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学中做人的道理

佛学中做人的道理

红尘世界,浮华喧嚣,欲养心怡性,学佛返璞归真。人生道路,布满陷阱,欲洞明世事,需悟佛道禅智。最近看了一本教人做人的书,收获了不少,我把它送给朋友们,希望它对你们有用。
     一、放下就是快乐,幸福源于你的内心。
     1)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的情感体验的秘密在每个人的心里。没有人会主宰你的快乐与烦恼,如果你觉得烦恼,是因为你从未把自己的内心放下,不把烦恼放下,又怎么能腾出手去抓住快乐呢?
      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放下是一种解脱,只有放下一些事祛除杂念,才能轻松自在保持心灵的澄澈,才能没有烦恼。
      3)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当你觉得自己累,觉得痛苦时,这不是环境和他人所造,更多的在于自己的心境,是自己内在修养不够。
      4)天堂和地狱只是一种感觉:天堂和地狱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当你不满怨恨或是因不幸的遭遇而痛苦时,你就入地狱,而如果你感到幸福,对生活满足时,你就升天堂。
      5)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世界的大小在于心的大小。心胸狭窄的人,他的世界就很狭小,心胸宽广的人,他可以包容整个宇宙。
      6)做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自欺比欺人更容易,只有诚实面对自己,坦然接受自己,才能不被他人左右,做真正的自己。
      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你能做的只是别太在乎。
      8)不要觉得自己不幸,比我们不幸的人还很多:其实你所拥有的,很多人都无法拥有。
     二、爱出者爱返,惠人便是惠己。
     1)能化解仇恨的不是仇恨,而是慈悲: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永远化解不了仇恨,只有用慈悲来融化冰川般坚硬的仇恨。
     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也就拥有了一切:佛是博爱的,爱一切人,对众生抱有无私的爱心,也就拥有了一切。
     3)善言善语就是一种修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能是对别人产生你所想不到的影响。
     4)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真正的爱在于奉献,只有为他人奉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5)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不孤单:能为别人设想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友善和尊重,自己也就不会觉得孤单。
     6)学会爱他人,自己才会幸福:我们都需要爱,爱是生命里最好的养料,充满爱的人才能拥有幸福。
     7)与人为善,尽可能善待每个人:为人处世,应该广结良缘,善待每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处处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就是在方便自己。
     8)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世界上互助的,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也会回馈你多少爱。笑着生活,生活就是美的。
     9)生活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生活处处有生机,唯有从容接纳生活,不断尝试,热爱和善待生活的人,才会比别人更快乐。
     10)善待生命,善待每一天:多少人离开世界时都会说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善待生命,善待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
     三、做人忍的耐得,进退自如无是非。
     1)沉默是对毁谤最好的答复:人在面对毁谤冤枉时,如果费尽心机去解释往往越描越黑,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越弄越糟。选择沉默到真相大白时,毁谤自会烟消云散。沉默是金。
      2)对人恭敬,也就是在庄严自己: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以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也必能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敬。
      3)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有听到过是非。
      4)鼓励成就人,批评扼杀人:有时候一句话会毁灭一个人,而一句鼓励和表扬的话能成就一个人。很多时候,鼓励比批评更有效。
      5)嫉妒乃做人之大忌: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心理,是心灵的地狱。它不会成全人只会毁灭人。
      6)做人要圆,变通行事:做人要圆,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懂得变通,方可拥有游刃有余的人生。
      7)劝告他人时,要照顾他人的自尊心:在劝告别人时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8)用慈悲和温和的态度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温和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别人对我们温和,我们开心,我们对别人温和,别人才能更容易接受我们。
      9)以幽默的态度处事,日子会过得快乐些:幽默是一种化解尴尬的润滑剂,是一种让人细细品味之后才能了解到的深处,更是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机智。幽默常伴,快乐常在。
      10)好与不好在于自己能否利用:别人讲我们不好,不要生气,说我们好也不理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不好,就看你会不会用。
       11)适时退步,才能更好地向前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
      12)性格偏激,难觅知己:平和的心态和性格能吸引很多朋友和贵人围绕你身边。性格挑剔,则惹人生厌,难觅知己。
      13)持戒应以律己为要:律人先要律己,不要关拿戒律去律人,天天只见别人不对,不见自己不对。
      四、事无难易,事在人为,唯心坚忍可成。
       1)在顺境中修行,是永远不会成佛的:只有在逆境中奋起,才能搏击出辉煌的人生。
       2)修行要有耐性,坚持才能成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修行的人必须要持之以恒,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一路走到底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3)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智者自度,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帮自己,菩萨也无法帮你。
       4)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机会只为有准备的人准备。
       5)荒地上也能开出鲜花,努力总会有收获:无论多荒芜的土地,只要你肯用勤奋和努力去努力开垦,那么总有收获的一天。
       6)只要有足够的韧性,便没有难成之事:事实上,人生的过程中没有难做的事,只是看你有没有足够的韧性去坚持下来。
       7)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相信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学会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超越自己,把握人生。
       8)快乐需要开发:生活中有很多种快乐,很多事情都暗藏和孕育着快乐,这就需要你不仅要有一双慧眼和手,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9)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改变自己便是度己,也是度人。改变自己,就是在改变世界。
       五、水只注五分,器便稳,谦卑处世为智者。
       1)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做人低调,做事高调才是一种明智合理的态度。只有放下架子做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自己的收获也才会更多。
       2)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聪明人从不自以为是。
       3)智慧中不能夹杂傲慢,谦虚中不能缺乏智慧:有智慧有才能的人是幸福的,但是智慧与才能如果与傲慢为伍就是一种遗憾,谦虚和低调是一种品质,但是这种品质一定不是因为缺乏智慧和自信的产物。
       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谓枪打出头鸟,做人不可太高傲和自大,要懂得适时掩藏自己的锋芒,以免被摧之。
       5)做人就要不言诳语:说真话的好处就是不必记住自己说了什么,如果说了谎话,就要圆谎,圆谎的话多了,不仅会让自己觉得累,还会终有破谎的那天。
       6)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狂妄的人有理想,有希望,而自卑的人放弃了勇敢和进取,他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先有自知之明,然后才能知道其中的差距,才能谦虚地为人处世。
       8)心力要多用来反应自己:做人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9)要学会多用心去倾听别人:只有倾听,才能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指导。
      10)自以为是的人听不见他人的心声:自以为是的人心中总是装着自己的想法,听不见不别人的心声,并常常因此而贻误自己。
       六、欲路勿染,不妄求则心安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理想源于现实,人所追求的应该居于现实,不然会狠痛苦。
       2)人有悲欢,月有圆缺,不要苛求完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十全十美只存在于人的心中,苛求完美的人是在自寻烦恼。接受不完美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3)不满足是心灵的贫穷: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世上谁是富人?谁是穷人?就看他的心里。
      4)钱乃身外之物,德则归己。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公德才是自己的。所以不要吝啬钱财,应多多积德。
      5)克制欲望,才能修成正果:每个人都有欲望,而能否克制欲望,才反映每个人修为的高下。只有能克制欲望的人,才能达到目的。
      6)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每个人都渴望爱,但不必太执著于爱,尤其是不属于自己的爱,因为迟早要分离的。
      7)自以为拥有金钱的人,其实是被金钱所拥有:佛曰:贪欲是万万不得的。不要以为自己是金钱的拥有者,这样非但做不了金钱的主人,反而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8)该放弃时就放弃,舍得放弃才能有所收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有所选择就要有所放弃,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事事如鱼得水。
      9)幸福有时不在于拥有得多,而在于计较得少,只有不计较的人才能用心去享受生活。   
      七、随心而行,随遇而安,一切皆随缘。
      1)让时间带走你的烦恼吧:时间是治疗烦恼的最佳良药,一切都会过去的,就让时间带走你的烦恼吧!
      2)宠辱不惊,得失坦然:该来的自会来,该去的也会去,唯有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
      3)以平常心对待一切,随遇而安:一切皆有佛法,一切皆如止水,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做个真正快乐的人。
       4)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昨日的景色再美,也拿不到今天的画册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5)从容是一种人生智慧:从容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会从容面对生活的每一次起伏波折,生活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6)当你学佛以后,你看什么都很顺:世间的事情本事无所谓好与坏,全在于自己以何种心态来看待。
       7)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修行:不论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心灵的宁静。
       8)生活是自己的事,不用去管别人: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事,不用去在意别人的说法和眼光。
       9)学佛就要做回真我,而不是做给别人看:学佛不是为了盲从别人,也不是为了让人看,而是为了自己心灵的需要,做会真我。
      10)因为你是人,所以随时要认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事实已成定局,惋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认命,才是明智的
      11)放下执著,一切随缘:人生在世,我们为许多执著,到头来发现,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也许放下执著,便立地成佛。
      12)不要站在自己的风景里仰视别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去羡慕和模仿别人,做好你自己。
      八、意气平和,胸怀坦荡,自无可恶之人。
        1)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心存怨恨只会让人心情很糟,而宽容则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
        2)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所谓气大伤身,很多时候,我们静下来想想生气是很不值得的,旁我们不去看到它时,它就烟消云散了。
        3)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能够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包容一切,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是不一样的,你能做的,只是试图去理解他。
        4)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别人的批评,才能让我们更加成熟和上进,批评是进步的良药。
       5)学会接受不完美,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6)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逆境能让你不断成长,使你变得更伟大和杰出。
       7)以包容心态处世,则朋友多多:怨恨别人自己的心也会变得狭窄,只有包容别人,心灵的空间才会更广阔。宽广的心灵必定能赢得很多朋友。
       8)学佛就要永远不去看别人的过错:你看别人的过错,你永远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是至高境界。
       九、小事成就大事,伟业始于足下。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细节成就人生,那些小小的细节,那些毫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常常体现一个人修行功夫的高下。
        2)学不在说,贵在力行:只说不做,不如不说。想到就要做到,不必犹豫不决。不付诸行动的人是只会说话的残疾人。
        3)修行应当日常化:修行,要持之以恒,所以平常心是道,修行应当日常化。
       4)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上: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关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会感觉好累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虚度光阴,往往一事无成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后悔。
       5)路在脚下,宏伟的目标要从小事做起。
       6)认真活在当下,就是最实际的事情。
       7)工作是对自己的尊重,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人生来就要劳作,只有劳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让人生充实。
       8)想到就要做到,不要在拖踏中错过时机。
       9)生命的伟大,藏在平淡微妙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凡的小事往往更能锻炼出一个人的高尚与伟大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任何人做人做事都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