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谁能改变刚硬的心?——观影《三个广告牌》

谁能改变刚硬的心?——观影《三个广告牌》

谁能改变刚硬的心?——观影《三个广告牌》
http://mp.weixin.qq.com/s/jh-a3JHOvxQ1z3ZQhoDVXw

谁能改变刚硬的心?——观影《三个广告牌》

原创 2018-04-13 慕溪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影评】
文| 慕溪
谁能改变刚硬的心?
来自ijingjie
00:0019:59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境界电台”,有全部音频节目更新。


片中几乎每个人都诉诸暴力解决问题。“暴力具有神奇的功效,它能使人重新面对现实,并为他们接受恩典时刻的到来做好准备。他们的心如此坚硬以至于任何其他手段都会失效。”我们渴望正义的彰显,却不得不在屡次失望中活下去。愤怒之后,人们在寻求被彻底治愈。

2018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好评如潮的《三个广告牌》却败给了《水形物语》,与最佳影片奖擦肩而过。相比于“童话故事”般的《水形物语》,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兼具艺术深度和现实批判。它赤裸裸地呈现仇恨与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却又不乏温情和黑色幽默,像极了我们的生活,看完让人久久难忘。

电影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上一位性格强悍的母亲海耶斯,因女儿被奸杀后数月找不到真凶,一气之下租下路边的三块广告牌,隔空喊话质问警局局长,引发一系列暴力纠葛与和解的故事。乍一看,这是一部充斥着愤怒的电影,片中几乎每个人都在诉诸暴力来解决问题。然而,导演马丁无意探讨暴力本身,而是要挖掘暴力背后隐藏的东西。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通过一个特写镜头暗示了影片主题:母亲海耶斯走进广告牌租赁处,广告商莱德正拿着一本书有滋有味地读着,书名是《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由此我们被带进了一个“好人难寻”的小镇。《好人难寻》的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她的作品里经常充斥着荒诞与暴力,与影片内容极其相似。笃信天主教的奥康纳在受访时说的一句话与导演马丁所要表达的主题不谋而合:“暴力具有一种神奇的功效,它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并为他们接受恩典时刻的到来做好准备。他们的心肠是如此坚硬以至于任何其他手段都会失效。”

打开愤怒的秘密


女儿被奸杀,案子迟迟未破,海耶斯走过那条荒芜的小路,想起在此被害的女儿,正巧看到三块破旧不堪的户外广告牌。愤怒要强的她决定买下广告位,印上大字“强奸致死”、“依然没有抓到凶手”、“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以此谴责警察的失职。

她知道这三块广告牌肯定会引发冲突,然而愤怒难耐的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太熟悉这种对公义不彰的愤怒,于是一下子就代入进受害者的角色之中,满怀同情。

一股情绪由此开始在这座封闭小镇的内部发酵。尽管人们同情她的遭遇,但却觉得这种做法太极端。因为警长威洛比不仅没有玩忽职守,反而尽职尽责,受人尊敬,更让人唏嘘的是,他此刻身患绝症,已到晚期。他主动来向海耶斯细心解释,海耶斯却怒气难平。其实她早知道他身患癌症,反而认为这是引起公众关注最有效的办法。

牧师前来调解也被她说得哑口无言。海耶斯来看牙时,牙医似乎想替警长出口气,海耶斯却直接抢过钻牙器,在他的大拇指上钻了个洞。她开车送儿子上学,有学生朝车上扔饮料,她走上前去直接踢向学生的裆部。然而,不仅镇上的人不支持她,就连家人也不站在她这一边。儿子对她的做法很不理解,因为不愿意在一次次路过广告牌时被迫忆起伤心往事。前夫对此事更是愤怒,面对海耶斯的指责差点动手相向……海耶斯的愤怒在胸口燃烧,任谁也无法安抚,不仅烧伤自己,也烧伤了身边的人。愤怒使她由受害者成为加害者,暴力的升级间接促成了警长的自杀,直接导致了警员的毁容。

随着事情逐渐失控,我们也越来越难以认同她,反而对她的偏执、要强、极端、暴力感到困惑。随着她前夫的到来,以及她对女儿的回忆,向我们解开了她愤怒的秘密。除了想为女儿伸张正义之外,怒火更多出自她内心的愧疚和对自己的谴责。愤怒,其实是她的自我保护。

原来,她跟她女儿关系一直很僵,彼此经常将“婊子”挂在嘴边,恶语相向。甚至在女儿离家消失之前,她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 “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不料一语成谶,悔之莫及。前夫告诉她,其实女儿早就受够了和她一起住,希望搬去爸爸那里,儿子对此也间接默认。内心深处,海耶斯相信自己对女儿的死是负有责任的。

然而这种想法太过令人难以接受。于是她通过将愤怒转移到警察身上来自保。她害怕接受自己对女儿的死负有责任的事实。然而通过转嫁对象来宣泄内心的压力,无法让她获得真正的安抚,因为她知道在内心深处她无法接纳自己,她真正愤怒的对象其实是自己。这种愤怒支撑她走过悲伤,却也带她走进暴力与失控的险境。

暴力掩盖下的软弱


不仅是海耶斯,另一主角警员迪克森也是一个性格火爆的人。相比于负责的警长威洛比,他游手好闲,满口脏话,不仅有种族、同性歧视,而且还经常虐待囚犯。他跟同事的关系很僵,威洛比却时常袒护他,他打心底里敬重这位警长。

当他得知广告牌的事,义愤填膺,直接冲到广告租赁处,想痛打负责人,最后被警长拉住。他和海耶斯剑拔弩张,恶语相向,并想通过逮捕她的朋友来使她就范,最终导致暴力升级。随着警长的自杀,迪克森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冲进广告租赁处,直接将负责人莱德一顿痛打,并将他从楼上扔了下去……

然而,迪克森的愤怒不只是出于为警长的义愤。这种暴躁不安的态度其实源自他内心的自我厌恶。影片对他家庭生活的刻画尤为突出,他很小就失去父亲,成年之后仍旧像个孩子一样跟着性格彪悍的母亲一起生活,每天早晚出行还要向母亲汇报,对母亲的一些坏主意也言听计从。

他无法接纳一个软弱、无能、同性恋的自己,他通过虐待监狱里的同性恋犯人来表明自己不属于他们。他不知道如何改变,于是充满愤怒,通过对别人的暴力伤害掩盖自己内心的软弱和无助。在得知警长死后,他在卫生间里扑在一名警员肩上嚎啕痛哭。他不知道怎样处理失去的伤痛,于是又诉诸暴力,因为暴揍广告商导致自己被解雇。

就像影片所说的,“愤怒会招致更大的愤怒”,暴力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衍生更多的暴力和更大的伤痛。迪克森的暴力使海耶斯更加愤怒,于是她在半夜用汽油瓶点燃了警局。不幸的是,此时迪克森正在警局里查看警长最后留给他的信。他奋力冲出火海,却被烧成重伤毁容……

“软弱”是比愤怒还要强大的力量


正义不彰,仇恨却渐增。就在受害者成了加害者的同时,“坏人”也悄然转变成“好人”。警长自杀时留下的信成为全剧的转折点,也成了这场暴力死局的解。

警长威洛比给海耶斯和迪克森分别留了一封信。在给海耶斯的信中,他表达了没有抓住凶手的歉意,也告诉她,他对这起案件非常在乎,这给海耶斯些许安慰。他给迪克森的信,产生了更大的果效,在信中他敞开心扉地表达了对迪克森深深的理解,并劝迪克森放弃仇恨,要用爱去成为一名警探, “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平静才能带来清晰地思考。仇恨从来不能解决问题,但平静和思考可以,试试吧”。

他还鼓励迪克森尝试去接纳自我。迪克森第一次感觉到了被理解,他被深深打动,热泪盈眶。这个瞬间使他内心的愤怒得到安抚。甚至当他发现自己身处仇恨的大火之中,他仍拿着海耶斯女儿的案件资料冲出了警局。当海耶斯在门口看到他昏迷前用生命保护的资料时,也被深深触动。

当迪克森裹着一身绷带被送到医院,遇到之前被自己痛殴的广告商莱德,他祈求对方的原谅。莱德尽管心意难平,但最后依然将果汁端给了迪克森,让迪克森进一步感受到了宽恕的力量。迪克森虽然被警局开除,却没有放弃对案件的追查。不过不再是用暴力的方式,而是选择通过承受暴力来获取关键证据。

之后他找到海耶斯,鼓励她不要放弃希望。海耶斯坚硬的心开始融化,说了一声“谢谢你”。之后她在车上向迪克森坦白了自己是造成他毁容的元凶,迪克森却云淡风轻地调侃道:“不是你还能有谁。”暗示他早已释怀。影片最后,俩人走上了捉拿另一个“坏人”的路……

海耶斯和迪克森都曾用愤怒武装自己,对抗生活。而警长的信让他们认识到,过去被自己认为的“软弱”是一种比愤怒还要强大的力量,因为软弱促成了理解和接纳,进而带来了内在的治愈。一旦愿意放下判断与成见,我们就可以不再选择用愤怒和暴力来假装强大。

除了恩典,没有人能改变刚硬的心


毫无疑问,迪克森的转变是全剧的轴心。导演在后期刻画的这种转变,其实与影片开头时那本书的作者息息相关。奥康纳之所以在《好人难寻》里描写这么多阴暗与暴力的故事,是为了在故事的结尾部分,让主人公面临一个“恩典时刻”。

“每部小说都有这样一个瞬间:你可以感觉到,从天而来的恩典就在眼前,它在等待被人接受或者拒绝。”她的小说反复描写上帝的恩典如何在一瞬间带来人们灵魂的改变。奥康纳强调,除了神的恩典,没有人能改变刚硬的心。

导演马丁在《三个广告牌》中讨论了暴力与恩典时刻的关系。警局失火本应是暴力的顶点,迪克森却经历了顿悟与转变。预表愤怒的大火和预表良知的案卷同时出现,这种善恶的互换与交织,暗示着迪克森和海耶斯的生命即将转变。他们开始在互相理解和原谅中得到治愈,愤怒得到舒展,灵魂得以释放。

然而,导演并不是在讲述一个童话故事,相反,他在借着电影呈现生活和人性的复杂与破碎。就像贾樟柯所说,电影是用来呈现生活普遍的困境的。随着剧情推移,我们才发现这个南方小镇并非好人难寻,好与坏的区分不再简单粗暴,善恶的界限也不再那么明显,人设被剥落,流露出复杂的内核,生活就此呈现出一大片灰色地带。观众也不得不放下审判的冲动。

暴力给每个人都留下伤痕,迪克森的在脸颊,海耶斯的在心里。一如现实的世界,事情不是应该有的样子,灰蒙蒙的道德天空,处处弥漫着不公的哀号,我们渴望正义得到伸张,却要忍受在正义一次次不彰时继续活下去。暴力,是绝望的怒号;愤怒,是无助的呐喊。每个人都在祈求“恩典时刻”的到来,每个人都在寻求被彻底治愈。

影片最后,两个普通公民踏上了复仇之旅,复仇的对象是另一起强奸案的嫌疑犯。对此可以提供两种解读:或者是尚未被爱化解的愤怒的转移,或者是诚实地表明,完全的公义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电影并没有为生活提供一副一吃就灵的解药,而是呈现了人人都能体会到的生活的破碎,人人都处在有待完成的状态中。

这个世界的破碎恰恰反映出它脱离了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这种脱离就是基督教所说的罪,“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全然公义的神容不下罪,于是祂道成肉身成为耶稣基督的样式,为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使我们得以脱离罪的捆绑,与祂和解。耶稣基督用生命满足了至高的公义,安抚了最大的愤怒,也带来了终极的治愈。

对于那些在眼见的今生难以看到公义伸张的人,耶稣所带来的末世盼望,使生命的当下得以从愤怒和暴力的捆绑中被释放出来,因此那些“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将人很难放下的对公义的渴慕,凭信心全然系于神的应许之上。而耶稣对我们的残破与罪污全然的接纳,首先在我们里面开启了我们与自己的和解之旅。神的爱透过耶稣基督治愈了我们,接受祂的公义,这是我们最大的“恩典时刻”。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