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我们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出了什么问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660ecf034423edc6#rd
深度文章:我们出了什么问题?
2014-12-11 王峙军 生命季刊

我们出了什么问题?

文/王峙军牧师
选自《十字架的道理》(生命季刊出版)
今天教会的危机在于偏离了十字架。
教会像一艘航行于世界之海上的船,常常被四面来风吹得找不到方向。D. L.慕迪把教会与世界的关系比作船与海的关系:船航行在海上;但如果海水涌进船里,船就有祸了。今天教会这艘船已经严重进水。船里的人既然无力将水排出去,干脆把世界之水改造成了饮用水。喜欢喝这种水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水会越喝越渴,随之而来的就是属灵生命的萎缩、退化与变质。
教会(特别是北美的教会)有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措施,有基本稳定的会员和奉献款,有一位或几位在“正常”工作着的传道人,有一件或几件进行得还算顺利的“事工”——教会因此而运转着。然而,今天的教会,正如一位神学家所指出的,却成了兜售“按摩浴宗教”(J. I. Paker语)的场所。这种“按摩浴宗教”的病症是:对罪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偏激的超自然主义之风盛行,追求神迹奇事、异象、异梦、预言和方言被当作属灵;传道人专讲人们爱听的信息,这种信息为信徒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提供了“属灵的”依据。
J. I.Paker 所谓的“按摩浴宗教”,来自人的享乐主义本性,同时也服务于这种享乐主义本性。教会的“俱乐部”色彩却越来越浓厚。她正在渐渐地向所多玛挪移帐棚(创13:12)。
教会并非不愿意复兴,但是偏离了十字架,教会就缺少了复兴与健康成长的基础。诗人曾经慨叹:“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做什么呢?”(诗11:3)
教会在长久祈求复兴而得不到复兴时,就想到了圣灵(的确,今天教会的危机还在于轻忽和贬抑了圣灵的工作)。人们开始呼求圣灵“降临”——好像圣灵在五旬节以后的某个日子,又回到天父和羔羊那里去了。
主耶稣曾经应许“信他的人要受圣灵”,我们“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真理的圣灵”就会“永远”与我们“同在”,也要住在我们里面;主借着圣灵“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约7:39, 14:16~18; 弗1:13;太28:20)。这赐圣灵的应许,以及圣灵与我们同在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但由于偏离了十字架,我们对圣灵的同在失去了敏感。我们“作了糊涂人”,并不去追求持续地“被圣灵充满”(弗5:17~18)。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于此相反的是,有些人把渴慕“圣灵充满”当成了一种超自然主义的宗教诉求;只要能被某种东西“充满”,到底是不是圣灵,他们反而不太在乎,更不用说照着圣灵自己所启示的圣经,来做一番辨别的工作。但圣经却告诫我们,“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约一4:1)。神的灵是为荣耀基督而赐下的,也是为引导门徒进入十字架的真理而赐下的。凡要把我们目光吸引到“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以外的“灵”,我们当万分小心!
在偏离了十字架这个基督信仰的中心点之后,今天的教会被套上了一个可怕的“三重咒诅”。
这“三重咒诅”就是:不爱神的话语(对神的话语不忠实也不遵行);不愿意(甚至是讨厌)祷告;不能以心灵和诚实敬拜和事奉神。而渴慕神的话语、在圣灵里祷告和靠着圣灵祷告、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和服事神,正是基督徒赖以认识神、经历神、从神得力的三个最基本方面。
“三重咒诅”切断了信徒与神之间实际的生命联系,使教会变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社会团体。“三重咒诅”的实质就是“不爱神”,“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参提后3:1~5, 4:1~4; 约一2:15~17等)。贪爱世界的本性,使我们陷于咒诅而不能自拔。而“世界的王”也极力引诱基督徒尽可能地把心思、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在世界上,使我们没有时间读经、祷告、敬拜和事奉神。世界的王在和神争夺人心。由于我们不爱神的话语,就更谈不上忠实地遵行。在教会生活中,多数信徒最不愿意参加的就是祷告会。而教会的祷告会,也多把时间浪费在各类琐碎事务上,全然不能把人带入与神的亲密交通之中。信徒对那位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舍命的主、对那位在高天宝座上施恩怜悯我们的神,除了伸手要“祝福”之外,似乎再无别的话可说。
不打碎这个“三重咒诅”,基督徒生命成长和教会复兴就没有希望。而打碎它,惟有靠十字架的能力。这“咒诅”如同“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我们必须求神“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2:14)。

王峙军 来自中国大陆,牧师,中国基督徒生命团契总干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