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中国教育的悲哀!

中国教育的悲哀!

昨天,上海六七场大型招聘会扎堆,估计共有约8万人次参加。许多大学毕业生辛苦赶场,“海投”简历,有人昨天所有花费加起来竟接近千元。他们表示,因为企业也在“海选”,招聘会中被企业相中的几率相当低,不得不多跑几场,多投几份简历或许能增加“命中率”。
  昨天上午9点多,杨浦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前来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的人已排起十几米的长队。记者发现,尽管设摊单位只有35家,但不少大学生带了至少近百份简历。原来,这只是他们今天赶场的其中一站。
  东北片某高校大四学生王启智(化名)准备了300份简历。他说:“今天的几场招聘会都想去看看,一场平均投50个单位。”由于简历全部用铜版纸做的,很重,暂时只带了100份。对于当天的“招聘会路线”,王启智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从大衣口袋拿出地图比划说:“现在是第一站,接下来乘937路到虹口足球场,回校拿剩余的简历,出来后换轨道交通3号线到延安西路站,那里有西南五校联合招聘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招聘会。下午再坐地铁去光大会展中心的师资专场,有时间的话再去闵行。”
  对于一天下来的花销,王启智算了个账,“光简历一本就要2.5元,路费五六十元,吃得二三十元,西南五校招聘会我没有门票,听说向别人买要100元”,一天不知不觉要花近千元!
  在昨天的几个招聘会现场,有不少像王启智这样的“赶场族”。到中午12点半,在东华大学举行的西南五校联合招聘会仍是人满为患,求职队伍将操场外围紧紧围住,许多学生已参加过两三场招聘会。
  对于如此求职“上海一日游”,毕业生们也有些无奈。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小渠说,“我11月中旬开始跑招聘会,去了不下七八场招聘会,简历也投了好多,至今没有接到一个面试通知”,只能多跑几场多投简历,以争取机会。.

附件

00023220.jpg (318.94 KB)

2007-1-2 11:14

00023220.jpg

TOP

这是转载去年新闻晨报的一篇报道。

在这个照片中排队的是各大公司的HR经理,那我们的教育产品该多棒呀!.

TOP

最大的悲哀不是这个,我们培养的学生有几个成为真正自然人、具备健康身体、健康心理的人的?

我们的科学技术,不管是理论科学、应用科学永远都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国家或企业的项目建设中,核心的永远是引进,永远都是受制于人,很少有人能担当、敢负责,很少有学术领军人思路开阔,胸怀宽广,高校里门派森严,学生畏缩不前,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受到传统教育的迫害,小学中学更是变本加厉。

这虽然有体制问题,领导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在教育部,教育部从开国成立以来,罕有符合科学的教育精神和体制改革,这几年眼睛盯着大学,做了改变,却把大学改的没有的大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实际上,中国最需要改革的,是还没有弄清楚教育的基本方向,最需要改革的,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幼儿园,是我们的小学。

实际上,一个社会,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受大学教育的人有多少,有没有念过大学, 而是要看这个社会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水平如何,要看这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和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是科学的,人性的,文明的。  很多的成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如何、做人的性格秉性如何,都是在童年的时期的决定下来的。

.

TOP

回复 #3小土豆爸 的帖子

.

TOP

除了叹气 ,还是叹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