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发呆怎么办,而且能持续很长时间

发呆怎么办,而且能持续很长时间

我那个9岁的儿子,其实满聪明的,也会做家务,动手能力强的很,待人接物也都懂事,就是做功课一会就发呆,走神,有时候1小时多,什么也没做,头枕着,不知道都想到哪去了。很纠结,每天都很晚睡。换了学校,功课少了可是还那样。.

TOP

可能太累了.

TOP

也想知道,顶!.

TOP

发呆么就揍呀
问啥啦
能问出个所以然伐啦
规定时间做完
做不完揍
和小人讲道理也要看场合的,没有哪一个小朋友说读书是开心的,开窍的就觉得虽然是辛苦的,但我也必须完成,不开窍的么就吃生活.

TOP

看了楼主其它贴子,好象是语文方面困难比较大。

语文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良好阅读能力,书面学习能力弱。基础一差,后面的问题都就来了。需要打好阅读基础。不知道平时家长给孩子读书多吗?亲子朗读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法,感兴趣的话,家长可以试一试。推荐买几本这方面的书:《幸福的种子》《朗读手册》,特别好。

另外,楼主家的孩子可能天份不在读书上,今天晚上正好看了老干妈的故事,一个实干型的能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挺有意思,把链接贴在这里:
http://jiaren.org/2010/11/12/laoganma-lajiaojiang-taohuabi/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11-25 23:38 编辑 ].

TOP

谢谢胡豆妈的分析

你说的很赞同,估计他不是个读书的料,和我真的不一样,如果他长大可以养活自己,有个手艺,也蛮好的,期盼有天可以醒悟过来。您知道吗,他爸爸一直到40才醒悟,现在创业都5年了,要不是我撑着家,孩子都没饭吃,难道这孩子也要那么晚熟吗?作孽呀.

TOP

回复 4#快乐的小肥阳 的帖子

我也揍过啊,结果发现自己的手也很痛,而且那孩子变得很胆小,这样好象也不太合适.

TOP

回复 6#xinxintaiwan 的帖子

他爸爸能找到您这么好的太太,不也是一种福份吗? 孩子也会有他的福份。

另外给孩子读书也是家长能给孩子的非常好的福份,不要因为孩子不是读书料,就不做亲子朗读了噢。.

TOP

引用:
原帖由 xinxintaiwan 于 2010-11-26 09:54 发表
你说的很赞同,估计他不是个读书的料,和我真的不一样,如果他长大可以养活自己,有个手艺,也蛮好的,期盼有天可以醒悟过来。您知道吗,他爸爸一直到40才醒悟,现在创业都5年了,要不是我撑着家,孩子都没饭吃,难道 ...
不要气馁,不要那么悲观
哈哈,其实我劝别人都行的,轮到自己也会去找基因根的
昨天我就磨蹭和慢吞吞找了孩子他爸的根
虽然我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哈哈,但是这么一想,似乎就开朗了些
虽然你孩子爸爸晚熟,现在不也好起来了吗,好起来就好了,说明哪怕你家宝宝像爸爸,也会有一天好起来哒.

TOP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很爱做白日梦的, 一发呆就是老半天, 满脑子编故事, 梦游到爪哇国, o(∩_∩)o...

问问孩子在想什么。 我儿子也爱幻想, 还把想的画下来, 乱七八糟地编他的故事和游戏, 他最开心的时候是我和他一起玩他编的故事和游戏。
但我有条件是: 一定先吧功课做完, 否则没得玩。 他为了能早点玩他的瞎编游戏, 作业效率飞快提高。.

TOP

咳,家长也在害孩子,我小时候就喜欢发呆,看窗外天上的云想象成什么,我女儿发呆时,我尽量不打扰她,因为说不定她正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呢.不过她经常上课发呆,回家就叽叽呱呱,又不发呆了.

转篇文章,让大家定定心:

----------------------------------------------

要允许孩子发呆


发呆其实是一个自我放松和自我调节的过程。“呆”是外人对他的感觉,以为他停止了思维,像木头一样。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他自己内心最活跃的时候,只不过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和外部隔绝开了。但,那才是他自己的世界!
   
    无论他是在幻想还是思考,“发呆”正是全神贯注的表现,外部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完全沉溺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维完全按自己的逻辑运动。
   
    平时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和控制,许多时候不仅是身不由已,言不由衷,甚至连内在的情感和思维都游离于自身的本意,这让人有种空虚感,仿佛一个躯壳,在喧闹的市井中行走,恍惚茫然,无所适从。
   
    这种状态下,尽管看起来成天都在忙碌,似乎很充实,但内心其实是虚弱的,没有一个真正坚实的自我存在,整个人就像处于灰雾之中,不透亮,不明晰,懵懂,迷惑。
   
    雾看起来轻,实际上重,它可以蒙蔽真相,让你对自身和周遭的一切都看不清楚,更无法把握,人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一种压力,人处于其中,能量被焦虑和迷茫所消耗,即使不做什么费力的事,也会疲惫不堪。
   
    所以,人是需要独处,需要自省,需要有完全自由、完全自主的内心生活的。“发呆”就正是这样的内心生活的一种。
   
    而这样的内心生活,需要有宽裕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一个人,成天生活在别人的催促声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随时随地都在为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拼搏,他怎么可能有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他的内在方向和动力又从何而来?他怎么能够认识自己,又怎么能够获得真正的自信?
   
    我总在说,对孩子宽容一些,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成长。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力,就像每粒种子都会发芽一样。而且,是什么种子发什么芽,这是外力改变不了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改造,而是发现,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TOP

孩子发呆1小时多,家长在干嘛??.

TOP

回复 11#SHINE-ON 的帖子

说得真好, 赞一个!.

TOP

回复 12#sep09 的帖子

孩子发呆时,家长在外面做其他事,比如收拾啦,洗碗啦,以为孩子在乖乖做功课呀,进去一看,一个字没动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的小肥阳 于 2010-11-26 12:53 发表


不要气馁,不要那么悲观
哈哈,其实我劝别人都行的,轮到自己也会去找基因根的
昨天我就磨蹭和慢吞吞找了孩子他爸的根
虽然我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哈哈,但是这么一想,似乎就开朗了些
虽然你孩子爸 ...
怎么你儿子的爹跟我女儿的爹这么像 ,小孩子也像,连你的想法跟我也有许多相象的。可以找找我发的贴子"慢女又有新情况。。。"看看,你心里可能会好过许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格格妈 于 2010-11-29 15:06 发表

怎么你儿子的爹跟我女儿的爹这么像 ,小孩子也像,连你的想法跟我也有许多相象的。可以找找我发的贴子"慢女又有新情况。。。"看看,你心里可能会好过许多的。
那我们搀搀手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的小肥阳 于 2010-11-25 17:05 发表
发呆么就揍呀
问啥啦
能问出个所以然伐啦
规定时间做完
做不完揍
和小人讲道理也要看场合的,没有哪一个小朋友说读书是开心的,开窍的就觉得虽然是辛苦的,但我也必须完成,不开窍的么就吃生活
晕……个要是天天发呆,岂不是天天吃生活?不可以的

好像哪里看过,有的孩子就是有这么段时期,就是“发呆”,具体的忘了。不过现在没有时间给他们发呆啊,只好催催催!.

TOP

回复 11#SHINE-ON 的帖子

是额,好像以前也看到过关于说这个的内容,只是中国的环境,宽容不了孩子们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xinxintaiwan 于 2010-11-26 15:13 发表
孩子发呆时,家长在外面做其他事,比如收拾啦,洗碗啦,以为孩子在乖乖做功课呀,进去一看,一个字没动呢。
知道孩子有这习惯,就加强督促吧,比如隔10分钟刻把钟进去看看,再规定时间完成多少作业。没办法呀.

TOP

发呆么是在想自己心事,不想做功课呗.

TOP

叫魂“宝宝,快回来呀,妈妈找你”

毛头的时候我这么干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xinxintaiwan 于 2010-11-26 15:13 发表
孩子发呆时,家长在外面做其他事,比如收拾啦,洗碗啦,以为孩子在乖乖做功课呀,进去一看,一个字没动呢。
我家的小时候也是这样,后来只好坐在他边上看书或上网,随时瞄他一眼,发现不对就提醒他。.

TOP

回复 1#xinxintaiwan 的帖子

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在想什么,顺着这个话题聊聊。
发呆的时间短,就让他呆一会儿吧。.

TOP

带孩子出去运动吧,多运动有助于帮助孩子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注意力集中的问题,通过体育锻炼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做事情的速度、意志力的问题,也能通过体育锻炼得到解决。
我估计楼主的孩子平时缺少运动,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也缺少一个发泄的机会。
中国的教育真是蛮害人的,7、8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却不得不每天在学校呆坐8小时,回家还要写不完的功课。.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