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徐汇的梅陇小学怎么样?(现在叫启新小学)一,再问宝宝在华理附小的mm,这个学校怎么样

引用:
原帖由 乔尼妈蜜 于 2008-3-11 13:27 发表
民工子弟进入普通小学不可能单独分一个班的吧,这样岂不是有歧视之嫌?
启新小学的民工子女是分班教学的.这一信息是根据楼上6#楼的启新学的网站内的所透露资料而得到的,你可以点击该网站,进去后,再点击"党建工作"再找到"相关内容列表"其中有一篇文章"因为我是共产党员"的第二段,就讲了学校是如何教育和管理"外来子女班的"这就说明,民工子女是分班管理的.
其实,有的民工子女相当的好,如<新闻晨报>上曾介绍一位民工子女,学习很刻苦很自觉,学习成绩及好,是学校的大队长,而他的父母是典型的农民工,文化不高,也从不管他学习,例如:英语,老师布置回家,在家长的配合下,读,并默写词、句,而他的父母是不懂的,也不管的,但他回家后就反复读,然后凭记忆全部默出,第二天,老师再默时,全优,老师真的很喜欢他。.

TOP

以我的愚见,如果是为了避开民工子女而择校的话,那就连梅拢二小(04年9月起改名:华理大附小)也不要去,因为那里也有民工子女,例如,在凌云新村的送水工,就是农民工,他的儿子现在就在梅二小学即现在叫:华理大附小读书,只不过梅一小学(现在叫启新小学)民工子女的人多点,可以分一个班,而梅二小学少点而已,正因为少就无法分班,假如六、七个人集中在一个班,还有谁愿去做班主任?只能分流到各班。
要想避开民工子女最保险的办法是上民办小学,例如,逸夫,世外,那是绝不会有民工子女的,因为那里每年的学费不要说民工子女吃不消,我这普通的上海人也勉为其难,自07年起经物价局批准,又涨价了,执行方法是新人新价,老人老价。还要加上价格不低的校车费,如此,逸夫,世外即使想收民工子女,民工子女也不会去的。当然,楼上的黄豆牙妈妈说的对,私立小学绝对比过公办小学,象,逸夫,世外那肯定是好小学校,上海有句老话:一分价佃,一分货:,有条件的是应该选择的,反正我是没那条件。
我的愚见:国家的义务教育的政策要用足的,等到上初中时再动脑筋吧,我们要明白小学里,仅靠学校是不行的,家长要抓紧。我有个同事,她的女儿,小学在樱花园小学,初中考进华育中学,那樱花园小学与梅拢一、二小不过一个挡次。小孩子进入小学,就意味着逐步踏入社会,这社会什么没有?要勇于面对,逐步学习,家长要从旁提携,指导与教育。
以上一家之言,绝无恶意。.

TOP

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想把自己学校变成好学校,怎么变?标准是什么?眼下就是分数挂帅,就是升学率,怎么提高分数,提高升学率?没有其他办法,就靠题海战,就靠大运动量训练,现在不仅所有的民办学校(含逸夫\世外等)都这么搞,连公办学校也这么搞,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实际也没有其他手段.上海还算好的,外地还利害,为跳出当地,他们的口号是:教师苦教,学生苦读.;今天的学习质量,就是明天生活质量.;
为了孩子将来在上海有一份较体面的事,只能让孩子辛苦点,看到孩子那么辛苦,我也于心不忍,但我有办法吗?
我也很痛恨现在的教育体制,还有大量的考试什么的,但,反过来.我要问:不考试,凭什么上大学?不考试,作为小老百姓的我有后台吗?有关系吗?有后门吗?没有!我是没有.!没有,就只能考,考不上,也只能怪自己,
在中国现有道德水平下,不考拭或取消高考,,社会就更加不公平..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