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上海中学生参加PISA国际评价结果发布

来源:悉尼先驱晨报

7日,OECD官员安妮特・斯卡万在新闻发布会上出示PISA2009评估报告。

本周,经合组织公布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结果,首次参加此次国际测评考试的上海学生一举拿下冠军,让外媒和西方分析人士大呼意外。

多数美国人都大吃一惊

当上海和其他几个亚洲国家学生的考试成绩超过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时,多数美国人都大吃一惊。“我们反反复复地说了很多年,中国教育正迅速赶上、甚至就要超过美国。而现在,事实就在眼前了。”

报道称,上海学生的优秀成绩让许多西方观察家都提出同样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对此,报道援引美国专家的话说,中国学生的首要秘诀是艰苦努力,而非教师优秀,或天赋异禀。报道援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斯蒂格勒尔的话说,“中国学生不仅努力,他们还将学业成败与将来的事业相联系,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就是努力学习,深信学业才是成功的基础。”

英国应该向中国学习。文章说,当英国议会忙着涨学费法案,学生们也忙着示威的时候,英国也在国际学生评估中败得很惨,“而正如很多人已经看到的,中国(或者是上海)的学生已经大步跃进,超过了所有国家……我们应该考虑应向中国学习什么,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中国人对接受教育的热烈渴求,甚至把它当成一种很酷的东西。”

考出高分却可能误了天才

不过,拼命学习是否就一定值得效仿。外媒也有不同意见。

中国学生的确考得“世界最好“,但也付出了代价。报道说,尽管上海学生考了世界第一,但并不能停止家长们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抱怨。报道援引一名家长的话说,“我的孩子没有创造力,他们被培养成了书呆子。”

“中国中产阶级头号不满对象可能就是既有教育体制,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往国外读书。而雇主们也在抱怨,能考高分的学生未必能做一名优秀员工。” 报道援引悉尼科技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大卫・凯林的话说,“在一定程度上,难道没有真正的天才因为这种教育文化被扼杀或者误导吗,我想恐怕有。”

崇尚服从导致创造力缺乏

澳大利亚课程及评核机构负责人希尔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儒家文化有关,“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以及总被雇主抱怨,更多是因为儒家文化,它强调学生对教师乃至文化的遵从,而非个人能力。”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乃至东北亚国家的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好,但实际却并不开心,因为他们实在太努力了。”希尔说。

《悉尼先驱晨报》采访的一名上海教师也与希尔的观点一致。“学生们的负担太重,这不利于个性培养,因此我宁愿为我的孩子选择西方教育方式,因为它尊重孩子,并让他学会独立思考。”

全球大统考中国学生夺冠 美媒称其学习时间长

12月7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结果。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大陆学生在这次测评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美国舆论的极大关注。部分美国媒体甚至惊呼,美国教育正在全球竞争中 “变得落后”,并呼吁美国向亚洲学习。

12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一份长达259页的报告,报告通告了2009年 PISA测评的成绩和分析。在这次测评中,学生平均得分最高的前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8个都位于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上海学生单项成绩和平均分都排第一。这引起各方对中国和亚洲教育的关注。

韩国第二香港第四

PISA测评主要针对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进行测试、评估,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各国教育政策提供相关依据。测评每三年举行一次。2009年4月,该项目在34个OECD成员国,和中国等31个非成员国家和地区举行了PISA测评,参试人数达到47万。

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正式参加该项目的地区,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参加了测评。

OECD 的报告显示,在全部三项测试中,中国上海学生平均成绩为556分,其次为韩国(539分)、芬兰(536分)和中国香港(533分)。平均分排名前十的亚洲国家还有新加坡(526分)、日本(520分)。美国学生在此次测试中表现平平,排名第26,比该国2000年参加第一次PISA测试时的排名要低。

在阅读测试中,上海学生的平均得分为556分,排第一,排在第二的是韩国学生,平均分539分,美国学生平均得分为500分,排名第17。

在数学测试中,上海学生平均得分为600分,第二名新加坡为562分,美国学生平均得分为487分。

在科学能力测试中,上海学生平均得分575分,排在第二位的是芬兰,平均分554分,美国学生平均分为502,排在第23位。

美国教育面临挑战

PISA 的评估工作在各参与国共同监控下,由国际专家进行。除了评估学生成绩,还收集有关学校、家庭和制度方面的数据来解释学生成绩的差异。因此也被称为一项最全面的国际学生评估。墨西哥、美国、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波兰都把PISA的研究作为推动课程改革、加强评价和问责的依据。

面对美国学生在测评中的表现,美国教育部长阿尔尼・邓肯坦言,这是一个“警醒”。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美国需要从其他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学习很多东西,”邓肯说,“我知道怀疑论者想要就这个结果进行争辩,但我们认为这个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我们不得不将它看作是挑战,以便做得更好。”

邓肯的这番表态,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力推教育改革的呼吁不谋而合。

不久前在北卡罗来纳发表讲话时,奥巴马回忆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促使美国大幅增加数学和科学教育投资的历史,他认为,这帮助美国赢得了太空竞赛。“50年过去了,印度和中国的数十亿人,突然间卷入了全球经济,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才能胜出,”奥巴马说,“现在,美国面临着落后的危险。”

美国媒体分析原因

在PISA项目测评结果公布后,美国舆论也进行了大量讨论。美国媒体认为,亚洲教育正在崛起,而这并非偶然。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记者维沙卡・德萨伊撰文指出,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所说的话代表了这些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共识:“一个国家在21世纪的财富将由其民众的学习力决定。”

美国媒体认为,并不存在一种取得教育成功的“亚洲道路”,因为亚洲各国教育的成功程度不尽相同。不过,表现出色的亚洲学校有一些共同点:严格的标准、条理清晰的课程安排、高素质的教职工、注重数学和科学、学生付出更长的学习时间和更多努力等。

报道还举例说,与美国不同的是,在亚洲,基础教育教师一般都是从优秀高校毕业生中招募的,聘用、培训教师也有一整套体系,小学里,老师则是专教某一科的“专家”。而在美国,小学教师通常什么课都教。

中国学生学习时间长

当然,此次PISA测评结果也显示出了中国教育需要反思的一面。

报告指出,中国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学校通常会让学生每天学习很长时间,并且周末也会让学生学习,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体育、音乐和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都要少。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报告的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位于第14位,校外上课时间为第9位,学生课业负担偏重。

同时,上海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在阅读的自我调控策略方面也低于平均水平。

美国媒体认为,亚洲国家有一种社会观念,即“天才出于勤奋”,因此,亚洲的学生在完成高中学业时,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学生长好几年。

分析

“上海成绩不能代表全中国”

OECD官员称上海教育更开放,专家称需平常心对待

OECD的官员认为,上海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可以看作是中国教育进步的成就。同时,有专家认为,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仍然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不再强调死记硬背

在向成员国通报测评成绩时,OECD的官员解释了上海在这次测评中表现出色的原因。

OECD 认为,上海的教育部门并不只看重教育一小部分精英,他们在构筑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体系。教师的工资和接受的培训水平都显著提高,对死记硬背式学习方法的强调在减少,而且,更重视解决问题的课堂活动。并举例说,今天许多上海教室里张贴的标语是“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不止一个答案。”

OECD秘书长安格尔・古里亚在此次PISA项目的报告中说:“中国上海在此次测评的各项中都以明显优势领先,这表明了在多元社会背景中,凭借中等经济资源也可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

“中国学生缺乏个性”

但是,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上海学生在PISA测评中平均得分排名第一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教育水平就已经很高。

储朝晖指出,首先,仅仅上海一地无法反映中国的教育整体水平;其次,PISA主要考察的仍然是掌握绝对知识的水平,对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中国教育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则没有反映。“PISA不能反映学业是否适合学生个性成长,仅仅能够说明中国教育很重视学业知识的掌握。”

在PISA测评公布后,美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也在向美国学习,希望培养教育创新和学生的创造性。

对此,储朝晖认为,美国的教育观念对于单纯掌握知识并不是很注重,而主张培养探索精神、自主性,这使美国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具多样性。而中国长期以来则是单一取向,这样的模式往往导致孩子们“走向同一条路”,缺乏个性、自主性和多样发展。

储朝晖表示,中美目前都在对各自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当对PISA测评以平常心看待。

例题

题目图表显示位于乍得湖的水深改变状况。并说明约在公元前20000年,乍得湖完全消失了。直至公元前11000年,它又再次出现。今天湖水的深度仍然跟公元1000年大致相同。

要求:一、根据纵轴水深的刻度,回答乍得湖目前的湖水深度是多少?二、根据横轴年代的刻度,推算图表大约是起自何年?三、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一年作为开始?



--------------------------------------------------------------------------------.

TOP

中国学者称PISA测试夺冠不代表中国教育成功

《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北大附中Jiang Xueqin的文章“The Test Chinese Schools Still Fail”,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 ... 08692493038646.html
Jiang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虽然在PISA中夺冠,但是这只是应付标准化考试的成功,而不能为高等教育和知识经济做好准备。
文章说中国教育可以顺利培养出中等水平的会计、程序员、技术专家,但是很难培养出企业家和发明家。中国学生耗干了精力考进大学,之后许多人开始了成天玩魔兽争霸的日子:他们缺乏自制力和想象力,在学习上没有好奇心和热情。不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都抱怨中国学生难以独立工作、不适应团队合作、过分自大 以至于不能学会新技术。即便是上海(本次仅上海参加PISA)的教育者也认为自己仅仅在培养平庸之才。他们抱怨考试太多,让学生没有自我修为的时间。学生没有完全为人生和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