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8-18 02:38 发表
“4、现在大学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已不是几年的问题了,人格塑造的教育相对而言也更空了。”
刚才与小儿探讨,他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事也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的院系设置有文、理、工、 ...
大学不可能是职业培训所。因此在课业内容上与“社会需求”(我理解主要是指职业需求)出现“脱节”(我理解是没有衔接)也很正常。
18-20岁这段时间在大学里就接受职业训练的话,大学就太实际了。
虽然这些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但是大学培养社会精英的任务应该没有改变。
之所以精英教育的基数在扩大,是中国社会正试图从少数精英领导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自觉的社会。这些对中国社会将来走向起着关键作用的人,必须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目前自己身处的时代,潜在的危机和机遇,社会乃至人类追求的目标有所认识,并能不受外界干扰(包括各种主义的“灌输”)地独立思考。
我觉得,如果大学教育做到了这些,大学就对得起社会了。
那么专业与此的关系如何理解呢?
人的价值和责任从来就不是空乏的,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形式实现的。
每一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他人服务。一个个个体的职业技术是否精湛、对于他人的服务是否有“献身性”,决定了一个社会整体的文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程度。
因此,如果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话,我觉得这种脱节在于大学对“职业精神”培养的缺失。
职业精神与专业无关,大多数的社会参与者都是以职业身份进入的,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当他走上社会都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精神。
现在我看到的大学生(哪怕是1年级的学生),他们非常善于积累“生存技巧”,而且很快地精于此道。大学毕业求职时也把工作带来的回报放在首位考虑。职业不过是他谋生,并且谋得优越生活的手段。这样的人,如何能担当起社会自觉者的责任。我们看看台湾的民主,就可以知道民主的形式不足以决定民主制度的成功。什么样的人手里攥着选票,才是成败的关键。
大学为什么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大学教师有责任。很多的大学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教职看成谋生和谋利的手段。他自己一点都不高尚,如何影响和感召他的学生呢。
其次,学生家长也有责任。我们国家的很多特点决定学校教育中的“理想教育”是空泛和定式化的。也就是,学校在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这一块,其实是功能缺失的。这个现实没有人有能力迅速改变。作为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迟疑地把这个责任担负起来。陪伴孩子找寻他的人生理想,虽然与成绩不直接相关,但对孩子人生能够达到的高度有决定性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08-8-28 10:5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