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把英语作为“语言”来教

把英语作为“语言”来教

把英语作为“语言”来教

当英语学习几乎成为全民教育的香饽饽时,如何花费少收效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虹口区教育局、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等联合举行的英语口语教学研讨会上,上海博世凯英语进修学院介绍的在校外“用小学五年的时间,约550小时,帮助孩子轻松迈过英语听说这道坎”的做法,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博世凯提出把英语作为“语言”来教,而不是作为“语文课”来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老师在上课时,更多体现语言思维、训练的特性和生活英语的特点。这是一种借助课堂的方式完成外语的有效学习,而不是一种拘泥课堂追求书本的被动接受。在这里,全外教是语言的“大使”,而不是课本的“附庸”,不是单纯的英语课的概念,而是综合的语言训练的范畴。
    对英语学习而言,要真正掌握起来,离不开文化层面的正确汲取。语言学习,只有在了解文化的背景、生活的场景和人际交往的情景基础上,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对此,博世凯选择的是兴趣入手,源于生活,充分感受。外教利用自己的优势,搭起了内容真实、语言输出量大的教学平台,通过创设各种场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体验中练,在玩耍中讲,符合人的认知原理和在情景下说话的自然法则。
    把英语当作“语言”来教,就是以学生熟悉的家庭、社区、感觉、卫生习惯等为线索展开的口语教学,以生活化的语言活动缩短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与人交往,也感受英美文化的气息。学生因此对外教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比较了解,为其以后从事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基础。显然,用语言的概念教英语更能体现英语学习本身的规律与特点。
    据悉,博世凯在虹口区小学进行课余外教英语口语教学已5年余,现已拓展到浦东、静安和金山等区。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可能与把英语当成“语言”教是有关联的。如果进而一想,举一反三:我们的语文课,是否也应有语言学习的定力与元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