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智慧型父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

智慧型父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

智慧型父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
常艳春

  现象调查: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一辈子甘愿为儿女付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不在操心。“为孩子把心都操碎了”,是许多家长都有的感受。然而,一些调查显示,孩子们对为他们“操碎了心”的父母不但不领情,反而抱怨颇多。于是,许多家长都这样感叹:“好心没有好报啊!”那么,“好心没有好报”的原因在哪里,究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专家访谈: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您多年进行“父母效能训练”,专门研究如何提高“父母效能”、培养智慧型父母这一问题。请问“智慧型父母”是一个什么概念?
  胡玉顺答(以下简称答):智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顾名思义,智慧型父母就是指具有一定教子智慧的父母。相对而言,智慧型父母具备较强的辨析、判断孩子行为表现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孩子的洞察力,能睿智地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成长的特定环节、用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和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教育策略,培养快乐、幸福的儿童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转变父母的教育行为,然后再用父母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使父母掌握有效能的沟通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感受到孩子的童真。其实,父母影响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是做一个智慧型父母的过程。我们提倡智慧型的父母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施予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而这些恰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家长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
  问:根据这个概念,您认为“智慧型父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答:记得有一位母亲曾对我说:“教育孩子的问题,正在成为我的心病,我不知该怎么办。”一位父亲也曾对我说:“什么‘长’都好当,惟独家长不好当。”父母们的这种感觉甚至让孩子都深有体会,有一位少年就曾非常严肃地对父母说:“我要说一件事情,你们别嘲笑我,将来我结婚后不生小孩,因为我受不了负担一个小孩长大的责任,做父母太难、太累、压力太大。”
  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当今的父母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能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智慧,用智慧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我所说的学习,不仅包括教育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做人的学习。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一个楷模的作用。此外,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的学习,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起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作为智慧型的父母,应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激励孩子发展自我,鼓励孩子自信。孩子之间只有个体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把孩子的梦想当作是令人欣赏的志向,当作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应该说:“好,非常好。”因为,孩子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推动自己?
  作为智慧型父母,重要的是在孩子茫然时给予正确的指引,当孩子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可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们只有年龄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保护者与抚养者,同时也是活生生的榜样,甚至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正因为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则。
  问:您所说的智慧型父母,应善于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是有一些父母不但做不到这一点,甚至对孩子的爱都缺乏理智,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目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误区。比如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许多家长多是出于本能的爱,却不重视爱的表达方式,不会施爱;还有的父母缺乏理智——把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看成是对孩子的爱。比如我曾接待过一个很伤心的妈妈,说孩子两门功课只得了197分。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着哭泣的妈妈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她对自己努力的结果很满意,她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痛苦。家长的行为与孩子的体验不相吻合,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于是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父母的做法再三地在孩子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关于爱的不准确的概念。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反映大学生感情冷漠,不懂得爱,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爱的体验。父母只有学会施爱,让孩子体会到爱,并学会爱别人、爱父母,才能成为智慧型的父母,你的投入才能有理想的产出。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美好的经验带领我们走向美好,所以智慧型父母还要善于利用别人的经验和智慧,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用“过度好心”越俎代庖,其实,那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问:理念、智慧、行为是“父母效能训练”的三个重要环节。其中“理念”是“第一个环节。您主张父母应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智慧,用智慧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请问应该怎样界定正确的教育理念呢?
  答:有很多家长,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好相反——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这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教育理念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孩子。首先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是人,就要尊重他的人格。这样说,有的家长不能接受,觉得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怎么能说没有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待呢?可是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往往就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一个有思想的人。比如有些家长打孩子,训斥孩子,对孩子冷言恶语。如果能与孩子平等地交谈,你的眼神、语调、用词都会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其次,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既是与我们一样的大写的人,又是与我们不一样的——他是发展中的人,他还不完善,不成熟,但他具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他们更需要关心、关注和爱护,但并不是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成长,孩子伴随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成长。而且有时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家长或学校。教育者需要引导,指导,严格要求。现在不少家长一谈尊重就没有要求了;一说民主,就不要威严了。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西方的父母对孩子非常放纵,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然。西方的许多父母都是极为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从生活到学习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对孩子的期望值方面从不强加于孩子,中国家长关心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美国家长关注孩子适合干什么。
  
  
  填平代沟
  记得儿子曾给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有一项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其中44.5%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说,父母的观念和我们的观念有很大差异,我们穿的、用的他们看不惯;我们说的、唱的他们听不惯,觉得我们变坏了,弄得我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就家庭教育的实际而言,孩子与父母之间就是有“代沟”,两代人在认识问题上确实存在“差异”,对此,我也有同感,但不知怎样填平这个“代沟”?



  四川南充读者李树林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还有的父母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有的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好话不会好说”,当然也就没有好的效果。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缺少同龄伙伴,他们经常感到孤独。一位初中一年级的男生曾对我说,他很害怕放假。“放假在家里,父母都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很孤独也很害怕,没有人和我说话。爸爸妈妈回到家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这一天你都干什么了?他们从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晚上睡觉我从不拉上窗帘,因为我要和星星、月亮说话。我很想上学,因为学校里有同学,和同学在一起我感到很开心。”我问他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他说:“我不敢”。听到他的回答,我心中很酸楚,既为孩子难过,又为孩子的父母伤心。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连想法都不敢和父母讲,这就是父母爱的结果吗?后来,在我们的帮助下,经过父母教育效能的指导培养,孩子的父母学做智慧型的父母,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这个客观事实,两代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差异”,不然怎么是“两代人”呢。但是,“代沟”不是不可以填平,“差异”不是不可以缩小。这需要父母有智慧,通过与孩子智慧的交流与沟通,达到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教育才能产生正效应,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胡玉顺
  有成见的女儿
  我们夫妇是经商的,女儿9岁了,虽然平时生意很忙,但是对女儿的关心教育却一点也没马虎,要求一向很严格。尽管如此,可她好像对我们有成见似的。听她和别人说,她不喜欢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该如何做呢?
  甘肃兰州读者林海 晓岚
  
  孩子们喜欢父母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呢?他们普遍希望父母具有多重角色,既是长辈,又是朋友;允许孩子犯点小毛病,尽量不发脾气;能多抽出些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经常讲述一些过去的经历,平等地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在决定有关孩子的事情之前,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等等。孩子们对父母的希望不是苛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父母应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
  胡玉顺
  细节的力量
  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的一种教育。我觉得,它是遇物则诲,就是结合所碰到的事或正在做的事,进行相关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应重视细节,突出体验,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新疆昌吉读者董礼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别的不说,就拿中西方家庭教育来说,在这个方面就有明显的差异: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你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去领会其中的道理;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比如,有不少家长,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其实,让孩子从体验中去认识道理,他才会记忆深刻。
  我曾经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19岁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因偷盗进了拘留所。原因是他对原来的中学不满,想通过偷这个学校的电脑施行报复。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忍不住要这样做。这其中除了他父母离异,没有人关注他的心理感受外,与我们以往的教育中,细微的体验太少也不无关系。如果他小时候曾因拿了人家一块糖、一块橡皮受到过惩罚的话,他就会体验到为什么不能偷窃的道理。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都要受到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你想做的事不让你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