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呐喊一下:孩子有必要那么累吗?

呐喊一下:孩子有必要那么累吗?

我家小子是四年级,学习一直不用家长操心,偶尔参加竞赛也总能获得一点奖项,可最近回家说同学们都在考证,搞竞赛,自己也不愿落后,否则就没有成就感了。
所以我们家长也跟风了下,准备英语考二级、数学为参加希望杯而接受老师的培训。可这样就占据了他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运动的时间,我真有点想让他放弃了。
发表下家长的个人意见:人的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所以健康最重要,其次是个人的能力,至于考证和竞赛只是对个人某个方面能力的一种见证而已。孩子的童年有必要那么累吗???难道一个快乐而热爱学习的孩子非要由证书来证明吗???
盼望能找到与我有共同见解的家长!!!.

TOP

小孩就像一只笼中鸟

现在的小孩真可怜,没有小朋友玩,只有考不完的证.现在学校操场这么漂亮就是不让小孩子下课时出去跑跑玩玩,每年大量的校园建设费,只是让学校外观看上去富丽堂皇,可是里面的小孩就像一只笼中..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无奈啊!.

TOP

谢谢支持!


记得我们的童年记忆大都与玩有关,可将来我们的孩子呢,难道在他们的记忆里童年就是双休日不断的上课和考试吗?
孩子太累,其实有很多都是家长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我的孩子只要健康、快乐、热爱学习,没有证书又如何?关键还是家长的心态吧。
有人支持吗?.

TOP

回复 #5 福富 的帖子

支持.

TOP

严重支持你的想法,事实上我的孩子到现在没有任何证书,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并且热爱学习。可是现在五年级了,在小升初的问题上,我们有点一筹莫展。我们相信孩子的实力和学习的潜力并不比那些拥有证书的孩子差,可那些好学校相信吗,给机会吗,而好的初中环境对孩子又是如此重要。我们的正常的童年过得长了点,醒得太晚了。.

TOP

我们就是为了不想让东东的小学生活在考证中,所以为他选了一所9年制的学校,最起码初中可以直上,不用再去考初中,等到高中反正是全市统一中考,就看他自己的啦!这个时候是分数重要.当然,同样的分数有证的肯定优先啦!.

TOP

回复 #5 福富 的帖子

支持的,我们已三年级了,没有上过一天课外的补习班。

我支持他搞体育:家里有乒乓桌,网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篮筐,轮滑,滑板(skateboard),滑板车,自行车。
我鼓励他做小试验。阅读。 鼓励他多交朋友。.

TOP

感谢各位的支持!

springmum ,算不算是好消息?
我的一位好朋友就是初中的英语老师,她说这两年的考级有点变了味,现在英语考出二级的很多学生只会死做习题,英语的灵活应用性很差,他们现在也在反思是不是应该再象以前那样很看重证书。
由于现在的初中是不大允许面试的,以前以证取人的比较多,而现在则偏向于会去原来就读的小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TOP

父母的心态很重要,有人就喜欢证书,那就让孩子去考喽,怕孩子太累就不要跟风了,鱼和熊掌也.

TOP

能做到不勉强孩子去考证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果孩子自己愿意考,家长也不用太在意。人各取所需,鼓励孩子去追求他想要的东西!.

TOP

这当然是好消息!就怕我们赶不上了,再过几个月小升初大战就打响了。你们还有一年,祝你们好运!也祝福其他更小的孩子。不过人口太多始终是个问题,不管啥样的好消息,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味。高校的自主招生不是吗,现在专门培训面试的培训班也越来越多了.

TOP

现在的大环境是 :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辅导是为了拿证,拿证是为了择校,择校是为了今后的分数,分数是为了高考,高考是为了进名校,进名校是为了有好工作。 请教下这样的逻辑存在吗?
恐怕孔子也不会料到教育的结果会是这样的,哈!.

TOP

理想与现实总归有距离的
自己看着调整吧.

TOP

回复 #10 福富 的帖子

如何了解呢?听说成长手册上人人都是优呢...

TOP

回复 #16 frank妈妈 的帖子

主要是由学校推荐,在老师那里了解同学的综合能力吧。.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从现在起,只希望孩子做平凡和幸福的人。不再强求.

TOP

少一点人跟风,这种风气就不会形成.
让孩子多玩玩,在玩中学.多阅读,多体验,多感悟.家长坚持自己的理念就可以了..

TOP

让孩子去参加外面办的英语班,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有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而纯粹为了考试的班在我看来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TOP

引用:
原帖由 福富 于 2006-11-7 13:35 发表
springmum ,算不算是好消息?
我的一位好朋友就是初中的英语老师,她说这两年的考级有点变了味,现在英语考出二级的很多学生只会死做习题,英语的灵活应用性很差,他们现在也在反思是不是应该再象以前那样很看 ...
Interview才是真正能够了解学生候选人的途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就这么忌讳面试,宁可去道听途说.不是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么.古时还有收了好处的画师把丑八怪画成美女,没有好处捞的把美女画成丑八怪呢.

学英语只会做题是最最最最忌讳的事情了..

TOP

回复 #22 千零 的帖子

上海市教育局要求初中招生不准考试,这样就使招生的各个学校只能把社会考试体系更加权威化了,往往一个比赛证书就可以胜过学校平时的无数良好成绩。怪圈就这样形成了:以素质教育的名义而强化了应试教育,以减负的名义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以貌似公平的教育政策导致了绝对不公平的结果!
太可悲了!.

TOP

“Interview才是真正能够了解学生候选人的途径”我承认这是正常合理的途径,问题是Interviewer以及有权或有钱的学生家长愿不愿意遵循这个规则和途径?所以相对来说以证书、奖项是否更公开公平一些呢?哎,说来说去,主要的问题还是我国人口太多,面临的竞争太厉害了。做家长的都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被这个社会淘汰呀。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6-11-7 15:05 发表

Interview才是真正能够了解学生候选人的途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就这么忌讳面试,宁可去道听途说.不是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么.古时还有收了好处的画师把丑八怪画成美女,没有好处捞的把美女画成丑八怪呢.

学 ...
.

TOP

说起证书想到了上次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的时候,有人在发英语考星级的广告,号称他那里是上海市通过率最高的培训点,广告上介绍他们的培训老师是什么什么星级的考官,所以基本上他们培训的孩子都能拿到证书的,可是,这样的证书拿来有什么用呢,欺骗自己而已..

TOP

回23&24#

我就是陈述一个道理一个事实,不是建议,所以,根本不指望有人会当回事情.

考证书,考就考呗. 就拿英语来说,平时学习以语言能力为主,到要考证了,以应试为主题海一下. 英语考试成绩,是可以通过短时期的大量题海战术很快提高上去的. 学英语不是说我明年5月要考一级了,今年9月甚至暑假就开始上复习班了.不是这样学底!.

TOP

如果真正学得很好的,考级呀,证书呀也应该没多大问题。虽然证书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它也是一方面。就像考试一样,虽然他也有偶然性,但至少还是比较公正的,公平的。单看表现,更没底了.

TOP

最好是取消这些考级,大家都不要考了,这多好。
可是,好像又不大现实.

TOP

理性地说:孩子确实没有必要这么累!
可是显示呢???
.

TOP

综合大家意见:
现在感觉孩子如果自己要学,那家长就积极支持,如果孩子不想学也没有必要勉强。
至于周围的环境,只要家长坚持,不去理会就可以了,毕竟分数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

TOP

教育制度的悲哀

都是取消考试给害的,没有门路的家长也是被逼无奈,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悲哀!给辛苦的孩子们致敬!.

TOP

还是虚空中的虚空。
昨天和先生探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检讨了自己的脾气越来越臭,先生说我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造成的。然后他说了句特别令我窝心的话:“孩子是你生的,难道你真为了一点点东西把她毁了?”骇啊,有什么呢,实在不行,就做最最最最普通的人好了.

TOP

回复 #17 福富 的帖子

那就要和老师搞好关系了是吧,一个学校能得到推荐的也没几个人吧。.

TOP

  确实如此。每天辛苦陪学龄前的孩子练琴识字,自己也觉得累。白天上好班,晚上还不能休息。如果不是社会竞争厉害,我有这么自觉吗?肯定给孩子快乐童年了。现在不敢呀
引用:
原帖由 小斐1015 于 2006-11-7 12:52 发表
上次在回家路上,我和女儿俩人在练习英语口语.一位老人看不过去了,当场指出我填压试的教育.我无奈地告诉老者:"没有一纸证书,孩子连敲门砖的资格都没有,怎么与人去竞争呀......老人一时语塞,良久回答不出.
...
.

TOP

看了前辈们的经验,真让我后背有些发冷,我原来一直没考虑到那么远的事情,也没想到小学升初中是这么录用的,所以只想孩子健康快乐,现在真有些担心啊。.

TOP

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啊!我也要给葱头减负了(我们原来都是学的一些无证业余爱好),实在是学校那么累,想要业余一下,都挤不出时间了.

TOP

加拿大的教育(转)

登陆多伦多两年多了, 感受最大的是加拿大的教育比中国教育要先进, 这也是很多中国父母为了孩子而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当找不到专业工作或语言关过不了, 成为很多中国移民回流的理由,不少的中国人在叹息和无奈中留下来了,主要的动力出于对孩子的教育着想。

前段时间在国内的网站看了一篇文章, 大意是说美国加拿大的教育不如中国, 把孩子送出国去读书,是一种错误。我不知道文章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该作者没有在国外的学校读过书,根本不知道北美的教育是怎么回事。即使在加拿大的华人,如果家里没有孩子读书,自己也没有在加拿大上学, 也不会知道这里的教育到底与中国有什么不同。本人在国内教育系统工作了近二十年,来到加拿大后,参加了不同的培训,其中包括教师语言培训。因为孩子读高中,与一些学校的教师及新移民学生家长时有交流,并且自己也在这里接受高等教育。以我个人之见, 加拿大的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中国不同,而且比中国的教育要先进。

首先, 总体来说,加拿大的学校通常是小学初中很轻闲,没什么压力, 课程都是老师安排的; 到了高中第二个年头(也就是10年级), 就要根据你将来的职业意向自己选课, 有些课程是为上大学准备的,有些是为上学院准备的, 还有些是为高中毕业后直接工作准备的。上了高中,一年比一年紧张, 不过与中国准备高考的学子比, 要轻松一些。到了大学, 就更紧张, 比中国的大学紧张多了。

原因是, 第一, 大学的淘汰率很高, 据说有些学校的有些专业可以达到70%以上。第二, 大学(包括社区学院)的考试计分方式与国内完全不同, 一门课程的计分由很多大大小小不同的作业, 考试, 和其他的考核方式构成。 以100分计的话, 作业小的5%-10%; 大的20%-50%; 考试占分从15%-60%不等, 还有到课率,也计分。 要想通过一门课程, 哪怕是5%的小作业都不能马虎, 谁知道课程结束的时候, 你的总分够不够及格的标准呢?作业包括写文章, 个人课题, 小组课题, 个人演讲, 小组演讲。 不管是什么活动, 都要写个报告,并且要按时交, 要不就要扣分。所以这里只要上大学的, 要想坚持下去的话, 就不能松劲, 忙过了, 紧张过了, 学分呢, 也就到手了。所以在这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学的东西都很扎实, 留学生如果毕业了, 也是很不简单的。不像在国内的一门课, 来几个小测验, 加上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就过了, 还有标准答案。

其次, 教学方法和内容也不一样。中国的教学讲求基本概念和理论, 考试讲究解题的能力, 得分取决于对与错, 实践也就是去实习一下。加拿大的教学强调探索、创新和运用。 比如说, 我孩子上10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二)的时候,有个化学作业, 分为三部,每一个部分做完了以后,交给老师批改后,再做下一个部分,并且需要两个人一个组讨论,分工,合作。 第一部分让学生选一个品牌的日常化学用品, 可以是化妆品, 或洗发护发用品, 或清洁洗涤用品。写出选这个品牌的理由, 查出这个产品的生产商(厂家), 找出这个产品(或系列)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功能。这些都是要上网,或者去商店找信息找资料的。第二部分让学生查出这个生产厂家(公司)有哪些职位(职业),要是你在这个公司工作的话,你想申请哪个职位, 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第三部分是自己设计一套宣传方案,为这个产品制作一个有视觉效果的艺术广告。整个作业下来,不仅仅是要运用化学知识,而是很多东西综合到一起,让学生自由发挥,同时要求“work as a team”, 强化了合作意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在滑铁卢上大学二年级,按照教学计划,她现在正在做第四个CO-OP(带薪实习), 可见加拿大的整个教学模式与方式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与中国的“精英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崇尚做“学问”相比,加拿大教育追求对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和学生就业求职技能的培养。有人会说,中国中学课程的加拿大的要深。单从低年级的数理化来说,这是事实。但是到了12年级,中学里就开设了许多与高等教育接轨的课程,就其深度和广度与国内的课程没有可比性了。

就拿这里的高中生物学来说,除了讲一些基本知识以外,更多的是一些知识的应用。比如说,讲到糖的时候,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是血中糖的含量与糖尿病的起因的关联,而没有去强调糖的结构,糖的“左旋”,“右旋”;课本内容的覆盖面不比国内本科教材窄,并且以实用为原则。我孩子在11年级的时候有个物理作业,要求他们每个人自己选一个课题,去讲台上给全班同学演讲。他选的是交流和支流发电机,讲结构和原理以及应用。他自己上网找资料,作课件(用PowerPoint),进行动画和声音链接,最后讲演。而国内的同学,都在做题,考试,准备高考。同时这里的高中开设了会计学,数据管理和职业学课程,为学生就业或接受高等教育选择不同专业方向做准备。

从教育的思维和理念来看, 加拿大与中国也有所不同。很多人都同意, 加拿大是孩子的天堂。总的来说, 这里的孩子上学没有国内那么苦。我个人认为, 这里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更人性化。 比如说, 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处于一种学习的竞争, 考试的压力, 到了大学反而过得很轻松容易(相对于高中阶段的高考准备过程而言)。也就是说,当孩子成年之前, 应该享受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乐趣的时候, 他们却没有了乐趣, 为学习所累, 为考试所苦。 而当他们步入了成人期, 应该学会承担责任的时候, 他们反而没有了压力; 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机会在大学校园里继续依赖父母,享受青春,谈情说爱, 缺乏责任感。

在加拿大, 儿童少年期很放松, 很享受, 可是到了高中期间, 他们要求完成一定数量做义工的时间, 不少学生开始暑期打工或课余打工(政府有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帮忙或指导找工), 高中期间开设专门课程, 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方向。大学里也有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中心, 帮助指导学生选专业,设计职业方向, 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加拿大的孩子, 到了高中, 大学阶段成人后,要对自己承受更大的责任, 而不再是享受或依赖父母了。

以上是我个人对加拿大和中国教育不同的一点看法,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新移民,觉得有必要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TOP

如果真的想穿了,那WW上应该没有噶西多小朋友考出证书的呀.
我满眼看到的都是小朋友考证靠级么!.

TOP

没方向了.

TOP

很无奈.

TOP

引用:
原帖由 福富 于 2006-11-7 14:31 发表
主要是由学校推荐,在老师那里了解同学的综合能力吧。
好羡慕!.

TOP

可怜的孩子! .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6-11-7 15:36 发表
我就是陈述一个道理一个事实,不是建议,所以,根本不指望有人会当回事情.

考证书,考就考呗. 就拿英语来说,平时学习以语言能力为主,到要考证了,以应试为主题海一下. 英语考试成绩,是可以通过短时期的大量题海战 ...
道理如此,可事实上小朋友都是这样应付考级的,考出二级的小朋友学校英语测验刚及格,.

TOP

回复 #42 晓明 的帖子

你家孩子是97年3月几号出生的,我孩子生日是3月27日的,可以一起过10岁生日了。.

TOP

我在想过个10年8年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学生选择学校,而非学校选择学生。感觉现在教育资源已经趋向饱和,以后会有小班教学也没一定呢?
倒是咱的日子就好过喽!.

TOP

回复 #37 tongxin妈妈 的帖子


童年的丢失,学不致用,责任的缺失,啃老的出现,难道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吗?
可应试教育还在继续,家长还在跟风,孩子还在遭殃!.

TOP

回复 #32 梦蝶1111 的帖子

实在不行,就做最最最最普通的人好了
想是这么想的,做起来总有偏差,难啊。.

TOP

我早就和孩子他爸商量过了,如果有开后门的把握,就愉快教育,不行,只能适应大形势。
当初因为对托关系进个中上流的小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所以在儿子读幼儿园时,没有教他认字、拼音和英语。
现在孩子才读一年级,离进中学还远,所以继续愉快教育。
计划到4年级的时候,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跟风。.

TOP

童年的丢失,学不致用,责任的缺失,啃老的出现,难道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吗?
可应试教育还在继续,家长还在跟风,孩子还在遭殃!


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有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这里一味的牢骚有没有一点点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xuwenlei 于 2006-11-8 10:34 发表
我早就和孩子他爸商量过了,如果有开后门的把握,就愉快教育,不行,只能适应大形势。
当初因为对托关系进个中上流的小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所以在儿子读幼儿园时,没有教他认字、拼音和英语。
现在孩子才读一 ...
可是如果要跟风的话,好象4年级也已经算晚了,我看到WW上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小朋友在考2级,考金章,按照这个趋势,以后2级优秀证书,金章证书也不派什么用场了,星级考不是已经增加了个4星吗?还不知道会增加些什么证书出来,反正如果要跟风,就要从早计划,随时应对,如果要让孩子开心,就不用理会这些证书,证书永远考不完。.

TOP

 6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