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给孩子一点空间——世界杯与作文(61楼更新)

给孩子一点空间——世界杯与作文(61楼更新)

                                                                     给孩子一点空间

          最近上外的圈子很火,我也跟了不少帖子,在有些问题上我有与一些家长的不同意见也都照实说了。
          孩子进入上外后如何培养,我没仔细研究过。上了WW后,曾经想过做一个系列,其中就有“一个北大学子的上外之路”,后来因有“晒孩子”一说,就此作罢。
          过去我在某高考论坛上混的时候,用了“家有考王”的ID,上了WW后没有再改,其实小儿不是考王,因为中考、高考都没经历过。至今他还说,考试是一段经历,是一种财富,可惜他没有完整地获得。
          其实小儿进入上外附中时并不是特别优秀——在这个优秀团队中。如,他不是市三好学生,只是有一个可以类比市三好的证书;他不是奥数一等奖,只是一个三等奖(约前一百);他没有怎么学过英语,只参加了张思中英语培训。与大部分附中的孩子相比,他并不出色,可能他的记忆力、理解力稍稍胜出点罢了。
          进了附中后,我们感觉附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想法很合拍,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孩子继续学了一年围棋,进入了玩围棋的状态;学了一年奥数,觉得跟不上了,就放弃了;二外的英语,比较宽松地在上外加读新概念(1-3册)。其余时间他在做他喜欢的事:
          双休日他看了几乎所有想看的F1、NBA、甲A比赛和绝大部分流行的动画片、武侠类的电视连续剧,有的不只看一遍,看了探索频道的节目;游戏机玩得出神入化(每晚寝室里四个人联机打手掌机,先后用坏了三台),在著名的游戏玩家杂志《掌机王》第六期发表玩家攻略(《掌机王》现已出版至90多期);热心于参加学校组织的大部分活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整理笔记,作业拣重要的做,课业部分专心于学校教育,成绩一路领先,心态十分阳光。
          我们把空间留给孩子,同时也把空间留给了自己。家长用这个空间读了专升本、注册会计师,家长工作有成、心态良好;孩子快乐读书、享受学习,度过了愉快的初中阶段。
          在充裕的空间中,孩子一直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充分的弹性,同时也张扬着他探索的兴趣。我试图在我喜欢的物理上让他接续奥物竞赛,他毫无兴趣,终于,在初三时遇到了他感兴趣的化学。此处要感谢梁金纯老师为了培养化学尖子主动降尊纡贵,从高中部下到初中部教书。梁金纯老师长得很像徐根宝,化学课上得十分精彩,一下子抓住了小儿的心。
          回想孩子在上外这段时间,应当感谢上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同时我们又配合学校让孩子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使他学业有成,并在大学中保持良好学习状态、旺盛求知欲望,成为学校的佼佼者。
          资质优秀的孩子(如上外的学生),在充分的教育空间中才能焕发其光彩。如果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觅食、喂食、配食,可能会对冲上外的教育方法。在无尽的应试性学习、作业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力会被抹杀,学生的自主发展会受到挤占,最终成为同资化的流水线产品,而同质化是竞争力的大敌。同时,一路承受高压的学生进了大学,往往会因为压力、约束力的骤然消减而迷失。
          上外的家长们,给孩子一点空间吧。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11 02:11 编辑 ].

TOP

回复 2#H爸 的帖子

因人制宜、因校置易。.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9 13:56 发表
因人制宜、因校置易。
发帖不仔细,两个错别字。改一下:
因人制宜、因校制宜。.

TOP

回复 5#H爸 的帖子

.

TOP

心里有一点为上外的孩子急。口不择言,拉拉杂杂的,说得不对的,请各位家长指正哦。.

TOP

回复 9#子玖妈妈 的帖子

很多高压鞭策出来的孩子,大学也过得很滋润的,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谈朋友...
他们认为,辛苦了十多年了,要给自己一点补偿了
其实,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啊.

TOP

回复 1#家有考王 的帖子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家长在孩子教育中要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孩子进入不同学校,家长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比如,进了地段学校,家长就要多上一点心。
.

TOP

回复 12#H爸 的帖子

你这是全面的说法,涉及到家长、学校、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我的“三个不”有比较明显的“散养”意思在内。.

TOP

回复 12#H爸 的帖子

另外,补位和不缺位不是对称的关系。家长不管不顾,把孩子往学校一塞,做甩手掌柜,那是“缺位”,如果学校做得不好、不够,家长才需要补位。而这个不好、不够不是家长的主观判断。.

TOP

回复 15#naturezy 的帖子


谢谢理解!.

TOP

回复 17#dog汪汪 的帖子

我是考爸.

TOP

回复 19#dog汪汪 的帖子

我家的一进上外就闯祸,你家的不会吧。.

TOP

回复 23#炫炫爸 的帖子


老大难得一见啊!.

TOP

回复 1#家有考王 的帖子

本文原来的标题是:“上外的家长们,给孩子一点空间吧”,并且是发在上外附中圈子里的,现在移到圈子外面来了。

给孩子一点空间是必要的,但在公共板块,我会谨慎得多,不会说得这么直白的,怕有误导啊
过去移动帖子有短信通知的,这次怎么没有告知书呀
.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1-9 15:34 发表
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
家长的作用应该是“把握方向,控制走向”,这样就不会缺位、错位、越位。育儿八字诀是“养心殿”的下一个主题。文字早有了,不敢抛出来。马粪纸作的头盔,经不起砸


.

TOP

回复 39#H爸 的帖子

“把握方向,控制走向”会有一个长帖,基本无关乎“食”。现在孩子普遍消化不良、胃纳不佳,有的东西,即使吸收了,也无利与日后的学习和研究。
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差异,和小时候的“食”有关。外国孩子如何进食,值得我们借鉴。.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8-11-10 10:49 发表
“现在孩子普遍消化不良、胃纳不佳,有的东西,即使吸收了,也无利与日后的学习和研究。”这段话有点以偏概全,有失偏颇,我不大同意的。
期待老哥后续精彩段落。
有的东西,不是全部东西
“现在孩子普遍消化不良、胃纳不佳”,不是指孩子吃不下,恰恰相反,很多孩子还吃不饱,但是我们的学校给孩子吃了什么呢,孩子在题海里游泳。中学四年,有很多东西是为了中考,高中三年,有很多东西是为了高考。学了很多知识,未必都有用;但获取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育,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1998年我在专升本开学典礼上上的讲话:“文凭固然重要,但知识比文凭更重要;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10 11: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1-10 14:30 发表
这年头爸爸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VS妈妈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结果大不相同。妈妈的思维和爸爸的思维有点区别的哦。一般爸爸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无论做人,做事,学习都要来得游刃有余。吹捧拉。
爸爸关心学习状态
妈妈关心学习状况
“状态”和“状况”是不是有如下区别:
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
学习状况——学的怎样了.

TOP

回复 57#猪宝的妈妈 的帖子

确实无奈,短信了。.

TOP

TOP

回复 51#caijunwei 的帖子

我总是假设孩子的智商是相差不大的。差别在于:
1、你的兴趣(关注点)在不在学习上;
2、你的智力倾向于那个科目。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智商相差不大,成绩为什么差别这么大?除了上述1、2两条外,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过去养成了好的习惯并从中得益;他打下了自己的好的学习基础并继续得益,就此进入良性循环。
养成好的习惯之重要我过去有过帖子的,但是,从现在就努力起来,任何时间都不算晚。
.

TOP

世界杯与作文

世界杯与作文
说一件小事:
时间
1998年秋 上外附中语文测验——课堂命题作文
背景
1、在上海市重点中学初高中分离后,上外附中首次采用“海选”方法招生,于6000名投递材料的学生中,经多轮面试、笔试录取120名学生。小儿有幸录取。
2、1998年夏,法国世界杯精彩绝伦,小儿每每看至下半夜,大呼过瘾。
事由
语文课。课堂命题作文,题目为《我喜欢的一首歌》,须当堂做完呈上。
回放
老师出题后学生紧张开动脑筋,在脑海中搜索自己熟悉并喜欢,且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那支歌。我们知道,但凡这类题目,必定与歌词有关,而要背出歌词,则以轻声哼唱为佳。于是有同学开始轻声哼唱,开头是各哼各的调,但可选之歌毕竟不多,又于是,一支近期校园广播反复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歌被几位同学选中了,哼声变成了和声,最终变成了集体哼唱,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同学选了同一首歌,依自己的理解各显神通,挥笔疾书。
小儿看见作文题目,不待首场刮肚,脑海中就浮出了那首令人热血沸腾、有着“ole”、“ole”的世界杯球迷歌“we are the champion”(我们是冠军)。在激烈竞争中胜出,踏入上外附中的自豪与喜悦心情,与球场上获胜球队的欢庆场面糅合在一起,让他选定了这首喜爱的歌。上外学生是一支冠军团队,上外学子的光荣与梦想、使命与责任成为这篇作文的主题。
批阅结果(略)
感悟
给孩子以空间,做他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他在观看世界杯中汲取体育精神、拼搏精神,感悟奋斗的艰难、拼搏的不易,重视平日的训练,珍惜临门一脚的机会。而那一次作文,则是这种感悟的一次升华。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了,但孩子在与我交流时的那种神情、豪情,常常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一篇作文。

小儿小学、中学十二年,我只看过他的两篇作文。
.

TOP

回复 62#peteryang 的帖子

欢迎FRIEDA爸爸发表深度思考!.

TOP

回复 64#peteryang 的帖子

同感。特别是女孩读书的自觉性通常要高于男生,自控能力也强一点,家长给女孩以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女孩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气质、文化底蕴。.

TOP

回复 74#heart 的帖子

这种选择的自由,也需要用空间来换取。自主招生,主要是学生的选择和家长的运筹。.

TOP

回复 76#heart 的帖子

学店?学生付钱购买服务?买方or卖方市场?
店大欺客!.

TOP

回复 78#JACKY他爸 的帖子

这个帖子原来在上外附中圈子里的
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弄下去了
喂得太饱也会无法觅食的
H爸的帖子是实战帖,很实用。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1-11 11:03 编辑 ].

TOP

回复 83#九月高跟鞋 的帖子

过几天上一段在上外附中做小生意的帖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炫炫爸 于 2008-11-11 15:23 发表
那么父母该如何协助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学习上的一大助力呢?关键在于帮助孩子了解学习是件有趣的事,而非执行一项例行工作;切莫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或是过于强调学业成绩。

以学校教育为轴心,没有带孩子补课、没有给孩子请家教、没有给孩子施加额外的课业负担.........

TOP

引用:
原帖由 shjhzy 于 2008-11-11 10:14 发表
成长中的孩子常常在学习成绩和个人爱好之间挣扎。现在慢慢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宽松的“空间”,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小问题,不仅是读书,行事为人的品德更重要。生活中学到得东西孩子会受用终身
.

TOP

回复 94#fsn 的帖子

我不优秀。受教育背景的限制,我不可能去具体的教孩子,所以看上去超脱一点。.

TOP

回复 99#黄马褂 的帖子

借题发挥?
英语盲也来顶一下。.

TOP

942.

TOP

今天又看见了这个帖子
http://ww123.net/baby/thread-33680-1-1.html

给中国孩子一点空间!.

TOP

前几天看见一篇文章,说小学生太苦了,好想回到幼儿园
看看这段时间的中学板块,发现中学生更苦..........

TOP

回复 112#BOY 的帖子

教育制度是典狱长
家长是管理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