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2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疑惑这些大学的什么专业如此受到上外附中同学青睐?

其实,国外的全额奖学金,听说都是些不热门的专业,数理化待在实验室外国人不要学的专业,中国人可以拿全奖。真正好的出来收入高层次高的专业,一般很少有奖学金的。
所以,学生要有才,家长也要分挺,才能进最理想的国外大学和专业。两者不可缺一。不要因为可以省钱而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TOP

我20周岁的小表妹最近刚从温哥华回来探亲。她说,加拿大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的,对中国学生来说,在国内考北大复旦肯定比考加拿大的世界名校难。而且,上海的高中生,只要有高中毕业文凭,不用考试就可以直升加拿大的COLLEGE,比如她今年考进的某校,1年以后可以努力,有机会转到温哥华最好的大学UBC(世界前几十名的),当然,这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首先语言是个关。
进国外名校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但要从那里毕业,确实要很辛苦的,有的大学生温课到深夜2点。国外的中小学轻松,大学压力大,正好跟国内相反。.

TOP

奖学金 为何是双刃剑

摘自:http://book.sina.com.cn/nzt/live/edu/liuxuesqmj/42.shtml
 于是,在一部分国人心目中,国外大学的奖学金花落谁家,谁家便被罩上了两重光环:既有物质文明中,货币的含金量;又有精神文明中,优秀生的荣耀。

  然而,渐渐地,国人又发现:人家奖学金的设置,是很有章法的科学分布。

  那就是:既有对攻读热门专业,才智高超者的褒奖;

  更有对攀登基础学科高峰,艰苦登山者的鼓励。

  国人还发现,由于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即使是在百里挑一的高材生之中,倘若仅有一半人涌过去申请奖学金,也会造成人家那边供不应求,乃至脱销的情形。

  对于已拿到名校理想专业奖学金的天才学生,大家自然是除了祝贺,就甭说什么了。

  但对于那些只是计划要拿到基础学科奖学金(因为相对机会多一些)的同学来说,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对未来充满艰辛的攀登历程准备好了吗?

  所谓“艰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留学前后的所有课程均很枯燥,且都难学。

  其二、即是拿到奖学金,第二年也可能存在变数。

  所谓“变数”,就是奖学金中途断了。

  这变数又包括主观造成的和客观造成的。

  主观方面,是有可能因为你的学习跟不上,成绩不合格,而失去资格;

  客观方面,可能是项目资金后援出了问题(尤其是读学习时间较长的博士时,出问题机率较大)。

  其三、美国如今的就业行情也今非昔比了,读基础学科的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也并不太容易了。

  那么,如何衡量自己是否准备好了呢?

  衡量的方法也包括三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可供你进行自我评估。

  其一、你是否已属于清华、中国科技大等理工科名校团队中的一员,或者基本具备与这个团队旗鼓相当的实力?

  其二、你不可以是那种翻个山坡,就得拿到一个成果,如不采取“积小胜为大胜”战略,就自信心严重受挫的同志;而是属于有韧性、能攻坚、逢考必胜,又耐得住寂寞的理工科高材生。

  其三、你的大学四年要这样度过:

  前两年,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成绩不低于B档次的前提下,拿下托福和GRE。

  第三年,腾出较多精力专攻专业课,至少要有几个A--档次的成绩作为亮点,以便第四年申请时,去晃洋教授的眼球。

  另外,还要准备一点论文之类的作品。

  第四年,从上百家奖学金机会较多的美国大学中,选学校、选专业、整理好个人材料邮出,然后等佳音。

  记得一位学生家长在听完我们讲的这三个方面之后,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在大学“这么辛苦拼了四年,拿到的奖学金折成人民币最多能有多少?”

  我们答:“这太准确的数不好说,不过,三五十万人民币总有吧!”

  那位家长听后,表情先是惊诧,后是有点失望地轻吐了一口气。

  虽然不想让他太失望,但我们还是又实事求是地补上一句:“大部分人还拿不到这么多。而且,甭管拿多少,一般都要用工作补偿。”

这回,那位家长的表情似乎应该这样描述:吃惊加无奈。然后又释然地自问自答:“这有什么奇怪?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们猜想,在那位家长看来,三五十万人民币应该不算什么大钱。

  为这点钱如此拼命竞争,到头来,还可能学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奖学金还可能断顿,将来还可能难找工作,实在难说值得。

  果然,那位家长接着问:“有没有少给或不给奖学金,但是,申请不那么难,要求不那么高,将来工作又不那么难找的研究生可读呢?”

  我们的回答是:“当然有”。

  于是,我们便把北美地区,即美国和加拿大有关硕士研究生的种类、课程设置的数量、学时长短、教学特点、教师授课方式,奖学金发放和毕业后工作方向、薪酬等方面的不同,一一介绍了一遍。

  美国和加拿大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培养研究人员为主的硕士,如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应用科学硕士等等。

  第二类是以培养专业人员为主的硕士,如会计硕士、金融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等。

  即使在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学院,所培养的硕士也会按上述这两大类来区分。

  例如,在某大学的工程学院,就会有应用科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之分。

  再例如,在某大学的教育学院,也会有文学硕士和教育硕士之分。

  在课程设置上,两类硕士的区别是:专业硕士课程较多,一般要有10至15门课程,另外,再加课程报告或实习报告。报告由指导教师阅后打分评定成绩。

  而研究硕士的课程一般只有4至8门,但还要有论文。而且,论文必须经过答辩。

  在学习时间上,全日制的专业硕士一般在12个月,最多18个月内即可完成学习。

  研究硕士则要长一些,一般在一年半至两年半之内完成学习,有时甚至需要三年。

  因为,要视每个人通过论文答辩所需的时间长短而定。

  在申请过程中,专业硕士的申请程序较简单,因为一般无需找指导教授认可。

  而研究硕士一般要先被指导教授接受才行。

  奖学金,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率和薪酬问题,一般是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

  因为问的人较多,所以,这也是我们一段时间以来,时不时就会分析琢磨的三个问题。

  之所以要琢磨,主要是不想照本宣科,仅仅把“研究硕士奖学金机会多,而专业硕士一般没有,且学费还贵”等等人家的规定重复一遍。

  而是要琢磨出为什么会这样?

  琢磨出针对这样的规定,什么类型的同学应作什么样的选择,其性价比才最高。

  由于没有框框束缚,思想比较解放,我们通过与人交流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象我们这么想,这么判断的人并不多;

  可是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多;感到恍然大悟的人倒有不少。

  下面,就把我们有关这方面的思考,简要地说给大家听。

  首先,我们觉得,北美乃至其它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个不适应市场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两点。

  第一、就业市场对研究型人才需求减少,而培养这类人才的教授却基本没减,也没法减。因为,许多人已成为终身教授了。

  第二、技能类人才受市场欢迎。但因需求变化快,学校在师资、教材等方面总慢半拍。这可以从不少大学头一年不学专业课,只学相近的基础选修课等现象就能看出来。

  对这一现象的根源性分析,虽属于一家之言,但经向多位在国外大学留学或任教的同学、助教求证,基本属实。.

TOP

 因为,如果经济处于强势状态,你选个冷一些的专业,毕业后就业也基本无忧。

  但如果经济处于衰退期,或者某一个行业已处于泡沫膨胀后的破灭期(例如上世纪末的网络经济)。那你在选择读什么专业时,可就必须反复琢磨了;就未必仍按照谁给奖学金,我就跟谁学的模式,来决定自己的未来了。

  换个角度说,还没跨出国门,就有一个资助你留学的承诺,的确很荣耀、很诱人。

  但是,如果这笔奖学金因你成绩不行,或者因你转系去学别的专业,或者后续资金跟不上等原因断顿了;

  如果几年后的毕业文凭起不到职场敲门砖的作用,那这个折扣可就大了。

  再者说,有的家长和同学可能忽略了这样两个情况,即:许多没有奖学金的技能型专业有带薪实习。

  而所谓奖学金,其实大部分属于助教津贴或助研津贴,也是要凭工作换取的。

  由此可见,彼此都是要付出的。

  正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可带薪实习,对于一个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却是一个极有效的助推器。

  总而言之,留学这项工程的设计,不仅需要有经济学的理念,而且,需要有运筹学的理念。

  所谓运筹,简单地说,就是把要做的事,分轻重缓急,安排好次序。

  安排的原则是:不光看开始的效果,还要看运作发展中的效果,更要看最后的效果。

  本小节最后再强调几句:奖学金的确是把双刃剑。

  它有金钱的功能,但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金钱。

  它是你留学的能源动力,但你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则要自己把握。

  每个人的剑术,风格有不同,水平有高低,但有两点是一样的,即:舞剑是一种表演,而击剑则是要论输赢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