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源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源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源(一)

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第四会议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提出问题:“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说:“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就是教师“,主张培养和引进并重。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提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实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回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大学开始,就太晚了。” 他主张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研究型大学要和中小学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校长杨福家建议:改革高考考试方式和招生办法,高校招生凭高考成绩和高中表现录取,进行大学校长公开招聘的试点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运清的回答,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要严格教学秩序和内部管理,加大教学投入,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建议实行“低速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宏观入手、微观发力,稳定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积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形成多样化、分类型、分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钱学森的洞察力不错,的确,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按目前中国的培养方式,收效甚微,大师级人才更不要提。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的回答有一定道理,但除了高考考试方式和招生办法与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有关外,其他只是一般性人才问题,与温总理的提出的问题关系不大。

我的看法与他们有所不同,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其特点。我在中国了接受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美国听过小学、中学、研究生课,直接体会到一些东西,利用周末把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写出来,找一找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子在哪里。

1. 为什么说目前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大师级创造性科技人才?

目前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大师级创造性科技人才,这不只是钱老个人印象,为了更加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我这里首先明确一下大师级人才的标准。

大师级人才,指能够以独创性次和奠基性的工作,开辟一个大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向并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发现的人才。如果我说大多数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和和平奖除外)获得者属于大师级人才(日本的个别获奖人不能算),我想不会有太多的异议,因为诺贝尔奖侧重于原创性和应用价值,这样的大师每个领域只有几个,世界范围内总共不会超过500名。数学领域的丘成桐也是这样的大师级人才。

比大师级稍逊一级 的可以称为为世界一流杰出人才,在某个领域作过出色的研究,解决中等或大的问题,具体的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2000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都是这一类,外籍院士要另算。在美国的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300名研究员也应该归于这个级别,王晓东和耶鲁大学的许田教授(毕业于复旦遗传系)是其中的研究员。

实际上,够得上一流人才并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都是大师级人才,日本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如利根川进(生理学和医学奖)是大师级人才,但田中耕一(化学奖)等则属于创新人才,不够一流水准,所以不是大师级人才。

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只有台湾的李远哲(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大陆的杨振宁()两个大师级人才。大陆杰出人才只有搞生物学的王晓东(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远哲是台大本科毕业,台湾清华硕士,196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此后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杨振宁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該校研究生毕业。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晓东本科毕业于北师大生物,1985年,考取“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CUSBEA)赴美学习,后获得克萨斯州著名学府——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学位。因此这三个人只有一半在中国的培养,主要贡献都不是在中国本土完成,获诺贝尔奖的工作在美国完成且获奖时都已加入了美国籍(李远哲后来放弃返台)。

2.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的出现与那些因素有关?

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个连续的系统工程,那么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与那些因素相关呢?

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是人才(知识和能力)和环境(教育、科研体制和经济投入)两个因素,分别受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培养方式、科技环境4个方面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影响在科技环境体现出来。从人才成长的内容和条件看分为: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科研机会3个方面。

从人才的培养和出现环节看,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独立研究三个阶段。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本科、博士,博士后)是学习阶段(博士后也可以看作学生和独立研究的过渡),此后的独立科学研究(副教授、教授或副研、研究员)是显露阶段。

大学和高等研究所既是高等教育的场所,又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无疑是创造性科技人才能否出现的最重要环节,钱老何温总理提出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

3.美国的国家大师级创新人才最多,说明什么?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找出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子,我们需要知道那个国家大师级创新人才最多?既然大多数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属于大师级人才,我就以此作为切入点。统计1901年至2006年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各国的分布如下:


        1901-1983 1984-1991 1992-2001 2002-2006 总计
美国       130           26            46             23       220
英国         62            1              5            3.5       69.5
德国         49          11              2               1         62
法国         22           2               2               1         27
瑞典         16           0               1               0         17
俄罗斯      10           0               1             1.5       12.5
日本           4           1               2               2          8
合计        359          51             68             32         510


从趋势来看,美国获奖数占总数的比例逐年增高, 1901-1983年期间的36%,1984-1991年期间的51%,1992-2001年期间的68%。2006年囊括了3项自然科学诺贝尔奖,2002-2006年间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占72%。说明世界科技的重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反映出美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环境的成功和优势。

接下来,我进一步比较中美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环境三方面的差别,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着重于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科技环境侧重于遴选体制和投入总量。.

TOP

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探源(二)----中美基础教育比较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环境三方面决定人才的优劣。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的根源首先要在基础教育找,因为12年基础教育是前期塑性加工,此后的大学生已经是科研人才的半成品。

12年基础教育包括小学(中国6年,美国5年)、初中、高中(中国3年,美国4年)3个阶段,中国、美国基础教育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

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全部免费,按学区上学,小学开始至高中结束书本和练习免费供应,免费校车每天接送至家门口。只要付学校的中午餐和郊游费用。私立学校要交学费,没有接送学生的免费校车。我的孩子在美国东部公立学校上学,州内最好的公立高中进入全美前30名,可以说所在州在美国教育处于较高水平。每年学校要请家长参加开放上课,因而我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直接的了解。

1.小学

1)知识内容
中国小学6年,美国小学5年,学习和考试内容相差不大,考试间或进行,包括平时测验和每学期州内统考。中国30-40的大班,讲课为主。美国15-25的小班,讲课讨论各半。

美国有社交课,涉及一些政治内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差别不大,美国对阅读强调较多。数学中国内容多且快,虽然最近几年美国加强了数学教学,但与中国相比还是进度慢,内容少。美国小学3年级加法和减法还没结束,中国来的学生往往可以跳级。

美国鼓励写作创新,比如5年级会要求写个小说并加插图,内容不限,打印下来装订成册,贴在空白笔记本上,很象一回事。1-2年级有手工课,4年级开始,每个学生选修一项乐器,可以租也可以买,或先祖后买。

2)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
中国有一些课外兴趣小组,美国的科学研究训练是考试科目,前后长达2-3个月。

在小学3年级始,每年美国小学生要求做科学实验。作为考试科目,虽然比较简单,但科学实验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市场商品质量等门类,题目自选。具体的:物理的热、光、熔点、冰点等,化学涉及酸碱反应,气体生成等,生物涉及种子发芽的温度、适度等。市场商品涉及不同市售垃圾袋的容量、牢度,尿布的吸水量比较等。
孩子做这些实验基本不让家长代劳,当然出出主意是可以的。 科学实验的结果需要写成文字和多媒体报告,分:题目、前言介绍、问题、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整个与自然科学的论文格式几乎一模一样。其中要求有图、表等记录原始数据。

学校每年组织科学展示会(Science Fair),每个学生自愿参加。学生实验做工考究,展示不亚于国内的产品促销会,记得获得冠军的展台,精致的塑料模型和讲义,令人叹为观止。

3)学习时间
中国一般上学每天8小时,家庭作业1-3小时,暑假2个月,往往用于家教与补课。美国上学每天5.5小时(9:00-3:00),家庭作业0.5-1小时,公立学校家庭作业州内有统一规定,私立学校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稍长。暑假2个月,其中半个月用于参加各种夏令营。

2.初中

1)知识内容
中美中学学习内容各有千秋,中国讲的深,难,内容经典。美国一般稍浅,7门课包括数学,阅读,写作,音乐/艺术(双周间隔),科学,世界文化,体育, 6年级下半学期(初中一年级)开设人类遗传学(Human Genetics),类似国内的生物,与物理化学等属于科学科目。

2)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
科学实验依然是考试内容,最后竞赛的方式按学科分组,在展台上放置POSTER。格式与小学类似,包括介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几部分,以文字、图表、照片及实物描述研究。一般自己设计题目、完成研究。也有一张参赛者操作或观测的照片,证明是他(她)独立进行的。内容比较丰富,五花八门,有介绍香蕉保存方法,常温下好还是搁冰箱里好,也有冰块不同形状融化时间的差别,也有燃烧吸水试验证明空气中有氧气。总之因陋就简,轻松有趣。

初中生评选要求有些提高,裁判逐个考察相关知识的理解、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严密性、逻辑推理能力,最后定出优胜名次。

3)学习时间
中国每天上学8小时,家庭作业2-3小时。美国每天上学6小时(8:00—2:30),家庭作业1-1.5小时。

3.高中

1)知识内容
中国往往文理分科,用两年时间学完所有课程,最后一年为高考作应试准备。美国文理不分,一般第3年完成SAT1和SAT12 (类似于中国的高考),总共可以考7次,取最好成绩。为了进入好的大学,学生需要选学一些大学课程和外语,课余或暑假做义工。文理分科主要看自己的兴趣选修。

中国的学习很明确,考试和学习完全以高考为目的,一切为了高考,其他让路。考试方式不外乎死记和练习,考题和答卷都比较机械单一,没有必须的课余活动。

美国考试很灵活,除了简单答案的考题,很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评述。比如评述中国文明的历史,评论美国毒品种类、政策及预防措施。厚厚地一本书你必须从头看完理解了才能写,学了法语语要用法语设计对话和演出话剧。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比较容易发挥。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例如一所学校对义务服务的要求如下:高一需要5小时,高二需要10小时,高三需要10小时,高四需要35小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 至于申请大学时,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有时从事60、70个小时的无偿贡献还远远不够。有些高中生的学业非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

2)科研兴趣和能力培养
高中生的科学实验内容,往往是他们假期在本地和邻近的研究所、大学的课题,基本上是真正科研的一部分,我也带过这样的学生。POSTER的写作更专业。有的裁判度看不懂,只好请专业人员评,原创性就差了些。

3)学习时间

中国每天上学8小时,家庭作业4-5小时, 没有寒暑假。美国每天上学6.5小时(7:30—2:30),家庭作业平均2-2.5小时,暑假2个月,寒假1星期。

国内我有两个亲戚的子女,分别在东部不同的省份。每天6;30出门,9:00回家。暑假每天6;30出门,6:00 回家。台湾的情况类似,每天6;30出门,6:00 回家,7:00—9;30上私立学校补课,没有休闲的暑假。现在的日本稍好,每天6;30出门,6:00 回家,晚上2小时左右的功课。

4.基础教育点评

概括起来,与科学技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最为相关的中美教育差别主要在4个方面:

1)中国往往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能力培养及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动力(兴趣),而美国把兴趣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而把知识本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2)中国学校每个学生所学内容几乎一样,实行教育平均化,而美国一个学校每个学生所学可以不同,因才施教,例如6年级学生可以选6年级的英语课及7年级的数学课,同一年级分天才班和普通班。

3)中国重视解题的机械训练,强调解题速度和数量,为了积累足够知识和提高答题速度,只好延长学习时间至13小时/天,美国不太强调答题速度,而着重思考思路、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中国喜欢上榜排名次,互相比学,竞争压力大。美国学校学生分数不公开,每个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及在班里和州里的相对位置,学生压力小。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家境多么不同,孩子们的好奇心都是一样的。好奇是创造力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好奇心如果受到鼓励,可能引导一个人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美国的基础教育,要求孩子从小做科学实验,既激发了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反观中国的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激发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趣,中国高中阶段的大负荷量应试训练和超时灌输知识又扼杀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苦,效果如何?我怀疑他们长大后有人会说:读书毫无用处,科学毫无用处。

中国全民的科研素质怎么提高,美国小学开始科学实验作为考试科目是个不错的尝试,过程比结论更重要。目的不在与得出的结论,在于思考的思路、科学研究的做法、获得结果的过程。寓教于学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和探索兴趣。无论法官还是记者都不会对科研的基本问题产生误解。.

TOP

中国大学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探源(三)--中美大学录取方式比较

在开始本节文章之前,我需要阐明几个主要观点:1)人有材质(天赋)差异,但天赋不是一切,创新人才的冒尖与天赋、成才动力、知识、能力、和机会等因素有关,其中成才动力、知识、大部分能力是可变因素,后天可以激发和培养。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个人的成才潜力(天赋、动力、能力和相同时间内获得的知识)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考量出来。3)采用什么方法和指标来测试选拔人才,对人才的冒尖和培养有很大影响。

中国古代早些时候(汉以前),诸侯争霸的环境,客观上提供了人才充分发挥机会,选拔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对人才的涌现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战场上较量马上可以见分晓,谋士和武将靠谋略和武艺出人头地。后来的科举制度虽然还不错,但选拔与应用的结合就不那么紧密了。

当今世界各国基本都采用大学录取高中毕业生的方法来大规模初步选拔人才。

中国大学录取高中毕业生的入学考试----高考,始于50年代初,于1966年因毛泽东主张而终止,1977年又因邓小平力主而恢复。恢复高考无疑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厚一笔的大事,比文革期间推荐上学的选拔方式好了许多。高考其后经历了扩招---收费-----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自主招生和自主命题的变迁,有关部门努力做了一些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怎么变,高考得什么分就上什么等级的学校,这在中国高校招生中几乎依然是不变的天条。

1.中国大学的录取方式----入学考试

1) 高考沿革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提出:从本年起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大学生制度。当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录取人数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475万。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而2005年的高考录取比例已经是2比1, 28年的变化就是从录取比例从1/29到1/2。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这漫长的数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到了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收费。为消除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必考;而“X”则是在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历史等科目中选择,新方案在1999年逐步推广至全国。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录取方式和规模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5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42所。 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5年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2006年,考生950万人,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2006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308人,是一般美国常春藤学校的两倍,其中录取北京考生15%,北大的情况类似,所以外地考生进北大清华的竞争是1/20。而北京考生竞争只要1/3。
申请学校志愿有限,提供的奖学金与入学无关,一旦被录取,考生自己几乎没有选择余地。

尽管经历了不少改革,但核心没变,中国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划线,一考定音:上没上线?专科还是本科?十分明了。中国的高考公式是:好的高考成绩=好学生=好学校。 高考测试基本知识以及解决书面问题的能力。创新和科学技术相关能力没有在高考中反映出来。

日本有同样的问题,12个诺贝尔获奖者中,日本人最推崇唯一的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利根川进这洋抱怨:大学时代我学的是化学。之所以改学生物学,是因为觉得自己缺乏数量方面的能力。数学并不是研究人员必备的要素。我认为,现在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度很无聊,并非测试创造性,因此有一定程度的基础就可以了,研究人员必备的是不向失败低头的能力。

2.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

1)美国的高考
美国有一项全国统一的水平测试SAT,这项考试在上高中的任何年级都可以参加,总共可以考7次,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成绩寄送大学。在美国的SAT考场上,看不到像中国那样硝烟弥漫的紧张气氛。

为了避免学生单一集中学习SAT而忽略其他,高中开设了许多大学课程(AP),学生最多可选择16个学分,这样学有余力的人可以多学,上大学也可以减少课程时间和经济负担。

2)招生考虑因素
美国高校招生考虑因素比较多,个人申请信,两封教师推荐信,SAT成绩(以前满分为1600分,现为2400分),平时成绩,大学课程(AP)、再加上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学习好并不是上顶尖大学的唯一因素,分数更不是决定因素,一般认为SAT成绩占1/3,有点德智体全面衡量的味道,还要过面试关。每年哈佛都邀请各地的校友担任面试老师。

美国的顶尖大学名气是大,但学生人数并不多。常春藤大学一般每年新生有1000到1600人,MIT和斯坦福也是如此。宾大和康乃尔例外,分别有2500和3300学生。录取率非常低:从9%到15%,宾大和康乃尔例外,分别是18%和25%。哈佛每年要拒绝50个以上SAT考1600满分的学生,Dartmouth在2006年也拒绝了50个数学或阅读满分的学生,同年Brown拒绝了74%的高中成绩第一名的学生。就连公立的佛吉尼亚大学也曾拒绝过1600满分的学生。

3)综合素质的衡量
据介绍,美国常春藤名校在招生中使用的计算AI(学业指数)的公式,是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的,是呈现在明面的,量化了的东西。而“综合素质”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不易量化的东西。像哈佛、普林斯顿这种绝对顶尖级的学校,都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和学校的平时成绩都非常重要,但还要看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哈佛大学毕业的学生,大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有些学生SAT I考了满分(1,600分),没有被录取,而有些考生只考了1,420分,却被录取了,差别就在综合素质。

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有各种社会活动成绩来参照:
体育活动:参加过奥林匹克比赛,国际比赛、州际比赛、区域性比赛,学校间比赛;参加学校某一个运动队,一级队、二级队. 队长或是队员。文娱活动:学过什么乐器?在哪里演出过? 参加过什么剧团? 演过什么角色?得过什么奖?科技活动:参加什么学术俱乐部?参加什么样的学术竞赛? 搞过什么发明? 过什么专利?获得什么奖?领导才能:参加什么学生组织?任什么职务? 搞过什么活动? 取得过什么成就?个人兴趣爱好:特长是什么?有什么成就? 得过什么奖励?

高校招生办公室对学生参加哪一类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偏好,往往不在于参加了什么活动,而在于干得怎么样。据《招生ABC》等书的介绍,普林斯顿把AI(学业指数)分为5个等级;同时,也把“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个人特点”分为5个等级:第1等:参加奥林匹克的游泳比赛,能登上卡内基大礼堂(类似中国国家级别的剧院)演奏小提琴,获得科技发明的产品专利,出版书籍,这是属于“明星”一类的级别。第2等:在体育或音乐领域内获得州(省)一级的荣誉,如州的摔跤冠军,省级音乐大奖赛一等奖。第3等:是一个或两 个(学校级别的)运动队的队长,学校管弦乐团的指挥,学校学生会主席等等。第4等,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但均是一般成员 (如校刊编辑,足球队员),既不是队长或领导,又没有显示出领导才能,第5等: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颇负盛名的常春藤盟校(lvy League)是美国学校联盟的一种,联盟的学校通常在规模、形式上都很类似。联盟原是大学足球比赛的分组方式,就是将规模、形式相似的学校编为一组每年举行一次竞赛。久而久之,就以此来分类学校。 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哥伦比亚、康奈尔 、达特茅斯 、哈佛、宾大、普林斯顿和耶鲁8个私立大学,因这些学校的学术成绩远胜于其竞赛成绩,使得常春藤盟校成为学子心中的名校。据统计,美国大约有30所学院联合会。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美国东部联合会、大西洋岸联合会、西南运动联合会、阳光带联合会、横贯美国联合会、西岸联合会等。

4)大学申请
美国学生可以申请的学校不限,出现被几所学校同时录取的情况较为普遍,一旦录取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和其他条件自主选择,但提前录取的学生没有选择余地。

2006年,哈佛大学破天荒地废除提前录取制度,以便给不同家境、背景和能力的考生创造公平竞争机会———这个几乎震动了美国教育界的举动,使它成为全美第一所完全取消这一制度的高等学府。此前,这座私立学府已经采取大量措施,使它更加贴近贫困和工薪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其中一项就是2006年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学生可以免学费。  
3.点评中美大学录取方式的优劣

1)中国和美国两种录取方式起源于不同的环境。
目前中国高考制度是由中国的现实大环境决定的,因为目前中国社会的诚信度不高,公办大学受监督的程度不够,所以一旦放开高考制度,降低分数在录取中的重要性,就很难避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走后门的情况。高考的分数线虽然很“刚性”,照顾不到考生的方方面面,但毕竟这是一个可以严格遵循的标准,给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学生带来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中国高考和录取方式强化了考试水平=能力这个公式,而与创新人才冒尖有关的天赋、成才动力、多种能力(获得知识,发现问题、把握机会等)在其中反映得不够。

2)两种录取方式考量不同方面
虽然美国小学学习数学内容比较少,高中毕业时比较中美内容相差不多。美国的录取方式决定了美国小孩读书多, 写作多,兴趣多,中国小孩做题多,兴趣少。

两种录取方式都能保证合格的人才苗子进入大学,但录取方式的不同决定高中生在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分配去向不同。中国和美国看重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能进中国清华北大的学生很多进不了美国的哈佛、普林斯顿大学等顶尖大学,能进美国顶尖大学的不一定进得了清华北大。

中国每年近500万的录取人数,1/2的比例,足以保证好的人才进入大学,由于高考只衡量记忆力和书面解题能力,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其他能力没有体现出来,尽管每年清华、北大网罗了各省市的所谓高考状元,这些人将来怎样,没有人做过仔细分析和追踪调查,也没人知道。

美国的录取方式决定了录取庸才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比尔盖茨就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只是他后来退学创业,成就了微软王国。

3)中国录取方式的问题---对高中教育的导向作用很大。

----培养应试能力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都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用高中大部份时间培养的都是应付考试的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差异较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记,学生要记住单词、公式,老师要记住模范教学法,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很多学生的才气早在他们走入高考考场之前就被抹杀得一干二净了。

---压力过大,分数第一,容易造成人性的扭曲。
高考一次定音的方式,经不起失败,造成考试压力大。
中国的年轻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的压力,助长了学生“以我为中心”和“分数至上”的心理,容易自私自利,成为“有头脑,但无感情”的人。现在绝大多数跨国组织都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中国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限制了合作的精神的培养。承受的压力太大容易造成心理不健康,据说中国七成高考学生为提高成绩而服药,一些大学生失恋或遇到小挫折就自杀,反映了心理的脆弱。

---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被严重忽视
高中阶段13-14小时/天,没有寒暑假,没有完整的周末(往往星期六全天学习,星期天半天)。兴趣被苦行僧般的学习消磨殆尽,没人在乎创造力,只要书本解题能力。

----学习内容平均化,
学习内容平均化,狭窄化,上学军事化,上课公式化。

4)美国录取方式的问题
美国有美国的问题,例如亚裔属于少数民族,但大学入学时不能享受少数民族的待遇。
在美国的优秀高中生中,亚裔占30-40%,但在长青藤学校里,亚裔的比例只有15%,大量优秀亚裔高中生被莫名其妙地排斥在名牌学校之外。美国顶尖大学多数是私立大学,“特招”的学生也不少,包括运动员、校友子女、非裔西裔及印地安人、和政要子女,这些学生加起来占30%。

美国东岸的一所著名学校校方公开说SAT成绩是要看你的家庭背景的,如果是黑人和墨西哥人的后裔,他们的SAT要求就可以低一些,而亚裔学生的SAT的要求就要高一些,比方说,你亚裔必须要有1500分(旧制SAT,1600分为满分),而黑人墨西哥人只要1300就行了,他们的1300跟你的1500是等价。客观地说,私立大学对校友、政要子女优待是有道理的,因为私立大学的经费很大部分来自捐款。


总体而言,美国相对宽松的升学就业环境,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自信心比较有利,也容易贯彻因才施教的方针,学生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起立,右手放在胸前诵读校训: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将成为最好的..... 。

有些人说大陆高考的竞争压力比以前大了,所以至此,其实缪也,理由有二:1)我参加高考时录取比例大概1/15,全国每年招收20多万人,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招生数。现在录取人数增加20倍,录取比例1/2。2)适龄人数减少,我们那时一家兄弟姐妹都是好几个,有一个同学绰号老七,因为家里有9个小孩。独生子女政策以后,适龄人数肯定减少。所以以我个人体会,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无休无止的题库练习,纯属浪费时间。

高校自主招生还有些道理可说,但自主考试不知何故,北京和上海是始作俑者,因为全国统考的话,大学录取分数比外地低近100分(总分700),所以自主考试实际上是为了遮羞,现在居然有15套自主考题,没法想象。听到朋友们戏称:当初靠做大量练习题而考进大学的人都做老师去了,另外北京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水平要打个折扣。.

TOP

中国能教育出大师吗?

中国学术界浮躁之风日盛,客观环境根本不具备孕育大师的文化土壤,没有大师是必然的。

看看复旦为了庆祝百年校庆,投资了5个亿建的光华楼据说是亚洲高校中最先进的智能教学大楼。上个月曾经去那里参加了一个国际峰会,两幢高高的大楼太过奢华,通身的气派与学校的氛围并不合拍。

现在的高校可真有钱,舍得投巨资建楼。什么时候我们的高校不再将财力、精力都花费在这些所谓的标志性建筑上,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教学水平才会真正提高上来,才有可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

[ 本帖最后由 helenLee 于 2006-12-12 22:23 编辑 ].

TOP

当成了大师之后,全国至少有一千万人举双手要求大师下课。这时大师还是大师吗?肯定灰溜溜连门也不敢出。有关方面也会自问:怎么选这个人了做大师呢?是不是搞错了,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TOP

应该很好的把主题量化了,深有启发..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enLee 于 2006-12-12 16:32 发表
中国学术界浮躁之风日盛,客观环境根本不具备孕育大师的文化土壤,没有大师是必然的。

看看复旦为了庆祝百年校庆,投资了5个亿建的光华楼据说是亚洲高校中最先进的智能教学大楼。上个月曾经去那里参加了一个 ...
中国现在已经没有了孕育大师的大环境.

TOP

如果真有了培养大师的办法,各位BBMM愿意抛开应试教育的泥淖一试么?
看看那些被称做大师的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不同样逆着当时的潮流吗?很多大师不正是冲破了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大环境的禁锢而成为大师的么?如果都如同我们现在这样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后面亦步亦趋,那大师在小学一年级已经与中国孩子无缘。谁敢赌一下,BBMM们是不敢的,等哪位叛逆的孩子走出那一步,他就(她)就是大师,期待吧。.

TOP

我不敢。
.

TOP

算了,很多大师都是死了后才成名的, 我们的孩子就做普通人吧。只是在为中国的未来担心, 在外国资本某天大举撤离后,我们还能靠什么增强国力, 和外强抗衡? 没有自己的科技和创造的民族怎么在世界上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怎么去应对和外强在能源和一切资源上的争夺?.

TOP

汗流浃背。.

TOP

值的深思.可惜我们是平头百姓,如果当权者看到就好了..

TOP

金字塔是不朽的,不过金字塔塔尖只有那么一小点,日晒雨淋后留下的还是大大方方的基础,我们只要做好其中一员就可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都都妈 于 2006-12-14 08:39 发表
金字塔是不朽的,不过金字塔塔尖只有那么一小点,日晒雨淋后留下的还是大大方方的基础,我们只要做好其中一员就可以了.
有理!!!.

TOP

"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全部免费,按学区上学,小学开始至高中结束书本和练习免费供应,免费校车每天接送至家门口。只要付学校的中午餐和郊游费用。私立学校要交学费,没有接送学生的免费校车。"

解释一下:
学校经费来源于居民每年交纳的税 (学区税, 房产税, 州税)。 最主要的来源是学区税。学区税和 房产税只与房子的价值有关, 与你家有几个孩子上学无关。没孩子上学也得交这些税。一般来说, 好学区房子贵, 税也高。

  贫困家庭的孩子可申请免费午餐。私立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车系统。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公立系统的校车可接送学生至私立学校.

[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06-12-15 02:0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6-12-12 15:58 发表
中国大学不出大师级创新人才探源(三)--中美大学录取方式比较

总体而言,美国相对宽松的升学就业环境,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自信心比较有利,也容易贯彻因才施教的方针 ...
最最同意这一句!

[ 本帖最后由 LUKE妈妈 于 2006-12-14 13:50 编辑 ].

TOP

大部分时候, 先要衣食无忧(学费全解决,生活保障全解决), 才能思想解放。

现在中国的父母谁敢跟孩子说“你创造去吧, 国家福利/家庭养着你”。。。

当然最后成为大师了是不用养了.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上外附中的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好的大学对上外的孩子都评价不错。不用中考,是一次大的解放。.

TOP

回复 #17 的帖子

因人而异,衣食无忧(学费全解决,生活保障全解决), 躺倒不干了....

TOP

中国现在最需要的还不是大师。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孩子念不起书,离普及基础教育都没能做到,国民整体素质还那么低,谈大师有点儿奢侈了。.

TOP

是的,提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迫在眉睫,现在无这土壤,孕育大师,想也不要想.

TOP

好象过去中国出过大师!近百年来应该有十个手指吧!应该问的是近五十年来是否培养出大师?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TOP

旺旺网上谈这个题目太大了点吧!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别人已经领先了.你要超过他当然很难.人家的起跑线已经是学科的最前沿(一个从伯克利回来的小子说,清华电子工程系的教材比他们落后十年)这就像接力赛一样,需要一棒一棒传下去.美国有些专业是不收国际学生的.如果美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到中国或者到其他不发达国家(比如阿富汗)去接受高等教育.那么美国的这些最优秀的高中生将远离诺奖.一战以前英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是世界第一科技强国.一战以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同时也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 穷国得诺奖是偶然的。经济强国得诺奖是必然的。有钱才能建最好的实验室。有钱才能请最好的教授,有钱才能使最顶尖的学生献身基础科学而不为生活所困。由扬振宁先生建议而创立的清华基科班(外界称诺贝尔班)集中了全中国最顶尖的学生。按扬先生的设想,每年都有一批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进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十到二十年后我国有可能出现获奖者。然而每年又有几个学生进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呢?拿金牌的一年后全去了美国,剩下的挑个高薪的电子工程系,几年后拿个全奖去美国了。良好的教育体制下是会出现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是优秀人才都去高薪行业了,改革教育体制还有意义吗?另外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到获奖(比如我国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什么时候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了,什么时候国人不再企盼诺奖了,诺奖就离我们不远了!.

TOP

回复 #23 的帖子

这个话题好沉重…….

TOP

这个题目可以继续讨论。“大师级”太大,“优秀的创新人才”差不多。.

TOP

……
1)中国和美国两种录取方式起源于不同的环境。
目前中国高考制度是由中国的现实大环境决定的,因为目前中国社会的诚信度不高,公办大学受监督的程度不够,所以一旦放开高考制度,降低分数在录取中的重要性,就很难避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走后门的情况。高考的分数线虽然很“刚性”,照顾不到考生的方方面面,但毕竟这是一个可以严格遵循的标准,给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学生带来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
这才是中国的高考制度无法改变的关键,“诚信度”,也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无法很快改变的关键。所以,中国要想出大师级人物,任重道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