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BG2ea301Nvohxb_uPKkSFg
如懿为什么会掀桌子不玩了?
原创: 侯虹斌 侯虹斌客厅 今天
记得点击上方蓝字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随着《如懿传》大结局,剧中人的宿命一一尘埃落定。重新回想,它确实不那么像传统的后宫戏。爱情、权力、宫斗、生育、死亡……传统元素它都有,但主角和视角,都是失败者的角度,是为皇权与爱情唱挽歌的。
谁不想写那种一路升级打怪、最后凯旋高歌的胜利者呢,多么符合观众心理啊。但如懿传就偏偏是一部真实地刻画现实宫庭的写实剧,一部处处憋屈的现实主义。
这才是真实人性。
《如懿传》剧照
1/3
如懿与皇帝断发离心,剪开帝后画像,分明就是摆出了离婚的架势。满人只有大丧时节才可断发,如懿当皇上面斩断发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粉丝们称这一幕为“休夫”。
皇帝气呆,下旨送如懿回宫,非召不得出。但是,坐在游船上,神色凝重的如懿,脸上似乎什么表情也看不见,又似乎心有惊涛骇浪。但是,我们都知道,至少哀莫大于心死的她终于解脱了,做了一件痛快事了。
如懿天资聪颖,而且,她能在冷宫里蛰居三年、不改心性;这次却彻底与皇帝闹掰决裂,而且不给挽回的余地,说明她并不是冲动所为,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已经在等着这一天到来了。这只不过是一个对多年情分的告别仪式。
首先,直接原因是,如懿对爱情死心了。年轻时,她跟皇帝讨论过西洋画师郎世宁所说的“一夫一妻”,她心生向往;但她也知道,天子家焉有一夫一妻之理;她隐忍多年,不是不能容人的。但是,有些女人的出现,让她知道,皇帝抓住她的手已经放开了。炩妃,乾隆说,她知道我喜欢啥,什么都顺着我,我开心。寒香见,乾隆花痴一样追求而不可得,还央求如懿给他说合;后来又因为寒香见喝了堕胎药赏了如懿一记耳光,还让郎世宁给他和寒香见二人做画像。
看看皇帝对如懿说,“我跟你是少年情份,心意相通;跟寒香见是情起中年,情难自抑”的时候,那种嘴脸——眼睛不瞎的话,如懿实在是没办法骗自己他还对自己有爱情了。这种拉皮条的事,红楼梦的邢夫人可以做,可以向贾母讨鸳鸯,反正没脸没皮,只要老公高兴就行了;如懿不行。
数不清的女人,倒也罢了;但这个乾隆皇帝,更致命的问题是自私刻薄,刚愎自用。这第二个原因,是内在原因。比如说,他听信钦天监谗言怀疑如懿克死皇子、又怀疑她与凌云彻有私,怎么解释都不听;偏偏干得出谋害皇嗣、诬告陷害这样的恶事的,是炩妃。皇帝那么敏感猜疑的人,他难道心里没数吗?知道,可皇帝觉得炩妃柔顺,如懿老是违逆自己的心意;所以他有意抬举前者,惩罚后者。真相如何,他不在乎;是不是好人蒙难,奸人得逞,他无所谓。
如懿失去儿子卧病在床时,皇帝反而来责怪她孩子本是自己盼望的祥瑞之子,却因为她的命数被克死
与其说如懿忧心失去了皇帝的爱,不如说,随着时间流逝,如懿越来越困惑:她是怎么会爱上过这样的个刻薄猜忍的“渣渣龙”的?
他不值得爱,比他不爱她,更令人绝望。
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穆念慈和阿紫,谁的心里更苦?前者,穆念慈的爱人杨康认贼作父、下作卑鄙,令世人不齿,但只全心全意爱她一人,与她成婚;后者,阿紫爱的人萧峰连正眼都不看她,厌恶她,但却是义薄云天、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世人能明白阿紫的苦,知道不被爱的凄凉;却难以体会穆念慈的绝望:
阿紫为萧峰殉死的时候心里是幸福的、满足的,她可以单方面陶醉于自己爱情幻想,假装能分享他的伟大与荣光;而穆念慈,虽然有了孩子,却只能觉得这一段恋情是耻辱,连孩子也蒙羞。
——何况,乾隆连杨康的一心一意都远远不如呢。
如懿心死是必然的。
2/3
如懿能意识到,可别的妃子怎么就没有这么多要求?怎么她们就不会心死?
很简单,她们没有这种奢望。
“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是如懿的专利;她与弘历少年相爱,求一心人;别人没这个资格。妃子们,忙着求生,忙着升职,忙着生小孩(尤其是男丁),以求成功通过KPI考核;同时防止别人升职。大家都很忙的。
就只有如懿,出身好,地位高,仍然期待她的少年郎回来,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恋爱脑”。
其实,皇后是一个工作岗位,职责是管理后宫,顺从皇帝,让皇帝舒舒服服享受女色和家庭生活。还要协调妃子之间的关系,保护孩子们长大,维护纲常和秩序。
皇上立后的意义,也在于能使“万世其昌”
最重要的纲常和秩序就是,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而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君王与后妃之间,只有强者在宠幸、弱者在承恩,哪来的爱情?
如懿面对的皇帝,别说是乾隆这位几千年封建王朝的专制顶峰朝代里处于巅峰位置的皇帝了,随便换哪一位,她的爱情梦也必将破碎。本来就不合规矩。
讲真,后妃,尤其是皇后,给她的职责要求,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要求她们得到宠爱,讨皇帝欢心,但又不能狐媚或不端庄。不受宠,你就是只容易被人捏死的蚂蚁,吃馊饭,保护不了家人;但那些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女人,则会变成历史的替罪羊,从妲己到杨贵妃到冯小怜,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就算是当时得宠的炩妃也走得战战兢兢
2、必须规劝皇帝回正道;但皇帝不仅可以不听,还可以因为她的劝责惩罚她。西汉时汉成帝的宠妃班婕妤,一会儿劝皇帝不要带自己乘辇有失身份,一会儿劝皇帝应该向明君贤臣学习;皇帝终于受不了她的永远正确,转身投入了舞女赵飞燕怀中。
如懿也因规劝流连于烟花女子的皇帝而被打
3、皇帝拥有对皇后的绝对权力,但皇后需要为皇帝的行为负责任。皇帝可以管皇后,皇后管不了皇帝,但如果皇帝行为失范,皇后是会要负管理后宫无方之责的。
4、帝后关系,也是君臣关系。皇后只是大臣,责任和义务是泾渭分明的。然而,因为有了夫妻情分,男女之爱,容易产生错觉。 ——如懿劝谏,就被皇帝以“朕就以天子之命告诉你,不可以顶撞朕、忤逆朕”训斥,一巴掌打醒。
3/3
问题是,后宫没有退出机制,只有开除机制。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后妃,不甘心的后妃,除非一死,很难逃脱。
不过,在虚构的影视作品里,还是有规则破坏者的。甄嬛心死之后,顺应这种规则,复仇,反杀;眉庄心冷之后,转而侍奉太后,并生下与别人的孩子。都可以视为一种反抗。如懿无处可逃,离不开这“不得见人的地方”(贾元春语),怎么办?
压垮如懿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皇帝流连于烟花女子中。她忍无可忍,斥责曰:“刚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虚伪,疑心深重的是你!”“臣妾做这个皇后已经做得厌烦疲倦!不想再忍了” “皇上与臣妾曾经结发为夫妻,如今臣妾断发为祭,给去了的青樱与弘历。”
简单来说,就是一直憋着委屈、守着规矩,尽君臣义务、夫妻情分的皇后,掀桌子不玩了。这个规矩是不公平的,不道德的,我守规则,你不守,我还怎么坚持?它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青春与美好。。。还有爱情。每个人在这个规则里都变得面目全非。我不玩了,或许会招致报复;可我继续,也是行尸走肉了。
与其如此,不如了断吧!
做了决定,如懿反而安心了。就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她很平静地接受所有后果。
大结局里,乾隆虽然对如懿的死颇为感伤,但他仍然不能原谅她的断发“休夫”之举。他说:
“朕以礼法治天下,如果每个人都像她一般的话,朕要如何辖制天下百姓,辖制前朝后宫?”
这话,反过来证明,如懿的反叛,就是打破了皇家规则,动摇了他不可一世的信念,打破了他笃定的“全世界女人都爱他服从他”的自信。
你以为皇帝就没有损失吗?帝后不和,皇家颜面不保;他也再不立后。这也是如懿断发的意义。
后宫里,女性敢独善其身,就是最大的反叛了。因为它重新定义了“善”,重新定义了“对”。如果迷失本性,又有何胜利可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失败者之歌”,是难能可贵的。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18-10-17 21: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