数的运算,正负号方面的训练,很有针对性。我经常对孩子屡教屡犯的低级错误束手无策,苦口婆心、严厉斥责、威逼利诱...,都用过,但那些低级错误仍是层出不穷,一张卷子经常是难题都做出来了,简单的却变着花样的错,真是火大!

看了黄方老师的文章,感觉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有问题。孩子犯错有他的道理,一味的去“说教”,不见得有效,说多了孩子心理还会反感。重要的是找出犯错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大道理是没用的。而中国人大多数还是习惯坐而论道,对于简单细琐的训练,习惯性的忽视,造成了眼高手低的普遍存在。“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太多了。

周末找时间开始进行有理数运算正负号方面的训练,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来交流一下。

操作技能训练.rar (16.2 KB) .

TOP

.

TOP

小孩的课本丢了,昨天在福州路跑了半天,谈谈感想。

目前多数书店都没课本卖了,我问了老师,找到了广东路上的教材书店,上海新华书店黄埔区店教材门市部,具体地址是:广东路310号(中学部)电话:63391197;广东路362号(小学部),电话:63289444。在福建中路广东路向东。我乘公交到福建中路延安东路站,很近。

买好课本,到对面的萨莉亚吃了午饭,物质基础充足,然后开始逛福州路(逛街真是件体力活)。罗嗦两句萨莉亚,真是好吃不贵的意式餐馆,一个比萨,加一份蔬菜沙拉一份汤,25元。比萨我只吃了一半就很饱了,另一半打包,呵呵。

这次主要是要买英语辅导书。分别到两个卖教辅的书店,买了两本英语的辅导书。说说预初的英语,因为二期课改,六年级教材改动较大,市面上适合新课本的辅导书种类很少,象上海书城等大书店,就找不到。上学期我去书店买书时就看到很多旧教材的辅导书,听店员说,这些不知道改教材的出版社都赔了。这学期,索性就不出了吧?

我买的三本都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一本是《怎样学好牛津英语 六年级第二学期》,《导学与测试 牛津英语一课一练 六年级第二学期》(附磁带),《牛津英语词汇学习手册 六年级第二学期》,都是紫色封皮。感觉《词汇手册》有点买重复了,不过也不贵,4.3元。教材书店都挂着打折的横幅,一般是八几折,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书却一律不打折!这就是垄断吧!

在外文书店买了step by step 第一册的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在卓越上买的),7.0元。看到架子上摆了三本,详细看了下,分别是1998、2000、2002年印刷的,纸张、字号都各不相同,甚是有趣,估计都是库存了。回来看我在卓越上买的学生用书,是2007年9月第67次印刷。可见印刷量之大。

在美术书店买了张《中华历史大系表》,从旧石器时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朝代的的年代、帝王、年号等一次排列,很清晰。孩子看了很喜欢。我也省很多事。平时常问我一些朝代呀什么的,我只记得大概,这下他可以自己查了,嘿嘿。.

TOP

走在福州路上,穿行在各式书店中,心中真是感慨。小时候虽然也在一个省会城市,但记忆中的新华书店很少,也很小。周末常常去蹭书看。买不起啊。那时书的种类很少很少。小时候曾经拿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当课外书看。尤其是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的,不仅有成语的释义,还有他们的来历,相当于一个个的小故事。我读的津津有味。现在的孩子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和信息都极大丰富的时代;但不幸的是,他们被沉重的功课压的喘不过气,没时间去读身边那么多的好书。.

TOP

引用:
原帖由 dingdingxu 于 2008-4-10 22:02 发表
我家老师也是在校就有这样一本.还有所有题目必须竖式计算,不图快不用心算.每天数学小练习完成后必须逐行自查,同时用铅笔打勾,自查没发现的低级错误一罚三.会有反复,这两天小女又连着考满分,兴奋,大大表扬加要求继续保 ...
小孩子的习惯真的要从小培养。我家那位,仗着点小聪明,做题很少打草稿,多靠“目测”,随着学习难度和复杂性的提高,错误率明显上升。初中的孩子,改起来难度就大很多了。加之他写作业慢,总感觉时间紧张,有时就顾不上检查了。看来,培养习惯贵在坚持呢。.

TOP

不错,谢谢分享~~~~.

TOP

回复 17#yfmm 的帖子

存着下半年用了.THANKS!.

TOP

.

TOP

不错的文章,受益匪浅,谢谢.

TOP

收藏了,希望lz还有更多经验可以分享.

TOP

上传第三部分,心智训练第一招——说题.

附件

心智训练第一招.rar (366.09 KB)

2008-4-13 22:23, 下载次数: 354

TOP

第四部分,心智训练第二招——舍弃法。我的理解,是提供了一种经常被大家忽视的解题思路。人们解决问题,一般总是要找出正确的方法。而在解题中,有时把错误的路都找出来,一条条加以否定,那正确之路,自然就会呈现。类似于某些题目所采用的“穷举法”吧。从小学到初中,孩子所学的数学,其实有很大的转变,从“单线”的思维,逐渐变为发散型的。小学时,一道题一般只有一个正确的解,中学后,面对的是两个以上的可能,尤其是那种需要“讨论”的题,例如,a>0如何,a=0如何,a<0如何,如果还继续保持一种单线的思维方式,是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的。
一点感想,有不妥之处,请bbmm指出。.

附件

心智训练第二招.rar (505.51 KB)

2008-4-15 10:27, 下载次数: 919

TOP

第五部分.

附件

心智训练第三招.rar (518.45 KB)

2008-4-16 10:12, 下载次数: 597

TOP

.

TOP

非常感谢,已下. 潜心研究后以致用..

TOP

谢谢,下载了,慢慢研究.

TOP

谢谢.

TOP

推荐一本我正在看的书,《别以为你了解孩子》,是一位韩国人写的(虽然本人对韩国国民的某些做法非常不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学习其优点吧),可能都是东方人,家长的想法以及出现的问题比较相像。作者是儿童家庭咨询中心所长。

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是对孩子的各种问题,给了家长具体的操作方法。我想,多数家长对于一些大的教育原则都明白的(比如不打骂孩子,多鼓励,宽容等等),但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缺少的是应对的具体办法。比如我家小孩,写作业时总是弯腰驼背,往桌子上趴,买了背背佳也没啥效果;早晨睡懒觉,叫半天也不愿起床;书桌上总是一堆东西,......,这些习惯让我感觉自己很失败,几乎每天都要重复N次:收拾桌子、坐直了,离书本远点。道理也讲,说他他也听,但效果持续时间短。有时心情不好了,或者说他他不听,难免会发火。实在头疼。

从这本书中学了一招,给孩子实行奖励制度。和孩子签了协议。孩子表现很积极,热情空前高涨,不用我整天唠叨了。

所得分数:
1、保持书桌整洁      2分
2、早晨闹钟响5分钟内穿好衣服     2分
3、坐姿挺拔      2分



总计6条吧,每天满分在7分左右,如果有突出表现,还可以额外加分。

菜单
用分数能买的东西
5分       可乐一瓶(因可乐是垃圾食品,平时在家是限制的)
10分      决定晚饭的菜单
15分      和妈妈打羽毛球15分钟
20分      看动画片30分钟
30分      延迟睡觉10分钟(这是小孩自己提出来的,我们规定9点半熄灯睡觉,不管作业是否完成)
40分      玩电脑游戏30分钟
50分      KFC一次(因为是垃圾食品,对小孩身体不好)
100分     看电影一次

以上这些都是和孩子商量着制定的。我估计他最想要的是电脑游戏。

感觉家长平时给孩子的东西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菜单里的东西,我们平时肯定也常给与孩子的,比如KFC,虽然每次都说垃圾食品不能多吃,但还是常带他去吃,他也不觉得怎样;再比如电脑游戏,周末有时也会让他玩。但是,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孩子们收到自己努力得来的奖励,会觉得很幸福;大人也因为即使不打不威胁孩子,也能管好孩子而变得幸福”。有类似困惑的家长,不妨一试。.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宝妈200611 于 2008-4-12 14:16 发表
收藏了,希望lz还有更多经验可以分享
写这个帖子,也是希望大家都来把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拿出来,一起分享。

还是我刚说的,关于教育的理念,大方向大家都是明白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家长最缺的是具体的方法。最近因为孩子的学习有些波动,我也看了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多数里面充斥着大道理、说教,什么要培养孩子若干好习惯、若干好品质。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具体要怎样做?日子是要一天天去过的,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每天的生活中,如何去“做”的问题。比如孩子坐姿的问题,道理讲了无数遍,会驼背、会近视,等等,可他就是过会儿就忘了,依然故我。不可能说,真的等到孩子近视了,他自己就知道改了吧?但每天说,自己也会觉得烦。前一阵,对这个问题,我真是很困惑。需要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

TOP

我家的也是马虎大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