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我为什么会支持同性恋?——小心中了罗曼蒂克的毒!

我为什么会支持同性恋?——小心中了罗曼蒂克的毒!

我为什么会支持同性恋?——小心中了罗曼蒂克的毒!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2015-06-29 霍玉莲 陶土阅读

还记得李安的电影《断背山》吗?电影通过高超、娴熟的电影语言营造一种 “世外桃源”的罗曼蒂克的氛围,讲述两个男人由性趋向情的故事。有人说,其实我原来很不能接受同性恋的,但因为看了这部片子,我觉得他们的爱情挺美好的!所以,我要支持同性恋……

殊不知,我们在此两性问题上的“道德模糊”,正是因为中了“罗曼蒂克”的毒。今日,一段同性之爱,可以用“罗曼蒂克”包装得精彩绝伦,感人至深。说不定哪一日,一段乱伦之爱,人和动物的婚姻,也可以同样用“罗曼蒂克”包装得“真挚动人”。到那时,也许你才开始惊呼,我们什么时候变得不再有人的尊严?

以下,希望藉霍玉莲对罗曼蒂克爱情观的观察,提醒弟兄姐妹,我们需要警醒,活在上帝的真理中,而不是被当前的媒体文化“吞噬”。

小编语



误会的起源

西方罗曼蒂克的爱情观不单贯穿西方近代历史,遍及神话、文学及至心理学,而且通过文学著作、书籍、电影,也把整套爱情观念销售至全世界。

罗曼蒂克的爱情观到底蕴含些什么元素?

罗曼蒂克的爱情有一种神秘、不可测、从天而降、超越人为的色彩。罗曼蒂克的爱情观形象化的描述,就有如爱神之箭穿越二人的心窝,于是两人双双坠入爱河。由于罗曼蒂克的爱情源自不可抗拒、不可解的神秘力量,于是有了“缘分”、“邂逅”、“一见钟情”、“坠入爱河”、“触电的感觉”、“前世预定的那一位”等沾染着罗曼蒂克爱情观的形容词,以示这样的爱情更加超越和真挚,才是真的爱情。稍为平庸的相识、平淡的进展,有着人为努力的爱果都意味着不是真爱,是次等的东西。

罗曼蒂克爱情的第二个特征是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说是激情,充满火花的激情。丹尼斯·德·鲁曚在他的著作《西方世界的爱情》中很详尽地回溯了西方社会自中世纪但丁时期的神话一直流传下来的浪漫爱情观,其中一个主要的爱情要旨,就是激情,一种惊天动地、电光火石的伟大经验,这种经验比道德更加伟大。在浪漫主义的氛围下,激情似乎变成测试人是否是一个真人的试金石,否则这个人亦等于没有真正活过。

大概十多年前,林青霞、林子祥主演一部卖座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那时候,我有很深的感触。片中林青霞是有妇之夫林子祥的婚外恋人。在那部电影以前,也出现过许多婚外情的故事,但婚外恋人统统被称为“狐狸精”、“坏女人”,勾引别人丈夫,都是没有良知、犀利、巴辣、不道德的女人。但《今》片一出,婚外情的女主角被刻画成纯情、有个性、漂亮、年轻有为、讨好观众的正面角色,一反传统。似乎相逢恨晚的林青霞与林子祥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林子祥的妻子才是拆散这对天造地设的恋人的罪魁祸首。这部电影正为激情比道德更伟大的浪漫氛围做了注解。此后,是非黑白、主角配角颠倒混乱,叫人无所适从的婚外恋情电影纷纷出现,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杰奎琳·萨斯比在她的著作《浪漫爱情与社会》 中尝试仔细拆解浪漫爱情观的一些重要元素。我可以将他的观察归纳出两方面的重点。

浪漫爱情观的对象,是天造地设、生生世世的唯一一位,唯有这一位意中人可以与你知、情、意各层次的生命互相契合,而且达到圆满。这唯一的一位是凭感知、凭第一个眼神触电就可以察觉出来,不靠人为的努力,不可分析。而这个对象通常是一种理想化完美化的人格典型。例如,既坚强、勇敢,却又不会急躁、粗鲁,同时柔情似水。细心体贴,既理智主动,又敏锐善感,有如《廊桥遗梦》的男主角。可惜,人生现实却与浪漫的幻想相违背。上帝十分公平,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美好亦必然有缺陷,有如硬币的两面。奋勇者脾气刚烈,温柔善感的男子却有时优柔寡断,甚至懦弱胆怯。我们在爱恋时被对方性格特质优美的一面吸引,相处下去,就发现其同时存在的另一面弱点,于是无法接受,不断企图改变对方,产生无休止的失望和矛盾。



我很欣赏路易斯(C.S.Lewis)在《四种爱》(The Four Loves)中将爱分为两类:need love和gift love。简言之,一类是为满足自己个人需要的爱,另一类是分享付出的爱。把爱情伴侣理想化,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是need love(满足自己需要的爱)的一种,这一种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人的失望也是没有止境的深渊。有时,我们只不过是爱上了“被爱”的感觉,而不是爱上了对方这个人,这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历史背景,有软弱刚强,有美好和丑恶的人。

人的确有很多很合理的需要,而每个作为他人妻子或丈夫的情侣亦有其自身限制,无法完全满足对方的愿望。如何开拓爱的资源,去丰富双方情感的色彩?人能够反求诸己(self focus),不断寻求开拓内心爱的资源,成为自愿自主而涌流的爱、满溢的爱、分享的爱,那就是gift love的爱。人以看见别人的幸福而感到满足,别人的幸福又同时变成这个人喜悦的信心和盼望,更产生爱的动力,这种爱是推延的,是有恩惠的,是生生不息的,是活泼喜乐自由的,这就是gift love,也就是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精髓。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萨斯比第二方面的观察是关于爱的特质。浪漫爱情将爱等同于激情,等同于一种神秘的、内在的、浑不可解的内在感觉。因为爱是如此神秘、个人化和自动自发,不可勉强,连爱人自己也不能测透自己的感觉——这一刻情感炽热,身心、灵魂也真诚向对方奉献,下一刻忽然情感淡薄,爱心无法重燃,也是身不由己。在这种“随着感觉走”的爱情哲学中,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烟霞,没有永恒的担当。

简单来说,爱与责任是分不开的,真正肯爱的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真诚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浪漫主义另一个二分的流弊,是把责任视为道德枷锁,总之真情浪子就毋须负责任,肯负责任的人是平庸的“道德佬”,未懂惊天动地的爱。而这些都是情场浪子的借口。真挚感人的爱与负责任的爱,两者互不抵触。

一个浪漫唯美的人,更加明白激情的火花,心向爱情而讨厌责任的陷阱。爱情与责任并存不悖,因为责任联系着对方的福祉。爱一个人,又怎能不为对方的幸福着想?愈是深信浪漫,愈要约束自己、尊重自己,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其实,伟大的爱的确有一种神奇力量,激情的爱更是一种焚烧的、浪漫的、生死不渝、义无反顾的浪漫爱。这的确是动人心魄的强大力量。笔者也是激情爱的追求者。正因其超越、力量强大,笔者就更理解它的陷阱和同样力量强大的破坏性。激情爱很容易演化成一种致命的爱。近年上演的两部电影《感官世界》、《致命诱惑》都是激情的引力到极端的一个淋漓的演绎。

“浪漫存在时,爱是致命的,浪漫向安居的情侣、稳定有成果的满足感蹙眉,浪漫的爱并非追逐爱情的满足感,而是追逐激情,激情难免与伤痛苦楚联系。”为何会这样呢?因为伤痛和苦楚使人的自我生命意识苏醒,使人感到一分一秒都真实具体地活着。这些痛苦有时会引致毁灭和消亡,正满足人心底潜藏的摧毁和消灭的暴力倾向。

说穿了,激情的爱爱上了激烈的爱情,而不是爱上爱情的对象。激情的爱已经超越了实际虚荣的爱,但我们要寻求的是激情爱的再超越。难怪我们要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我说过近日有一位好朋友向我倾吐心事,透露她与第三者堕入了婚外情,如何是好?这位朋友是一位冰雪聪明、唯美感性的女孩子,所以与我十分投缘。我珍而重之地与她分享我多年来在感情道路上挣扎的领悟,我仍旧是浪漫主义的信徒,但我追求更彻底的浪漫,我追求人生的真、善、美。真正的“真”,必然是善而又美;真正的“美”,必然是善而又真。这是我有一次在北欧奥斯陆面对天地间一阵沁人心脾的灵气、一种绝代风华的景色顿生的领悟,又真又美又善的天地是创造的本貌。可是,人间都充满真、善、美的裂痕。第三者的邂逅有时美,美得令人心痛,可是若造成三个人的痛苦,又如何能善?倘若是不能公之于世的美的感觉,只是一时的幻觉,又如何是真?

我将这领悟告诉友人,尊重她能为自己做决定、负责任,邀请她细想,怎么样的决定才能造成真善美的结合。

细心回想,主耶稣基督才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者,他是彻头彻尾的真人,他彻头彻尾地善,又显露透彻心灵的美!

还有另一个标准可以指引我们如何去量度自己投入爱情的高度、深度和阔度。我们可以察看这棵情花的果子,便可以认识这棵爱情树的素质,观看这浪漫的爱产生什么结果!二人所陷入的爱情使双方更为收缩、狭窄、自怜和悲惨,抑或使双方更为扩展、博爱、宽容和飞扬,这也是在感受以外去探测爱情素质的试金石。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