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看了一篇关于琴童的文章,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的观点,与大家共享并讨论

看了一篇关于琴童的文章,很大程度的改变了我的观点,与大家共享并讨论

第七章 学琴儿童的命运
——兼谈儿童的兴趣、课余时间与权利


一、兴趣爱好与选择

    现代独生子女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下面一张表格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表7.1.1 独生子女的兴趣爱好

分类
兴趣爱好
比较喜欢
非常喜欢

体育
体育
28.1%
39.6%

新闻
新闻
30.0%
19.9%

文艺
唱歌
24.6%
26.8%

舞蹈
11.9%
13.0%

演奏乐器
18.1%
15.6%

影视表演
26.9%
26.5%

科普
天文地理
24.3%
18.9%

计算机
20.9%
29.6%

历史考古
23.0%
22.8%

动植物
29.9%
24.2%

科技
26.9%
29.3%

军事
18.5%
28.4%

手工
手工或修理
22.3%
20.0%

  集邮
20.7%
28.0%

  绘画
24.7%
24.4%

  动植物
29.9%
24.2%

  环保
31.2%
22.7%

文学
外语
34.7%
32.5%

语言
文学阅读和写作
31.1%
13.4%

数学
数学
39.1%
31.5%


    如果计算“非常喜欢”的百分比,我们会发现,独生子女喜欢体育的百分比最高,近40%,以下依次是:外语32.5%;数学31.5%;计算机29.6%;科技29.3%军事28.4%;集邮28.0%;唱歌26.8%;以及影视表演26.5%等。现代独生子女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统计表明,平均每个独生子女有9.548个兴趣爱好。大部分独生子女选择了6种~13种爱好,占65.2%。

    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外部动力(如家长督促、教师鼓励等)在起作用,而主要是人自身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总忍不住想要积极地获得它,探究它,并能创造性地完成这种活动。兴趣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特征,因此兴趣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对儿童来说,兴趣还能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目前儿童所具有的兴趣爱好,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即使后来儿童不喜欢原来的兴趣爱好了,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宝贵的自我认知。这就是说,通过这种自由自在的活动,儿童能认识到什么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擅长的,什么是不适合的,不喜欢的,或不擅长的,由此达到自我认知。此外,儿童还可以通过自己所擅长的爱好,体验成功感,建立自信心。对那些在学校里不太成功的孩子来说,爱好更是一种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补偿。总之,兴趣与爱好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近年来,在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家长不是从孩子的天然兴趣出发,来鼓励孩子从事某种活动,并从这种活动中获得生活的乐趣。相反,他们极大地忽略孩子的兴趣和自由选择,强迫或半强迫孩子在课余从事某种活动。这些活动,有的被认为是有利于未来竞争的,有的其实是家长的爱好而非孩子的爱好,有的是被家长武断地认为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的,还有的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盲从。比如,在这次调查中发现,有52.5%的独生子女学习或学过钢琴等乐器,但在他们中,表示“非常喜欢”的比例只有11.5%,13.8%的独生子女明确表示不喜欢,16.3%的孩子表示“一般”,其余的孩子处于“比较喜欢”的状况。又如,67%的独生子女在课余时间学过或正在学习绘画,但表示“非常喜欢”的比例也只有19%,近22%的孩子表示“不喜欢”和“一般”。也就是说,几乎超过半数的独生子女对他们所从事的课余活动并不是“非常喜欢”。那么,这种活动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结果呢?

    第一,独生子女被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不仅如此,他们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宝贵的创造性可能就被压抑了。

    第二,由于感到压力,可能会大大降低他们对生活的热情,生活对他们来说变得枯燥无味。

    第三,他们可能会得到错误的自我认知。由于没有兴趣,在课余活动中的成功机会就较少,又没有机会从别的方面认识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第四,对于本来就有学习压力的孩子来说,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培养“爱好”的活动,不仅不能释放自己的紧张情绪,相反可能会增加压力。所以他们将得到来自学习和“爱好”活动的双重打击。

    兴趣、爱好最根本的东西是儿童身上那种最天然、自发的部分。激发儿童天然的兴趣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热爱生活,发展孩子的潜能。所以,当家长想让孩子从事某种“爱好”活动时,一定要让孩子自由选择。有的家长说,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就什么也不干了,所以得强迫。如果一个孩子真的什么也不选择,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比如,学习功课已经很累了,加上这种课余学习,他会感到太大的压力,那么他的“不选择”可能就是对的。“兴趣”、“爱好”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一种个人的自发选择(心理学叫做“指向性”),而不是他人外加及强加的。

二、“玩”是儿童的权利

    一个10岁的女孩,在了解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后,兴奋地将一张纸条贴在家里的客厅,上面写着“玩是我的权利”。然后告诉父母:不要让我成天做作业了,我需要玩,玩是我的权利。
    儿童真有这样的权利吗?什么是《儿童权利公约》?我们国家要执行它吗?我们先来看看《儿童权利公约》是怎么回事。

    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以保护各国儿童权利。但是儿童工作者提出,宣言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随着人权法的发展,许多国家呼吁制订一项全面规定儿童权利、具有广泛适用意义并具有监督机制的专门法律文书”,以“促使国际社会在保护儿童权利问题方面能够普遍承担义务”。在这种背景下,1978年33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儿童权利公约》起草工作组。自1979年至1989年完成了起草工作,同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44/25号决议协商一致通过,并向各国开放供签署、批准和加入。

    我国从1980年起参加起草工作组的工作。1989年第44届联大上我国为通过该公约草案的共同提案国之一。1990年8月29日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3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该公约,公约于1992年4月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要承担并履行公约规定的保障儿童基本人权的各项义务。其基本人权包括: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等。其中,《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18岁以下)有享受休息、自由选择娱乐活动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缔约国认识到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缔约国应尊重并促进儿童充分参加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权利,并应鼓励提供从事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适当和均等的机会”。它说明:第一,儿童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第二,儿童有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的权利;第三,国家应该尊重儿童的这种权利,并为处于文化条件劣势的儿童提供均等机会。为什么联合国要关注儿童的闲暇与娱乐,主要是因为这些活动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的研究也表明,有更多闲暇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闲暇时间较少的独生子女有更强的成就需要。

    闲暇意味着儿童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目前,在家长们、教师们普遍认可儿童应该“抓紧时间”学习的时候,独生子女的自由支配时间难以得到保障。这次调查表明,独生子女自由支配时间平均每日只有约68分钟(不含双休日),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少。独生子女每日课后时间主要用来温习功课,并且超过50%的独生子女在完成学校功课后,还要完成父母安排的课外作业。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参加计算机、数学、英语、绘画、书法、钢琴等乐器的“爱好”学习,其中,近30%的独生子女明确表示,“我不愿意学家长为我安排的学习内容”。不难看出,部分家长和教师并不真正认可“玩”是儿童的权利这一观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独生子女对文化艺术活动的自由选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独生子女自发地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纯娱乐活动被严格限制,而读书、学习使用计算机等则得到家长和教师鼓励,因为这种活动“有利于学习”。如这次调查数据说明,高达47%的家长说明他们“为了学习,不让孩子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86%的家长同意“孩子看电视多了,影响学习”;72%的家长表示“不能让孩子玩电子游戏”,同意“玩电子游戏必然导致成绩下降”的比例也高达77%。相反,82%的家长认为“书籍比电视更有益”,86%的家长同意“为适应未来发展,应为孩子准备一台计算机”等。当然,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鼓励儿童读书或学习计算机,关键在于:一些家长、教师错误地以是否有利于学校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儿童应该从事哪些娱乐活动。不利于儿童学习成绩增长的活动,无论儿童是否喜欢或需要一律取消,造成对儿童休息和闲暇的权利、自由选择文化活动的权利的侵犯。

    “玩”是儿童的权利。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被赋予了各种权利。家长应意识到,孩子不是他的附属物,孩子对“玩”的权利和选择应该也必须得到尊重。

三、全国琴童知多少

    今天,让孩子学习乐器,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中学琴的孩子比比皆是,就是远在黑龙江的漠河、新疆的喀什也不难见到琴童的身影。我们这次调查表明,约50%的独生子女学过钢琴等乐器。请看下面的表格:
    表7.3.1 全国琴童知多少 年  龄
学习过钢琴等乐器

10岁(包括10岁以下) 61.0%

11岁 61.3%

12岁 57.1%

13岁 51.1%

14岁 47.0%

15岁(包括15岁以上) 42.7%



    1997年中央音乐学院对寒假3295名琴童的调查表明,琴童学习乐器的时间平均是3.88年,乐器学习时间最长的是13.25年,最短的为两个月。所学乐器的情况分别是:钢琴42.0%,电子琴21.7%,手风琴11.8%,以及小提琴8.9%。

    当许多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成为琴童之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他们在童年时代所应具有的玩的权利和自由又是什么样子呢?在中央音乐学院所提供的这份调查中,研究人员提出:一些琴童的遭遇特别值得关注:

    在被调查的3297名家长中,有11.4%的父母因学琴有时会打骂孩子,有33.3%的家长偶尔会为此打孩子;

    至少有44%的琴童因不“听话”经常受到家长批评;

    21%的家长经常威胁孩子;

    40%的家长在孩子学琴时批评多于鼓励;

    因为是琴童,其中有50%的孩子受到比其他家长更为严厉的管教。

    调查还显示:19.7%的琴童每天可得到玩的机会;32.9%的琴童有时可以出去玩一会儿;29.1%的琴童只能偶尔出去玩一会儿,大约是每周一次以上;12.1%的琴童很少得到玩的机会,平均每个月有一次以上;还有6.2%的琴童则在每个月一次以下。

    琴童的这种练琴生活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心理学知识,也关系到人生价值的选择。我们将在以下10篇系列文章中分别阐述这个问题,并进一步说明,对于孩子练琴,什么样的选择是更有利于孩子发展的2。关于独生子女的其它爱好和选择,可参照我们对学琴活动的分析。


四、良好的愿望未必有良好的结果

    如上所述,无论是钢琴、小提琴还是电子琴、手风琴,学琴都是孩子童年时期接受的投资最大(购琴加学费)、时间最长(每天要花相当长的时间练琴,并持续很多年)、努力最大(学琴苦是每个学琴的家长和孩子都深有体会的)的学习活动。有不少家长甚至是省吃俭用省下钱来为孩子买乐器、请老师,而孩子则要在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学校学习之外挤出时间来每天花很长时间练琴,并且一学就是几年、甚至更长。孩子在上课与练琴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态度、体罚方面的压力更是其它学习活动所无法比的。这在我们这样一个本来并不十分发达、教育投入远远不足的国家来说可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十分有限的精力、财力的情况下,花这么大的本钱去学琴呢?
    在1997年中央音乐学院心理实验室所做过的调查中,我们发现3000多名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14项:

    表7.4.1 家长培养孩子学琴的目的 目  的
很不符合
不太符合
比较符合
非常符合

1.仅仅作为业余爱好 2.7%
12.3%
60.5%
24.5%

2.从事器乐演奏专业 26.7%
36.6%
26.3%
10.4%

3.为从事其他音乐专业职业打基础 14.1%
33.9%
36.6%
15.4%

4.培养自信心 1.5%
5.8%
56.0%
36.7%

5.开发智力 1.2%
5.6%
51.2%
42.0%

6.培养独立能力 1.1%
7.5%
52.5%
38.9%

7.培养自觉性 1.4%
8.2%
51.8%
38.6%

8.提高记忆能力 1.5%
8.9%
48.7%
40.8%

9.培养毅力 1.6%
8.4%
47.2%
42.8%

10.锻炼孩子身体协调及反映能力 1.9%
9.8%
47.9%
40.4%

11.培养良好性格 2.1%
11.2%
47.7%
39.0%

12.陶冶情操,使孩子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 2.1%
11.6%
39.6%
46.7%

13.消遣娱乐,调节情绪 3.8%
22.8%
48.0%
25.4%

14.掌握一技之长,以利升学等社会竞争 4.4%
24.2%
47.1%
24.2%
    由家长们的态度可以看出,从第4项到第12项是学琴对人的素质与人格发展的作用,在这些方面,人们对学琴的正面效果具有高度的认同,认同率均达到80%以上。在家长们看来:通过学琴可以使孩子变成头脑聪明、身体灵敏、记忆超群、意志顽强、自信独立的人,而这正是社会生活所要求的最重要的素质;不仅如此,学琴还能使人情操高尚、修养良好、气质非凡……总的来说,人们对学琴所带来的效果寄予了高度的期望。

    从家长们的来信中,也可看到家长的这种高度期望:

    来自北京一家商业企业的女职工说,她让其今年7岁的孩子练琴,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提高修养,让孩子了解成功的背后是要付出努力的;在黑龙江大庆市从事科技情报工作的一位家长表示,培养其5岁女儿学琴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艺术气质和开发智力;

    山西长冶一位从事化工工作的家长说,学琴有助于女儿开发大脑,提高生命质量……

    然而问题并没有像家长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有一个女孩(也许有千千万万个类似的女孩、男孩)原来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5岁时家长省吃俭用给她买了一台钢琴,并用几乎四分之一的工资为她请了钢琴老师,由父亲天天带着练琴,每周去老师那上课。从此以后,每天练琴时耳边不时传来父亲急躁的吼叫和怒骂,上课时老师难得满意一次,家庭气氛也非常明显地变坏了,学琴成了她无法摆脱的痛苦。然而这孩子从小就非常懂事,她理解父母是“为自己好”,她也懂得了必须忍受的道理。孩子就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与家庭的氛围中长大了。当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周围的人都注意到孩子变了,变得孤僻、寡言,胆小怕事,不愿学习,害怕困难,回到家里也很少和父母说话,变得连父母也说不清的疏远、隔膜。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很普通而平常的例子,类似于导致自残的极端例子也已经开始见于报道。家长本来期待的是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可孩子变得越来越自悲、畏缩;本来期望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可是发现孩子越来越对任何学习都不感兴趣,凡事懒得动脑子;在期待孩子从此做事自觉的时候,发现孩子不但练琴不自觉,而且还开始出现了各种欺骗家长偷懒不学习的现象;当期望孩子遇到困难勇敢地用毅力去克服时,却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退缩,做任何事都怕困难;不仅如此,孩子还变得暴躁、与家长关系紧张……这一切都发生在学琴之后。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学琴的实际效果走向了最初愿望的反面。

五、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

    上述数据说明,在很多家长看来,没有一项学习活动可以如此一举多得,乐器简直就成了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教育机。所以,就不奇怪有超过50%的家长们不惜重资让孩子练琴,并有超过30%的家长对孩子施以高压手段以使其将练琴活动持续下去。但是,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现在我们来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来分析家长在孩子学琴方面的某些错误认识。
    ◇关于“学琴人际氛围”与儿童人格

    我们看到,92.7%的家长认为练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在经常的失败与否定性评价中会获得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也更难想象一个长期生活在责备、训斥、甚至谩骂环境中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性格,会发展起来我们所希望的“情操”。事业的成就并不一定带来人格的健全发展,高超的演奏技能也不一定能使儿童具有良好的情操。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情操乃是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形成与发展的。而由于孩子学琴,很多家庭中的家长与孩子之间都存在着公开化的或潜在的冲突。家长焦虑、孩子痛苦、老师不满形成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琴人际氛围”。最关键的是,学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种不良的情绪氛围的长期持续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遗憾的是社会上相当大多数的人竟然认为,只要学琴就应该如此!

    ◇关于自觉性与毅力的培养

    90%的家长认为学琴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认为培养自觉性的家长也在90%以上。但从心理学上讲,自觉性与毅力来自于目标吸引力、来自于对行为结果期待的强度,而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不能想象让一个成人在一项自己毫无兴趣、也不理解其意义何在,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面前有顽强的毅力。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并不是做难做的事情就会培养人的毅力,毅力是被目标吸引力唤起的。回避困难是人的本能,将学琴当做一种苦刑来培养孩子的毅力不仅基本出发点是错误的,而且会在教学中的很多环节上导致决策的错误,进而全面破坏学琴的状态,而它能否达到培养毅力的目标就更令人怀疑了。

    ◇关于开发智力

    开发智力是人们关于学琴效果谈得最多的,也是学琴最诱人的一个因素。数据分析表明,93.2%的家长让孩子练琴是为了开发智力。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关于学琴能够开发智力的依据就是关于大脑两半球分工的理论:由于人们平时总是不用左手,因此不能刺激负责形象思维的右脑的发展,而练琴双手都要运动,因此可以促进大脑平衡发展,进而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这一如此简陋的“直观类推”出来的理论就成为整个社会如此大的器乐学习投入的重要依据。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关于练习器乐比其它活动更有助于智力发展的严谨的科学证明。心理学说明,智力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说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智力,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更直接的方法训练大脑的思维,有什么必要用如此曲折的通过刺激神经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们必须看到,每天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所从事的活动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不是大脑的活动,而是肌肉的活动。乐器演奏是一项高度单纯、甚至狭窄的远离其它人文知识与文化的活动,那么长期从事这种相当单一的活动是否会促进某种智力的发展是需要重新考察的。目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完全被动地迫于某种压力而进行的机械练琴只能对智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进一步说,家长开发儿童智力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么,我们现在还可以告诉家长,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练琴的实际结果并没有达到学习成绩的提高。

    可以看出,独生子女调查表明,是否学过乐器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任何一个学习成绩组,学过乐器和没学过乐器的孩子的百分比相差不多。

    可见,在学习成绩各等级组,学过乐器与没学过乐器的百分比相差不多。

    这两组数据在统计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城市独生子女之中,是否练过乐器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无关,换句话说,练习乐器并不能提高学习成绩。

    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人们对学琴所寄托的人格、素养方面的所有期望目前都有大量的反例存在着。反例之多、现象之严重已经到了使我们重新反省、思考与评价学琴在儿童发展中地位的时候了。很明显,问题不在与于是否学琴,而在于如何学琴,以什么目的学琴和在什么状态下学琴。

    当前学琴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来自于过高、过广地估计学琴带来的对促进智力与人格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而没有认识到持续的不良学琴状态既是对儿童智力的损害,也是对儿童人格的损害;而另方面更深一层的原因则在于,很多家长将孩子的所有活动都赋予了参与社会竞争的色彩,并且错误地认为孩子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助于在未来的社会生活的竞争中获得优势,除此之外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由于很多家长在学琴上寄予了对孩子未来美好人生的高度期待,因而使学琴活动成为一项关系到未来生存的严肃问题,结果导致了极高的压力状态。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家长本来也并没有想很多,但一旦学上琴后,就觉得要学就要学好,就想着如何达到教师的要求,因此每天就只想着到处都是毛病、错音,就想着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至于搞得孩子痛苦、家长着急、家庭关系紧张时,都想不起来当初到底为什么让孩子学琴了。

    那么让孩子学琴错了吗?否;如果学琴不能达到人们普遍期待的效果的话,那么我们还要让孩子学琴吗?回答是肯定的。在要不要学琴的问题上,我们要跳出目前将所有的心思都用于培养孩子社会生存竞争力的思维定势。一个完善的人,不仅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与较量,还需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感受。我们略为躬身自省一下就知道,人需要休息、放松,还需要享乐与精神的自由。是因为需要满足一下视、听、嗅、味、触很多感官的需要,人类才创造了绘画、音乐、香水、美食、真丝等并非肉体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是艺术的本质目的,这也是人们崇尚艺术、欣赏艺术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利用的功利关系,还需要友爱、和谐,而促进这种关系正是艺术活动的独到功能。艺术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友善,使我们生存的环境充满了良好的感性样式,从而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培养一个人的艺术修养能够促进和提高人的感性能力,能够改善他的精神生活的质量。可以说一个崇尚、喜爱艺术的人,比一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有着更高的生命质量。

    由此来看,学琴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孩子学会体验生活的美,丰富人生,提高生命的境界。家长培养孩子的社会竞争力的目的是让孩子未来生活得更幸福。但当前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忘了幸福人生的来源不仅仅是社会竞争的胜利,还在于能够享受人类创造的文明与艺术的美,还在于人生体验的丰富性。学琴正可以帮助孩子体验人生、丰富生活、以及从生存竞争的疲惫中解脱出来。其实,与发达国家比,学琴儿童在我国整个儿童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学习一门乐器,以使他们将来能够以更精微的体验领会音乐的美,从更广的范围了解人类创造的音乐文化,从更深的层次理解音乐艺术的伟大。

所以,我们再次强调,学琴的根本目的不应是使孩子多了一种参与生存竞争的实力,而在于满足孩子的感性需要,体验生活的美,丰富童年的生活,使童年以及未来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走向它的反面。.

TOP

六、琴童为谁而练琴?
——谈谈儿童学琴的需要与动机
   不只此一次听家长们说“这孩子,成天好像是为我练琴”。让家长生气的是,家里省吃俭用不说,光是时间和精力就搭进去了不知多少,家长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放弃了,业余时间全部都用来陪孩子练琴、上课,可孩子还不争气,每天练琴磨磨蹭蹭,家长不催,就从来没有主动的时候,成天就好像是给家长学琴。那么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从心理的角度看,需要形成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需要与动机的作用下才发生的。那么儿童学琴的动机是什么,儿童学琴又是为了满足他的哪方面的需要呢?
    我们很容易发现,对学琴的需要与希望通过学琴达到的目标是在家长那里。我们在前文已经讨论过了,家长们有通过让孩子学琴,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毅力、培养自信心、独立性等等愿望。我们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所有这些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连基本的概念也没有,什么是“情操”,“智力”是什么,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毅力”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既不能理解,也体会不到的。孩子不愿意学琴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学琴难、练琴苦的问题,更是由于这些学琴目标没有一项是出于孩子自身需要的。因此,从家长设定这些学琴的目标时,几乎就已经注定了孩子不可能愿意学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琴活动的需要者以及对学琴目标的期待者与学琴活动的主体不是同一个人。但孩子学琴的活动毕竟开始了,这就说明他的学琴活动是有动机的,只不过并不是家长头脑中的动机。那么,孩子学琴的动机或需要是什么呢?
    概括来说,激发孩子学琴活动的需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审美需要。美妙的琴声,优美的音乐,是学琴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与教师都有一个经验: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而讨厌那些枯燥的技术练习;喜欢弹自己能够弹出“调调”来的曲子,而对生曲子,听不出“调调”来的曲子视为畏途,原因即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孩子既是美的享受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是人的天性。这也是孩子愿意学琴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学琴往往不仅有好听的乐曲,技术训练就不那么好听,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但是是必须练的,因此我们说审美需要并不完全是指向学琴活动的一种需要。当学琴活动能够满足审美需要时,就会激起较高的学琴动机,反之则产生不愿意练琴的念头。
    第二种我们称之为“驾驭性需要”。很多孩子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兴趣,喜欢不断问个究竟,我们一般称之为好奇心,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探究知识、驾驭世界的一种本能的需要。我们从小都有一种体验,刚刚开始学习自行车时,孩子总是非常愿意每天骑着车到处跑,这不是对知识的驾驭,而是对一个物品进行驾驭与操作,从而获得驾驭性快感的需要。我们将以上两种需要统称为“驾驭性需要”。而在学琴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驾驭与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非常愿意一遍遍地弹他已经练熟了的乐曲,对练熟了的乐曲可以不厌其烦地“练”,而对一首生乐曲,则总是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练。我们说,驾驭性需要是直接以学琴活动为目的的,没有其它附加条件的学习需要,它直接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需要的对象,因此这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天生具有这种需要的孩子并不多。但一个孩子一旦有这种需要,那么学琴对他和家长来说就是比较轻松的一件事了。
    第三种被称之为“自我提高需要”。这是指人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提高自己的威望与地位的一种需要。它往往被不恰当地贬称为“虚荣心”。由于弹琴或拉琴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味的表现,因此会弹琴往往容易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这在那些学琴学得不错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能够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一个节目,能够在班里上音乐课的时候给大家伴奏,成为这类孩子学琴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但需要看到,这一需要本身并不是以学琴为目的的,学琴仅仅是以提高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为目标的手段,一旦学琴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学琴活动就没有了动力。而这种目标能否实现,不仅仅取决于孩子自己,还取决于其它人。比如有一个孩子,在班里只有他一个人会弹琴,他也因为会弹琴而在音乐课上赢得同学和老师的较多的关注,因此他非常愿意学琴。结果有一天班里转来一个琴比他弹得好的女孩,从此以后,他对弹琴的兴趣就大大下降了。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尤其是已经有了一些成绩的孩子来说,自我提高需要可以是相当强的一种动力因素,但它非常不稳定。
    第四种需要被称之为“交往需要”。这是指,孩子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如家庭中的父母、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接受、喜欢和认可的一种需要。这是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的本能需要。孩子“听话”的实质性心理基础就是这种原始需要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那种天生对学琴感兴趣,学琴能够使他出类拔萃,又特别爱听音乐的孩子是不多见的,但可以肯定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希望与家长有一个和谐关系的。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然地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学琴活动,就是“交往需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不包含这一动机因素。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在“为家长练琴”。尤其是当一个孩子生来根本就不喜欢音乐,对乐器也没有什么兴趣,而自己没有很多音乐才能,所以弹琴从来也没有使他获得过什么自尊的满足,而家长让他学琴的一大堆道理,他既听不懂,也体会不到时,顺从家长的意愿,不与家长发生令人不愉快的冲突,就成了他唯一的学琴动力。这时如果家长还说“你这是给我练琴呢?”孩子自然就会很委屈,因为,如果不是给你练琴,他根本就不会去学琴。因此这种需要也是使学琴持续下去的重要原因,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动力。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使孩子觉得,自己一练琴家长就生气,是因为学了琴家长才开始不喜欢他了,那么进一步的学琴活动没有高压政策就很难持续下去了。而高压政策给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家庭关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些需要可能同时具备,也可能具备其中的某一项,或两三项。总的来说,是越多越好。因此当孩子弹的乐曲不好听时,你应该告诉他曲子练熟了就好听了,因为这会诱发他的审美需要;千万不要说孩子爱表现,说孩子爱当别人面表演是“虚荣”,因为这会将学琴中力量最强的一种动力蒙上不光彩的阴影,而削弱这种动力。更不要说“你这是给我学琴吗?”因为事实上很多孩子就是在给家长学琴,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学琴的需要。经验告诉我们,目前“为家长学琴”的孩子很多,家长应该意识到这是儿童学琴中的“交往需要”在起作用,“为家长练琴”是儿童学琴的重要动机因素。
    应该注意的是,儿童交往需要的对象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幼儿时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长;上了小学时学校教师成了他的交往需要的主要对象,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光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他们都是长辈,年龄还小的孩子的交往需要主要表现是获得长辈的接受与认可。但孩子到了初中左右时,他的主要交往对象就是同伴,孩子已经有了强烈了自主的需要,独立的意识,并且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与成人世界抗衡的力量与勇气,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连老师的话也不听了”。高压政策此时要么已经破产,要么已经受到严重抵抗。很多本来不愿意学琴的孩子就是在此时彻底学不下去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家长的“交往需要”已经不再重要,维持学琴的最后一个动力消失了。这是那些由于看到了高压的暂时效果而相信高压政策的家长始料不及的。
    学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好琴就更需要持久的动力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与家长清楚儿童学琴的需要是什么,即构成儿童学琴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动机,比如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她)觉得学琴有意思、好玩又好听;进而提出会弹琴可以在小朋友面前表演,可以参加演出活动,如果弹得好,还可以参加比赛,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弹琴;告诉他,看到他弹琴你是多么高兴,你是多么愿意听他弹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逐渐给孩子听一些好听的音乐,读一些音乐知识、音乐史上的人物的故事等等,使孩子从对学琴的兴趣扩大到对整个音乐艺术的兴趣,从而达到通过学琴使孩子获得广泛音乐艺术修养的目的。.

TOP

打印下来,漫漫看。.

TOP

七、你知道弹琴有多难吗?请对孩子多一份耐心

    彤彤每次到钢琴老师那上课,都要被老师指出几个错音,今天让爸爸着急的是,一个错音已经指出多次了,彤彤就是一错再错,爸爸认为这分明是他弹琴不用心!回家的路上,爸爸跟彤彤说,“犯错误不怕,但人不能两次掉到一个井里,同样的错误一错再错,知错不改,这么不用心,将来能干什么。”到了家,爸爸决定马上带他练琴。弹第一遍时老师指出的那个错音就又错了,连弹数遍还是一错再错,“看你再不用心!再错看我不扇你!!”爸爸已经越来越不耐烦而开始发怒了,但爸爸的盛怒并没有起作用,错音又来了。彤彤当然挨了一顿打。但彤彤已经习惯了,什么指尖站立呀,指法不对呀,从开始学琴,打没少挨,骂、吼是常事。彤彤的爸爸也不理解,平时孩子比较听话,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在学琴时,一旦出错误就总是屡次三番地错,总也不改。
    这个小小的例子是很有代表性的,恐怕大多数学琴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家长应该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愿意让人生气,而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当一个错误经常出现时,家长应该耐心地分析一下为什么,而不要动辄就责备孩子不用心,不注意。有时可能是孩子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以刚才的错音为例,很可能在弹这个音的同时,或之前,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和控制的地方,比如左手的大跳,一个复杂的和弦等等,而在这一瞬间孩子根本就腾不出脑子来注意改正这个错音,等到该弹这个音时,改正错误已经来不及了。这是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注意的有限性与大脑信息加工的有限性决定的。其实这是家长无论多么着急、怒骂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根本就不是孩子不用心问题。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了问题的症节所在,解决的办法是:当孩子弹到这个音前面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乐曲片段时,提前告诉学生注意前面的那个音不要错,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心理活动的分析来看,其道理在于,这时孩子的大脑能够腾出精力来,把那个正确的音先“读到”大脑的工作记忆中,这样到该弹那个音时,就不会出现错误了。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它说明,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动作,而这些心理活动的复杂性还没有被大家充分认识到。让我们再来举一些例子:

    孩子从一开始学琴认五线谱就有很多麻烦,比如,决定音高的是音符在五条线纵向维度上的位置,但儿童的平面视知觉从来就是两个维度的,因此横向维度的位置,总是影响音高的识别,但以往我们的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儿童屏蔽掉横向维度在平面图形识别中的影响。

    家长有没有考虑过,孩子自然地将五线谱的“间”当成背景,而根本不当成一个位置,因此,根据一个音去认识其它音时,总是出错。

    另外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快速识谱时,第三条线上的si与第四条线上的re经常互相看错。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把高音的re弹然si是因为眼睛以下面的第一线定位时,无法快速发现音是在第三条线,还是在第四条线上,而以上面的第五线定位就能够避免这一错误。你自己能迅速地在一堆线条中,把眼睛视线定位在其中的某一条上吗?

    ……

    我想每个家长都有儿童学五线谱难的体会,而有谁去分析过其中复杂的心理活动规律呢?

    很多孩子在学琴学了两、三个月时就会觉得非常吃力,家长很难想象这时弹琴的复杂程度,实际上此时孩子已经被要求了很多的东西:首先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识别音符,并迅速地调动左右手协调而准确地运动到需要弹下去的音上,并且让应该弹下去的手指头弹下去(家长可以试一下,让10个手指迅速地按一定顺序按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时孩子还要控制每一个下去的指尖要站立起来,既不能塌也不能勾;手腕要放松但不能垮;声音要饱满,既不能虚,也不能砸;不仅如此,他还应该注意整个手掌要与键盘平行,这可不是我们平时自然的状态(自然时手是有些外翻的);问题远不止此,他还必须注意弹下去的声音的大小,进行的流畅;手指抬起来的状态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声音就会粘、拖、混;耳朵要注意听是不是音和节奏有错误,当然这还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分辨音高的能力,很多孩子是因为根本就“不辨音律”或是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能力来注意音是否错了,才不知道自己弹错了音;请家长注意,这时下一音或一串音已经开始需要他去识别出来;当然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同时要大声唱出旋律,同时还要注意心里要数拍子……。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切控制,几乎都是在一瞬间需要做的!在这一瞬间中大脑所要做出的处理之复杂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想象不到的。

    我曾教过一个30岁的成年人弹钢琴,当时简单地认为大人理解能力强,因此就给她的进度稍微快一点。很快我就发现类似于最简单的一个错音,指尖站立等要求,成人的控制力不仅不比一个比较差的孩子好,反而更糟。我们不能说大人比孩子更粗心,也不能说,这样一个主动要求学琴的成人对弹琴不感兴趣,唯一的解释是:她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与控制能力来控制弹琴中所有需要控制的方方面面。

    家长们在教育子女时最经常产生的烦恼就是孩子粗心,比如做数学题时,哪都对了,但最后的得数抄错了,结果被扣了分,而孩子竟然自己检查不出来!最让家长生气的是,下次考试时同样的错误还会发生。其实家长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成人在检查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有非常清楚的步骤,来逐步、逐项地检查,因此能够有效地检查出问题所在,在心理学上把这种智力活动称之为“智力动作”,稳定而有效的智力动作是保证完成作业迅速、准确的重要的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心理动作,而目前的普通学校教育中虽然教了学生知识,但往往还没有将这种有效、稳定的心理动作纳入训练的范围,因此,学生作业出错的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主观上不想努力,或学生不够细心,而在于他检查作业的心理动作是无章法、无组织的。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发生和有效地检查出错误。

    学琴与此同理,只不过需要注意控制的方面更多,教学训练的科学研究更不够。因此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都应该耐心地首先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到底问题何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当前活动的规律,这样就会使我们采取的态度与方法更有建设性,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将问题归结为孩子主观不努力。说孩子“不用心”是一种将问题简单化,开脱家长和老师责任的做法,它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主观不努力的情况是有的,但这更需要我们慎重,因为如果不是孩子太疲劳的话,就是厌学,而厌学的原因就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家长的急躁情绪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当孩子频繁出现同一错误,“屡教不改”时,不少家长动辄就说“你成心作对不是?”其实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愿意让家长满足、高兴的,愿意依从家长的指导的。如果你连这一信心也没有的话,那么问题就严重到应该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帮助了。

    我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这句话:“你来试试!”希望每个家长听到这句话时不要生气。试一下,就知道弹琴有多难,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耐心的教育一定会创造出良好的学琴氛围,这是健康的学琴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只要良好的学琴氛围,才会保护良好的学琴动机,才会创造愉快的学琴环境,使学琴活动在愉快、平和的心境中持续下去,最终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八、家长在儿童学琴中的角色

    让我们先看看一位家长的来信:“我女儿4岁开始学小提琴,当时她根本没有爱好,是我一厢情愿。开始几年我们过得昏天黑地,我不切实际地逼孩子练琴,经常打骂她,她胆子比较小,曾经有两次犯有心理异常现象,……经常感到心烦,不愿跟同学玩,晚上睡觉做恶梦,幸亏我发现得早看了心理医生,……我也及时调整了一下心态,对她放松了一些,她很快就好了。半年后因为要考试,双重压力又使她常常有在梦中的感觉,总怕我不喜欢她,不是她的亲妈妈,我知道老毛病又犯了,因为那段时间我对她很凶。我又一次深深地思考,改变了对她过高的期望值,尽量让她轻松,让她自己练琴,经常带她出去玩让她快乐,一个多月后又恢复了正常。这两次事件对我触动很大大,我不断地改变自己……改进练琴方法,星期天练完琴总要带她出去玩玩,放松一下,现在她已经能比较轻松地面对练琴和学习了……现在她已经把拉琴列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另一位家长的信中也谈到了当自己对孩子非常严格,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厌学倾向,而当自己不再管孩子练琴,让孩子自己练琴时,“虽然他拉琴的音准、弓法都有错误,但看着孩子自己练琴时摇头晃脑拉得很带劲,练琴很专心的样子非常可爱,我不知道家长这样不管孩子练琴是否应该。”
    许多琴童家长都把陪孩子练琴(及所有孩子的学习)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总是在孩子旁边严格地按老师的要求监督孩子练琴的每一过程,一发现问题,就立刻指出,还不免出现因急躁与生气而责骂孩子的情况。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小,光想玩,没有能力对自己负责,而培养孩子成材是家长的义务,因此家长如果此时不严格要求,孩子将来就会没有出息,如果不从小在一些细节上严格把关,那么就会养成坏毛病,将来等他(她)长大时,自己也会后悔,甚至可能会埋怨家长当初没尽到责任。这种普遍的观念,在琴童家长身上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学琴对孩子的精神集中、注意分配方面要求得更高。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觉而刻苦地学琴?孩子不自觉,家长能不管吗?但实践证明,家长扮演孩子学琴“督察员”的角色,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后果:

    首先,它大大破坏了孩子学琴的情绪氛围。每个家长都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在做事的时候,你的领导或同事在旁边不断地提醒、警告,厉声训斥,那么你的心情如何?家长的监督、提醒、训斥使得练琴活动成为孩子每日不断的痛苦经历。其次,它使一些孩子产生了练琴中出现的问题要由家长负责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现象在成人社会中也是很常见的,如果你凡事都听领导安排、指示,那么出现了问题你会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吗?孩子从一开始学琴,注意识谱、音准、指法、动作等等要求就由家长全面“包办”了。家长帮孩子检察错误是孩子后来练琴不用心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孩子从学琴之初就没有对自己的学琴活动负责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就回头看家长,然后说,“爸爸没说”、“妈妈让我这样的”。孩子不能自觉监督自己练琴的危害,在学琴初期并不明显,因为此时家长往往还有能力监督学琴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但当学琴达到一定程度后,家长就表现得无能为力了。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往往就在此时发生,出现了管不了,又不能不管的恶性循环。

    解决此类问题,形成良好学琴状态的关键在于,家长必需摆正自己在孩子学琴活动中中的位置,从教师、辅导员、督察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孩子自己练琴,自己为自己的练琴结果负责。这样既能够使孩子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情绪氛围中练琴,又使他自己独立的面对教师,承担起自己学习活动的责任。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如果你不管,他就错误百出,甚至根本不练琴,到老师那根本通不过。完全有这种可能!很多家长就是因为怕孩子在老师那里出现难堪,而不得不帮助孩子学习的。但问题是,如果孩子自己都不在乎在教师那里通不过,那么家长代孩子学习能使他(她)成为努力学习、有出息孩子吗?就像有些家长帮助孩子写作业,怕孩子完不成作业挨老师批评一样,孩子自己都不怕,家长怕什么呢?如果尊严是孩子自己的话,那么孩子自己就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家长替孩子维护尊严,只能使孩子丧失尊严。就像黄河的大堤,越修越高,但总不能修到天上。家长监督孩子练琴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依赖总有使家长不堪重负的时候,因此尽早“忍痛”退下来,让孩子从家长培练中“断奶”,是培养孩子独立的关键。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孩子身上的问题95%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出原因!正像前面所提到的两位家长那样,由于家长的明智使孩子从痛苦的学琴状态中解脱出来。

    如果家长不去帮孩子学琴,那么家长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引申讨论,因为它不仅仅是学琴的问题。

    作家韶华在一篇名为《成龙、成材、成人、成虫》的文章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成龙”就是有大作为,这是天才与机遇的结果,不是家长与教育能够左右的;“成材”就是成为在社会生活中胜任本职工作,有知识、有文化、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这是学校、教师等社会教育机构的责任;而“成人”就是使孩子有道德感、有生活情趣、有爱心、有良好的性格与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这才是家长主要的责任。这一观点与我们一般看法不同的是:将教育成材的责任交给教师,而家长则主要承担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任务。我们并不在家长是否应当承担教育孩子成材的理论问题上争论,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如果家长在家庭中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甚至往往比教师更加严厉),家长的关心总表现为严格要求,那么孩子在家庭中就感觉不到家庭与学校有什么不同,就体验不到爱、安全、温暖的人际关系。这种家庭氛围会形成孩子性情冷漠、攻击性强、态度激烈、缺少爱心等等不良的社会心理。对父母缺少感情会使父母感到痛苦;而它对孩子一生幸福的破坏是孩子长大成人后也意识不到的,因为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相信友爱、温暖的人际关系是存在的。“严父慈母”说法表明了家庭角色的分工。而在由严父加严母构成的家庭中,孩子的个性很难是友爱、温和的。这种家庭是不乏实例的。尤其是有些琴童家庭,形成了家长中一人负责学校学习,一人负责学琴、练琴的分工,那么它实际上构成了“严父严母”型全教育角色家庭。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感受有多么糟糕。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长应该不应该帮助孩子学琴,而在于家长包办孩子的学习,既没有促进孩子的学习(从长远上看,还破坏了孩子学习的动机),促使他“成材”,也没有使家长起到使孩子“成人”的作用。我们希望家长在这种现实效果的权衡中,果断地与学琴教师沟通,达成默契,使家长尽快地从包办孩子学琴的角色中退下来。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家长可以用享受的样子来听孩子练琴,让孩子觉得他(她)的学琴活动能够给整个家庭带来快乐。家长应该强调孩子学琴活动给孩子及整个家庭带来的快乐,而不要专注于孩子学琴的成绩那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也是家长无能为力的。实际上家长通过自己有效的方式促进孩子学琴动机,比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学琴活动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更大。

    家长是孩子学琴状态的关键,而教师才是孩子学琴成绩的主导。及时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与方式,不仅仅会促进孩子厌学心理的转变,还会改善整个家庭生活的气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仅意味着吃好、穿好、教育好,还在于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快乐,而学琴本应该承担起这样一个最根本的任务。.

TOP

好贴,收藏!.

TOP

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

家长是孩子学琴状态的关键,而教师才是孩子学琴成绩的主导。

反省,学习中.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思思妈 at 2005/10/26 12:41:
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

家长是孩子学琴状态的关键,而教师才是孩子学琴成绩的主导。

反省 ...
.

TOP

不好意思,刚才贴了一半,有急事,现在继续下去


九、业余学琴何必太专业

    很多年前,当接受新学生时,有些学生的家长会向我表明:孩子不想搞专业,仅仅是想作为一个业余爱好来学琴。这时我总是说,“不管孩子的条件如何,想不想搞音乐专业,我们都要按照专业、正规的教学来要求。只有业余的学生,没有业余的教学。”这些话代表着很多负有责任心的音乐老师的想法。家长在听了这些话时,也会心中暗自庆幸,在很多仅对乐器一知半解的教师“滥竽充数”时自己找了一个专业的老师。家长往往赞同地说∶“对,要么就不学;要么就学好!”问题出现在这个“学好”上。
    在什么叫“学好”的问题上,大部分家长都不是指让孩子去当演奏家,而是指能够很正规地、完整地演奏乐曲。现在有了考级,有些家长就将通过某个级别当作“学好”的一个目标。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弹钢琴真不容易,要同时控制两只手10个手指的弹奏,还要看着乐谱,同时控制着脚踩踏板。其实真正的困难远不只这些,这些大的方面中的每一项还有很多更加细致的要求。弹好一首乐曲,与能够把一首乐曲弹出来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其中所要付出的劳动的差异也是十分大的。而家长往往并不能全面了解演奏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当说“要么就学好”时,他们还根本不了解这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在普通学校基础教育中,孩子所接受的知识与内容,是他们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掌握的,大部分人都能够掌握阅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并且能够按步就班地一级一级地升上去。不少家长往往是根据这种普通学校的学习进程来想象器乐学习的学习进程的,因此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琴上也应该取得与普通学校学习大致相同的学习效果和成就体验。殊不知,器乐学习的努力与效果之间并没有那么简单的对应关系。达到一般乐器演奏水平所要求的能力,就并非所有人都能具备,对那些基本能力不胜任,或者需要付出过多的努力才能勉强应付的人来说,弹好琴就不仅是困难的,而且是做不到的!对这一点很多家长往往是缺少心理准备的。

    我认为目前儿童业余学琴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压力状态高的问题,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对儿童整个发展的不利影响已经没有必要在此复述。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压力问题,是很复杂的,有家长个人生活态度方面的、有对儿童教育方法方面的、有学琴目的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业余学琴教学要求过于专业化。忽略了儿童学琴的根本目的与儿童个体能力差异,一味地追求高标准、严要求,所导致的对儿童发个性发展的不利影响已经到了需要引起注意的时候了。很多家长,甚至有些老师认为,所谓的专业化就是指演奏方法的正规性。以钢琴为例,最让家长觉得头疼,也最让老师花功夫的,就是学生的手型。大多数学琴的孩子都无数次地听过老师或家长喊“指尖!指尖!注意指尖!!”。“手腕别拱”、“手腕别塌”、“不要折指”、“手要放松,但不要垮”、“注意指法不要错”……等等。其实专业化的要求远远不只技术上的。音乐表现方面的要求就更多,只不过家长们不那么敏感罢了。比如乐句的呼吸感、旋律进行的表情性、音乐发展的结构布局、句法与分句的奏法、风格、和声的整齐、和声连接的平稳、声部间的平衡与主次把握,还有每一个声音的发音质量……等等、等等。要想一首乐曲达到比较好的表现,所有这些都是必需的。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刻苦的努力,更取决于学生有没有能力来驾驭这么复杂的操作与心智活动。家长们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很多孩子的绝对能力根本就达不到这种复杂操作的要求,而不取决于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对此我们将另文讨论。

    过于专业化是从业余学琴的目的角度说的。如果我们不想成为职业演奏者,那么是否应该付出很大的努力,花巨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掌握一门特殊的技能就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了。每天一到两小时,一年四季不间断,持续数年,可以做多少事情!但对于很多学琴的孩子来说,可能仅仅达到一般的能够演奏的水平。对于那些根本没有可能从事专业演奏的孩子来说,为什么不能把学琴的压力减轻些,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擅长而又有兴趣的事情上呢?

    过于专业化之所以成为问题,在于专业化的要求导致了高度的学琴压力,降低了演奏的乐趣。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了,高度压力下不得不持续从事一项毫无兴趣的活动会给儿童的个性发展带来广泛的不良影响。如果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使他们能够在较深的层次上了解音乐艺术,那么演奏技术的正确与否,音乐处理的精细与否就退到次要地位了。学琴的教学规格把握需要与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其它学校课程的安排等等方面的权衡来考虑,而不是越专业越好。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最合适的状态下,把握教学的规格;如何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安排体现出培养音乐修养这一目的。教学规格的降低,并不意味着教师水平的降低,而是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权衡。音乐老师不仅仅要为学琴负责,更要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

    学琴过于专业化似乎是一种大趋之势:其中有器乐教学的一贯传统;也有社会生活中互相攀比的心理作用;有传统教育以愈严愈优的定势,家长们也认为越严越好,认为“严师”定能“出高徒”;还有教师以学生成绩为手段提高自己的个人地位与声望而不顾孩子全面发展,采取对琴负责对人不负责的态度,等等诸多原因。这种愈严愈善的风气,使某些自己对正确演奏的概念尚不明确,对演奏专业知之并不深的老师,以对照学生要求严格而苛刻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近些年,考级出现了,考级通过可以在升学中加分的错误政策又使这一趋势进一步升级。可悲的是,这一切以孩子为目的的出发点,最终走向了使孩子成为受害者的结局。

    有一个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原来的老师(这个老师曾因为众多学生通过考级而被命名为“优秀钢琴教师”)那里已经学了4个月,仅仅学了3个音,在过去的4个月里每天按老师要求做数千次“掉腕”练习,五岁的孩子每天练琴多达4小时,以使动作达到正规化的要求;甚至连得腮腺炎时也必须去上课,否则就会被这个“好老师”开除!“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不心疼吗?”当我问家长这句话时,家长顿时泪如雨下,说∶“人家说,学琴都得这样,没有办法呀!”正像一个家长说的:“学琴就好像是百米赛跑,跑前都说不想拿冠军,可枪声一响个个都很玩命!”

    学琴过于专业化是一个对孩子发展有害的误区,在这个有着巨大社会惯性的误区中,人们别无旁顾地埋头向前奔跑,因为人们相信学琴是百利无一害的,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学琴有什么不好,更认为学琴越正规越好。然而,当你和你的孩子都觉得痛苦时,就到了抬头向前看的时候了,看看现在的学琴状态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否已经远远偏离了当初要学琴的目的。提醒一下自己,会一门乐器演奏的技能并不是我们学琴的根本目的。如果一个孩子根本没有能力达到正规化的要求,或需要付出超负荷的努力才能达到基本要求,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要么不学,要么学好”的原则呢?业余学琴的“学好”不应以专业化的演奏技术为标准,而应该以使孩子获得美的享受、获得音乐艺术的修养,丰富人生为目标。

    在当前这个巨大的学琴过于专业化的误区中,唯一能够救救孩子的是我们自己的反省能力。

十、音乐的才能与“努力就会成功”

   “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努力耕耘,就会有所收获”、……,这些都是我们耳濡目染的训戒。古代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榜样;外国有贝多芬,从小受尽了父亲的打骂终成音乐史上的丰碑;近看,无数乐团的演奏员,有几个没有因为学琴挨过打?听说的看到的,都向我们表明,要想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孩子不懂事、爱偷懒,打、骂、高压自然就是必需的了。很多榜样使有些特别望子成龙而又认为最好是能让孩子当个音乐家的家长相信,孩子只要有足够的刻苦努力就会终成大器。然而就在我们身边的无数事实说明的是另外一个道理,制约一个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音乐演奏水平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他自己是否具有音乐才能。

    首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些事实:在对于很多学琴儿童的家长无异于“天堂”的中央音乐学院,有很多学生练一首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每天练琴4小时以上,练一年也弹不好,还有相当一些学生一生也不能达到驾驭这首协奏曲的水平,但几年前在希腊有一个孩子,只练习一个星期就达到了演奏、录音的水平。对于大多数搞音乐的人来说,由于他们的音乐能力距离大音乐家所要求的相差太远,因此他们终生只能作为一个很平常的、默默无闻音乐工作者。如果大家认为我们不与神童相比的话,那么,就在音乐学院的学生中间,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每天练四、五个小时琴,而成绩远远不如那些每天练一个小时琴的学生。这些经验表明,才能制约着音乐成就所可能达到的程度,而努力只能在这一程度的范围内起作用。

    研究表明,仅次于戏剧表演,音乐能力是最受遗传因素影响的能力。我们发现,比起一般学校学习所要求的能力,音乐能力个体的先天差异是非常大的。在一般的学校学习中所要求的水平大多数人通过适当的努力都能够达到,对于钢琴、小提琴这样高度复杂的乐器,要达到一般的演奏水平,所要求的能力往往就不是所有的人均能够具有的。那么这个神秘的音乐能力是什么呢?让我们以钢琴演奏所要求的能力为例来说明音乐能力构成的复杂情况。

    1.视觉运动反应能力:以看谱演奏为例,演奏员要非常迅速地识别出乐谱上的音符,并且要迅速地弹奏出来,因此他需要具有高速的“视觉运动反应能力”;

    2.肌肉运动控制能力:由于器乐演奏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操作活动,因此它在对所有肌肉运动的控制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反应时(即从命令发出,到肌肉作出反应的时间)、肌肉控制的精度(比如触键时非常细微的力度与速度的控制)、运动定位的准确性(比如小提琴的音准控制,钢琴的远距离快速大跳)、肌肉记忆能力(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注意力需要控制其它方面,因此肌肉经常是靠训练形成的记忆自动操作的),肌肉运动模式形成的速度(比如,手指按1-3-5-2-4-5-3的顺序快速弹下,那么这个运动的顺序模式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形成,就直接关系着将一首乐曲弹熟练的时间)……;

    3.心理操作技能: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能力,比如,演奏同时需要控制很多事情:高度复杂的弹奏动作,音乐表现,听觉的监控,脚的踏板运用等等,这些就对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工作记忆容量、信息读取速度、组块策略、注意分配的能力,控制转换的速度、平行操作的能力及心理动作的有序性等等。

    4. 听觉分辨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弦乐演奏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音准,声乐演唱也有“跑调”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听觉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决定的,一个良好的音乐的耳朵还包括对音强、音色、音长的判断。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在对声音的各个属性进行辨别的细微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一个好的音乐家可以辨别3音分(一种测量音高的单位)的差别,而一个普通人只能分辨大于14音分的音高差别。

    5.速度的知觉与控制能力

    6.音乐的记忆能力。这是考察音乐才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听一遍就能复唱出来的人,要比练很多遍也记不住的人在取得音乐成就上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少得多。

    7.音乐想象力与创造性。用我们一般的经验就能够知道,人在想象力与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差异是非常大的,而音乐的想象力就是对音乐声音与形式方面变化及表现力的想象能力。

    8.音乐审美反应的强度。一个在听音乐时,是无动于衷,还是容易被音乐所感动,是更高级、更综合的音乐感受能力的表现。

    以上仅仅罗列了音乐才能的构成内容的一个大致的框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以上能力,但对一个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他必须同时具有以上的所有能力,并且在每一项能力上都要达到很强的水平。

    “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鼓励人们要努力,强调任何人无论有多大才能不通过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这句话的内容也可能被误解,使人错误地认为,才能并不重要,只要刻苦地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勤奋与成就总是相伴的。在音乐演奏的领域努力对才能不足的弥补是有限的,这是家长们需要接受的事实。那些成功的人,那些经过“打”才成了“材”的人,还是首先具备了音乐才能的基本条件,才取得了当下的成就的,而不顾个人能力的状况,一味强调努力、刻苦、高压,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反而会给孩子的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这类反面的例子远远要比成功的例子多。我们从考级的各级人数比例的多少,就可以看出,越往高级人越少,这个阶梯是按从上千到数百到十几个人的比例向上的。并非那些中途停止的孩子的努力不如达到最高级别的孩子,而在于很多孩子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能力不足的制约,使其难以应付更难的音乐演奏技术与表现的要求,或者他已无法付出更多的努力。反之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有着很好的演奏水平的孩子,不仅学琴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并且学校门门功课都很优秀。在我们曾经做过的调查中,所有北京星海钢琴比赛获得三等以上奖的孩子,均是班级学习前10名以内,并且认为学琴与学校功课冲突不大;而很多演奏水平不高或较差的孩子往往功课并不突出,并且多认为练琴与学校功课在时间安排上冲突很大。这就是音乐能力决定的。那些有能力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或用少得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没有能力的孩子难以达到的水平。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多数考级通过最高级的或比赛获奖的孩子的水平也达不到专业演奏的要求,而在从事专业演奏的人当中,成为演奏家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乐器演奏这个领域成功不是努力的必然结果,“价值是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的理论也行不通。由于音乐能力的制约,使得努力与成就之间不相称的现象非常突出,而家长往往将其中的原因归结为是努力不够,因此学琴的孩子往往比不学琴的孩子承受更高的压力,也最容易有失败感。

    在阐明了以上道理之后,我们要反过来看一下我们自己孩子的问题。

    首先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搞演奏专业,那么您就一定要非常慎重,如果您的孩子不能比较轻松的每半年以高质量通过一级考级的话,那么您就要非常慎重地向自己的教师咨询一下。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很快判断出一个学生的才能状况。

    家长们可以想想,如果一个人并不适合搞音乐,如果他通过艰苦的努力真的成为一个职业音乐工作者,这对他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呢?我在给音乐学院的学生上课时,一个学生曾当堂哭了起来。她说,她之所以练琴就是想让家长高兴,而她自己根本就不喜欢钢琴。她的不幸是她拥有一定的但远不能算很好的音乐才能,因此使她终身从事了一个自己既不善常,又不喜欢的职业。在音乐演奏的领域内有这样的现象: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后,就进入相当稳定的状态,一个人在乐团的专业水平的排位也比其它职业稳定得多。进入成年以后,努力可以保持当前的水平,却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个人的努力对改变这种排位状态的作用不大。因此如果一人仅仅能够勉强应付音乐专业工作需要的话,那么他在未来的道路上就很难有成就感与工作的快乐。对于那些才能并不高,但可以达到一般音乐专业水平的人来说,以音乐为职业就很难获得成就感,及竞争中的优越感。

    如果您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孩子搞专业,通过对孩子音乐才能的判断,您就要考虑一下,以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情况在一个怎样的状态下学琴是比较适宜的,即,既能使学琴在适度的努力下继续下去,又不影响全面发展;既让孩子觉得学琴是一项严肃的学习活动,又让孩子在这一活动中获得快乐。如果学琴已经与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严重冲突,甚至是在非常痛苦的状态下学琴,那么您就要考虑学琴是否已经开始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时就需要及时地调整学琴的作业安排,不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应该以培养音乐修养为目的,在孩子能力胜任的情况下多涉猎广泛的音乐作品。我们要认清一个重要的事实学琴并不是越学越深,演奏技术并不是总会不断地提高,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停止下来。因此孩子学琴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是向高发展,而是向广拓宽;即不是演奏更难的作品,而是在当前孩子技术能够驾驭的范围内,涉猎更多的音乐作品,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

    孩子的能力与素质状况是家长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存在,很多家长忽略自己孩子自身的素质,而过高地期待孩子在每项活动中取得超出他人的成绩,其结果就是对孩子施以过高的压力,最终使孩子心理崩溃、个性扭曲,从而不仅不能成龙、成材,反而连一个普通的人也没有做好。

十一、学琴的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

   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儿童器乐学习考级以来,考级成为这些年来琴童家长趋之若鹜的音乐社会活动。这对那些没有参加考级的孩子似乎已经构成了一种压力,许多家长提出了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的问题,有些家长更认为教师不让孩子参加考级是怕显露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不断催促教师让孩子考级。那么学琴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参加考级呢?这是一个有很多因素制约的问题,我们要先从考级在器乐学习中的意义与地位谈起。

    多数器乐学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对一的教学,最典型的是钢琴。小提琴、电子琴等乐器学习到一定程度以后也难以实行集体课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个别授课的教学方式下,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学生、家长、教师与其他学琴、教琴者缺少交流。在1992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有80%的家长认为学琴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孩子没有一个交流的场所,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学琴的实际水平如何。从这一角度看,考级为学琴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一种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家长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学琴进程与水平。所以,提供交流机会与检验学习情况是器乐考级最直接的社会意义。

    另外,学琴活动的一个对学习动机不利的因素,是它缺少阶段感。普通学校的学习,每年有期中、期末考试,有两个假期,升一次级,这些安排使得学习有了明确的阶段性,孩子可以在一年中有准备考试的紧张,有放假的放松,有升级的快乐,这些周期性、阶段性的体验对促进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作用。但学琴就是一个没有车站与终点的旅行,一首乐曲学完接着另一首乐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休日、寒暑假更是要加时练琴。学琴缺少阶段性,也没有紧张与放松的周期,也没有通过升级体验自己进步的快乐。这些客观情况不利于学琴动机的保持。而考级的出现则可以有效地提供这种学习的阶段感。在考级的压力下孩子全力以赴、精神集中地紧张准备可以培养孩子设定目标追求成功的愿望;通过考级可以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清楚的进步阶段感。这是考级间接地促进学琴的社会意义。因此适当的情况下参加考级对学琴是有很大好处的。

    从以上来看,参加考级无疑是一种教师与家长所不能提供的外来学琴动力,实践证明参加考级成为很多孩子学琴的一个转折点,考级通过后使他们获得了新的学琴动力,使他们自己设立了学琴的阶段性目标。家长为学琴设立的远大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是模糊的,而通过某级就成为孩子具体可以把握的目标,考级使得学琴不再是一个没有终点、没有车站的旅行。

    但考级毕竟是一种比较重大的检验情境。伴随着考级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虽然我们同意这样的看法: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但在学琴的问题上,需要仔细分析:在我们的器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孩子要求很严,有些家长与教师甚至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而学得好是应该的,不值得一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就导致了学琴课堂上很少表扬,而指责与批评却是家常便饭。孩子在学琴时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种体验已经大大地影响了孩子学琴的积极性。但毕竟这种失败感仅仅是从家长与教师那里感到的,还不是一种特别“权威”的社会评价,而考级中的失败对孩子来说具有“终审判决”的性质,考级的结果对他们那本来就存在的退缩心理,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失败的承受力,不是在多次的失败中培养起来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孩子的自我形象、对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角度等等因素),因此不应冒险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参加考级。

    总的来说,考级通过的基本要求是:在自己当下学习乐曲的程度下,乐曲的演奏可以达到以下标准:

    比较正规的演奏方法,指法顺畅、技术上不太吃力,没有明显的精神与肌肉的紧张感;

    基本没有错音、错节奏,音乐完整,没有中断;

    音乐表现基本流畅、自然,有一定的强弱变化的对比、起伏,旋律有一定的歌唱性,乐句呼吸比较自然;

    速度适宜,节奏稳定;

    音准较好。

    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那么通不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家长可以根据这些标准看看孩子平时弹琴时是否可以不太吃力地做到这些要求。与国外(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考级)相比,我国目前的考级标准还是比较高的。目前尚无研究报告表明,在目前考级的标准下能够有多大百分比的孩子可以通过与自己学琴程度相当的级别,但经验告诉我们,有很多孩子在他们所学到的程度上从来没有达到过考级的要求。这其中有教学的问题,但更多地是由他们自身的音乐才能条件的限制所决定的。

    另外,即便可以做到以上要求,也不见得一定要参加考级。有时教师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所安排,认为长期集中精力于考级曲目对孩子全面发展不利而不让孩子考级。有些教师缺少经验,一味地让孩子苦练参加考级,甚至除了考级曲目其它曲目一概不学;家长急功近利希望在短期内通过某级以达到加分等目的,强行要求孩子参加考级。这对孩子学琴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观点:把“个性教育”等同于“专长生”。某些学校以招“特长生”来显示本校“个性教育”的成果,为这一目的,有些教育管理机构同意给通过某级的琴童入学加分。这些社会上的错误引导,严重地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加重了器乐学习中本来就比较严重的功利性思想。这些不良目的均使教师或家长忽略了孩子能否参加考级的最关键的因素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琴的积极性与自然而稳固的技术与乐感发展。

    我们坚持认为考级对孩子的学琴动机有重大影响,并强烈地建议家长应该在孩子比较有把握的时候再参加考级。那些平时经常对学琴有失败感、感到学琴很痛苦的孩子不适于参加考级;如果您孩子的老师没有受过中等音乐师范教育或音乐附中教育,那么在决定孩子参加考级前应再找其他老师听一听意见;那些平时学琴时就很难完整、流畅演奏乐曲的孩子也不适于参加考级。考级也不一定非要每年参加;只有为数极少、音乐才能很高、有良好音乐教育条件的孩子才有可能每年升两级。家长更不能强行为孩子设立什么时候必须通过哪一级别,考级的时间、级别完全要由教师根据孩子发展的自然情况决定。

    据保守的估计,在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中,每年参加考级的人数也不会超过实际学琴人数的十分之一。参加考级的孩子在学琴孩子中占的比例并不很大,因此家长没有必要因为别的孩子已经参加考级了,就感到压力。要始终清醒地意识到:器乐学习是个体差异非常大的学习活动,一味攀比会欲速不达,影响学琴的正常进程。

十二、我的孩子能学琴吗?

    “我的孩子能学琴吗?”“这孩子手的条件能不能学琴?”“您给孩子鉴定鉴定,看它有没有学琴的天份。”很多家长在考虑孩子学琴的时候总是要问这些问题,言外之意是,学琴是需要“天才”、“条件”的。这种成见,与我们以前提到的“学琴过于专业化”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的。 很多年来,学琴属于两类人的“特权”,一类是富贵人家,一类是音乐天才。这两类人分别抱着两种学琴目的,前者是希望通过学琴使人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性情、丰富人生,是属于“衣食足”后才有的念头;后者则是职业方面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学琴是属于让一般百姓觉得望尘莫及、充满神秘性的事情,也就难免认为学琴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这种不能企及的原因是模糊的,过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而现在则集中于学琴应具备的先天条件方面了。实际上仅仅当你希望孩子成为职业演奏者时,条件的问题才需要纳入考虑的范围。而对于学琴仅仅是为了业余爱好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人都能够具有学琴的条件。这一条件并不比孩子学习手工、写字要求得更多。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手没有生理缺陷,智力发展正常的话都可以学琴。
    许多人认为学琴要求修长的手,其实这是一种流传特别广泛的成见。比如,弹钢琴更需要的是手掌的宽和厚,而细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反而是笨拙的。但手的自然条件也仅仅是在非常高深、复杂的乐曲演奏中才能表现出必要的优势,而大多数一般业余学琴所能达到的程度距此甚远。其实对学琴制约最大的不是手的自然条件,而是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这一点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充分论述了。家长们需要具有的心理准备是:孩子在手的自然生理与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对孩子的制约不是在孩子能不能学琴方面,而是在学到什么程度方面。

    过于专业化的学琴要求的一个危害是大大地限制了学琴的普及,将一大批孩子拒绝在音乐的大门之外,使他们失去了本来可能受到的良好教育。我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学习至少一件乐器,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人的一生不能享受听觉的美,那么将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缺憾,而学琴能够使人深入地了解与体验音乐艺术。在这一目的下,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一点乐器。但家长过多、太强的竞争态度,使得他们认为只有能够表现出竞争实力的东西才值得学习,这种生存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其实是限制了孩子的全面的发展与成长的完善。“没有好的条件就学不好琴,而学不好琴就不要学琴!”这是一个家长教育态度的误区。

    过于专业化的学琴要求的另一个危害是,早早地把那些已经学琴的孩子推出了音乐的大门。我们知道,孩子的条件极大地制约着学琴的进度与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很贫困,所以能够学琴(特别是西洋乐器)的孩子,大多来自较好的文化背景,出自艺术之家的孩子在学琴孩子中占很大比例。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他们构成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对象队伍中的主要成份,而这些孩子音乐才能的平均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百姓孩子的水平。这样从教学经验的传统上,就存在着有一个从这些孩子身上得出来的关于学琴进程的平均水平的概念。而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以仅仅增加一种修养为目的的孩子开始学琴了,这些孩子中大多数来自没有很好艺术环境的普通家庭,因此他们在学琴方面的平均才能状况可能低于以往学琴孩子的平均水平。但受教学经验传统影响很深的教师对孩子进度的概念,是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现在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与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就可能高于实际学生可能达到的状态,这就导致了教师对孩子的教学要求与家长让孩子学琴目的之间存在着一个错位。这是我们所说的“器乐教学过于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种教学的标准下,家长从教师那里不断地获得关于孩子“笨”的评价,因此觉得自己的孩子不适于学琴,要么是没有那个“天份”,要么是“手的条件太吃亏”。这些专业化、职业化学琴所需要的苛刻要求便过早地使家长对孩子学琴的效果失去了信心,因此早早地终止了学琴的活动,使一个“能学琴”的孩子变得“不能学琴”了。如果家长能了解前面我们分析的器乐教学的历史背景,那么就有助于正确对待来自教师的评价,从而坚定学琴的信心。

    对能不能学琴的问题上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家长总是认为学琴就是要不断地进步,程度与技巧不断地提高。其实这也是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由于音乐才能的制约,大多数人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很难再在程度与技巧上提高了。有的人早些,有的人晚些,早些的两、三年,晚些的七、八年。当达到了个人才能限制的程度后,再提高就变得格外吃力。在一点上学琴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就好像每个人通过练习都可以使长跑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一样。那么是不是我们如果不能提高成绩就不再长跑了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长跑的目的决定。如果长跑的目的是为了比赛,那么他就一定会改行;如果长跑的目的是为了健身那么谁还在乎成绩呢?大多数学琴的孩子在学琴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止了学琴,其实如果我们不把学琴的目的当作出成绩的话,那么就应该在现有的程度上拓宽音乐曲目的涉猎与音乐文化的学习,开始向广而不是向高发展,进入了这种阶段,学琴将变得更加快乐。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学琴”。有不少人在退休以后开始学琴,重要的是音乐活动本身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而不是要出什么成绩。那么孩子为什么不能以这种态度来学琴呢?关键是家长要放弃在学琴问题上的竞争心态,不要认为凡是不能提高孩子生存竞争实力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学琴,都能够终生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都能够以更深的层次,更广的文化视野享受人类创造的音乐艺术的伟大是我们的愿望,也是家长应该有的学琴态度。当这一态度明确后,“能不能学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十三、让学琴活动丰富起来

    在我自己学钢琴的时候,就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许自己随便弹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东西,否则会弹出毛病。至今许多家长心中仍然保持这个信条,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孩子自己弹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弹出毛病。
    总的来说,这种观念和我们一直反对的“学琴过于专业化”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要求最正规的弹奏技术,最规范的专业化训练。这种观念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对学琴活动整体状态的影响非常大,它使得学琴活动始终笼照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当然,有些家长就是想让孩子通过学琴而对生活严肃起来)。

    学琴活动到底是一个严肃的学习活动,还是轻松的娱乐活动,是一个甚至关系到家长人生态度的大问题,在此不去讨论。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即便它要求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它能不能同时也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娱乐活动。这样一个基本的态度定位直接影响着孩子甚至家庭生活的氛围。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学琴是儿童童年时期接受的最复杂、最困难的技能训练,它的困难本身已经使很多孩子对学琴活动产生畏难心理,而这种严肃的氛围无疑使学琴活动更加上了“苦行”的色彩。

    其实,家长希望孩子严肃对待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学好琴,但忽略了学琴活动本身所可能带来的快乐则使学琴活动失去了最大的动力。其实学琴所包含的音乐美的体验与熟练驾驭操作乐器的快乐是大家看得很清楚的,但“不能随便弹”(小提琴等是“不能随便拉”)的教条成了阻碍学琴活动丰富性的障碍。家长们觉得,孩子的学琴阶段主要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不要想什么快乐的问题,自娱自乐是将来的事。这样家长们就下意识地把学琴活动中同时包括的严肃、艰苦与轻松、快乐的因素摆成了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先苦后甜的生命态度在学琴活动上的反映。而我们在此则要强调让孩子在当下的学琴活动过程本身获得快乐。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建议家长和教师要让孩子“随便弹”、“随便拉”。

    第一、担心“随便弹”会导致出毛病的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学琴中的技术动作的毛病是长期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如果孩子有一个能够指导他正规技术要领的老师,那么那么孩子的演奏就经常地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指导会自然地体现在所有的演奏活动中。家长们可能要说,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孩子尚且不能按教师的要求练习,更何况自己随便弹奏的东西。其实孩子在随便弹奏时出现的技术问题,并不比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更多,因为技术动作的稳定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并非短期就能达到,只要在孩子始终有正确的技术指导那么就不会由于孩子弹奏作业之外的乐曲而出现毛病。这是有实践证明的。出现技术毛病的孩子更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技术指导,而不是由于弹奏什么样的乐曲。

    当然,我们这里要再一次指出,对于相当数量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条件得到正规的技术指导,另外一些孩子由于操作控制能力的限制而难以完全达到正规化的技术标准。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一定要永远陷入技术训练的苦海中呢?其实只有以专业化为目标时,技术的正确才需要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而对于业余学琴来说,技术训练是否规范仅仅影响他所能够达到的技术程度,而他能够达到的演奏程度更多地受整体音乐能力(见以前的文章)的影响,而不是肌肉运动的能力。所以对于业余学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技术的正确,而是活动的丰富,进而是对身心发展的良好影响。演奏技术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对于业余学琴来说,要考虑“代价回报比”的问题。孩子教育不是不计成本与代价的,而家长们在学琴的问题上经常忘了这一点。

    第二、“随便弹”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这里用“随便弹”来泛指孩子自己演奏一切非教师布置的音乐,比如孩子自己找的乐曲,自己听到的旋律,在学校中为同学唱歌伴奏,家人、朋友之间的钢琴卡拉OK等等。

    它的必要性来自于几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现有乐器教材方面的问题。应该说目前没有一套教材适合于所有孩子,而很少有教师会广泛地采用与参照很多教材去安排一个学生的学习曲目,这就导致了教材曲目的局限,甚至枯燥。

    其次,教师往往并不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征求学生意见布置乐曲的教师并不多,更由于训练内容的要求,有时学生也必须练习自己不喜欢的作业,因此孩子自己找些作品来演奏或练习是对练琴活动的很好调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在琴上找出自己听到的所喜欢的旋律,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中弹弹伴奏,为家人伴奏唱唱钢琴的卡拉OK等等,这些纯粹娱乐性的活动,使得孩子觉得学琴活动真正地进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丰富了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的是增色添彩的角色。学琴活动的这一角色才是真正发自孩子自身的学习需要,因此它会比任何家长为孩子设立的远大目标更能激发孩子的学琴动机。研究也表明,孩子是否自己演奏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音乐是孩子学琴动机水平特别突出的表现。 严肃对待学琴是为了学好琴,结果会使孩子对学琴产生畏难心理;而以轻松、娱乐的态度对待学琴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学琴动力,结果会把琴学得更好。 如果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是为使孩子多份爱好、多份调节生活的技能,为了孩子生活的幸福,那么就请家长从现在起就让琴给孩子带来快乐。学琴的快乐就在当下的过程中,而不在未来的结果中。让学琴活动丰富起来,让学琴使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

TOP

好贴,我也觉得小孩学琴太耽误时间,自由玩可能对她发展更好!.

TOP

好贴,收藏。.

TOP

所以一直在犹豫是否给女儿学琴呢!.

TOP

女儿学琴,老师说每天练十五分钟就可以了,我让她练半小时。
一次遇到另一个同学的妈妈,说起时间,她大吃一惊:这怎么行?我们老师让每天每首曲子练二十遍,每天要练两小时!
想想我们每曲每天弹两遍左右,一周才抵人家一天.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思思妈 at 2005-10-26 12:41 PM:
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

家长是孩子学琴状态的关键,而教师才是孩子学琴成绩的主导。

反省 ...
.

TOP

横想竖想,到现在还没真正去学。.

TOP

我儿子学琴,每天只肯练十五分钟。我也不逼他,只当是开发左右脑,培养他左右手的协调能力。.

TOP

我在今年年初开始考虑儿子学琴的问题,从孩子一出生我就决定肯定要让孩子学琴的。不为别的,只是觉得爱音乐的人可以多享受到一份发自内心的快乐。一开始和一些朋友沟通了孩子学琴的经验、找老师的经验,为孩子学琴、找老师的事情烦恼的不得了,看了好几个培训中心和老师,始终定不下来。最主要的是对每天要陪儿子练琴的这段时间心生恐惧,听了几个朋友的经历,简直是和孩子思想和行为的搏斗。就这样过了半年,我还是下不了决心让儿子正式开始练琴,直到看了我上面转载的文章后,心中豁然开朗。正好这时儿子的幼儿园和琴童学校合作,每天有琴童学校的老师来教小朋友练琴,每天半小时。抱着素质教育、培养兴趣爱好为主的想法、我把儿子的钢琴教育放心的交给了学校,开始学琴的时候连琴也没有买。我对儿子说,爸爸妈妈都很想学钢琴,但我们上班太忙了,想派家里最聪明的你先去学,学会了再回来教爸爸妈妈。儿子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每天回来都很负责的当小老师,弹了两个月了到目前为止学得挺不错的,最主要的是他还是很喜欢弹钢琴的,并提出要买个钢琴做他的生日礼物。真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热情啊,不过我也做好了准备,孩子的情绪总会有反复的,但我下定了决心绝对不在弹琴上太大的压力,因为我们让孩子学琴的初衷是享受音乐。.

TOP

我们才开始学,练曲子也就是每天2-3遍,老师布置4个曲子,15分钟搞定,是不是我们要求太低了。有点心不定啊。.

TOP

看了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我平时脾气也算是好的,但是每次儿子弹琴,我嗓音就要高八度,看样子我要注意克制了,其实想想儿子这么小压力就这么大,真是很辛苦啊.......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ninimami at 2005/10/27 09:23:
横想竖想,到现在还没真正去学。
.

TOP

我们还在犹豫ING,要不要学呢?.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yoyopapa at 2005-10-26 17:58:
女儿学琴,老师说每天练十五分钟就可以了,我让她练半小时。
一次遇到另一个同学的妈妈,说起时间,她大吃一惊:这怎么行?我们老师让每天每首曲子练二十遍,每天要练两小时!
想想我们每曲每天弹两遍左右,一周 ...
天啊,每条曲子要练20遍啊?55555555---------------.

TOP

收藏。.

TOP

好贴.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沐歌 at 2005-10-31 12:06 PM:
我们还在犹豫ING,要不要学呢?
.

TOP

每天一小时已经非常过分了,个人观点.效率高点,半小时到三记刻钟结束..

TOP

我们控制在三刻钟以内,但回课的效果有时不能保证。.

TOP

今天又骂了我儿子,
磨磨蹭蹭的,气的我不行..

TOP

收藏.

TOP

太好了,许多问题都在文章里找到了答案。以后慢慢试着让她自已练,其实过去也试过,但担心好错的地方越练越改不过来,后来我又陪了,必竞才中班的陔子,还小,再说也是学校里弹得好的一类人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思思妈 于 2005-10-26 12:41 发表
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

家长是孩子学琴状态的关键,而教师才是孩子学琴成绩的主导。

反省 ...
.

TOP

好贴,收藏!.

TOP

同意哦,就记住我们是业余的不必太苛求.

TOP

琴童琴妈都辛苦呀~

说真的.
我没觉得学琴有什么不好.
我觉得小孩子的话,如果你不要对她太过于严厉的话,
一般来讲,学什么的效果都是还可以的.
我想可能是轻松的缘故吧~

我让女儿中班开始学的.
她们班的很多小朋友从小班就开始学啦.
我可能想法不对,我不觉得学琴就剥夺了小孩的"玩".
更多的,我觉得女儿很喜欢有人和她一起做游戏什么的.
那我们通常是我没空的时候,女儿抓紧自己练琴.
等我有空时,一起玩.

其实很多时候,她刚开始弹的时候不是很愿意的,
但是先让她弹她会的,她喜欢的,积极性上来了,
在督促她抓紧练新的曲子.
有时候她会说,妈妈这很难,我不会,我不行.
我一般就让她弹弹她喜欢的一些曲子.
然后最后和她一起弹个几遍就结束.
第二天再试.
然后请老师多陪她练练,暂缓教新内容.

真是,我们这些妈妈们都赶上教育工作者了,
怎一个"辛苦"了得呀~.

TOP

很有道理,锻炼脑子完全可以用其他方法.

TOP

我家小子不要学.

TOP

我家女儿很喜欢钢琴,羡慕姐姐学小提琴。我还没下定决心,主要是孩子才3.5岁,很多大师不也4岁才开始嘛,咱又不是要培养专业人才,晚一点孩子更懂事效率更高。
孩子老师多次反映孩子绘画能力很差,我也不急(3.5岁的孩子没什么好急的),天天让她自己看画神贤(儿童绘画节目),现在感觉一下进步很多,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水到渠成最好。.

TOP

到底要不要学,还在犹豫。.

TOP

我女儿从5周岁开始学的,也是刚开始很有兴趣,现在就厌烦了,可钢琴已买了,特别是她是左撇子,所以为了协调她的左右手能力让她学钢琴,所以没什么压力,每天练15-20分钟,效果还不错,去年8月到现在已学到第三本,比刚开始好多了,开始我也是很认真,一定要弹地怎么样的,效果反而不好,索性随她的兴趣倒收到很好的效果,顺其自然,特别是天分很重要,有时候她专心练10分钟就可以弹好一首曲子,所以主要还是要小朋友自己喜欢,强求是不行的,现在的小朋友都很讲自我的。.

TOP

是的,如果不是想从事专业演奏,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喜欢音乐,用音乐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吗。
看来我还算比较想得开的妈妈,  不过仍然有启发-- 应该逐步给孩子看一些音乐故事了,让他更多地了解、喜欢和享受音乐。  谢谢搂主, 好贴子!.

TOP

ding ,好贴

我看到女儿小嘴都着,摇头晃脑投入的样子,我真的高兴,和LG偷着乐,

但也有不乐的时候,当老师指出必需让她改正的地方,。。。。。

痛并快乐着,

做一个好妈妈,慢慢来,
好在我会不断反省自己,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就找原因,.

TOP

看了这么多文章,可我还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学钢琴,诶....

TOP

我家的那位从中班下半学期开始学琴,练了半年,停了半年,现在问她还要不要继续学,她非常干脆地回答:不要.

TOP

所以说学琴不能半途而废。关键是坚持

而且在学琴的过程中不能太苛刻孩子的手型和音准,

否则孩子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