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钟道然说:“我不原谅!”

钟道然说:“我不原谅!”

毕业于人大附中、就读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1岁的钟道然有着令很多人羡慕的教育背景。而就是这样一位众人眼中的好学生、体制教育的成功者,却“离经叛道”向中国教育“宣战”,直言“我不原谅”中国教育体制,发出了90后铿锵有力的质疑声。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痛苦,现在的孩子又渴望着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

    叛逆的“好”学生

    钟道然从小就是个让家长骄傲的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基本没上过补习班。从人大附中毕业,考入人民大学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顺风顺水。

    可钟道然知道,在他的身体里生长着两个“自己”:一个是表面上为了学业遵从考试原则的自己,而另一个是内心喜欢文艺充满叛逆的自己。

    内心的叛逆,让高中阶段的钟道然做了不少叛逆的事。高一那年,两个女生因为迟到被班主任罚站半小时。钟道然认为这是体罚,“体内的正义感作祟,我为此给校长写了一封信状告班主任。”因为这封信的作用,那位老师向钟道然表示了歉意,并承诺不再用这样的方式罚学生。


    另一种叛逆来自他的“樱桃小丸子”发型。这个内心腼腆的孩子,倔强地认定发型代表了他真实的自我,可却不想这一古怪的造型不被很多老师认可。

    在高中一模考试前,老师终于忍无可忍,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剪发那下一个星期就别来上课。“所以我就干脆来一个‘买一送一’,连续两周没去学校。”最终,钟道然一模考试成绩非常优异,这一次对抗不了了之。

.

TOP

进大学倍感失落

    和其他的中学生一样,钟道然会抱怨学习,也会为自己的成绩患得患失,他希望进入大学后,这一切都会改变。

    可是进了大学,他才发现自己和周围同专业的很多学生一样,并不喜欢经济。“想象自己每天必须穿着西装革履朝九晚五出入写字楼,知道自己几点会做什么样的事。这样的生活让我无法忍受。”看着同学们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为了今后的工作、读研和出国,努力经营着和老师的关系,钟道然突然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

    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成长,突然觉得自己成长中的最好时光都用于标准化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我们的创造力和个性全部被标准化。我当时觉得我必须写一点什么,如果不写下来我就会死掉。”

    曲折的出书过程

    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钟道然开始了艰苦的写作过程:查阅了数百本关于教育的书籍,研究国外的教育体制和古代的教育方式,试图进行逻辑性的分析和对比。

    “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迫切地自发想做一件事。”为了写书,钟道然退了大二大部分的专业课,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类选修课学习。

    写完书稿后,钟道然自己尝试联系了十几家出版社,虽然有几家表示过兴趣,可是最终都因为他比较激进的言辞观点而放弃。半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在联系、修改、失望的过程中徘徊,差点丧失信心。

    然而,所有的等待都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三联书店出版社看中了他的书稿,并承诺为其出版。同时,钟道然寄给易中天的书稿不仅得到了易中天的力挺,欣然为他写序,还将其推荐给了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

    写书的过程中,钟道然也慎重地思考了自己的未来。如今,他做出了一个更加另类的决定——将放弃现有的学业,希望能出国专心研读艺术学。.

TOP

■对话钟道然

    写书挽救浪费的光阴

    记者:书名《我不原谅》是一个很带情绪化的说法,是什么让你那么愤怒?

    钟道然:我本来写的是“我不原谅中国教育”,可是后来觉得中国教育太过广泛,在易中天老师的建议下,改成了“我不原谅”。

    我认为中国教育在标准化的模式下固定化我们的思维,整个教育过程就是驯化人的过程。我牺牲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但是等高考完了,所学的所有东西就好像一个你花了很多精力写的文档,然后毫不犹豫扔进了回收站。

    记者:你的同龄人是否都和你这样对教育充满不满?

    钟道然:其实学生也都会抱怨,但也就是抱怨而已。我其实就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孩子,做了别人没有去做的事而已。我不是简单地宣泄情绪,不是为了反抗而反抗,我认为其中有我的积淀和理性的思考。

    记者:你看起来在现有教育下游刃有余,让很多人羡慕,为什么是你站出来反抗?

    钟道然:就和我书里说的,我成绩好,不过就好比我的牢笼是金色的栅栏,甚至是金色的马桶,但改变不了它是个牢笼的现实。

    渴望受益终生的教育

    记者:在你的期望中,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

    钟道然:就是让青少年按照他们所渴望的去学习,喜欢什么学习什么。国外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课程,甚至会教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做木工,如何谈恋爱,这些都会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我觉得这些东西,才是会真正存在“硬盘”里的东西,终生受用。

    记者:写这本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钟道然:真的没有想过什么名利,我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挽救我白白流失的那些时光;二是我将其视作我的艺术创作,表达我个人的美学观点;最后,也作为我向我的偶像王尔德致敬的方式,我在书里用了很多他的语句。

    记者:预期到自己的书可能带来的影响吗?

    钟道然:我根本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坐在这里接受记者的采访。书出了以后,很多同龄人联系我,说我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还有易中天、杨东平老师的认可,也都是对我的鼓励。

    记者:那对于争议的负面声音,你怎么看待,觉得自己是个“刺儿头”吗?

    钟道然:有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看我的书,就认为它幼稚。还有的人认为我“没有那么疼,叫那么大声干什么”。我不介意自己是个“刺儿头”,这是我的个性和独立性。.

TOP

不代表90后只代表自己

记者:“80后”也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了中国教育,那就是韩寒。你怎么看80年代的韩寒和90年代的你?

    钟道然:我欣赏韩寒不是因为他是作家,而是他赛车手的身份。如果他一直写作,可以过更闪耀安稳的人生,但是他却要拿那么多精力去做吃力不讨好的赛车,我觉得他是在尊重自己的内心。80后和90后,都是贴的标签而已,90后接触网络更早,个性更鲜明。我也不能代表90后,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记者:接下去的道路,你准备弃商从艺了,也许意味着你的人生可能会动荡窘迫,你想过吗?

    钟道然:我不喜欢我的人生是可以预见的。我觉得痛苦是必然的,要么选择痛苦的肉体,要么选择痛苦的灵魂。两者间,我只能选择拥有美好的灵魂但是痛苦的肉体。


    ■各方说法

    王女士(钟道然的母亲)

    支持孩子退学选择

    我们一直属于比较开明的家庭,所以对于孩子也一直是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当他开始说要写书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没当回事,可是等我看见他写的前言时就震惊了。我从来不知道这个孩子有那么痛苦,有那么多的想法。

    其实看完这本书,我们做家长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比如要是在过去,我肯定不能接受孩子放弃现在让人羡慕的学科,去学看起来以后生活都会没有保障的艺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安稳的人生。可如今,我们才发现过去其实还是不够了解孩子。我们决定支持孩子的选择,让他保持自己的个性,走自己要走的路。



    秦金森(钟道然的高中班主任)

    从小就不安于现状

    在中学阶段,钟道然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很聪明,但是深藏在内心有点叛逆的孩子。他很爱思考,也看了很多书,多才多艺,但是不善于和人沟通,有时候容易想当然。我觉得钟道然有一定的才华,是一个不会安于现状的孩子。

    从人大附中来说,我们鼓励学生能有批判精神。但是批判精神不是调侃、骂街,不应该伤害,只凭主观臆想来妖魔化,而是要有广泛的沟通和调研。

    至于钟道然的书,我要读了以后才能评价,我也会和他进一步沟通。其实很多教育的现状,方方面面都有无奈,激烈的生存状态导致大家不能随心所欲。


====================================


    罗少强(三联书店责编)

    新书反响出乎意料

    看见钟道然的书稿后,我就被打动了。教育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而如今标准化教育的结果是生产出标准化的人才,把天性多样的人变成标准化的人,这样的教育是很可怕的。

    钟道然写书不光只为了呐喊两声,他看了大量书籍,有客观数据,有调查,有资料支撑,有理性探讨。

    第一版我们印刷了1万本,出版的意图并不是指望其能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这本书,如果仅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人生,也是一种功德。但是让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是,上市以后能引起那么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口口相传,仅2月17日一天就迎来了两所团购此书的学校,很多外地的书店也纷纷要求补货。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辛辛苦苦的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有很多困惑,希望通过这本书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想法。我们希望它真的可以为中国教育带来一点点的改变。

.

TOP

杨东平(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反思有利教育改革

    我觉得钟道然站出来反对中国教育这本身是一种好事。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丧失了质疑精神,所以不管是韩寒式的反抗,蒋方舟式的反抗还是钟道然式的反抗,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反思的声音越多,那么教育改革的土壤就会更好。

    另外,我认为钟道然的意义在于,他在反思写作的过程中,听从内心的声音,自我发现,找到自己真正所爱,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而现在很多人其实内心空洞,没有自己的目标,是一片茫然的。




    ■作品摘录

    ★“我没了想法”——这便是中国大多数学生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中国大多数学生十几年呕心沥血“被教育”的结果。我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说说你的想法”的题下默写出“标准答案”,然后在“姓名”栏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这是“我的想法”,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交卷子等着发回好成绩。


    ★老师对上课的理解从来就是“我把我的想法”输入你的脑袋。上课实际就是你当水桶,老师拿着水管往你脑袋里灌水的过程。说得露骨点儿,上课就是老师在做一个“大脑置换术”,把自己的大脑嫁接到各位同学的头盖骨里。



    ★要说为啥中国学生如此痴迷考试,原因很简单,“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从小到大,就卷子上那分数成了所有人活着的意义。

    ★你若问我理想的教育是啥样?我则会说,教育就应该是能让人触电的那个东西。





(以上摘自《我不原谅》三联书店出版)(记者 周逸梅).

TOP

最后,悠优问:今天,你,触电了吗? .

TOP

钟道然的樱桃小丸子发型

说实话,这个发型不是很适合他
.

TOP

终于想通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了。

[ 本帖最后由 chang 于 2012-2-22 10:59 编辑 ].

TOP

欣赏他!最后选择做自己,走自己想走的路。.

TOP

回复 7楼悠优 的帖子

需要造型师.

TOP

回复 7楼悠优 的帖子

年輕人應該勇於挑戰,連髮型都捍衛不了,其它更是空談。.

TOP

回复 11楼混凝土 的帖子

我和楼主都是外貌协会的 你是什么都行.

TOP

回复 11楼混凝土 的帖子

现在太妹们都把自己的发型捍卫的好好的。.

TOP

回复 12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小混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捍衛她的長髮和劉海,這點我很欣賞。.

TOP

回复 13楼wjhb 的帖子

她不會當一輩子太妹的,青春少艾,完全可以理解和容忍。.

TOP

很欣赏这个挺像侯跃文的大男孩,他的眼神告诉我们,他的目标在前方,他比别的孩子看得更远。.

TOP

越来越喜欢80、90后,他们才是未来的希望。
8过,更看好00后。.

TOP

回复 17楼核桃酥 的帖子

国外有个说法:90后、2012年前出生的是颠覆这个世界的一代,201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比较好过。大概。

[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2-22 12:51 编辑 ].

TOP

钟属于还未被教育体制完全摧毁啊,还知道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么,也有勇气走出这一步来,值得敬佩。体制没给他这些,应该是家庭给他支持,或者是他的个性强大吧。.

TOP

n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3-12-18 08:10 编辑 ].

TOP

y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3-12-18 08:10 编辑 ].

TOP

y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3-12-18 08:10 编辑 ].

TOP

搞笑,戴了假头套?.

TOP

我也“不原谅”,可惜只能自己喊给自己听,欣赏他的勇气。.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2-23 18:13 发表


鬈发?

穿女式衬衫?

我没有恶意,开开玩笑。

穿什么衣服是自己的自由。
呵呵,你的立场肯定和我不同。我只是说这个发型不适合他,没有充分体现出他这张脸的优势。我是支持男生女生个性打扮的家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2-2-22 11:19 发表
小混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捍衛她的長髮和劉海,這點我很欣賞。
这个也要捍卫哒?汗.

TOP

y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3-12-18 08:0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2-22 11:05 发表
需要造型师
是哦,这小朋友在穿着打扮上不大灵光,没个性,他把年轻学生时髦的元素通通堆积在自己身上:蘑菇头,黑框眼镜,格子衬衫,下面还有条卷边裤。。。按我说头大就别蘑菇头了嘛,挺深邃的眼睛就该秀出来嘛。格子衬衫同款换个颜色,这种脸绝对属于蓝或紫格子或米格子。。。
外貌协会的,你说是哇?.

TOP

回复 29楼悠优 的帖子

同意。.

TOP

没补习过居然能够进人大附中?!又是一个所谓的天才吧。
人大附中就是上海的市北理科,没听说过没补习过的人能够进市北理科。.

TOP

回复 28楼meia 的帖子

哈哈,这么说我们倒是同类型的。我也有格子衬衫,红的。
我配短黑裙和大红色的长靴子。.

TOP

c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3-12-18 08:09 编辑 ].

TOP

其实对教育不满的人是很多的,但是大多数人是没有选择的,你可以学做木匠,你的父母和老师却逼你学英语,不是他们迂腐,是他们知道在这里做个木匠的生活比一个坐在办公室里打打文件翻翻报告的没有追求和爱好的人要艰辛得多,路太少了,还有什么余地和教育体制谈条件。.

TOP

回复 27楼悠优 的帖子

我一直要求她剪短,换换花样,死活不肯,几乎要断绝母女关系.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2-2-23 21:42 发表
我一直要求她剪短,换换花样,死活不肯,几乎要断绝母女关系
夸张.

TOP

回复 34楼Tangmaotou2002 的帖子

先送花。。。

年轻时候往往不懂选
许多人是没得好选
有些人可以选任何喜欢的
人和人,是不同的,同样的人在不同阶段,可以选的也是不同的。。。。.

TOP

回复 36楼悠优 的帖子

當摩羯遇到雙子,一點也不誇張.

TOP

我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帮着学校来驯化自己的孩子,为了将来能过上标准化的好日子。当孩子在应该睡觉的时间到来的时候,正好做完作业,复习好功课,并且日复一日,长此以往。他的生活还有什么希望,他心中的渴望、他的理想还有什么希望?.

TOP

删。.

TOP

我也人大附中毕业,我也不愿谅。喜欢这个小师妹。.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2-23 20:50 发表


我就剩牛仔裤了
你——很青春
我——假装青春

呵呵。
这个钟道然很了不起,有此勇气写,我家小朋友没有这勇气,也没时间写。。。.

TOP

勇气可嘉!不过头顶上的蘑菇实在是看着不爽。.

TOP

f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3-12-18 08:0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2-2-23 23:09 发表
當摩羯遇到雙子,一點也不誇張
?这2个星座不和吗?你是双子啊?双子聪明有才,我只听说跟蝎子不大合拍,魔戒,,额,没研究过.

TOP

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大哥十几岁,那时候男孩子流行前面正常短发,然后后面留的长些,再烫卷儿,像港台明星一样。
我大哥很怕老爸,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中午大哥小声嘟哝着请示,意思是朋友都烫了之类,结果话还没说完,老爸一声怒吼:“要是烫了就别回这个家!”给了大哥一个断然的背影。
那个时候烫发应该是被当成二流子的。.

TOP

回复 45楼悠优 的帖子

得問子玖媽媽.

TOP

当我们违心地赞扬别人发型好看的时候,我们还年轻。
当我们真心地批评别人发型难看的时候,我们老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宋的妈妈 于 2012-2-29 12:34 发表
当我们违心地赞扬别人发型好看的时候,我们还年轻。
当我们真心地批评别人发型难看的时候,我们老了。
很对.

TOP

一个优秀有个性的孩子,喜欢的, 或许这正是我们体制教育的成功之作,但他现在的思考只能停留在目前这个认知水准,或许再过几十年,这么聪明的优秀的孩子或许也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反过头来感谢正是我们的教育塑造了他。其实我也不是说我们的教育怎么怎么好,我也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是觉得凡事得悠着点,条条大路通罗马,世界上没那么多好与坏,对与错的事情,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面对现实,学会思考,尊从自我,尊重他人。.

TOP

正在读这本书,
开始的感觉是,抱怨太多了
后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让花样年华的孩子不感到生活的美好,反而有一肚子的怨气,
我们没有理由责备他们不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使我们没有教会他们生活的美好

这本书使我想起了自己是八九点钟太阳的时代
现在的孩子好像没有这种美好的感觉了

值得我们反思.

TOP

 59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