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凛模式”:写推荐信没有模式.因个性化、不套模板的敬业精神引来众多学生求写推荐

“丁凛模式”:写推荐信没有模式
因个性化、不套模板的敬业精神引来众多学生求写推荐
2014年06月24日   A10 :上海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 陈征
  □丁凛是向明中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晨报记者 陈征 1

--------------------------------------------------------------------------------

    □晨报记者 崔翼琴

  她为班里每个学生写个性推荐信,不套格式不用模版,这样的“敬业”引来隔壁班级同学的羡慕,竟也托她出手写推荐——她就是向明中学英语教师丁凛。作为高三创新班的班主任,她是学生的“丁姐”,获得荣誉无数,可在她眼里含金量最高的,是每年被评上的向明“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

  暑假推荐信写了8万字

  “有这样一位男生,有着磁性般吸引人的声音,有着超人的毅力,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喜欢做很多同龄人已经忘却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学生。”“行云流水般的表达,犹如涓涓溪流般地进入我的心田”……这些优美的语句,就出现在丁凛为班里学生写的推荐信上。
  “等到复旦、交大自主招生通知递送推荐生资料,往往只有两三天准备时间,一些规划出国的学生也要申请学校。”未雨绸缪的丁凛早早做起准备,“去年高二暑假,我给班里每个孩子写推荐信,每封都不同,没有千篇一律,没有格式拷贝,个性非常鲜明。”丁凛说。每封推荐信近2000字,班里40个学生,一个暑假丁凛就写满了8万字。
  身为班主任,丁凛做到100%家访,她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了如指掌,写起推荐信,就像在为每个学生画一幅肖像。
  “他有着普通学生不具备的超强适应能力和忍耐力”、“他跟着同学们去参观各类博物馆和社会实践基地,交际能力已经十分出色”、“脸上带有自信的笑容”……这封推荐信描述的学生叫叶宇哲,他是一名江西回沪知青子女,高一刚到上海来听不懂上海话,英语和语文跟不上,连在江西当地拔尖的数学和物理也不再有优势。丁凛了解情况后启动了“特别鼓励”模式,利用中午课余时间,帮助叶宇哲补习音标纠正发音,还悄悄号召班里几个男生邀请叶宇哲一起打篮球,一个学期不到,小男生讲起英语新闻已字正腔圆,还主动担任社会志愿者。这些进步,都被浓缩在近2000字的推荐信里。“希望复旦大学的面试官能认可他的努力。”丁凛说。

  写信神手屡接“外来订单”

  高三开学初,丁凛班上每个拿到推荐信的学生如获珍宝,这也成了年级组里的新闻。“有一天,上过我辅导课的女生郭悦找到我,让我为她写推荐信。她不是我的学生,我不太了解她,仅仅辅导过几堂竞赛课。”但丁凛当场允诺了女生,然后去找女孩的每个任课老师,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社会实践经历样样事无巨细地了解,很快,一份个性推荐信出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没有交集,但这位普通外表的女生的聪慧、严谨、天赋和热情感染了我……”“词汇对于她而言,犹如唱歌的音符,熟记后能够快乐地组织起语句来”,在丁凛笔下,又一个生动的形象活脱脱表现出来。丁凛也成了推荐信书写神手,“外来订单”开始络绎不绝。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封推荐信后,除了“向明中学英语教师”头衔外,丁凛还会署上“2011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后备人选”、“上海市劳模”、“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荣誉。“这不是炫耀,你说复旦、交大面试官看到这些,会不会觉得这推荐信挺有含金量?”丁凛捂嘴笑笑。今年的一个数据是,丁凛班上40个学生中,有30个被复旦、交大预录取或成功申请出国。
  在教学方式上,即使是在繁忙的高三季,丁凛仍坚持让学生“走出去”,社会实践和考察一样不落下。“上海的每次大展,每个博物馆,我的学生都去过。”
  丁凛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向明人,初一到高三在向明度过,大学毕业后回向明任教14年。空闲的时候,她总喜欢在老教学楼那块彩色玻璃窗前驻足,静静地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推荐信(节选)
  尊敬的复旦大学招生办:

  你们好!我是向明中学高三班主任和英语教师丁凛。有这样一位男生,有着磁性般吸引人的声音,有着超人的毅力,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喜欢做很多同龄人已经忘却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学生,我带了整整三年的与众不同的学生。
  ……
  一个非凡的全能型的男生,他的理想就是进入他父母的母校——复旦大学,延续着家族和自己的梦想。相信他十八年的努力一定会在这一刻收获的!
  ——丁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评论(7)

用心的好老师!.



可惜这样的老师太少了!.



一个非凡的全能型的男生,他的理想就是进入他父母的母校——复旦大学,延续着家族和自己的梦想。
~~~~~~~~~~~~~~~~~~~~~~~~~~~~~~~~~~~~~~~~~~~~~~~~~~~~~~~~~~~~~~
惯做嫁衣善渡人的老师.



喝水不忘挖井人
寸草报得三春晖.



回复 1楼落叶小唱 的帖子
非常用心,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这是很可贵的。.



回复 6楼悠优 的帖子

看了新闻
那个丁老师身边叫吴致远的孩子
好大气淡定的样子
爱慕死她了.



旺网上有在这个老师班上的幸运儿吗?.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