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你的孩子遇到难题会退缩吗?

你的孩子遇到难题会退缩吗?

昨天给读中班的她买了新玩具,可是发现不会玩。她就不玩了。
请问大家的孩子碰到这类难题有什么表现?是我的孩子特别怕困难吗?.

TOP

以前我们有段时间也这样.因为之前儿子是老人带的.后来我就经常鼓励他去努力克服困难.老师就这点对我孩子评价很高.现在我刚开始开车,很难,儿子也同样给了我很多鼓励..

TOP

引用:
原帖由 stef 于 2006-3-14 16:56 发表
以前我们有段时间也这样.因为之前儿子是老人带的.后来我就经常鼓励他去努力克服困难.老师就这点对我孩子评价很高.现在我刚开始开车,很难,儿子也同样给了我很多鼓励.
请教,请教,说说你是如何鼓励他的,让我好好学学,光嘴巴说没用的吧.我也头疼这件事,现在读书了,遇到难题,第一就是想到放弃,.

TOP

我家的也是,遇到难题就马上放弃,都不带再努力一下的!只能经常说些道理,基本上说过第二天就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aney_yj 于 2006-3-14 17:03 发表

请教,请教,说说你是如何鼓励他的,让我好好学学,光嘴巴说没用的吧.我也头疼这件事,现在读书了,遇到难题,第一就是想到放弃,
也想知道。本质上,我觉得我很难告诉他为什么要坚持。.

TOP

不退缩的就不是小孩了。.

TOP

我们也是啊,每次买了拼装玩具都是吵着让大人帮他拼的。.

TOP

我们的问题是:  心里可能明白,  但是没有100%把握, 也说不会, 鼓励依也不行, 不晓得该怎么办.

TOP

我儿子倒不会,他最喜欢自己琢磨,他挺喜欢挑战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毛头妈妈 于 2006-3-14 18:26 发表
我儿子倒不会,他最喜欢自己琢磨,他挺喜欢挑战的。
我们家的要这样,就好了!.

TOP

家长多加以引导,尽量把碰到的困难说得"好玩"一点,让孩子产生好奇心理..

TOP

昨天女儿做逻辑狗,不会,居然耍小聪明把答案翻过来,一一对应排列好给我看,谁知翻错了一张,当场让偶识破,这下她觉得没面子了,穷哭穷哭,一个劲地让偶"别说这样的话了"(批评她不好的那些话),和小诺一样,偶家闺女也是没有百分百把握不肯在人前表现的那种孩子.
等她哭完了,就跟她谈心:"困难就是一个大怪兽,你怕它,它就不怕你,你不怕它,它就怕你."
她问:"那我要是躲到一个困难找不到的地方呢?"
"困难很聪明也很厉害的,无论你躲在哪里,都能找到你."
"那我叫奥特曼把它杀死."
"好,这个办法好,妈妈帮助你一起把困难消灭掉,好法?"
"恩!"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关于增强孩子信心,我的想法是:

一,孩子害怕困难,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可能和暗示有关.记得心理学中好象提到过"场独力性"和"场依赖性""这词,意思是说强独立性的孩子不易受暗示,场依赖性的孩子易受到暗示.有些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暗示,比如孩子在顽皮的时候,大人常在一边说:"别跑,要摔跤的."其实这句话中就有暗示,家长在暗示孩子"你的能力不行.",其实孩子对于自身的评价常常来自于大人,而大人常常在无意中就给了孩子负面的评价.如果家长的言谈举止自觉不自觉地经常提供给孩子一些失败的暗示,那孩子们可能就会受到这样的暗示而退缩.因此,作为家长来说,就要注意对孩子说的话里,是否有暗示.一个好的办法是,不要说结论性的话,而是关注细节,对孩子在过程中可能会忽视的细节进行提醒,并告诉她可能会导致的结果.比如说,看到孩子在跑,就提醒她注意把鞋带系好,或者注意地上有小石头等等,而不是轻易地下些结论而影响她在探索过程中的判断.

二,偶觉得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不要一开始就给她提超过她能力的要求,而是先提一些低于她能力的要求,从她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着手,增强信心,再慢慢地提高些难度,达到"跳一跳能摘果"的程度,从量变到质变,假以时日,相信这种状况会改变的.

三,教育孩子是件针对性很强的事情,凭的往往是直觉.始终认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是真正了解孩子能力发展程度的人,也是最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然是建立在父母必须努力学习的基础之上.所以有时候常常觉得,陪伴孩子的成长也是自我完善和提升的一个过程.

[ 本帖最后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6-3-15 21:58 编辑 ].

TOP

这么小就知道翻看答案了,有趣。我们上一年级了,明明知道练习册后面有答案也想不到去看看的。
对于喜欢的dd, 难一点的觉得更有劲。对于不喜欢的,难一点的就觉得不耐烦了。.

TOP

我们也是特别容易放弃. 一旦觉得自己不行,就再也不肯尝试了. 愁啊....

TOP

可能就是中国的长辈们太过宝贝孩子,太过小心造成的.

TOP

我们家的小CHERRY也是,都上三年级了,还是一碰到难题就求助。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可就是无效。
哎,真不知该怎么引导?
.

TOP

我们要看的,他很要强,一般不会轻易言弃,有答案的话并不劳有时会看答案,还不准我取笑他,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6-3-14 23:27 发表
昨天女儿做逻辑狗,不会,居然耍小聪明把答案翻过来,一一对应排列好给我看,谁知翻错了一张,当场让偶识破,这下她觉得没面子了,穷哭穷哭,一个劲地让偶"别说这样的话了"(批评她不好的那些话),和小诺一样,偶家 ...
鼓励孩子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这个MM不错,赞一个!.

TOP

绝大多数孩子肯定都是这样.不要说孩子,很多大人(包括本人)也是这样的.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灵宝mama 于 2006-3-15 13:02 发表
绝大多数孩子肯定都是这样.不要说孩子,很多大人(包括本人)也是这样的.

有道理!象千零这样的妈妈必须是极少数啊!我们学习,努力的目标啊!.

TOP

我儿子也是,比如做围棋死活题,看到一道题目,很快就说不会做,我对他的要求,不会做的题,再认真想2分钟,实在不会做,也允许他看答案。后来我发现大多数题目,他想了一些时候都会做了。我希望他知道,有了困难,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TOP

我家的宝贝也害怕困难,每次遇上困难,从不想自己去解决,总是依赖家长,这样很不好。而且很运用小脑筋,比如看后面的答案等等。是不是小孩子都这样呀!.

TOP

举个极端的例子.前两天儿子的老师(一个真正喜欢孩子的老师)在周六带了一个他们班的小朋友(老师白天在这孩子家补课,因为他两周未上课)在我们家玩.两个孩子在晚餐前想吃饼干,被老师阻止.我怕他们真饿了就说一人一包.老师怕他们多拿就拿两包在手里说,"猜猜哪个手,对了就给".没想到那小朋友居然说:"那我不要了",而他前面还抱着饼干听在叫.

对于这事我极其好奇,就问老师怎么会这样,因为在我看来猜猜或吃饼干根本就不是什么困难问题.老师说这孩子在幼儿园就是这样的,而我儿子对于任何"游戏"和竞赛都是非常感兴趣.

儿子以前也不行.我的做法是不断地潜移默化让他明白,努力是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我和老公是非常小心的,我们在儿子面前从来不抱怨工作辛苦和艰难.有时侯说漏了,我们就相互做小动作提醒.所有的抱怨都在儿子不在的时候说.总而言之,让孩子对任何事都有积极的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话太对了.虽然我们常常在伪装..

TOP

引用:
原帖由 stef 于 2006-3-15 15:26 发表
举个极端的例子.前两天儿子的老师(一个真正喜欢孩子的老师)在周六带了一个他们班的小朋友(老师白天在这孩子家补课,因为他两周未上课)在我们家玩.两个孩子在晚餐前想吃饼干,被老师阻止.我怕他们真饿了就说一人一包 ...
说的太好了.

TOP

孩子都一样,主要家长要引导..

TOP

我们这位可真的是从来不畏惧难题的,越难的他越要做,越要挑战:有时我急得真想给他作些提示,可他却叫我不要在旁边发声音一再强调要自己想.如果题目想出来了,他一定还要想其它的解法,所以我发觉他做的许多应用题都是一题多解,当然这当中有些题目的解题思路的确比书后答案上的方法好!

其实我欣赏他的不是他会做几道题目,而是他在做题过程中专心致志的态度,勤于思考的作风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呵呵,真是应了一句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 本帖最后由 云云妈 于 2006-3-15 22:30 编辑 ].

TOP

真的欣赏这种孩子,我们家一直鼓励他,还是喜欢往后缩,真是没办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云妈 于 2006-3-15 22:04 发表
我们这位可真的是从来不畏惧难题的,越难的他越要做,越要挑战:有时我急得真想给他作些提示,可他却叫我不要在旁边发声音一再强调要自己想.如果题目想出来了,他一定还要想其它的解法,所以我发觉他做的许多应用题都是 ...
云云厉害的,感觉有天才的特质啊。victory:

我儿子也属于没有把握不轻易发言的,特别是比较正式的场合。私下里他是喋喋不休到让小朋友说他罗嗦
对于他这种个性的小孩(比较胆小、多虑),我的经验是大人光推是没用的,如果是带有情绪地推还会适得其反。首先理解他,(我也是这种个性所以理解并不难)多点鼓励,然后一开始帮他一把,帮多少这个度掌握一下,有了点进步由衷地为他高兴,夸夸他的努力。平时给他创造点锻炼的机会。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有进步了。.

TOP

我们的也是,稍微有点难还行,比较难勒,就连考虑一下都没兴趣勒。.

TOP

我们会绕道而走。就是先做其他的,再混水摸鱼,拖点时间后再做。
现在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设立一个诱饵,提高他的兴奋度,让他放弃也不舍得。
只是诱饵加码,我的代价也很大。.

TOP

儿子开始自己真正的动脑解题了,不许我们提醒,还伸出手捂住我的嘴巴.呵呵.等了好久了,来之不易,我要好好保护和引导..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