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35个人次参与评价】

[体育] 兰兰的成长(高中篇)之二——怎样度过寒暑假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不想在教育板块中争论政治。

仅仅从学术而言,袁腾飞的课没有价值,或者,说得更严重一点,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有负面的影响。用词轻浮,结论武断,常识欠缺。如果这样的老师教授我的孩子,我会在第一时间投诉到学校。我要的是能够开启孩子思考的老师,不是用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灌输一种看似比较另类但并不严谨的观点。他和那些当年说着“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呀就是好”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不容他人思考地灌输。只不过灌输的是另一种观点而已。如果投诉无效,必须面对这种轻浮的老师,我会让孩子转学,宁可去面对照本宣科的老师。虽然照本宣科的老师宣讲的东西我未必会百分百支持,但是至少这种态度不会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拿无知当各性。历史中的观点可以通过分析阅读或者生活阅历来反复琢磨。观点可以有对错,但是治学治史态度、授课态度必须要严谨、要慎重。

袁腾飞的治学态度,对孩子是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其实百家讲坛的东西,当演义看看可以,不适合用来给孩子讲史。易中天的东西还可以,其他的,包括于丹,随意发挥的成分太多。授课方式可以生动,用词可以新鲜,但语意仍旧要严谨。最重要的一点是:提供思考方向,提供参考文献,千万不要轻率地下结论。但这些老师的共性就是在说书中很轻率地向听众灌输了自己的观点,利用公共平台贩卖私货。刘心武在谈红楼的时候,他还是引用了很多书中的东西,结合了一定的史料,讲述了自己思考的过程。虽然他后来的结论也越来越钻牛角尖,但是他在说的时候,还是用了一些探讨的词语,比较少用论断性语句。这种态度分析小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后来的诸位老师对史料大刀阔斧地剪裁,用论断式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轻浮的态度,袁腾飞是登峰造极。但是听众也不习惯去思考,而是喜欢接受新鲜的论断,因此他的走红也不奇怪。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5-19 19:36 编辑 ].

TOP

回复 165#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袁的观点是其次,治学态度令我无法接受。因此,我决不会让我的孩子拿他的东西作为一个系统的东西去学。

治史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史学的教育,就是人生观的教育、情商的教育、了解社会和人性的教育。但是这部分东西已经被弱化。所以很多人认为历史是副科,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因为记性不错,文字也还可以,历史考试总是很好。但我也没有重视历史,没有认真地去深入学习。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掌握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并没有派上用场。

因此,学习历史不是停留在知道某些掌故和奇闻逸事上面。而是要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客观地看待历史的发展和倒退,了解人性的多面性以及在某些关健性历史事件中人性的变化和作用。

我的孩子,类袁的东西,可以用来作为分析的对象,决不能作为学习的对象。我选史料教育孩子,一定是选有着严谨治学态度、深厚文字功底的书籍来给她启蒙乃至深化。林汉达的书,要一看再看。反复熟悉史料之后,学习《战国策》、《左传》、《史记》乃至《资治通鉴》。然后做人物表、时间表、事件表。当人物和事件在时间的串连下形成一张网之后,进行对事件和人物的分析,确定哪些史料是有疑虑的,哪些观点是值得推敲的。一些议题拎出来写作,反复写。比如我会让我孩子读《过秦论》,然后让她自己寻找史料写一篇支持《过秦论》观点的文章,再写一篇反驳其观点的文章。再比如曹操写过一篇文章谈及举贤不必在乎此人的品德。我会让孩子读过之后,写文章跟我谈曹操所处的年代环境、曹操个人的经历,然后写一篇支持曹操观点的文章,再写一篇反驳曹操观点的文章。这种议题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拎出来重写,和前面写的东西对比。看看自己的视角有无拓展,自己的观点有无修正。这样才是教育孩子永远保持虚心的过程。孩子只有知道自己的东西有不断修正的必要,她才会保持虚心,才愿意多听、多看不同派别的人的意见。也只有对自己的不断否定和修正,孩子才会更容易体会到成长中的快乐,而不是混乱。

把先秦的那一段学好,整个基础就有了。当代史没有必要分外着重去学,因为太近,看不清。但是先秦史读透了,整个治学的方法和态度就有了。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我会让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先分析从语言和史料选取中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结合作者的生平、环境,谈谈作者性格的成因,以及作者观点的成因。然后再分析他的作品。先读人,后读人写的史。不会读人,亦不会读史。历史都是人写的,是编排过的东西。近代的史学著作,各个派别的人都会选。大陆文革前的史学家以及港台史学家的作品都会让她看。精选几部就可以,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的书目。看完了pk,跟作者、跟我都可以。作者的观点可以多样,但是作者的功底必须深厚,态度必须严谨,判史如断案。
也许这种教育很花时间,但是这是真正的教育。值得从小学贯穿到高中的教育。

文史哲的编排非常正确。文是基础,史是桥梁,哲是世界观。没有史做桥梁,形成的世界观是易变的,不慎重的。在环境的巨变之下不会有宁静的内心。虽然有人说读书没有用,那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读透书本,包括我自己。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5-20 11:28 编辑 ].

TOP

回复 166#水之形 的帖子

我的孩子读史在我这里过关,她自己到外面去学什么,我都会比较放心了。因为她通过这些教育学会了读人、读己、以及结合具体环境去分析事件。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有人长时间地跟她pK。这也是我不肯高中放她出国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5-20 11:21 编辑 ].

TOP

回复 169#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真话”、“假话”,这是二元思维。

对于历史,没有绝对的真话,有的只是当事人站在不同立场上以及后来旁观者站在不同角度上的不同结论。学习历史的时候,应当多角度了解,然后进行合理的组建。始终保持自身对于历史的敬重,知道自己的观点有被修正的空间。钱穆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慎重的学者。

二元法的思维正是要通过历史的教育进行修正的。否则,对于这么复杂的对象,只有“真”、“假”两种结论,无异于瞎子摸象——为了大象究竟是象蒲扇还是象柱子而争吵。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5-21 10:22 编辑 ].

TOP

兰爸:你客气了。拜师就免了,我不是语文老师,免得把经给念歪了。至于谈谈对兰兰文章的看法,你先告诉我从哪个水平上去点评。.

TOP

回复 181#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周末之前发到你信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