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二年级:学会“毛估估”

二年级:学会“毛估估”

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 ... 9&star=1#593461

估算教什么?怎么教?
王 永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在第一学段,估算教学应该如何逐步地、分层次地推进,直至达到上述的目标呢?本文仅结合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与编写线索,谈一些思考与建议。
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是在学习两个二位数进位加法时,第一次提出估算具体情境的:“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图略)”(第二册第52页“发新书”)要回答这个问题,会想到先算一算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而“算一算”又必须先列出算式:
19 + 18 = ?
每个学生都应该会独立列出这个算式,这对他们应当没有什么挑战性了。重要的是让他们独立探索,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他们解读教材中所列的4种算法,体会这些算法的不同特点。其中有一种算法的思维方式是第一次出现的,值得重视。即:
20 +18 = 38 ①
38-1 =37 ②
这个算法策略的特点,就是基于估算,进行计算。对这种算法,要引领学生感受其中数学思考的内容与方法:
⑴ 把算式中的某个数,用与它差不多的整十数来替代,使算式变成便于口算,得出近似的结果。如,用20替代原来算式中的19,口算20 + 18得38,这38是19 +18 的一个近似结果,这就是①式的由来和意义。
⑵ 进而,判断上述估算所得的结果是估得多了?还是估得少了?如上面的估算,男生人数不变,把19个女生看成20个,因此估算男生和女生共有38人,是估得多了。由此还可以进一步推断:估算的结果38比男生和女生实际总人数多1人。至此,已经可以回答:男生和女生总人数不足3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了。估算能解决许多生活的现实问题,所以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
⑶ 基于上面的判断,还可以从估算的结果推出正确的计算结果:男生和女生总人数是37人,即②式所示。
这种算法策略的思维过程之所以值得如此详细品读,因为它反映的是人类解决近似与精确这一对矛盾的大智慧。如果拿这种算法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还可以发现它的一个优点,即在①式与②式的运算中没有进位或退位的问题,这意味着这种算法有更高的准确率。然而,小学一年级孩子初次感受这种算法,也许他们只能从中获得一些印象,还谈不上体验,因此不能指望他们一学而就,立竿见影。初步印象尽管肤浅甚至残缺不全,但对他们今后亲自去尝试、体验与掌握这种算法具有奠基的意义与作用。
到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第二册第62页“跳绳”),教材第一次向学生明确提出了估算的要求,所创设的具体情境是“跳绳”:小东跳62下,小红跳48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这个问题无疑要计算62-48 =?(下)才能解决,但估算是计算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要求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尝试对它进行估算,并用算式表达出估算的过程。把估算与探究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结合起来,是加强估算的有效途径,也是新世纪(版)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之一。如果学生能写出算式62-50 = 12或者60-48 =12,说明他对估算有了基本的理解。如果学生还能进一步推断计算的结果要比12大,那么他又向估算的本质迈进了一步。估出得数所属的一个取值范围要比估得得数的某个近似值更有价值;这个取值范围将成为今后使用计算器计算时,审视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在后续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利用估算结果推出精确的计算结果,即12 + 2 =14,那么他就在估算与计算、近似与精确之间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对利用估算进行计算的策略也有了切身的体验,计算能力也因此发生质的发展。
面临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辨别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计算;需要估算的还要选择:要估算得“大”些呢,还是要估算得“小”些。“买衣服”(第二册第72页)就遇到这样的生活问题:
妈妈想买一件上衣59元和一条裙子36元。她给售货员100元,够吗?
这个问题与前面“发新书”的问题雷同,只要对算式59 + 36进行估算就可以解决。但估算时,必须把59或36估得大一些:60 + 36 =96,59 + 40 = 99或60 +40 = 100。把上衣或裙子的价格估得贵一些,两者总价还没有超过100元,所以妈妈付出100元够了。上这节课时,有些老师缺乏估算意识,指导学生用计算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问题也解决了,但学生却失去了体验估算的过程与价值的机会。
二年级上期学习6的乘法口诀(第三册第72页“方格有多少”)时,会再次遇到估算。教材呈现一张方格纸(每行6格,共9行),要求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方格”。在一次随堂听课中,发现学生的“估计”更像猜测,他们说不出估计的根据和过程。克服估计的盲目性,既需要直觉也需要理性,理性需要建立在算式分析的基础上,因此,估计前应该先列出计算方格总数的算式:6×9 = ?再根据这个算式进行估算。估算的过程,有以下两种基本方法和解释:


6×9 = ? 6×10 = 60 6×9 = ? 5×9 =45


综上两种估算过程,可以推断:6×9的积大于45而且小于60。同时,由上述的解释,也不难由估算得到的积的近似值,推算出积的精确值:6×9 = 60-6 = 54,或者6×9 =45+9 = 54。对于还没学过6的乘法口诀的学生,能这样计算6×9的积是很有意义与挑战性的。
如果能把握往教材提供的每一次机会,逐步引导学生去了解、经历或体验估算的内容、意义和方法,那么估算才可能逐步内化为他们算法策略的一部分。到二年级下期,结合“回收废电池”(第四册第53页)与“小小图书馆”(第四册第56页)的问题情境,探索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法时,我们就可以期望“基于估算的计算策略”会成为学生们自觉而明智的一种选择。
估算是小学计算计算教学的一个“结”,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特征。它要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要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分析估算误差时必须以理解运算意义为前提,估算与计算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估算并非无章可循,但它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惟一;答案的差异不仅在表达的形式上,更反映在精确程度上;无论答案的表达形式还是精确程度,都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也许因为这些原因,不少教师怀疑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达到上述估算的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我们的确看到了开发低年级小学生估算潜能的成功案例,上述估算的具体目标在小学教师二年级的课堂上、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成为生动的现实。
估算教什么?怎么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思考和讨论是不会有终结的。
(写于2004年5月22日,发表于
《小学青年教师》2004年第8期)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8-9-26 12:01 编辑 ].

TOP

上海话说”估算“有一个专门的词汇:“毛估估”。这个好像在其它方言中不多见,如果是事实的话,足见上海人的聪明不一般。

从“毛估估”,到修正,到得出正确答案,是一个思维上由”大“而”小“,由”全局“而”细节“,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不仅仅是数学,生活中处处都在”毛估估“。

让儿子手伸直,拿好作业本,身体后仰,多玩玩”毛估估“的游戏。.

TOP

谢谢你!我们也是二年级,每个关于数学的帖子我都收藏了。实在感谢,希望每次有新的数学概念的时候上来教教,帮助BBMM,又帮助宝宝们!.

TOP

倍份和估算是前几周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次摸底测验,儿子95分,估算错了一道题(-3分),另一个是粗心写错了(-2分)。

估算很重要,我们小时候没怎么学。不妨给孩子多出些估算的题目,加减乘都可以,除法他们没学。

例如:
93-92,85-67,24+35,21+49等

如果孩子很死的用一种估算方法,就不对。估算可以是非常灵活的,考试反而不好考,不知道怎么估算,就直接写正确答案都行。不过,这与估算的教学重点冲突了,估算还是要海阔天空的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