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音乐] 小提琴的苦和乐

小提琴的苦和乐

这张照片是danny初学琴时罗老师指导的留影。回头看看,学琴至今感慨颇多。期间也看了不少别的琴童父母的感想,现把有关观点整理如下。
一、 每天都有目标,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人生活都有大小目标。虽然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但游戏的目标具有即时性,随时产生随时消散,目标水平也不一定符合幼儿的智力、心理发展水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幼儿不断成长的目标是要略高于幼儿的认知水平,那是一个跳一下才能够到的"果子。"这种目标应该由外界有目的的给予。danny学琴使他每天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事情,在这个事情上,每天或每周都有一个超前一点的目标要求,对培养他持续不断地努力完成一件事情,实现既定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等孩子一旦入学就将进人与此相仿的学习过程。我们习惯把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单一看成是否坐得住的训练或知识准备量的多少,其实还应包括孩子是否具有适应习惯学校学习过程的心理准备。从这个角度看学琴,成功的标准首先在于幼儿每日练琴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刚开始时,经常犯急糙的毛病,大人叫小孩哭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对学生百分百的耐心,但面对自己孩子常常极不耐心。直到现在刚刚能做到随时肯定他每日、每阶段的进步,从心里觉悟不把学琴作为一种技能训练。心态好了,孩子也舒服拉。
我每晚与孩子练琴,都报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我喜欢那种琴声回荡在室内的感觉。 自从孩子学了小提琴,我们也结识了一位频具修养的家庭教师罗老师,我们也更加关心音乐会,去看芭蕾舞天鹅湖、胡挑夹子,去听室内音乐,每年的六一上海音乐厅更会有孩子们的专场音乐会。让danny学习怎样静听,怎样欣赏,何时鼓掌,何时退场,离位走过别人面前时如何小声道对不起。这一切都将潜移默化地使他成长为一个理解音乐、理解他人、礼貌雅致、性格开朗的现代人。美好的未来是从现在开始,而不是以现在为代价。
三、让孩子具有更开阔的思维空间
    初学琴时更多是靠模仿,而不是靠思维领悟,这是由他们有限的理解力决定的,教师、家长、孩子之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力,并把一些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变成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另外,人们常说:心灵手巧、手巧心灵。心速的快慢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反应的灵敏度与思维的流畅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都有影响。孩子学习小提琴后,做事的效率变高了,自信心增强了,正象日本儿童小提琴倡导者铃木先生所希望的:儿童如果经过了最难的乐器一小提琴的训练,会成为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之?quot;门槛效应,"即俗语所讲:是非经过不知难。再有,练琴中控制运弓的强弱与连贯,寻找一种和谐的音色和旋律的美,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反省能力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要有一种自我反省的习惯和评价的能力,从而不断校正自我的行为活动,使其更具适应性。danny的老师一致认为他反应快,上课专注,发言活跃,我想这应该归功于每天和琴声度过的每一分钟。
    我始终觉得应该把把学琴看成以琴为载体的人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我们的收获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期望。愿每一个学琴的孩子都能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茁壮成长

[ 本帖最后由 dannymama 于 2008-2-19 18:09 编辑 ].

附件

1.jpg (70.83 KB)

2008-2-19 18:07

1.jpg

TOP

您好,我家宝宝4岁,我想在他上中班的时候给他学琴

本来跟宝宝说学钢琴,不知道为什么他定要学小提琴,他是小孩子话,但我就当真了的。
我知道,小提琴是最难的,所以又有点犹豫。
我儿子总有点畏难情绪的,万一学了一点,觉得难了,放弃了怎么办?手指扣弦,会痛,怎么办,等等,矛盾的心情不一而足
也请教楼主,是否可推荐老师,我家靠近上海南站

[ 本帖最后由 MODOMAMI 于 2008-4-9 09:55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紫玉 于 2010-3-31 11:58 编辑 ].

TOP

几岁开始学小提琴好呢?



我家宝宝满3周岁了,她很喜欢小提琴,不知道现在可以开始学了吗?

会不会太早呢?
.

TOP

回复 4#若滢妈 的帖子

似乎早了点,我们大概是三岁半开始的。现在想想也是早了点,懵懂的很,大都时候是我这个做妈的在努力。好处是现在刚上小学,可以比较轻松的学习,小提琴的学习已经上路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