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19 10:35
薛涌专栏·“怎么做女人”系列评论之九
神一样的老板
2014年06月18日 A27 :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
--------------------------------------------------------------------------------
□薛 涌
2013年3月,《时代》 周刊将桑德伯格作为封面故事,题目是《不要因为她的成功而恨她》。那正是她大红大紫的时刻。
我马上把杂志拿给还不到十四岁的女儿看,希望这个女性的榜样对她有些激励。
没想到,女儿说她很难把文章看完,也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我问为什么,女儿则反问:“她究竟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我一时有点语塞,马上瞟了一眼《时代》封面的标题说:“她是现在最为成功的女性之一。”
“成功?成功又怎么了?她究竟做了什么?”
“她领导Facebook这样的公司。”
“能领导公司的人多得是。但我还是看不明白她究竟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
一向鼓励女儿追求人生意义而非人生利益的我,面对这么直率的问题不得不反省:确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桑德伯格怎么个了不起法,就跟着媒体起哄。这也可见,媒体要炒红一个人是多么容易。
我对女儿还算是了解的。她曾经跟我说,她也像我一样喜欢历史。但是,她不会当历史学家。她这一生要找些别的事情干,虽然现在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理由是,她希望创造出些新东西来,但历史很难创造新东西,总是记录和解读别人创造的东西。虽然历史读起来很有意思,但守着只有一次的生命,还是要用来创造。也许,她看不出桑德伯格创造了什么吧。其实,我经过她的追问而反省后,也说不出桑德伯格的创造在哪里。我虽然对Facebook 不以为然,但即使是Facebook也是扎克伯格的,或者说是扎克伯格偷了别人的理念后造出来的(这里另有一段知识产权的公案,Facebook也为此进行了赔偿,这至少证明历史不是少数那么几个神一样的人物一手创造出来的)。用这个标准衡量,桑德伯格似乎还比不上家政女王 Martha Stewart。毕竟,由于 Martha Stewart的存在,许多美国人的家居漂亮多了。
看桑德伯格的演讲、电视采访,确实觉得她人才难得。但是,她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连吹捧她的媒体也说不清。她若挣几百万美元大概没人说,但四十几岁就家资十亿美元,她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女儿在和我讨论“老板气”这个词时指出:这个词确实有性别偏见,而且是针对女孩的。男孩中有“老板气”的人其实也很多,只是大家确实不会这么来描述男孩。然而,她对此并不太介意。为什么?在她看来,社会上到处都充斥着“老板气”,人人都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自己的“贡献”或角色绝对不能被低估、一被低估就是歧视;而且,人人都觉得自己应该从大家共同的劳动果实中分得更多的一份……这种自我膨胀,难道不是少一点更好吗?
媒体的明星炒作,和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个人崇拜,几乎成为一种宗教。这种宗教,不停地在造神。每个神一经造出,就有善男信女跟着烧香磕头,把财富和权力都给这些人。这些被造出来的神,怎么可能不自我膨胀?这也难怪,一些有识之士批评美国社会“被管理过度,被领导不足”。为什么?因为管理是发布、接受和执行指令;领导则是一种感召,即点燃人们内心的火焰,使大家自觉奋发。当社会就信那么几尊神、愿意接受其统治时,一切荣耀也就都归于这些神。大家只需仰视着接受神谕就行了。
所以,美国的CEO收入可以是本公司普通职员的几百倍,好像公司的业绩全是这位 CEO 的功劳。普通员工,则成为机械手,重点是怎么管理。一个过度官僚的社会“婆婆”多,一个过度商业化的社会老板多。在美国这么一个老板横行的社会、这么一个对“成功”盲目崇拜的文化中,怎么可能不充斥着“老板气”?(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