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周大伟:美国大学里没有班干部

周大伟:美国大学里没有班干部

    听有些海外留学生们讲笑话说,有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在美国大学上第一堂课时,会不由自主地向老师和同学们提问:“我们班的班长是谁?” 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了。因为,在他们自幼所经历的教育环境里,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每班每级都是有班长之类的“学生干部”的。特别是到了大学,学校里有学生会干部,每个班级里不仅有班长,而且还有“书记”。
    当年,我刚进入美国大学校园读书时,一开始就感到四个方面的不习惯:

    其一,大学里几乎没有一类“同班同学”的概念,这是因为大学课程基本上实行灵活的学分选修制,学校不可能把每个人固定分配在一个班集体里。教室里的同学们流动性很强;有的同学可能听了几个星期课后,感觉这门课的老师讲得枯燥乏味,或者预感到这个班里强手如林,自己在这个班里得不到好成绩,然后就拔腿走人,从此不见人影。

    其二、美国大学的宿舍不是以系科来划分居住的,学生住得很分散,同专业的学生常常不住在一起。而且,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学校不再提供宿舍,大部分学生都在外面租房子居住。你和谁住在一起?同住在一栋公寓或别墅里的房客到底是什么人?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学校从来不予过问。

    其三、在课堂上,教授们讲课极少照本宣科。尤其在法学院和商学院,教授们在课堂里和学生们互动频繁。有时聊到高兴时,教授们径直就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学生们在课堂里争论起来。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讲的话比教授还多。

    其四,学校里几乎没有没有我们国内观念里的那类“学生干部” —— 不仅没有“书记”,而且没有班长、班委和小组长们。当然,更没有我们习惯中的“学生会主席”。

    同时,美国大学里也没有宣传部、组织部、档案科等部门。在国内,很多同学在中国养成的聆听别人教诲宣传的习惯,自己的思想就是CCTV和人民日报的思想,同时也就是班主任、支部书记和班长的思想。一时间,没有了他们,有些年轻的留学生们会觉得头脑空空,不知所措,好不自在。不过,很快这些同学们就习惯了美国校园的生活。他们发现,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去想,可以自由地表达,可以自由地判断,可以自由地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社团。

    其实,美国的大学校园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校长们从来也没有“人心都散了,队伍不好带”的忧虑。学校里其实也有“学生领袖”级的人物,这些“学生领袖”大多是在学生独立社团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通常,每个美国大学校园里都会有几百个不同种类的学生俱乐部和社团,几乎全部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和领导的。每年新生入学时,人们会看到在学校报到处周围的办公室走廊里或校园的草坪上,排满了各种社团招揽会员的五颜六色的招牌。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除了传统的用希腊字母标记的男生联谊会和女生联谊会以及各学生宿舍的“团体“外,还有596个志愿性学生社团,其中包括学术社团、体育社团、服务社团、艺术创作社团、民族文化社团、健康卫生社团、媒体出版社团、哲学社团、政治社团、娱乐消遣社团、宗教社团和社交社团等。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现有的社团,但如果学生感到现有的社团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与学校有关方面联系,申请建立一个新的社团。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课外,美国大学生除了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了创新精神,强化了实践能力。

    美国大学里的学术期刊往往由学生主持编辑。绝大多数院校都鼓励学生出版各种刊物,如日报或周报、年刊、文学期刊或幽默杂志,这些刊物的编辑和出版经理有相当大的责任,亦受到广泛尊敬,因此这些职务成为许多学生奋斗的目标。

    在有些美国大学校园里,也有一种类似工会的“学生会”组织,但和我们国内大学里的学生会并不相同。这类学生会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学校行政的一个学生组织。学生会的负责人由学生依照合理程序选举产生,学生会的资金也来自学生,没有校方或政府的资助,因而它的行动都是独立的。这类学生会的目的主要是在重要事件发生时,用以维护学生权益,同时作为学生和校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例如校内公车服务、学费上涨、图书馆设备改善等等。

    我本人在国内读书阶段中,曾担任过不同“级别”的“班干部”。回首往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总体说来,我不赞赏这种将官场行政生态在校园内加以复制的愚蠢做法。其中主要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发挥大多数同学的潜能、导致“学生干部”在名利面前的迅速异化、严重扭曲学生之间单纯和公平的人际关系。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人总是有差异的。对于那些思想比较成熟、独立性比较强、有自律能力的学生,在美国大学的环境里就可以应付自如。但对于那些性格腼腆内向、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甚至不能完成大学学业,在美国名校里尤是如此。有些美国名校为了捍卫学术水平而不得不牺牲学生。据统计,美国每年都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而退学。

    对此,准备来美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有的中国学生家长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大学,五六年了,还没有个结果。估计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美国的大学是“不怎么管”学生的。就在这样一个既没有班主任循循善诱又没有班长书记们以身作则的环境里,如果你的孩子也“不怎么管”自己,那就真的是“黎叔很生气,问题很严重”了!

来源:周大伟

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5309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51741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TOP

老大辛苦了。.

TOP

嘿嘿,最近我家丫头终于自愿当上“干部”了!作二年级的Lunch monitor,就是午饭的时间去二年级班里管管纪律,帮着解决点问题,比如谁谁局然忘带了午饭,帮忙解决一下。
貌似很有成就感的说,居然小不辣辣头们听她的,耶!.

TOP

哎,我家女儿现在对学校里的“职务”很有兴趣,即便是卫生区的小组长都做的津津有味

早晨带读,周五给同学们盖小印章,乐在其中

她现阶段的‘崇高志向’大约是当班长,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如何做好班长,还是只是看到了当班长的‘威风凛凛’。反正我告诉她,你如果是为了管着别人,还是不要做,没有服务/服侍别人的准备,是木有资格做‘班干’滴~.

TOP

儿子现在的班,据说前一个班主任是不指定固定的班长的,班里的同学轮流当,TA认为班长是为大家服务的,每个同学都应该有机会锻炼。听同学MM们说,当时班级墙上有个监督表,有违反了规则的行为,当值班长可以给那个同学记一次叉。有孩子喜欢目光如炬地给别人记叉,但是很快发现轮到别的孩子当班长时,TA也会被别人挑刺,自然而然就会调整自己。新来的班主任指定了一个TA觉得有些leadship特质的孩子做班长,于是很快就有MM在家长会上对那张监督表发起质疑了。
我向儿子问起来,人家竟然都没注意到那张表,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小子。.

TOP

回复 5楼merry77 的帖子

我们幼儿园时是轮流当(那么小应该不叫班长,想不起来叫啥了),一人可以当一周大概,是给小朋友们服务的,或者是帮助老师督促小朋友洗手,给小朋友们分饭等等吧

老师指定人选最没意思了,竞选偶也不喜欢,偶喜欢轮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兴趣的就努力发挥,木兴趣的可以告诉老师放弃~,噢,对了,偶的英语小组可以这么做,每人当一个月组长,明天就开始安排.

TOP

回复 6楼主所喜悦的宝贝 的帖子

短你了。.

TOP

这就是在教孩子从小要有自己的目标,能够自律,有自己的思想,中国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到国外真的要有个适应过程的啊.

TOP

老师曾经在课堂上嘲笑我儿子说:连春节都不知道是哪天,你还是中国人吗?
我儿子回答: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地球人。
最后以罚站告终。

[ 本帖最后由 hanxinjuan 于 2011-10-20 13:46 编辑 ].

TOP

回复 9楼hanxinjuan 的帖子

刚好昨天儿子回来说起班上的事,老师问重阳节是哪天,只有一个韩国孩子答上了。.

TOP

回复 10楼merry77 的帖子

很明显,他也是地球人。哈哈.

TOP

回复 9楼hanxinjuan 的帖子

我们都是地球人,哪个想否认? 肯定是外星人卧底.

TOP

回复 12楼混凝土 的帖子

不想罚站的就否认.

TOP

全世界大概就是中国的干部最多了
以前有个老外朋友来中国问,他怎么才能当上中国的干部?呵呵.

TOP

回复 3楼pp_dream 的帖子

我们家老二是Homework monitor.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