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精养女儿实验报告(连载)

回复 50#混凝土 的帖子

比起他女儿来,这个做爸爸的人品行为更令人不齿。
根据报道来看,爸爸的背景就是从体制内的记者下海开广告公司,但没下干净,要留一个记者的位子保底。然后利用原来的资源拉广告生意。
这个女儿呢,从小学习成绩不行(只有模糊的“考上重点中学”一条,如果还有其他的话早就大书特书了)。什么样的人去新西兰的大学留学,大家都懂的。
现在用来吸引眼球的无非就是,懂得资源互相利用,有“千万”身价,人漂亮这几点。.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52#伊万豆夫 的帖子

说实话,他父母做到这样,女儿能有现在这个状态,满可以值得欣慰的了。他家的这个案例如果放在个人的层次上讲,我们没有权利去说三道四,如果见面了处于礼貌可能少不得还要恭维几句。
但是,拿来出书,做宣传,包装(不知道是包装他女儿还是他自己或者两者皆有),就怨不得大家用放大镜来看你。把一些不那么美的,甚至是丑恶的东西,当作美来大书特书,就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
就比如芙蓉姐姐,说实话长成她这样的人如果在生活中,绝不会有人对她另眼相看。但是偏偏要到台上去扭成一个S型,还自我感觉良好,就令人作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3-17 09:55 发表

“作为秘密,她没有将这件“调包”的事告诉妈妈,却得意地告诉了我,并和我一起分享打破框框带来好处的快乐。”
看到这段,我还在想呢,如果是我女儿,她一定会把这个西瓜傻傻的带回家,咳!

[ 本帖最后由 lidia97 于 2010-3-17 11:19 编辑 ].

TOP

昨天看了两段,今天全部看了  ,觉得老鼠那段有意思 , 这爸真能想阿. 也十分同意教育,家长先行
同意上面几位家长的   西瓜之事不妥, 孩子送到老师家,我们也做不来  感觉这位爸爸比较现实...有些内容也概念多过实操.不过,看看案例无妨, 多听多看多比较, 再结合自家价值观, 对寻找适合自己家的教育方式总归不错.

TOP

这个社会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那么各人价值观的基础和底线在哪里?想想就头晕。常常觉得面对孩子,不敢妄谈教育。.

TOP

回复 56#welly 的帖子

同意,特别是这个社会上“身价”高的人普遍道德有缺陷,这种环境下,如何保持自己的信念,这非常难。
有的家长希望实现折中模式,一方面和光同尘赚大把的钱争取社会地位,一方面在内心标榜善良和高洁。
可是这种折中模式真得能做得到吗?.

TOP

回复 52#伊万豆夫 的帖子

谢谢分享!
不少家长都愿意热情分享和介绍 ,我们才有机会留意到很多远近的教育实例  无论经验和教训,  兼听则明吧   不同的视角和信息可助我打开思路,   不养儿还没这学习机会呢  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可抵消小倔儿对我的折磨也,.

TOP

(为什么都是女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是养女儿啊,有没有找一本如何养男孩子的.类似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写的比较朴实的那种。)
非常赞同。看看外面好多成功教案都是写怎样培养女儿的,是不是培养优秀男孩实属不易。.

TOP

任何育儿经验,要学的都不可能是细节,学的是一个精神。通过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反省自己的育儿水平是否及格,或者勉强可以算良好?自己是否有暴言暴行,强词夺理,以大欺小,大致改掉了这些坏毛病,孩子也能八九不离十地健康成长了。成龙成凤,说实话真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要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成龙的,就算父母文盲、言行粗鄙,他也照样成龙。.

TOP

家有女儿。
写的真好,好喜欢啊,谢谢了。.

TOP

回复 60#城市的风 的帖子

有道理,有人说三岁看老,人的性格虽然后天可以培养,但是先天的因素还是占了很大部分,当然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是我们家长应该做到的,可惜我经常有点以大欺小呢, 先自我批评一下..

TOP

好------收藏了

.

TOP

家长培养的东西基本都是应试教育不考的东西,家长有花头么,怎么说都是对的,换个平民百姓试试.

TOP

回复 64#s1100 的帖子

侬倒看得蛮穿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Peterling妈妈 于 2010-3-17 14:09 发表
(为什么都是女儿,也是养女儿啊,有没有找一本如何养男孩子的.类似于,写的比较朴实的那种。)
非常赞同。看看外面好多成功教案都是写怎样培养女儿的,是不是培养优秀男孩实属不易。
现实生活中,有出息的男孩子很多啊。.

TOP

回复 59#Peterling妈妈 的帖子

有培养男孩的,老盖茨写了本书,关于怎么培养小盖茨的,可以看看的,很不错。

还有旺网上考爸,你可以搜索他的贴子,看人家怎么培养考王的,呵。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3-17 22:48 编辑 ].

TOP

回复 53#jyuntoku 的帖子

“他家的这个案例如果放在个人的层次上讲,我们没有权利去说三道四,如果见面了处于礼貌可能少不得还要恭维几句。
但是,拿来出书,做宣传,包装(不知道是包装他女儿还是他自己或者两者皆有),就怨不得大家用放大镜来看你。把一些不那么美的,甚至是丑恶的东西,当作美来大书特书,就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

特同意,昨天看了这个案例后心里也在想,这个爸爸肯定是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才写书的,但是从现有的材料来看,证明其成功的主要例证是年纪轻轻有上千万的资产,当然也包括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过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太多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千万资产。那么就是说,成功的标准还是金钱了。而且还是早早地赚到了钱,这就更好了。这好象与爸爸说的“要有耐心等着地瓜长大”不太吻合。生命是值得慢品的,为什么要走路一阵风,中学跳三级,年轻发大财呢?为什么不过童年,直接培养小大人呢?

就象上面一个MM说的,如果这个爸爸没有这样的家境,不能走这种路子。依我说,没有这种狠心,也不可能走这种路子。那这种“成功”,还能推广成经验吗?

刚在情感版块看了另一个贴,也是关于父亲和孩子的,深深感动。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13188-1-1.html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3-17 23:11 编辑 ].

TOP

回复 67#胡豆妈 的帖子

谢谢胡豆妈推荐,去找找看一看。旺网上都是强人,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TOP

恩,取其精华吧,毕竟人家有一个成功的女儿。.

TOP

 7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