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爱耶稣、怨教会? (临风)

爱耶稣、怨教会? (临风)

刘志雄在“神的喜乐”中分析了路加福音15章的内容。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也谈到了这段圣经,是从另一个方面讲的。
贴上来,大家一切分享。

爱耶稣、怨教会?   (临风) (2009-02-01 13:57: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c4a4f0100bxby.html
传说《泰晤士报》曾经向一些作家邀稿:“这个世界哪里出了错?”。切斯特顿(G.K. Chesterton),也就是那位影响鲁益斯(C.S. Lewis)最深的作家,简洁的投稿说:“编辑大人:是我。切斯特顿 敬上”(注1)。这是一位真正了解耶稣信息的人所说的话。

作上帝可真不容易

有时我难免会兴起为上帝打抱不平的念头。1764年,当吉本(Edward Gibbon)开始写《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时候,他认为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不是腐化,不是假道学的教徒,乃是基督教的本质。基督教爱好和平的倾向,消磨了从希腊罗马以来的斗志。但是吉本不是唯一批判基督教过分温顺的人,尼采更是认为基督教的信息是奴隶道德,它是弱者的宗教,是弱者用来控制强者的手段。他倡导的是强者的道德(master morality)。


但是,当今一批新的无神论者(Richard Dawkins, Christopher Hitchens, Daniel Dennett, Sam Harris,等等)却“发现”,宗教是压制和残暴的,它是万恶之源。他们虽然也引用吉本和尼采来反对宗教信仰,但是却绝口不提这两人所认为的,基督教过分温顺,过分爱好和平这档子事。所以,我想,做上帝也还真不容易,常常两面不是“人”。


浪子故事的再思


我想许多人都很熟悉耶稣所讲“浪子归家”的故事(路加福音15章11-32节),那或许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短篇小说。这个故事是讲给当时犹太人中最虔诚的法利赛人听的,故事中有三个主要角色,一个是无良、败家的浪子,一个是充满慈爱的老父亲,一个是规矩、听话而内心不平衡的哥哥。

慈父对浪子所表达无条件的热爱,真切地阐明了,上帝对待罪人的恩典和忍耐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关于这点的讨论已经很多(注2)。另一方面,这样的恩典和慈爱也让人困惑。这里没有提到赎罪,没有提到十字架,也没有提到救主。难道上帝对待浪子的宽容是不需要付代价的?难道上帝无条件接纳全世界所有的人?回头的浪子还能有什么权利吗?父亲对浪子的爱似乎还大于他对顺命儿女的照顾?这公平吗?这合理吗?我想很多人都会不禁地这样问。

在进一步了解上帝的用意之先,我们得先观察这个故事是对谁说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耶稣的眼里,这两个儿子都是失落的,都需要救恩。(注3)


“文化战争”


在这越来越世俗化的时代,我们周围许多人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或是反对宗教信仰的。他们认为,人类应当勇敢地自我发现,走自己的路。他们认为,道德问题非常复杂,因人因环境而异。他们认为,任何个人或是组织,如果自称为拥有道德的权威,并把他们的道德标准加诸他人,都会遭受他们的怀疑,让他们感到受威胁,造成他们的愤怒。


相对地,为了与这种“绝对的”世俗主义相抗衡,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保守主义的兴起。他们因为受到道德相对主义的刺激,组织了起来,为夺回文化而奋斗。他们对小儿子所代表的浪子(世俗主义)的厌恶,与当年的法利赛人或许不相上下。


那么,耶稣究竟站在哪一边呢?他难道是站在小儿子的一边吗?在《魔戒》里头,哈比人曾经问老树精:“你到底站在哪一边?”老树精说:“我并不站在任何一边,因为没有人站在我这边。、、、当然,有些事我是绝对不会去支持的。”


同样地,从故事里,我们看出,耶稣既`没有站在无宗教性的一边(小儿子),也没有站在有宗教性的一边(大儿子)。但是,他借着故事的后半段点出,“宗教的道德主义”的自义和自是,正是个致命的灵性疾病!大儿子的问题并不比小儿子的轻松,这个关节点往往是我们这些读经的人所忽略的。


早期基督教的模式

我们今天可能很难体会,但是当基督教起初传开的时候,它并没有被看作是一个宗教,它是个“非宗教”。想想看,如果邻居问到早年的基督徒:你们的圣殿在哪里?他必会回答:我们没有圣殿。如果被问到;你们的祭司是谁,他也只好回答,我们没有固定的人间祭司。那么,你们献给神明的祭物在哪里呢?基督徒还是只好说:我们不献祭,耶稣是我们的圣殿、祭司和祭物。

从来没有人听过这种概念,所以罗马人把基督徒叫做“无神论者”,因为基督徒所信奉的,与当时所有的宗教观不同。耶稣口里的浪子回头的故事,正好证明了法利赛人的控诉:耶稣所传的是“无神论”。


这与今天的情况似乎有许多共同点。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基督教就是宗教和道德观的化身,基督教的反面就是多元性的世俗主义。但是,这并不是耶稣传教当时的景象,耶稣所传的不是宗教与道德观,乃是不同于宗教的“另类”。

这里的关键点是:当时有宗教心的人,就是那些相信圣经(旧约)的人,经常被耶稣所冒犯。反倒是那些被认为是没有宗教心,和道德上的放逐者,受到了耶稣的吸引。这样的例子在福音书中其实所在多有。例如,路加福音第7章的妓女,第18章的税吏,和19章的撒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马太福音第21章31节)

今天的教会好像没有这个问题,那些被耶稣接纳的人,今天不太容易受到教会的吸引。我们吸引的反倒是那些比较保守的人,他们有传统的道德观,自视很高。而那些放肆的、激进的、自由心强的,和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他们避免来教会。这批人往往是被教会唾弃和挞伐的。

切斯特顿尖刻地说:“整个现代世界被分割成两边,一边是保守的,一边是进步的。进步人的职责就是不断地犯错,保守人的职责就是拦阻这些错误被修正。”

我猜想他的意思是说,进步人以独立自主为标的,所以不断地犯错误。而保守人不断地挞伐进步人,使得他更不愿改变。如果教会今天无法吸引当年耶稣所吸引的那批人,那表示,无论我们怎样以“效法基督”自许,我们的信息和做法或许并没有模仿耶稣,甚至更像那位大儿子?我想,这不是福音的问题,不是上帝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Amadeus 中的萨列里

彼得·谢佛(Peter Shaffer)写的舞台剧(后拍成电影)“阿马蒂斯”(Amadeus,取自莫扎特的中间名字)描写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和莫扎特之间的恩怨。虽然可能不符史实,但却是剧情生动,发人深省。

剧中的萨列里从小爱好音乐,禀赋过人。他年轻时与上帝这样地办交易:

我愿意就一个孩子所能献上最大胆、最秘密的方式,向你祷告:“主啊,愿你使我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让我用音乐庆祝你的荣耀,也因此成为对我的庆祝。亲爱的主啊,让我成名,让我成为不朽。在我去世以后,但愿人们永远用爱纪念我的作品。为了回报你,我发誓,此生的每时每刻,我都献上至高的贞洁、勤劳和最深的虔诚,我也要尽力地乐意助人。阿门、阿门。”

萨列里守住了他的诺言。尽其一生他不沾染女色,专心致力于音乐,免费教导许多青年音乐学子,更是尽他的力量周济穷人。他的音乐事业也蒸蒸日上,做到了宫廷乐队长,让他感觉上帝也履行了他的“诺言”。

然而,莫扎特出现了,他的音乐天赋远超过了萨列里。这样的异禀一定是从上帝来的,“阿马蒂斯”就是“被上帝所爱” 的意思。可是,莫扎特是个言语粗鄙,生活放纵的人,好像是那个“小儿子”。这位“小儿子”所表现出的才华,让这位“大儿子”产生了信仰危机。他的反应与“大儿子”非常相近。

简直不可思议,、、、为了要配得上帝的恩宠,我在这里辛苦地拒绝自己一切的私欲。但是,莫扎特这个小子,虽然已经订了婚,还是毫不检点,放荡无拘!

最终,萨列里对上帝说:“从现在起,我们是敌人了。”他于是设计谋杀莫扎特。他本来自以为是热爱上帝,热心助人,相当自得的人。但是,忽然间莫扎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显现出他内心的真相。他的牺牲,他的奉献,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再思大儿子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加福音15章27-32节)

世上大致有两种寻求快乐、追求理想的模式,一种是道德上的约束,一种是尽兴的自我实现。前者把遵行上帝的旨意或社区的福祉放在个人价值之上。这样的人,追求过着公正、有操守的生活。当然,他有时也会失败,但是就在失败中,他所表现忏悔的程度也肯定了他的真诚。这或许就是大儿子的人生观。这样的人不去做自己所想要的,而是去做传统和社会所期望他做的。

小儿子追求快乐的模式属于后者。这种人认为人应当有权利自由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是不顾传统的约束和社会的责任去追求。对他而言,如果除去了传统、偏见和威权,这将是一个更完美的世界。他`认为唯有自己可以决定什么是对自己好的,选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寻找自我的幸福和意义。

小儿子羞辱了自己和自己的父亲,他的失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大儿子呢?他要的是什么?

仔细去看,他与小儿子的差异到底有多少?他为父亲的做法愤恨不平,气得不肯进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公开地羞辱自己的父亲。他虽然兢兢业业,凡事顺从,但是他所要的,一生所服事的,并不是为了父亲自己,或是为了父亲的好处,而不过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意愿。

不但如此,从大儿子的口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自是和优越感,认为他的意愿就是父亲的意愿。他以为顺服给了他做决定的权利,可以告诉父亲应当如何对待“你这个儿子”(连弟弟都不愿称呼)。他向父亲挑战,“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的这个弟弟是不值得去接待的。甚至连父亲劝戒他的话:“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似乎都不能满足他。这个庆宴只不过更真实地刻画出他内心的状况罢了。反倒是父亲去将就他,为了爱他,亲自出来劝慰他。

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就停在这里,耶稣并没有说明,大儿子是否听了父亲的劝。因为这个故事是讲给法利赛人听的,并且是与他们所有的是非观念相反,它显然有其震撼性的作用。耶稣要他们反省,因为他们就是那心怀不平的大儿子。

对罪更深的认识
浪子回头的故事中,两个儿子虽然做法绝然不同,但都在利用父亲,用自己的方法来取得控制。没有人把父亲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一个期望用违反父亲的意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期望用遵行父亲的意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关键点。有些人离开耶稣因为他完全照自己的意思活着;有些人离开耶稣,因为在他的眼中,他一切的义务都尽到了,不犯罪了。他或许浑不自觉,但是他往往有着萨列里的心态。

在耶稣的眼中,他们都失落了,但是上帝同时也爱他们两个人。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罪”就是一组道德规则,违反了这些规则就是不好的,就是犯罪,遵守了这些规则就是好的,就不犯罪。但是,这不是耶稣的看法。从耶稣来看,罪就是人在心里要做自己的救主,自己拥有解释和判断真理和是非的权威。换句话说,这等人认为自己是“给瞎眼领路的,是蠢笨人的师傅”。他们的善行让上帝好像亏欠他们,他们所依赖的更多是自己在“功德坊”上排列的席位,或者是自己对“正统”和“真理”的把握,而不再是上帝的恩典。他们不再懂得谦卑,承认自己可能是有错的,是不完全的,是可以接受改正的。这或许才是今天许多福音教会应当多去思考的,不单是忙着批判,而是多作自省。

耶稣说:“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加福音18章14节)

这,就是浪子回头故事对我们的提示。大儿子的失落可能更深、更可怕,因为他通常不认为自己是失落的。至于故事中没有讲到十字架和赎罪,那并不重要。因为耶稣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其着重点,不可能让一切的真理都对号入座。是吗?
注:

1、  参考Philip Yancey:”Soul Survivor, How Thirteen Unlikely Mentors  Helped My Faith Survive The Church,” WaterBook Press, 2003, p. 58。

2、  例如,作者写过两篇:为父的心肠和浪子的回头 ,和梵高、伦勃朗与浪子 (临风)  。

3、  以下的论点多数取材自Tim Keller: “The Prodigal God,” Dutton, 2008。.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