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小升初流行病——一位小学生家长的自述

小升初流行病——一位小学生家长的自述

小升初流行病
——一位小学生家长的自述
   2008.07.18      A04版:新闻 稿件来源:报刊文摘
    自从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许多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时都会出现焦虑症状,媒体概括为“小升初家长综合征”。

    吴维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说起小升初,她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本来,我是主张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遇到孩子小升初这个具体事情,我却开始矛盾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原来的想法和教育孩子的做法了。

    电脑派位?参加派位的学校都是不入流的,哪个家长甘心让自己的孩子去派位?我儿子读的那所小学,今年一共有毕业生438人,据校方的统计,提前走进理想中学的有402人。说白了,就是择校。真正参加派位的,你算算,占了百分之多少。

    “你一定得让你儿子学奥数。如果天分好就去冲刺那些含金量高的杯赛;如果天分一般,也一定要让孩子使出全身解数,成绩保持在民间培训机构的精英班水平和目标中学培训班的前20名……小升初,奥数绝对是敲门砖。”我的同事这样介绍。

    根据往年的经验,五年级就要确定目标校了,你想进哪个中学,就得先报那个中学的培训班,这被家长们戏称为“占坑”。“占坑”主要是为了得到目标校的选拔机会。当然,这意味着一笔不菲的培训费。

    好生源是每所学校的最高追求。一位校长说,他们会通过其他途径挑一些他们中意的学生。

    所谓其他途径,就是变相的考试。不是规定学校不许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吗?那就由民间培训机构组织,然后学校根据成绩“掐尖”。

    “听说哪个学校有考试就马上领着孩子去考,带着孩子去多少学校赶过考,我一时都说不清。”说起2008年的春天,同事的记忆里就只剩了考试。

    不知道明年的小升初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同事对我说,只能依据前几年的政策去做准备:“三好”是要让孩子争取的,“占坑”培训班是要给孩子报名的,奥数、英语也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该考的证是一定要让孩子考的,该准备的人民币也是早早要准备好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

    目前,儿子的周末已经被一个目标校的“占坑”班(周六上午3小时)和一个奥数培训班(周日晚上3小时)占据了,但随着小升初的迫近,我觉得时间还应该利用得更充分。所以我又给他加报了一个英语精英班。这样,9月份之后,我们的周末又将有3小时被培训班瓜分掉。

    6月初,在同事的怂恿下,我让孩子参加了“巨人杯”的综合素质评估,其实通俗地说就是“尖子班”的选拔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数、英,其中奥数的权重是2。据说,五年级参加考试的人数达5000名左右,最终录取进尖子A、B、C班的约210人,另录了约200人作为“尖子加班”的生源。我儿子数学得了三等奖,有资格进中关村的“尖子加班”。由于得奖人数大于班额,所以招生通知上明示:名额有限,报满为止。一定不能失去任何一次机会!我抱着这样的信念匆忙赶往位于中关村的报名点。在那个人流涌动如菜市场的报名点,我看见家长们个个手举钞票,一副唯恐不收自己钱的架势。

    大家之所以对这个“尖子班”如此感冒,是因为据说一些初中名校将从中物色生源。

    交完了1920元的培训费和30元的考试费之后,我竟有些意犹未尽。看着不同收费窗口的介绍,我发现这里的培训班真是名目繁多,应有尽有。咨询清楚了科技特长训练班对小升初有用,我便迫不及待地跟家长们一起掏出了钱包。

    报了尖子班和科技集训班,意味着我原来为儿子制订的暑期旅游计划、运动计划、休整计划、培养美德计划全部泡汤。掐指一算,加上我之前为儿子在那个以“学习改变命运”为宣传口号的机构报的一期奥数和一期英语(各12次,每次3课时),这个暑期我一共付出了7680元人民币,而我儿子牺牲了几乎整个假期。

    在我最近加入的“北京小升初”QQ群里,那天我刚一上线,“小升初孩子妈”就跟我打招呼:“我在清华附小找了个老教师给我儿子补语文,想组个小班,你想不想参加?”天!我们患上培训班依赖症了吧?

    我发现,为了小升初,我们这些家长真是“病”得不轻。

    静下心来,我也会想,家长付出金钱、心力,孩子付出全部的童年去拼未来的幸福,值不值?孩子现在这种“培训班化”的生活方式难道是正常的吗?我把这问题问QQ群里的家长。有的说,不值,但没办法,谁叫我们没有权势呢?有的说,值不值,要到20年后才知道。有个家长反问我:“你试试,不这样行不行?”我知道,我同大多数家长一样,不敢拿孩子的未来做试验,没有勇气逆潮流而行。那位家长说:“所以嘛,不要讨论,继续努力吧。”

    这就是小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既然无力改变大环境,我们就只能去适应。

    在这个群里,竟然有许多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家长,他们热衷于讨论的同样是报奥数、英语培训班。“这么早就开始折磨孩子。”有家长感慨。“现在全民拔高,早学吧!”家长无可奈何。唉,现在连低年级老师都言必称小升初了啊!(王宝梅摘自7月6日 《中国教育报》作者王珺).

TOP

看的汗嗒嗒滴.

TOP

中国式的教育让家长能怎么办呢,除非带着孩子到国外读书去。最近听了一个到国外去读初中的家长的感悟,触动太大,哎!.

TOP

现在开始申请移民,还来得及。.

TOP

唉。。。.

TOP

强烈建议恢复小升初考试,否则孩子和家长都被折腾死了。.

TOP

前面一片漆黑,不知何时是头。.

TOP

哎,没办法啊 ,我们要上三年级了,我已经有点心慌慌了.

TOP

我跟楼主一样,现在忙于为孩子的小升初而奔命,我并不喜欢这样,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讨厌这样做。但谁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甩到别人的后面呢?
自孩子上小学起,就一直教育孩子,社会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旦考量的是成绩,最关键是还有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行。所以孩子从小就要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
事过境迁,目前也遇到了小升初的情况,从上一届学生的经验来看,孩子为了进名牌中学,无不为考证面奔波。更有不少孩子从刚进小学起就放弃了很多的假期,一直在“赶场子”上各种并不喜欢或并不乐意的课程。而很多家长们都是找些自己都觉得很勉强的理由来给孩子们鼓劲。孩子们身上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而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试问,这是孩子需要的童年吗?我更担心的是,如果孩子们一昧地参加各种班,就好象是曾经听过“当最后一棵麦穗加到骆驼背上的情景”。难道我们也想看到我们的孩子也象那骆驼一样吗?
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又试问,他们应该以什么方式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呢?.

TOP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关键在平时。经历过就知道了,没那么紧张,对孩子要有点信心。如果全线没奖状证书,那么到四年级五年级再去拼也完全拿得到的。前提是一二三年级别太松,学校分数不能差。能力培养要跟上,那么到时拿证书是水到渠成的事。
奥数拿一二等奖本来就是少数人,不是数学天才逼也逼不出的,用10分钟不能做出难题的人,给他1小时还是做不出的。父母可以衡量孩子的数学脑子,能否拿到一个奖,再定目标。入围,三等是证明下你数学不差的奖。
英语最好一年级开始外面学,学校英语太简单太多中文思维。如果英语能力好,你站在一个高度去考,任何考试都难不倒你。目标就是提高能力,而非应试学习,应试学习只能应付眼前的考试,没法应付所有的考试。考前培训班只不过是让你熟悉一下题型和考试规则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9-30 07:33 发表
关键在平时。经历过就知道了,没那么紧张,对孩子要有点信心。如果全线没奖状证书,那么到四年级五年级再去拼也完全拿得到的。前提是一二三年级别太松,学校分数不能差。能力培养要跟上,那么到时拿证书是水到渠成的 ...
很有启发.

TOP

看得汗一身!看到最后松口气,是在讲北京。

我没给偶家儿子参加什么辅导班,不知道上海的情况有没有这么白日化啊?我家北京亲戚家一孩子今年五年级,也没听他们讲有这样的呀,平时的作业和上海差不多也蛮多的,要做到晚上8,9点,在外面上也就上了一个英语辅导班什么的呀,没上面讲的这么吓人!

给我想想如果过这种日子,算了,偶还是带着儿子去火星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