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小一学生的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小一学生的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昨天妹妹就读某公办名校小学一年级儿子的一道数学题让我们瞠目结舌,题目是这样的:“AB+B=BA,问A=?B=?”
    大人们最后通过解方程解出了答案,可是这样的题目背后隐含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呢?我跟老公讨论,比如我们的孩子因为学习围棋,在实践中已经接触到简单的乘法,那么我们适当地给他引入简单的24点游戏对孩子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对小一的孩子来说,上面的题目能带给孩子什么呢?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吗?还是奥数的解题方法?对小一的孩子来说,掌握这样的解题方法有什么意义吗?以小一孩子的实际数学水平是不可能理解这种解题方式的,那么他能做的就是死记硬背,下次再遇到这种题目就用这种方法来解。这完全是没有基础没有必要的盲目拔高!带给孩子的不是提高而是自信心的打击。这是我们的教育界我们的民族需要的结果吗?这是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把孩子送去学校需要的结果吗?
    一个小一的孩子,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热爱,我们的教育是要把孩子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让他感觉到生命的美好,让他珍惜生命的宝贵,从而对世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还是用这样的题目完全抹杀孩子的探究心和自信心,把他们变成死记硬背、没有创造才能的牵线木偶?!如果只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让孩子去面对这样的作业,个人以为这样的办学太功利了!我们的孩子只有一个童年,我们的国家未来还需要他们来建设,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没有希望的未来!
     也许我的想法并不全面,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畅所欲言!.

TOP

这就是现在很多家长对奥数不理解的原因,因为家长们不会从小学生应有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就说这个题目不好。

就比如ab+b=ba。
这个问题如果在初一讲,当然是方程来解。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呢?就不应该这么思考。
如果一看这个题目,孩子就说“我不会做了”,然后去找爸爸妈妈的,那么这样的爸爸妈妈就是不合格的,因为你总是直接给孩子解法,而不问孩子为什么。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呢?
首先要问:“你知道什么?”。解答当然是a代表一个数字,b代表另一个数字。等式还要成立。
接着还是问:“你还知道什么?”。于是孩子看啊看啊,应该发现有进位,否则十位数不可能变化。
接下来问的问题:“进了多少次位?”。当然只进位一次,两个b加起来不可能比20大。
接下来的问题:“你知道什么?”。解答当然是b比a大1。
最后一句话:“妈妈要做饭去了,自己做下去。”



这当然是一个剧本,每次演出台词都会不一样。但是原则是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07-6-18 16:58 编辑 ].

TOP

回复 #2 老猫 的帖子

精彩演出!
看来bbmm不懂(或自认不懂)为妙.幸亏我从一年级起就不看孩子的数学作业..

TOP

不懂是不够的,最好要懂装不懂。:).

TOP

我家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昨天回来的一道应用题:“一辆公共汽车,第一站下去19个人,第二站上来23个人,现在车上有38个人,那么原来车上有几人?”我是用设“X”算的 ,再换算成数学式子,教了他半天,他还是搞不懂,对小一的小孩来说有点复杂,否则是我家BB的IQ不如人.

TOP

回复 #5 lihy_cx 的帖子

给孩子讲解的时候不要太复杂
你可以这么说,下去了19人,又上来是23人,不是比原来多出4人了吗,多出了4人后是38人,那么原来是多少人?很快就能算出来..

TOP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需要利用方程式来做这类题目的,呵呵

象上面那个家长说的一样,当她想到进位只能增加一的时候,其实题目已经解答出了一半,后面的一半完全可以用排除法来解决
哪个10以内的数*2的答案是两位数且个位数比原来少1?
5*2  不对,6*2,7*2,8*2,都不对,9*2就对了!
于是正确答案马上就出来了A=8,B=9哦!
我们孩子经常做这样的题目,往往是做出来一题非常兴奋,会要求我再出几道类似的题目再过过瘾哦!
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clare_gu 于 2007-6-19 11:20 发表
给孩子讲解的时候不要太复杂
你可以这么说,下去了19人,又上来是23人,不是比原来多出4人了吗,多出了4人后是38人,那么原来是多少人?很快就能算出来.
给小一的应该这样解答:现在车里有38人,第二站上来前的人数是38-23=15人,第一站有人下去19人,那么原来15+19=34人。列式:38-23+19=34没错是小一的计算。.

TOP

回复 #1 annbq 的帖子

我侄子也上一年级,我妈妈前几天来上海,就给我这道题,说她和我哥哥用方程做出来的,问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我就说:只能推测:B比A大1,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试验了。
这道题,三年级的数字谜中出现也不好做,也要试上几回呢!
这到底是哪个学校出的题,竟然南北一年级中都出现了?
扁那个始作俑者!.

TOP

谢谢#6 clare_gu的帖子

,看来是我的讲解方法有问题,十分感谢!.

TOP

回复 #2 老猫 的帖子

同感,并做,所以,我家Jimmy数学一直不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