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观察小草,是体会生命之美的一堂课 (张文亮)

观察小草,是体会生命之美的一堂课 (张文亮)

观察小草,是体会生命之美的一堂课 (张文亮)
https://www.ai-kan.net/?p=87874

观察小草,是体会生命之美的一堂课   (张文亮)



野地的小草,

不要花钱,能观看,

走到野地,能观察。

有时暴风,有时豪雨、有时干旱、有时幽暗,

小草的生命依然旺盛。

只要有点亮光,就能存活,

夜,是小草成长的时机,

像是手电筒,黑夜里更显功用。

给经常失意、失望、病痛、苦闷的人,

因观察小草,

而有盼望与平静。

为什么在乎野外的一株小草呢?小草的存在,与我们生命的底价值有关系。小草经历气候的变化、土壤的干涸、昆虫的咬噬、人为的破坏,能持续地存在,而且生意盎然,这是何等恩典的见证。有些人,小时喜欢绿软如茵的草地,长大时就忘了。有些人,拥有大自然观察的能力,能够鉴赏、解析、分类、归纳,得到知识,却变得骄傲,失去如小草的卑微。有些人,喜悦观察小草,却以为只有药性的功用。我所羡慕的是,发现小草像个美好的路牌,指向更美好的前方,让人重拾盼望向行。

观察小草的自由

小学教育,常有「自然科学」的户外课,留给孩子美好的回忆。进了中学之后,观察大自然的课几乎消失。大学教育,以为祇要课本,就可以取代亲自接触大自然。到了社会,人更难与小草接触。近代的文明,像是一部嗜人的大机器,不断将人吸入涡流的中心。例如近代科技制造的电玩,每日留滞千万个青少年人的眼目,直盯在小小的平板屏幕上。似乎不肯让他们的眼目留有余辉,观看周遭的小花与小草。如何让他们从2-D的屏幕,转向3-D的大自然?何等盼望,未来有这种新兴的产业。

科技生产要标准化,才能有效率,生产一台与一亿台,是一样的程序。可是当人使用科技产物,也会逐渐一致化,这是个人特性的流失。当众人使用 ipad ,你就容易使用ipad;当众人玩哪款电玩,你就容易玩哪款电玩。但是当你走到小草之旁的那一刻,小草之美的多样,会滋生你的独特性,不被人为的标准所束缚。二十世纪以来,人类最大努力的结果,是破坏大自然;最大生产的副作用,是不让人进入大自然。美好的河川,要围上高高的堤防;蜿蜒的海岸,要抛上水泥消波块;翠绿的森林,要砍伐铺路;黑夜星空,要用霓虹灯去染红;野地的花草,要喷上杀草剂;虫鸣鸟叫,要用引擎声去铺盖等。即使户外旅游,也多吃、喝与购物。

讲桌前的鸿沟

请不要将走到人生的尽头,才去观看放病床边的花草;年纪老迈到不良于行,才去谈「园艺疗法」。一生缺乏接触小草,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克雷布斯(Hans Krebs, 1900-1981)是著名的分子生化学家,他发现碳烃化合物,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将能量储于ATP。至今普世课本仍以他的姓名,称这些反应为「克雷布斯循环」(Krebs-cycle)。他在晚年时曾写道:「对大自然的喜好,不在年龄的大小,而在深度。观看野地的小草,不需要特别的天份,而在持续的学习。要看出小草在变动环境中,不易令人察觉的适应力,这需要耐心。这给人提升内在鉴赏的品味,自我独立学习的能力,与对美好深深的持守。」

观察的英文observation, ob-是「去」(to), serve是「注意」(servate ), observation是「去注意看」。中文的「观察」,也是「观看」与「查验」的组合。所以观察是行动,不祇是亲自前往,而且所看有个焦点──唯美的参访、艺术的取材、休闲的观看、生态的喜好、农业的采集、濒危物种的保育、商业的用途、或知识的印证等。小草是个宝藏,人带什么容器来,就可以带走什么。

三眼教授的小草观察法

我是一个物理学家,从在学生时代「环境物理」,就带给我许多的乐趣。物理的影响,使我在观看小草上有一道小门缝,让我由此门缝进入。所以小草的颜色、生长的方向、与阳光的互动、阳光对叶片的穿透性、风中的摇摆、叶片的大小、不同叶片的比例、花瓣的排列、茎的伸展、空间的分布、清晨露珠凝结的位置、种子的样式、植株的结构、花粉传播的方式、昆虫的咬痕、周遭土壤干湿的影响等,会不自觉地成为我的切入点。

在观看小草时,我近观有时,远看有时;站着有时,蹲下看有时;趴着看有时,躺下看有时;清晨看有时,早上看有时;中午看有时,黄昏看有时;晚上看有时,夜深看有时。小草的种类很多,我选较没看过的、不熟悉的,或是第一眼看不怎么样,第二眼看没什么印象,再看第三眼才看出其巧妙之处的。我不太看,第一眼就悦人眼目的,对小草如此,对女孩子也如此,我自知软弱,不敢再看她们第二眼。

当我站在学校的讲桌前,即使学生坐近前方,中间似乎仍有一道无形的鸿沟。我的知识来自大自然的亲触,讲解是知识与感受的交织;但是学生是浸泡在人为信息的鸿海中,一堆的琐琐碎碎,几乎己经充塞学习的空间,如何能够再倾听?

爱的桥梁

每次的上课,都是向天的深盼。鸿沟之上依然有桥墩、有桥梁,有一天可让学生走过来。真的会有学生走过来吗?是的,我相信。「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其中最大的是爱。」(And now abideth faith ,hope, charity,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charity.)。爱使老师有信心,有盼望,总有学生会走过来。

亲爱的,当你在想要不要走过来时,请容让我介绍一棵小草。

了解小草的用途,

若大量的生产,可以获得「财富」。

了解小草的「生长」,

若深入的研究,可以获得「知识」。

了解小草生命的特殊性,

若单纯的观察,可以带来「赞叹」。

啊~许多人,

总想将财富、知识、赞叹划对等,

但是如果只能选一项,

先选哪一项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