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在爱中重生—— 一对80后夫妻的家庭咏叹调

在爱中重生—— 一对80后夫妻的家庭咏叹调

在爱中重生—— 一对80后夫妻的家庭咏叹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b3a9874aef62d6f7#rd

2015-04-02  杨正林夫妇

《境界》独立出品【80后】

文/ 杨正林夫妇(读者家人)

    我的父母总是无休止争吵,父亲烦恼时就借酒消愁。我十岁那年父亲酒精中毒去世,从此没人跟我母亲再吵了。母亲重压下用钢筋责打我,我从不敢穿短袖短裤,怕别人看到瘀伤。我自己从未想过,我还配得谁去爱。我一直以为在母亲眼里我是累赘是多余的,是没价值的。


丈夫自述:
像被咒诅过的家


我出生在一个云南的边陲小镇,父母都是农民。但这个家庭像是被诅咒过一样,充斥着仇恨和愤怒。我的母亲和舅舅们不认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也没法跟儿女们一起生活。


母亲嫁到我父亲的家族里,又沾染了新的仇恨和愤怒。我出生前,我们家被爷爷赶出了家门。我出生后,先是我的四姑忍受不了爷爷的责打服毒自杀了。接着我六叔染上了毒瘾。二姑一家和爷爷相见如仇人,三叔一家和爷爷几度关系破裂。


我的父母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所以他们也继续这样生活。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父母总是无休止地争吵。父亲烦恼的时候,就会借酒消愁。我十岁那年,父亲酒精中毒去世了,从此没人跟我母亲再吵了。


母亲为了养家,在外忙着做生意,在家忙着种地和家务。她确实是一个非常勤奋能干的母亲。但她在重压之下,逐渐对我和妹妹有一些过激的行为。有一次她责打妹妹,打得很凶,妹妹受不了她的打骂,也去服毒自杀,幸好被我发现救过来。


我自然就逃不掉了,别人家是用棍子,我们家是用钢筋。所以我小时候从不敢穿短袖短裤,生怕别人看到我身上的瘀伤。有一些瘀伤几个月没有康复,新伤叠在旧伤上的那种感觉,到今天我都还记忆犹新。更重要的,有时候打小孩子,是不需要理由的。


我小时候非常恨我妈妈,我发誓要永远离开那个冰冷冷的家。后来考上大学,我很少回家,也很少给她打电话。我宁可在外没钱借钱,也不想跟她联系。学习之余的全部时间都在打工兼职。就这样坚持着往前走。


人生目的,好像随风飘过的彩色垃圾袋


那时,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混乱!


我不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听别人说活着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我也这样认为。后来又听到有人说活着是为了让自己爱的人幸福。这个更好,我又让自己这样去想。那时人生的目的,就好像是随风飘过的彩色垃圾袋,仅仅为杂乱和昏暗的拐角,增添几分不和谐的色彩而已!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很情绪化?不需要任何的原因,我会变得失落和伤感。也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会觉得心痛和忧伤。我从心理学为自己找到一个很美的借口,我属于感情比较丰富的那一类人。于是我安慰自己,橙子不用羡慕苹果的甜,橙子酸的如此特别,正如我的情感丰富一样!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无止境的愤怒。一丁点的小事,我的怒气就会乱窜。每次发怒,都会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燃烧起来一样。我很想制怒,但却像深陷泥潭,越挣扎,下沉越快。于是我安慰自己,我从不记仇,我发完火,事情就忘记了。心理学教会我,这是一种排毒的方式,否则我会把自己的心血耗干。所以,发怒吧,这是正常的!


更多的时候,我把自己的内心埋起来,用繁忙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的专业需要大量的时间编程写代码。我的颈椎和腰椎因长时间操作电脑而出现劳损,劳损会引发脑供血不足,所以睡眠质量很差。起床的时候,前胸后背一起疼,相信IT行业的人员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出现严重的脱发。


我是在这样一个状态,碰巧参加了一次圣诞节的布道会,才接触到基督教信仰。当时有一位牧师在上面说:上帝,祂爱世人,甚至是最卑微最不起眼的人。我的心里很受触动。我自己从未想过,我还配得谁去爱。我一直以为在母亲眼里我是累赘,是多余的,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我带着好奇心,进到了教会。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第一次去教会,跟弟兄姊妹聚在一起学习圣经。结束时,大家说已经学期末了,他们就一起为我的期末考试祷告,我非常感动。你们不知道,我读那么多年书,我妈妈从不知道我是哪一个班的,更不知道我考试多少分,但这一群萍水相逢的人,会为我最具体的事情挂心。


毕业之后,我来到了现在的这个教会,他们也一样的关心我。我生病了,挂虑着我。我出差了,等候着我。一有好吃的,给我留一份。尽管我只身一人在北京,但我没有孤单的感觉。


圣经上说,爱能遮掩许多的罪。上帝知道我心里有很多的伤,祂就把我放在教会这个群体中,用爱来包裹和医治我的伤口。当我被爱过,里面充满爱的时候,我才能去爱别人。


基督信仰带给我最宝贵的,不是知道很多道理,而是真实的改变的力量。有一次我向上帝祷告说,一想到我的母亲,我就会非常愤怒,我非常恨她。但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我就这样一直祷告。


有一天读圣经,经文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上帝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哥林多后书 1:4 )


我回想过去的经历和痛苦,以及上帝怎样借着各样的人,各样方式来安慰我,让我变得坚强成熟。不但如此,因着过去的经历,我能更理解有同样经历的人,也能更好地安慰他们。


我又想到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向上帝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耶稣都快死了,他不但原谅那些伤害他的人,甚至为他们祷告。


我很受触动,因为我所受的伤害,还不至于死。在耶稣基督的爱里面,我第一次体验到饶恕和接纳所带来的释放和自由。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因为上帝源源不断的供应我爱的力量,让我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愈合,成长。上帝的大能也带来了改变的力量。


因为祂斩断了愤怒、仇恨在我心中所埋下的毒根。我现在已原谅和接纳我的母亲,也能够固定的跟她保持联系,尽管我母亲依然一如既往的易怒和急躁。透过耶稣基督,我重新审视我的过去,我才能说:对于过去,我充满了感恩。


妻子自述:
婚姻在锅碗瓢盆、真枪实弹中进行


刚认识丈夫的时候,他问我说是否会考虑一个年龄比我小,但生命比我成熟的弟兄。我一直为自己的婚姻祷告,期望神为我预备的丈夫,能够带领我生命的成长。回顾过去,跟他在一起,确实经历到在神里面的成长。


我们确定关系后,就为进入婚姻开始祷告。那时他刚还完助学贷款,没有存款。在别人看来,裸婚是不现实的,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一定不会幸福。


我们也担心父母反对,担心聘礼,担心婚礼等,但我们将目光转向上帝,恒切为我们的婚姻祷告,把我们的需要带到祂面前,祈求祂来帮助我们。上帝就通过各种方式回应我们。


圣经上说,等候耶和华上帝的,必不至羞愧!我们和父母坦白我们的经济状况,他们没有为难我们。婚礼有很多教会弟兄姊妹的大力帮助,进行得很顺利。


我们给弟兄姊妹一个清单,列出了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弟兄姐妹的奉献远超过我们的期望。丈夫说:“上帝让我们一无所有,但让我们一无所缺。除了感谢,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进入婚姻的过程中,上帝让我们经历到将安全感建立在祂里面所得到的平安,祂也会在最合适的时候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


婚姻是在锅碗瓢盆、真枪实弹中进行着的。我们常在一些琐事上有分歧,结婚后也有争吵。我们也知道爱要恒久忍耐,但就是忍耐不了。也知道要为对方舍己,但就是做不到。有时候真觉得无助,不是我们不懂道理,是我们明明知道,却做不到。


但无论我们闹得多凶,最后都会来到上帝面前跪下,向上帝承认我们的罪。感谢主,我们天天祷告,上帝就在我们身上做改变的工作。我们在争吵中,越发认清自己真实的样子,越发认识人是何等软弱和有限,何等需要上帝。在我们没法改变自己的时候,就祈求祂来帮助我们改变。


上帝对我的呼召是做全职妈妈


宝宝出生前,我们在是否全职带宝宝这件事上有很大的分歧。他期望我休完产假继续上班,孩子让老人带,但我想自己带孩子。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觉得压力很大,在经济上没有安全感。又回到那个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又能怎样呢?我没办法让他对经济没有压力。


于是我们不断地读经、祷告,祈求上帝帮助我们。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不再反对我。能够改变他的牛脾气的,我只能想到上帝了。


现在我们都觉得,教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若不尽责,忙于赚钱与孩子相处太少,或把责任全部扔给老人、学校,是不合上帝心意的。


做全职妈妈很不容易,但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上帝对我的呼召,是神圣、光荣的。我的使命不单是供应他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更要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一个勇敢但不鲁莽,谦虚但不自卑,诚实但不怯弱,柔和谦卑的男孩子。


我也时常疲劳,时常烦躁。但我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在做,有爱我支持我的丈夫,更有上帝天天与我的同在。我做的每一件细小的事,上帝都记念,都喜悦。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除了照顾宝宝和做家务,我每天会安排时间读经、祷告、看书、练钢琴,忙碌又充实。


有一位牧师说真正的满足不是觉得自己有很多,而是不但如此,还可以给出去。所以我学着去把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分享给周围的人。我们家开设了学习圣经的小组。我也只能一边照顾宝宝,一边预备一点简单的晚餐。但我们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透过耶稣基督,重新审视我们的现在,我们才能说:对于现在,我们充满了满足。


上帝为我们带来一个小客人,叫我们帮忙好好照顾。他的小名叫约书亚,我们希望他刚强壮胆,为上帝争战。我们也不是单靠自己去教养孩子,而是将他交托和仰望给耶和华上帝。因为神在我们身上所做成的这一切,我们也相信祂必然会按祂的应许,看顾这个孩子。


至少,我们可以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们敬畏神,孩子才可以延续这样的敬畏;我们夫妻彼此相爱,孩子才会羡慕这样的婚姻而去建造真正美好的婚姻;我们充满盼望过地上寄居的日子,孩子才会习得从永恒的角度去看待一切的事物。


透过耶稣基督,重新省视我们的未来,我们充满了盼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