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0个人次参与评价】

[下载] 关于H1N1的预防,目前为止最好的忠告

回复 19#Angel妹妹妈妈 的帖子

送花了.

TOP

甲流疫苗怎么不能致死---转贴甲流疫苗怎么不能致死?——现在为国庆游行人员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并不合适  

标签: 猪流感  疫苗  国庆  墨西哥  传染病  
     日前,我市已经开始进行甲型流感的疫苗接种工作。据卫生局介绍,本市甲流疫苗接种将分为三步:国庆节前,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学生、成人是重点接种人群。同时,虽然甲流疫苗为免费接种,且严格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接种原则(http://news.sohu.com/20090923/n266944204.shtml),但是有关部门却利用公众缺乏免疫学知识,有意隐瞒疫苗接种的实际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的问题。

    首先,现在给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学生接种,如果是为了避免国庆时他们发生流感实在是太迟了。根据有关企业和WHO介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类似,且产生保护性免疫,一般需要连续接种2剂,2剂间隔不能少于2周。同时,一般疫苗发挥免疫保护作用,需要至少2周的疫苗潜伏期,3-4周才能达到保护的峰值,所以新型流感疫苗进行临床试验时,提供的数据是接种3周时保护率为85%。因此,现在进行疫苗的接种,不可能对不到2周后的庆典起到任何的保护作用。

    其次,卫生局虽然严格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接种原则,且获得了多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其对于疫苗成分,尤其是其中潜在有害物质的含量却不提供给接种者及其家属。我们从疫苗的接种提示中,可以了解到目前的这个疫苗,除了含有流感病毒及鸡蛋成分外,还至少应该有裂解剂(成分未披露),甲醛和庆大霉素等。甲醛的危害,我们是很清楚的,可以引起肝癌等恶性肿瘤。而庆大霉素用药过程中可能引起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等耳毒性反应,影响前庭功能时可发生步履不稳、眩晕。也可能发生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等肾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者有因神经肌肉阻滞或肾毒性引起的呼吸困难、嗜睡、软弱无力等。偶有皮疹、恶心、呕吐、肝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低血压等。 少数患者停药后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等耳毒性症状,应引起注意。其他不明成分的副作用还无法推测。当然,这些作用与这些物质的含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接种部门应该提供这些物质的确切含量,供接种者判断。

   最后,有关部门刻意隐瞒流感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有关部门免疫学中心的负责人(http://news.sohu.com/20090923/n266941134.shtml)竟然称“总体来说,国产甲流疫苗接种非常安全,特别是不会致死”,并称“首先可以肯定,死亡都是耦合的,有些是加重本身的基础病进程所以造成的。因为,即便不接种疫苗,有些慢性病也可能发生死亡,所以接种以后偶发的一些死亡肯定是有的。”这是很令人失望的。但其实,1976年美国新型流感疫苗接种的历史悲剧告诉我们,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死人,而且可以引发接种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接种者瘫痪。不仅国产疫苗无法做到,就是进口的流感疫苗,也能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 流行性感冒疫苗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评析 作者:王爱珍,赵勇进,王少信,张庆美,宁清华, 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计划免疫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2005年 第01期)。这种严重的流感疫苗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一般出现在接种2周以后。格林巴利综合征无特效治疗办法,只能支持对症处理,该疾病一般为自限性的,70%可以自愈,但25%遗留神经功能缺损,5%患者会死亡。

    虽然,这位免疫学负责人称,“如果诊断鉴定严重不良反应,省级财政还有经济补偿”,但他只承认“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接种后12小时以内发生,可能会持续1-2天。”显然是在规避接种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因为要接种2周才可发病)及死亡后的索赔的问题。

   现在的许多医疗实践,打着知情同意的幌子,不提供准确的信息,强迫没有相应知识(尤其是免疫学知识)的患者接受,导致患者健康受损,甚至死亡。双黄连就是典型的这样一个非科学的伪中药,但其致人死亡后,却仍然被销售和使用,很令人痛心。

    应该警惕的是,发生格林巴利的接种者往往没有所谓的局部不良反应,容易被忽视,所以接种者一旦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提醒医生疫苗接种史,以免延误病情。

   希望有关的部门和领导,能够讲科学,按照免疫学的规律办事,不要再因为国庆大典做这种愚蠢的疫苗接种了,因为已经太晚了。同时,由于接种2周左右恰恰是不良反应的发病高峰。例如,前面介绍的格林巴利病人就是在9月17日接种疫苗,而恰恰在10月1日发病的。所以,我有时候真的怀疑我们有关部门做事的动机了。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TOP

回复 23#Angel妹妹妈妈 的帖子

意外几率还是很小的吧?就像做手术要签同意书一样,上面列了各种可能的风险。.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