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http://mp.weixin.qq.com/s/-QC0MDDaGHksuQP_XR73Fg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原创 2018-01-22 刘超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潮流围观】
文| 刘超


从“油腻男”到“中年少女”,既折射出大众对中年人的失望,也有中年人的自我不满和厌弃。中年人究竟惹了谁?我们无法与过去诀别,但价值观的更新却能改变我们的心态。最终成功会失去魅力,意义才是真正值得人追求的东西。下半场进行得如何,才是决胜的关键。

随着2018年的到来,第一批“80后”已经陆续进入38岁,最后一批也满了28岁,即将进入“跨三奔四”的行列。就连《人民日报》的官微也开始调侃:“80后们:中年人这个称谓你真的接受吗?……这象征着柴米油盐酱醋,象征着重压下的琐碎生活。”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颇具诗意的句子,对中年寄予了美好期许;然而现实中,从“90后中年”、“保温杯”、“油腻中年男”到“中年少女”,一系列有关中年的话题充满的更多是嘲笑与无奈,远非诗里的浪漫。

中年人到底惹了谁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中国男人似乎不太好当,尤其是中年男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躺着中枪”,成为大众调侃的对象。

2017年8月,50岁的黑豹乐团鼓手赵明义被拍到一张拿着保温杯的照片,迅速引发舆论骚动。昔日摇滚铁汉如今“沦落”到拿保温杯喝枸杞水养生,成为中年危机的最佳代言。两个月后,46岁作家冯唐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成为爆文,被人们争相转载。文中,作者以欷歔自嘲的笔调列出了避免成为“油腻猥琐男”的十大原则,又掀起了一股“去油腻”风潮。到了年末,“中年少女”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热词,她们有着一颗“少女”心,身体却提前步入了“中年”。

在人们过往的印象中,中年人是家庭的支柱、社会的脊梁,是社会秩序的建立者与维护者,是社会理性的践行者。因此,中年人称得上拥有较大影响力和发言权的群体。但是如今,要做个称职且有尊严的中年人似乎越来越难。种种标签背后,折射出的是大众对于中年人的失望,也是中年人对自己的不满与厌弃。令人不禁要问,当今的中年人究竟惹了谁?

在一期的《奇葩说》中,高晓松曾经怒斥一名清华博士生,这名博士生从本科到博士转了三个专业,很纠结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高晓松很惊讶他居然有这么琐碎的困惑:“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吗?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而按照冯唐在文章里罗列的避免成为油腻中年人的建议,例如“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教育晚辈”、“不要脏兮兮”,即便全部做到,也顶多对他人与社会无害,并没有什么积极正面的影响。台湾作家陈念萱说:“油腻的中年人,其实说的是心的浑浊,跟身材毫无关系。”

实际上,很多中年人被禁锢在了自己的小圈子之中,在私欲中浑浑噩噩地挣扎,于是,中年危机的话题越来越难以得到同情。相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年的抱怨不过是“内心戏太丰富了!”



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闯荡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向来被中国人看作最好的一段岁月。可是不经意间,中年危机已然成为曾经白衣飘飘的70、80后们,乃至一些90后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令人猝不及防。当然,中年危机仅仅是个统称,它包括人到中年所面临的职场危机、婚姻危机、财务危机、健康危机、人际危机、子女教育危机等等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生困局。

首当其冲的当属职场危机。一向顶着天之骄子光环的大学生们,在步入职场之后理想被一次次打压。他们中的大多数,父辈都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大变局——上山下乡、分配工作、下岗再就业,在社会的潮涌里无奈地被动走完了一生的大半岁月。面对剧烈的社会变迁,父辈们很难把握时局,因此他们不敢让儿女造次:到了年纪结婚生子,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才是靠谱的活法。

于是曾经指点江山的青葱少年只能不断磨平自己的棱角和锐气,在心底为自己保留一个诗和远方,循环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有人形容70、80后的中年人:无望获得成功,却也无力面对失败;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闯荡……职场上前有60后的领导压着,后有90后的小年轻们赶着。人生的机遇就这样慢慢流逝,一面安慰自己不算太老,一面又意识到岁月不会倒流,未来只会越来越束手束脚。

其次,家庭和婚姻危机也是人到中年面临的一大棘手问题。根据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80后调查,前几年大部分80后扎堆结婚。原因不是普遍找到了爱情,而是以现在的个人收入与物价差,再不结婚代价将会越来越大,更难组建家庭。这份调查还显示,80后中三成人仍是单身,六成人恐惧家庭责任。在家庭观念愈发薄弱的现代社会,中年人的婚姻也变得愈发脆弱。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离婚率一路走高,从2002年到2016年,增长了3倍多。离婚的主要原因除一方出轨、家庭暴力、性格不合之外,竟然还有购房需要。

最后,健康危机同样威胁着中年人。在很多中年人的眼中,自己的身体就像一辆开了七八年的老车,虽然远没有到报废的年限,却隔三差五出点状况。最终换个零件不得不继续上路,满心却是疲于奔命的忧伤。“中年少女”就是其中的典型,80与90后的她们饱受脱发、失眠、发福等问题困扰,年纪轻轻就已显出老态。



过完半生,才知迷失了自我

显然,中年危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各路专家给出了许多中肯建议:从心理层面的,让我们摆正心态,找准自身定位;从知识层面的,要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对行业变化的敏锐洞察;从经济层面的,教我们如何投资理财,做好财务规划。这些措施固然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危机时,不至于不知所措。但是,这是否真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呢?

2017年12月10日上午,中兴通讯工程师欧某,面对公司强制性的劝退,从办公大楼顶上一跃而下,舍下家中的父母、妻子与一双可爱的儿女,结束了42岁的生命。欧某的自杀事件成为中年危机的又一个极端体现。

出生于湖南武冈县农村的他,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又考取了南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华为工作了八年之久的他,以令人羡慕的待遇跳槽到中兴。欧某手持中兴的股份,职位位列管理层,据悉年薪达到了几十万,在深圳有自己的房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已相当成功的中年中产,竟也以结束自己生命为代价了结了对于家庭、社会的诸多责任。

很多中年人的奋斗史与欧某相似,前半生兢兢业业在职场摸爬滚打,到了中年已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学历与经验也往往比刚入职的年轻人强。具体的各种挑战并不足以压垮他们,但是,这些挑战与危机却可以成为一个个诱因,将人生的虚无与荒诞展示出来。小说家马尔罗说:“人活着可以接受荒诞,但人不能生活在荒诞之中。”归根结底,中年危机还是精神与价值危机。

所以面对各种颇具操作性的建议,倒是那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诗句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出走的半生,原来往往是迷失了方向的半生。与少年人相比,身为中年的我们,有满腹的圆滑与处世经验,有在细微之处辨别危机的本能,就是缺少了对理想的笃定与向往。中年人陷在了现实的各种利益与琐碎之中,也在其中迷失了自我。



人生下半场,要学会做减法

许多中年人也愿“归来做个少年”,走出心灵的阴霾。于是有去丽江或者阳朔开客栈的,将身体交付悠悠青山、潺潺溪水;有学钢琴、小提琴、手鼓或者油画、手绘、舞蹈的,将灵魂交于高雅艺术。最简单的则是拿起行囊,踏遍名山大川、周游五湖四海。一边是了断执念,补偿一下少年时没有完成的心愿,一边是证明自己还有激情与追求。

人到中年,或多或少也会开始思考和寻找信仰。于是乎,有人走进教堂,有人开始禅修,有人抄诵佛经,有人拜遍大小庙里的各路神仙。但信仰是需要委身的,若说有一信仰比他们拼搏半生挣来的财富地位都重要,在这样的信仰面前,他们又常常望而却步,让之前的追求多少显得有些叶公好龙。

两千年前,耶稣在世传道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中年人的生活被各种东西堆满,拥挤臃肿又舍不得丢弃,仔细看看似乎每一件都是自己奋斗半生流汗得来的,现在却被告知有一个更高的上帝存在,要舍弃一切才可以跟随祂。这恰恰是最难办到的事情。在几十年世俗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中,学历、财富、职位、地位已然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标尺,中年人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翻转世界观。

这个阶段他必须学会减法,学会如何舍弃。人的生活宛如茶杯,装满了你拥有的,就没有空间接受任何新的东西。需要我们把一些倒出去,而不是再装进那些我们已经装了许多的同质化的东西进来。只有明白如何舍,才能进入信仰里仿佛悖论一样的智慧——“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抱着固有的价值观不放,又怎么可能活出新的人生?  



变成小孩,重新生长

班福德在《人生下半场》一书中提醒,当人生赛程过半,我们开始扪心自问,人生不过如此吗?其实中场休息正是让人身心苏醒的机会,让我们的下半场不仅拥有成功,更能获得意义,活出丰盛!最终成功会失去魅力,意义才是人真正追求的东西。

有些人一生从未进入过下半场,甚至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有下半场的存在。那些感受到中年危机的人们,至少已经进入中场休息时间了,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头脑更清醒: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下半场进行得如何,才是决胜的关键。

“归来仍是少年”不是一句虚言,而是走入信仰的真实路径。耶稣基督对自己的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章3节)成为小孩子就是谦卑的放下半生所执著的价值观,将心态调整到起点,完全的信靠与交托,找到一个可以为之付上生命代价的意义和目标。

普希金在诗歌中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中年人最大的困境恰恰正是未来已经一目了然、了无新意。生活的确骗了我们,骗了70后、80后,我们将一个个有限的目标——名校文凭、稳定工作、股票房产、家庭子女当作人生的终极追求。人到中年像升级打怪般完成了这些目标,疲惫不堪,此后天天惦记的也就只能是养生保健或者如何避免变得油腻。

成为小孩子,重新生长,再一次做出的选择应该与之前不一样。人生不应再朝向有限的事物,而应该连于无限的上帝。连于无限的上帝才能让价值观与人生观彻底更新。人生下半场,不一定与过往的生活习惯彻底割裂,却一定是将已拥有和想追求的一切围绕上帝重新排列;不一定辞掉熟悉的工作,却一定重新思考为了什么工作;不一定远离家人与朋友,却一定在上帝的教导中重建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不一定舍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一定积极走出自己的世界,在人与人的彼此相爱中见证上帝的大爱;不一定放弃养生与健身,却一定谦卑地承认上帝掌管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时空的连续性使我们无法彻底与过去诀别,但在信仰中的价值观更新却可以彻底改变事物对于我们的意义。人到中年,中场调整之后,下半场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努力。然而,不再是像从前一样为了他人的眼光或满足自己的虚荣,而是更多去数算上帝的恩典,回应上帝的呼召,“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