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倒错的“性”——评《五十度灰》及全球观影潮

倒错的“性”——评《五十度灰》及全球观影潮

倒错的“性”——评《五十度灰》及全球观影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63266378886bda02#rd

2015-04-10  严行 ijingjie



文/严行

    电影《五十度灰》引起全球观影潮,在60国狂卷5亿美元。今天的情形是,人的性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混乱,《五十度灰》是一只测试表,测出人心扭曲变形的程度,测出世界腐烂的程度。性爱不是人生的全部。魔鬼却引诱人把性爱化为偶像,令人在性乱中毁灭。


小说《五十度灰》打破了由《哈里波特》保持的销售记录,电影《五十度灰》引起全球观影潮,在60国狂卷5亿美元。中国禁演此片,许多人竟然组团到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国去看这部电影!


尽管如此火爆,但可以预见《五十度灰》闹腾一阵之后,必定湮灭在网络时代的信息泡沫中,因它的内容贫乏,艺术上全无可观。但在人的性观念日益走向败坏过程中,这部影片是一个标记。


《五十度灰》的重点是“性虐”。影片的节奏在红房子一秒一秒推进,镜头对准女主角的反应,逐级放大性虐的生理效果,以欣赏把玩的态度,将这种畸形的性关系以某种“美”的形态呈现出来。


《五十度灰》是一朵满是罪污的恶之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邪恶对人自有巨大吸引力;好奇、跟风、追新、成为潮男潮女,是第二重吸引,在这两重作用力下,《五十度灰》闹腾成了性开放时代的一场嘉年华会。


《五十度灰》在今天大红大紫不是偶然的,它孳生在土壤温度气候条件都十分适宜的后现代温床上。在它之前,有现代哲学家、文化学者为其作理论准备;有二战以来欧美各国一浪高过一浪的社会运动为它营造环境;也有技术进步使性自由成为可能……


总之它生逢其时。


性学大师福柯献身性解放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因避孕技术而出现了第一次“性革命”,实现了性与生育的分离,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愈来愈激进,“怀疑一切”、“反叛一切”、“解构一切”的口号高涨,性的禁忌同时不断被打破,同居、离婚、婚前性行为、婚外情……越来越被接受,进一步发展就是同性恋、群交、性虐、反常性行为……也逐渐被认可,随之而来的社会效果就是家庭破裂、艾滋病泛滥、性犯罪率上升和青少年性放纵日趋严重。


性革命的先驱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福柯,他可谓终身提倡并实践他的性解放理论。他生活放荡,既是同性恋也是双性恋,吸毒乱交,尤以喜欢性虐闻名。


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在洛杉矶发现并于次年被正式命名,当福柯听朋友告诉他现在有一种叫“艾滋病”的疾病时,他笑得直不起腰来,“一种只有同性恋才生的癌症?怎么可能呢?简直笑死人了!”他不知道此时他自己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84年58岁的福柯死于艾滋病。


福柯是最早鼓吹虐恋的学者,他说:“我不认为这一性实践运动是泄露或暴露出深藏于我们无意识中的虐恋倾向什么的。我认为虐恋远远超过了这个;它是对快感的新的可能性的真正创造,这种快感的可能性是人们以前从未体验到的。”


福柯还极力“纠正”人们对把性行为分为“正常的”、“反常的”、“常态的”、“变态的”,他不认为虐恋是一种偏离了正常轨道的变态行为,而把它纳入人们追求快乐的一种方式,一种风格,甚至是“一种对身体快感和人际关系的创造”。


福柯以讴歌的口吻说,性虐“造成了西方想像力的一次最伟大的转变:向心灵的谵妄状态的非理性转变。”因此,在福柯看来,性虐是一个文化现象,是 “欲望的无限想像”。


福柯的性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性与权利,他要反抗并推翻人类社会自古以来有关性的传统,他认为这不过是知识、权利、生活施于人们的控制。要反抗这控制,就必须从性解放开始,他自己就率先践踏人类性禁忌,头一个为自己任意的“快乐法则”祭旗——这位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全新的性理论中唯一没论述到的地方,是这种放任自由的结局。


中国性学家李银河称性虐为“艺术”


福柯死了,福柯迷们活着,他们前仆后继沿着福柯指引的道路浩荡前行。福柯为同性恋、性虐、群交“正名”的堂皇言论,成了打开性放纵的潘多拉盒子的钥匙。


在中国,福柯的忠实追随者李银河亦不遗余力地为性解放摇旗呐喊。李银河兴奋地说,福柯对人文学科的看法和人生态度也极大地颠覆了她的观念。李银河除了通过书籍、论文、博客、访谈宣扬她的性解放理论,还撰写了三大本“全景式虐恋小说”,长达60万字,只是由于尺度太大,目前没有出版社敢出版。


《五十度灰》上映后,李银河先后发表几篇博文予以肯定和支持,她一方面从理论上诠释性虐的合理性,赋予性虐恋正面价值;另一方面指责批评这部电影的人落后、无知、思想陈腐。


她说:“虐恋现象不仅是神秘、有趣的社会现象,而且在当今世界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预言,它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还会继续加重。这不仅是因为有更多的人参与虐恋活动,如福柯所言‘这种现象是一种比过去更为普遍的实践’,也不仅因为虐恋的形象在大众传媒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因为虐恋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性倾向,对于理解人类的性本质与性活动、对于理解和建立亲密而强烈的人际关系、对于理解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关系、对于理解一般人性及人的肉体和精神状况,都颇具启发性。”


李银河赞美道:虐恋是“将性快感及其他身体快感与生殖器官分离开来,当今世界中一种最先锋的性思潮是让性活动走出生殖器官的范围,将其扩展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李银河把性虐拔到艺术的高度,她说:“虐恋就有点像一种艺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性的艺术……它可以将寻常的生活变为戏剧。它为暗淡的生活增加色彩,为乏味的生活增加趣味,使平淡变为强烈,使疏远变为亲密。它又是一种优雅的消闲活动”,“如果我们按照福柯的想法来看待虐恋,将会是多么轻松和释怀。”


当李银河们以专家身份,把性虐推举为“进步”、“时尚”、“新奇”、“生活艺术”的境地时,一定会煽动起人们尝试的欲望,令人欲横流的大地,愈加泛滥恣肆。


“后现代两性交往关系”


影片《五十度灰》的男女主角分别为“高富帅”和“小可怜”。因唯有在这种极不平等的条件下,才便于建立起完全由男方主导的,并由女方完全被动受虐的相互关系。


男主角克里斯蒂安是CEO,拥有私人飞机、成排的豪车,纽约的大厦,和装修阔绰到让人眼花缭乱的住宅,他自由地掌控着一个商业帝国。相比之下,女主角安娜塔希娅则是低到尘埃的普通女生,毫无社会经验的“雏儿”,除了还算漂亮的脸蛋和必备的凹凸有致的身材之外,一无所有。二人从相遇就处在克里斯蒂安的绝对控制中,临时记者安娜塔希娅紧张不安地坐在克里斯蒂安面前,手足无措;克里斯蒂安打量猎物一般走动观察安娜克希娅。


在他们的几番往来中,突显了如下“后现代两性交往关系”:

一,不谈爱情,也不谈婚论嫁,更不谈怀孕生育,只谈性满足。换言之,二人的性关系根本就是单单建立在欲望基础上的,是成年男女的性游戏而已。


二,正如福柯所标榜的,这种新型的现代性关系是“你情我愿”,不存在逼迫,当然,也不存在反抗。


三,作为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济人的特点,二人的性关系也有合同与签约作保证,权利与义务都明明白白,每项条款细节都一清二楚。CEO作事是有原则的。小女生受虐的代价由经济上好处作补偿。


如此,《五十度灰》中,“性”是赤裸裸的肉欲,“虐”,是一种特别的刺激,以达到肉欲的极大满足。而精神的契合,感情的共鸣,志趣的相投,思想的合一全不存在,人的本质所包含的思想、意志、感情统统被剥离,只剩下了肉体。


上帝的创造:“性”本善


性是上帝给人的祝福。上帝造人之后,即为人创造婚姻,上帝乐见祂的儿女在婚姻中幸福生活。


一,在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得罪神之前,性对人而言,是全无邪思淫念的,圣经说当时“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


二,上帝也赐福人的性爱,耶和华神对亚当夏娃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世纪1:28)。这都是在人犯罪之前所显明的上帝对人的祝福。


三,上帝亲自为人定下婚姻的原则:“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性关系便是“二人成为一体”的途径,这是上帝喜悦的。


那时,性不需禁忌,性也不会导致人犯罪。一些社会学家把性视为人的“原罪”是错误的,是本末到置的解释。事实是,在亚当夏娃听从撒但诱惑的话语,违背上帝的诫命之后,他们的心思意念转离上帝,这是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当人犯罪之后,人的心思意念都被罪所污染,性才成为问题,同时,性还成为是人最早觉察到的异常心理。亚当夏娃吃下禁果之后“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


因此,“性”的羞耻心是人类犯罪的最初反应,每个人在孩提时代最早出现的羞耻意识,是关于性的,这一点也启示人原罪的存在。人类社会在对性的羞耻感基础上,各个族裔都有关于性的禁忌,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当夏娃“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可以视为文明的起点,换言之,文明建立在对性的羞耻与遮盖上。


上帝认可人的这种耻感,最初的福音就是“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因为无花果树的叶子作为一种“人的义”,是无实效的,叶子枯干卷起后,就失去了遮盖作用。耶和华神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隐含了某只羔羊为人而死,羔羊的血为人而流的意思。这是最早的福音,预示唯有神的羔羊才能真正遮盖人的罪,如圣经新约所言“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希伯来书9:22)。


圣经的原则:性爱应存在于婚姻之内


人犯罪之后,虽然性开始被扭曲了,但在婚姻之内的性爱仍是被神所祝福的。创世记四章写道:“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这段文字中,“同房”一词有着远比性关系更丰富更美好的含义,“同房”一词在希伯来原文里,也是“认识”“知道”的意意,表达了“沟通、交流、彼此深度了解……”等深层意义。圣经藉这一词语启示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最深切的理解,往往是在夫妻之间。圣经特别看重婚姻与家庭关系,并以性的愉悦来祝福这一关系。


全本圣经从始至终的启示是一致的,即性爱应当存在于婚姻之内,婚外的性活动,都是上帝所憎恶的,都属不洁。而对于合宜的爱情与婚姻,圣经是祝福并赞美的,雅歌开场白就有这样的句子:“愿他用口与我亲嘴, 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歌 1:2)


但一切婚姻以外的性关系都违反神的旨意,上帝所颁下的十诫中,第七诫就是“不可奸淫”。上帝用这条诫命要求人对婚姻忠诚,禁戒人的性犯罪。新约里主耶稣也重申创世记中上帝所定的婚姻的原则,要人回到“起初”,按照上帝给人设立婚姻的原意上去理解婚姻关系,不要犯奸淫。使徒保罗吩咐信徒要“逃避淫行”,他说,“岂不知与娼妓联合的,便是与她成为一体吗?”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性禁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的婚姻和繁衍。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他将人的羞恶之感,归于先验性存在,就证明人的这种观念,是人与生俱来的,无须外加。

因此,作为一种历史的客观事实,在一切社会中,婚前性行为、婚外性关系、同性恋、群交、性虐、反常性行为……,都是不被接纳,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


虽然每个人作为有罪的个体,在背离上帝的同时,也会在性问题上犯罪,但人对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诫命,其实是“明明可知”的,因此,任何人第一次干犯上帝的诫命行淫时,都难免有心理障碍;同时即使社会败坏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对淫乱行为的公然接纳仍有巨大障碍,这表现在“言说”的困难上,即一个淫乱的人,他可以肆意妄为,但他却无颜公开谈论,他不能写诗赞美自己的行为。以陈冠希为例,“艳照门”只能让他面子扫地,他不可能以此为傲。


《五十度灰》测出人心扭曲变形的程度


如果说人犯罪后最初的反应是对性的羞耻,那么,纵观历史,人们会看到,性犯罪始终伴随着人的社会而存在。同性恋、混乱的性关系、性虐等变态性行为一直贯穿各个民族的历史,并且愈来愈败坏严重。今天,在后现代文化的推波助澜下,在“重估一切价值”“人权”“自由”“解放”等新观念的鼓动下,打破性禁忌,在性交上随心所欲成了时代的新宠,成了罪之发展的新趋势。


诸多理论被制造出来,诸多法律制度被改换推翻,批评同性恋成了违宪,凡此种种,都让人清楚地看到,末世的乱象和人性的沦丧。《五十度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站到了大众文化与媒体的聚光灯下亮相。

《五十度灰》是一只测试表,测出人心扭曲变形的程度,测出社会腐烂的程度。


上帝是圣洁的,上帝恨恶淫乱。上帝曾用大洪水除灭地上的一切,因为“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后来,神又用硫磺火毁灭肆行奸淫、同性恋的所多玛。人不要心存侥幸,圣经说“神必不以有罪为无罪”。因此新约反复教导说:“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林前6:18)“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帖前4:3)


在情欲上保守自己清洁无瑕,是上帝所喜悦的。如何逃避情欲的试探?耶稣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马太福音 5:28)。原来克制情欲,是从心里开始。我们越放纵自己,就越不能自拔;越约束自己的心,就越能抵挡试探。使徒雅各写道:“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抵挡试探的事不进则退,没有中间余地。


性爱不是人生的全部。魔鬼却引诱人把性爱化为偶像,叫人俯伏膜拜性爱,进而令人在性乱中毁灭。今天的情形是,人对精神的追求日益滑坡,对性刺激的要求却日益强烈;人的性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混乱,与此同时,各种性病、艾滋病对社会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与性学大师李银河的观点相反,她把性解放性宽松度视为一个社会的进步标志;而持基督信仰的人则把性解放和性败坏视为一个社会悖逆邪恶的程度。

警惕啊,人们!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