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我们孩子的痛

我们孩子的痛

《我们孩子的痛》
《新民晚报》主任编辑 李天扬
   
    《我们孩子的痛》,是一个男孩写的一首诗。他叫陈鲁直,今年十岁。全诗如下:
   
    “我们这些小学生,
   
    痛苦实在太多太多,
   
    在我们这年头,
   
    光是思维就已被大人侵入。
   
    即使不被侵入,
   
    也已经陷入黑暗。
   
    因一点小错误而挨骂,
   
    因成绩不理想而被斥责。
   
    因想考上好中学而被迫奔波于补习班,
   
    这些都是大人制服我们的军队。
   
    劝告和警告,都是间谍。
   
    优等生是指使它们的统领。
   
    他们用它们来劝我们投降。
   
    打骂更是大人的攻城器具,
   
    这已足已让我们恐惧。
   
    我只是想通过这首诗,
   
    给那些大人提示。
   
    如果你们觉得语言过激,
   
    那我就告诉你一个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首诗,是孩子的母亲给我看的。她告诉我,当时,孩子挨了打骂,含着泪,只花了10分钟,一挥而就。她说,真是“愤怒出诗人”。
   
    这样的诗句,我们大人作任何解读,都是苍白的。在这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读后感。我想的是:应该怎样面对写诗的陈鲁直?应该怎样面对孩子?
   
    对陈鲁直,我想说,你很有才。但我担心,你的这分才情,会随着长大和成熟,被一点一点磨去,甚至磨尽。
   
    对承担着养育责任的大人们,我想说,我们是不是能够俯下身来,听一听孩子的心声。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相对于孩子心灵深处的痛苦,我们平日费尽心力逼着他们去做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我把陈鲁直的这首诗送给大家,是希望,我们孩子的痛,会越来越少。.

TOP

今天下午1点的时候,偶然看到上海教育电视台《我们孩子的痛(下)》的节目。
邀请的嘉宾有华师大中文系博士李明洁(女),《新民晚报》主任编辑李天扬(男)。
他们的孩子分别是明杰老师家---女儿、初二,天扬老师家儿子、小二。
我个人认为:N年前不上什么课外补习班,只要把学校的内容吃透,升学(进入好初中)是不成问题。
但在今天,不上课外补习,不去考证,那我们的孩子怎么才能进入好学校呢?

“我们没法改变这个教育制度,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战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