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每个孩子都是人才-连载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每个孩子都是人才-连载

教育的错位,多数是观念出了问题,连最基本的教育观念都有误时,结果那会正确。
教育本来是教出一个活生生有智慧的人,但最终只教出会工作的机器人,最后因为压力太大住进精神病院,这些看似精神有问题的人,有些极为优异,有些非常杰出,有些还是科学家、工程师、医师等顶尖人士,但却为了各自不同的原因住了精神病房。
毁伤他们的是谁?
我想探出底细。
用何种手段毁灭的?
我也明查暗访想弄个水落石出。
这些年来,终于查出了一点点蛛丝马迹,问题的一大部分出在家庭,它捏塑他们的人格,另一部分则来自传统的价值体系,以为书中藏着一切,把书读好,便等同于功成名就了。有两种人是麻烦制造者,一叫父亲,二叫母亲,有时是其中一个人,有时候同时两个人,设下重重圈套,要求孩子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他们全处在压力中,为一个叫做第一的假说梦打拚,有人拚上了却也累惨了,有些人拚不上便脑子病了,于是被我不小心撞见时,有些成了医学院毕业的精神分裂症者,有些则是中科院的妄想症物理学家,还有一些人是教授忧郁症患者……,名副其实成了杰出的病人。
金庸笔下有两个的怪异人物──东方不败或者独孤求败,非常接近他们的翻版,就是无法洒脱一如周伯通。
我并且查访到这些父母的内心里全有偏见,相信读书万能论,以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明白这多半是骗术,从来没有一个名校颁发过成就保证书,薪资保证书,只有保证──修行靠个人。
人不该或忘,笨极了的爱迪生是大发明家;学习有障碍的爱因斯坦是大物理学家;笨拙的瓦特发有了蒸汔机;常常写错字的萧伯纳竟是大文豪;成绩不佳的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我仔细盘问,发现有些人并不相信多元智慧,觉得行行有状元是骗局?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所有的人全数都往求学之路挺进,真的就好吗?如果一条街上,全部人都当了医生,那该替谁看病?自己看自己,或者两家诊所互看,如果这条街上只有一个懂水电,我猜水电工最为抢手。
老街的陈旧香醇,让人流连忘返,我常常就近逛逛深坑老街,寻访古朴的味道,它以豆腐闻名,店家里八成都在卖豆腐,观光客选货便很费事,每家卖的都一样,如何选?我通常走到那里就在那里买,但有一家鱼丸店便是独卖,强调新鲜无防腐剂臭,没得选择,想吃就买,生意反倒好。
它替多元智慧里的独特性做了最美妙的注解。
他们多半遗忘,教育目的旨在教出一个人,这是教育家卢梭的见解,怎么说呢?我用一副对联昭示,左联是:“演活自己”,右联为:“演好人生”,横批:“都是人才”。
俄国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受教者身上的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发展它们,不用学校的信条框住它们。”
〈发现优点〉是教育很重要的信条,但多数人也弃之如敝屣,我对教育一事,真的有些感伤了,它催促着我提早写这一本书,我不愿意可怜的孩子们,仍被硬生生的分门别类成为:好的,坏的;聪慧,愚蠢;成材,不成材;只周旋在黑、白,是、非,对与错之间,有人因而受了伤害,得了自卑,有因而折损想像力、创造力与思考力。
智力测验无法测出人种的高下,智力一词仅供参考,更重要的用来发现孩子的能与不能,即使如此,智力测验能测量也仅占百分之十,高达百分之九十测不出来,比如说,意志力、气质、慈悲、快乐、动机等等,这么一来,根本就无从论述谁优谁劣了。
即使智力与非智力全表现优秀,也不代表他是智者,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英国作家赫兹里特在《论作家的谈话》一书中提及:“世界本身就是一部书,它蕴藏了比图书馆更浩瀚的知识,但它却无法置于书架上,也不能普及到大众手里。”
是的,宇宙是一部大书,无人知之,穷毕生精力或许只能知其一、二,所以该谦虚,状元、第一、神童、伟大、杰出,几乎是一种空中楼阁。〈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炫炫爸 于 2006-3-12 14:28 编辑 ].

TOP

读书很苦,应该给点乐子,是我这些年来的参悟,我立誓许孩子一个美妙的童年。
读书、阅读一事,不是一时一刻可成,读出动机与快乐,比读成满分、抡元有意思多了,想比背有趣,动机比结果重要,因为读得好不等于有学问,第一名不代表厉害。
更何况,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前一分钟的真理,下一分钟便成了常识了,
我有一个同学非常宝贝,他这样买水果:梨子三分之一斤,芭乐七分之六斤,柑橘五分之三斤,请问一共几斤?多少钱?结果呢?气得老板卖他神经病,拿着扫把追出来。
不知是否有人会这样上学,往东一百公尺,再转往西七百公尺,接着南行二百公尺,花了十五分钟到学校,请问直行花几分钟?儿子问我,这样上学会不会有神经病?我哑口无言。是啊,我们的学习为何离生活这么远?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研究,证明坚毅、自信、谨慎、好胜心、道德感,远远比智力更关键。
这些年来,心理学家用心寻找理论,并且发现,有些才分真的来自遗传,学都学不会,比方说,学习语言一事,对有语言天分的人是小事,但不具语言天分者则是苦差事,运动、艺术、物理、数学等等亦复如此,后天用来修润先天的才分,比如你有美术的天分,再加以调教,便是好人才了,关于这一点我很想让父母明白,真的行行有状元,人人都拥一片天,找对自己的天空,比起拥有十八般武艺有用多了。
成绩永远不可能是人生占有一席之地,我希望有能力让父母明白,教育旨在教出一个求知者,而非背书家,知识本是一座海洋,它在等人掘取新的智慧,不是一味的苦记课本里陈旧的资料,因而考得高分、第一名,得了一个虚假的唤之为优秀的称号;读书不该使孩子读成死路一条,读得痛苦不堪,读出灰头土脸,让他们原本亮晶晶深邃的眸子,变得暗淡无光,以至于输掉人生。
孩子需要伯乐,而非催逼者。
人生的关键条件,其实不只是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快乐、自信、韧性、坚持到底的恒心、慈悲等等,心理学家称它为〈非智力因素〉;当然,读书并非全然一无是处,它的重要性在于替人找着合适的领域,爱读的人,理应进入学术的殿堂,从事研究、教学、实验等等作育英才,造福人类的工作,但…万一呢?
万一……一词,是我的重要信念之一,我相信不可能人人都走进学术殿堂,万一你孩子不属于这一挂的,父母应该收拾怨艾,给孩子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机会,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不丧失志气,外便有蓝天。
教育的真实意义,但盼没被遗忘。
我曾这样问过朋友:“读书干嘛?”
“找个好工作。”
“然后呢?”
“赚点钱。”
“然后呢?”
“过过好生活。”
但,这种教育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孩子,有几个有生活品味?
我真的不得而知了。
如果努力之后,孩子杰出了,但很不快乐,平凡的,却很开心,你怎么选?
我选平凡,你呢?
读了书,取得学位,有了工作之后,你希望孩子以何种形式活着像……
人?
或者一部机器?
我选人,你呢?
最后,再想一想,但不用回答我:
自己是个懂得悠闲的生活家?
或者像部提款机的忙人、茫人、盲目的人?
〈未完待续〉.

TOP

许孩子一个童年
发现很多身旁的朋友,开始不约而同的述及童年往事,在他们口中,童年成了最美的回忆;我猜也是吧,年近半百,事业有点成就,开始觉得童年才是一生最美好的过往。
这些人以前不谈这些的,他们谈志气,说志向,论抱负,梦想飞上青天……诚几何时,现在却只留老花眼镜买了没,放大镜带了吗,老家在那里,童年怎么过等等琐事却甜美的回味。
从克林顿的自传中,我赫然发现,即使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童年对他而言也是精彩值得回味的,而且深具影响,它放在第一章用很大的篇书写,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琐事,他记得钜细靡遗。
童年对他的意义由此可知,它应该不只是一个人闲来晃去,做着吃、喝、拉、撒、睡等事的历程;迟早每一个人都会通过童年,来到成年,回首前瞻,才又赫然发现,童年真的弥足珍贵。
童年真的不止是童年,它是人生经验的养成所,阅历的秘密训练基地,智慧开凿的时代,储备能量的重心,思考力、想像力与创意完成的场域……只是童年只有一个,而且有去无回,不会时光倒流的。
童年,谁还珍惜着?
你说古人很八股,迷恋科举,奢望一试成名天下知,但起码他们还有童年,文学大师沈从文回忆童年时说过,他最会逃学:“可以去游泳,天气好时便城外的山上去玩,捉蟋蟀,偷园子里的李子枇杷;天气不好可以到庙里,看人绞绳子,织第器,做香,看人头棋、打拳,以至相骂……”
沈从文早期的人生阅历,对他的创作极为重要,怪不得作品中,流露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境了。
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的童年记忆更是有趣:“如果先生不在,私熟可就是我们的天下了,椅子板凳成了现成舞台上的道具。有时候我们就玩起捉迷藏。有一次,我当瞎子,刚巧先生回来了,其余的孩子全跑掉,我轻而易举的捉到一个人──我的先生。当时发现闯了祸,我简直吓昏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读书之外,他们还记得留给孩子一些童年记忆。
〈未完待续〉.

TOP

童年为何珍贵

首先,童年只有一个,消逝便难以追求,很多人成人之后才后悔或者难过,为何想不起来任何关于童年的事;童年真的该有记忆,听见强风呼呼的刮着,树梢沙沙作响,青青草原任牛羊……走在乡间小径、涉水经过小溪。
其次,童年是成人的梦田;如果能活上八十岁,回首前景,最美的记忆非童年莫属了;忙碌、焦燥、争战十年、二十年之后,每个人都想找一个港弯靠泊,童年是一个港弯,让人还老返童的归隐,即使几天都好。
我庆幸曾有一个美丽的童年,但这一代的孩子,童年沃土又在那里呢?
其三,童年该是快乐的,不该被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剥屑,它没有必要由一叠考试组成,眉羽之间充满忧愁。人生是一场靠着耐力的马拉松,赢在起跑点上有何稀罕,一万公尺的长跑,前八百公尺决定不了胜负,但可能因此赔了童年。
其四是,童年是智慧之泉的开发处,但它由玩出得来的;儿戏不是儿戏,它大大有学问。
但,现今的社会,谁肯给玩?童年离不开玩,有个儿童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小孩子,如果离开了游戏,便还剩无几了?成人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把童年抽离,不知还有什么?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证明童年的活动,给我的不仅是记忆,还有智慧,一出家门便有许多考验等着我们解决。
我随便便可取出许多例子证明玩不只是玩;很多人的童年都玩过掷龙眼子的游戏,单单这件小事都充满巧思;首先,得收集龙眼种籽,无论自己买的,或者地上捡的,清洗、阴晒后便是玩具了;再来是玩法,除了年长的孩子创造出的玩法之外,我们常有新玩法,但需要经过讨论,决定、共识,大伙决定可行,便可以用它论输赢。
当我进入大学殿堂修习心理学,才明白这是智慧萌芽的肇端,孩子是透过玩建立智慧的。
戏水的学问更大,它藏在大自然这本书中;老家附近有一座湖,微风徐徐,水色幽幽,伴着青翠山峦,野雁飞掠,湖中鱼虾丰饶,湖底有野蚌、大蚬,尺寸约莫有现在的三、五倍,但湖水深不见底,如何潜入摸它上岸,考验这群小鬼,而且时间只有一分钟,可是学问?
单靠目视可不成,一群小孩七嘴八舌,想出一个办法,我们在尼龙绳上绑了钓鱼用的铅块,垂入湖中,测量深度,找着最浅处,提神闭气,噗通!一声入水,一分钟后出水,手上便多了蚌与蚬。
老蚌生珠是真的,回家后妈妈剥开牠,好多珍珠便落了下来,那时候根本不知是宝,孩子们拿它作战,左扔一个,右掷一粒,珍珠子弹很快便用光光,现在想起来,直呼可惜。
乡下的夜,静得很,草虫唧唧,青蛙嘶鸣,求偶声呱呱作响,便显得青亮悦耳,有如天籁;孩子们相约钓青蛙,一夜可以钓上一整篮;大人们说,青蛙怕灯,照了便晕,手到擒来,一试,真果不假,便不再用钓的了。
钓鱼也有学问,那里有鱼,那有没有,什么鱼在那里,什么鱼是日行性,出处在十点至十二点,什么是夜行性鱼类出没在太阳下山之后,都得好好考据一番,一部分是前辈给的经验,一部分是自己累积的,这一题书本没教。
野生龙眼树好高,龙眼好吃,但是我们的身材很矮小,根本摘不着,怎么办?最后我们想出一个办法,在竹竿上绑上刀子,终于克服难题,成串的龙眼纷纷落下树来。这一题,月考不考。
打陀螺的种籽是山上采的,我们翻过一座小丘陵,爬上树才能采了下来,再回家加工,成了一个小型的陀螺,玩法很简单,两个小孩各自旋转它们,互相碰撞之后,先倒的输,赢的人取得。
输赢的方式谁决定?
孩子呀。在心理学家眼中,这是孩子创造规则的开始,也是一个人未来万一成了某一学科的专家,是否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的关键。
掷水漂,不止是游戏,掷得好不简单,它集合着力学、石材与切面等等,一个石子掷出,漂亮的在水中翻转十几下。
园子里有野兔,常常偷闯果园,成了我们逗乐的对象,几个人分成三组包围,即使计划周详,还是常被兔脱,我们一路猛追,有一次,兔不见了,反倒遇上一只凶猛的山猪,从草丛钻了出来,大概也是被惊吓吧,逃跑改成攻击,回头便是一路猛追我们,一群小朋友,又跳又叫,狂奔下山。
下雨了,姑婆芋当伞,没有鞋,草绳编一编就是鞋了,没有音乐自己唱,童年的有趣之处便在于此,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难题,得了智慧了。
高人玩世,这大约是我对童年最美丽的注解了。
〈未完待续〉.

TOP

玩出活力

童年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功用:储备成年之后所需要的体力。
健康不在,人生便毁了,这是我害怕的另一件事,我忧心孩子赢在起跑点,但输在终了,或者根本跑不到终点。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及:“身体健康的人,才能头脑清醒。”
事实上的确如此,少了强健的体魄,在大的成就也是枉然,就连达文西在《论绘画》一文中都提过:“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泉源。”此处的运动,在孩子身上便是游戏了;这个部分早经儿童心理学家证实,甚至明白游戏有益于儿童身心,但是嬉无益的传统想法,仍然深植于每个人的心灵,很少人相信,游戏可以强健体魄,演活人生。
除了关心读书、考试之外,你是否一并想过他们的健康指数?
健康与学习力其实有关,研究指出,健康的孩子比不健康者,学习效果好上一点七三倍。
健康也与快乐有关,健康孩子的快乐指数远远越过不健康者。
健康的孩子自觉比较幸福。
健康的人对生活比较满足。
健康的人后续有力。
健康者主动学习。



每个人都该想一想,孩子会什么运动?
我的女儿是毽球队校队,曾拿过六十米冠军,网球不,会打羽球……
儿子更强壮,柔道冠军、百公尺第一名,合球校队,篮球、羽球、网球全都一级棒,他自己偷偷学习桌球,听他吹嘘,实力也不差……
健康一事是我的教育信仰,体力过了关再说,健康不行,便什么都不行了,读书可以慢慢来,健康可不成;童年只有一个,消失便不见了……
很多人孩子的童年,被逼着找成绩,论英雄,我希望替孩子找着即将灭种的健康与一个欢乐的童年。
再忙我都想赶快回家,等在孩子入门之前等候着他们,轻声的说一句:“心肝宝贝,回来了。”看着他蹦出笑浪,再问他:“先写功课,还是先玩?”废话,多半是先玩;“骑单车、打球,或者散步?”
想让孩子健康,建立一套持之以恒的〈家庭运动〉,真是必要。
这些年来,我开始不厌其烦的关心孩子的餐点,尽可能起身替孩子准备早点,让孩子有一顿香喷喷的晚餐,原因无它,就是盼着他们健康长大;研究报告指出,早餐最好别有油炸之类的速食点,青菜、水果、川烫的食物,可以活化孩子的脑袋,增加学习力,注意力的集中,我相信这个说法,也就起而效法了,尽量少盐、少油、少味素、少糖,多纤等等。
即使你的孩子是尼采、贝多芬、济慈、爱迪生……才华超群,没有健康还是不行的,顶多昙花一现了。
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所成就,那就请你不要让你的孩子败在健康之上。
聪明慧黠,但不健康的孩子,在我看来是一个悲剧。
德国的梨曼(Riemann)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十九岁就进入著名的格丁根大学,二十七取得数学博士,师从大师高斯,是柏林科学院的家院士,建立了梨曼几何理论,在物理与微积分上也颇有贡献,但由于长期贫病,费心苦读,染上肺结核,三十九岁便病死了,留下惊叹。
他不死,对于数学的贡献会更大,但切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野鵨子黄昏》一书的作者亦复如此,医学院毕业,前途似景,也因一场病夺走了生命,人生猝不及防的画下句点。
健康一事,永远是人生的凭借;人生一事不单单靠智慧,还得靠体力,不是吗?三十岁之前靠智力,四十岁之后靠体力,你千万别让孩子,有一天拚命找病历。
少了体力与康健,即使赢了事业,最后仍是输家。
童年只有一次,都不该为了某些理由,本原本该是亮彩的时光,弄得灰濛,苦不甚言的,每个父母都有必要好好想一想,除了功成名就之外,你还许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
〈未完待续〉.

TOP

行行出状元

尼采说:“成功常常是大骗子。”
即使如此,每个人还是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每踩一步都成竹在胸。
何谓成功?便少有人能说出名堂了。
单就成功的款式而言,少说也有几十种,人人不同,反正人人都能成功,但各凭本事。
〈本事〉一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很困难,起码真要有点本事才成,你的孩子有本事吗? 谈到本事,直接联想到的便是读书,学校是教我们本事的地方,有无本事,可得看教的人教我们什么?这便是读书的意义了。
在我看来,读书的意义用来学到或者累积可用的知识财富,绝非只是为了考试、分数、名校与文凭而已;如果读书读不出学问,文凭只等同于一张纸,我们必页很清楚了解,孩子是为了习得一技之长而读书,并不是为了一张炫目的纸,盖上名校的戳印。
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是教我们会什么?不是得了什么?
我们该问的是,你有什么能耐?
如果成功一词让我解释?我会答称〈圆梦的人〉。
我从小就爱飞机,对遨翔天际有强烈的欲望,很想自制一架飞翔器直飞青天,只是这个梦离我遥远,力多半只能折折纸飞机过过瘾,但有一个,叫做周尚元,四川温江县人,梦与我相同,对机械有强烈兴趣,便开始做起飞机来,有人问干嘛这么执著,他的答案有趣:“首先是爱好,不为啥的,就是喜欢。”
好一个就是喜欢。
“就是喜欢,便让一个人圆了一个大梦。”
成功,果真不是只有一条路,它有很多款式,不同性质,不同人,但有一种共同如卢梭所谓的特质:“要有所成就,要成为独立自恃,始终如一的人,就必须言行一致,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毅然坚持这个主张,一贯的实践。”
〈未完待续〉.

TOP

智慧七论

心理学家迦纳替不同的成功者,找着理论依据,他的《智力架构》一书中提出〈智慧七论〉,他有两个最基本的主张,一,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慧组合,每一个人都有这些智慧的潜能,依照各自的倾向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动员、组合它们;二,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慧组合,存在着个别差异,也享受着个别差异。
他提倡〈智慧公平论〉,强调智力是公平的,不该懂理化的,便胜过懂文学的,这也正是年来我风尘仆仆四处演讲的终极标的,──人各有才,请善待之,此路不通,再觅他路。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在以七种智慧中,找着自己最善长的部分:
-语言智慧:有效的表达与书写,合适赏当诗人、作家、剧作家、语言学者、编辑、记者等等,这一样的人,书籍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读、说、写之前,脑海先听见读音,喜欢绕口令、故事接龙、猜谜言类的游戏。
-数理智慧:可以有效的使用数字与逻辑推推理,合适当数学家、锐务人、统计学家、科学家、理则家、电脑设计师等,他们善寻找事务规律性、形式与其中的逻辑,对科学感兴趣,认为所有事情都有原因,他们喜欢玩假如的实验或者活动。
-空间智慧:准确的感觉视觉空,呈现立体化的想法,对于、形、颜、称、空间非常敏感,合适当侦察员、猎人、装璜设计师、发明家、艺术家;这个类型的人喜信手涂鸦,喜欢用鸟瞰的方式想事情,对相机有特别的偏好,喜欢玩拼图、走迷宫等等视觉游戏。
-运动智慧:善长用身体来表达感觉,双手敏感,协调性、平衡、敏捷、力量、弹性、速度皆佳,合适当外科医生、机械师、运动员、工匠、舞者、雕塑家、演员等等;这种人向往大自然,常往户外跑,善长触觉阅读,坐不住,跑、跳都在行,很会做木工、模型、雕刻之类的工艺。
-音乐智慧:他在察觉、辨识、改变与表达音乐的能力上特佳,有节奏、音律、音色方面的天分,合适做乐评、作曲家、演奏家……,这些人多数歌喉不错,喜欢乐器,常收集或者听CD,并且参加音乐会,脑海中经常出旋律,音感很准,听了歌就会唱。
-人际关系:可以在很短螃时间内察觉别人的意向、动机、情,以及脸部表情下的暗示,合宜当直销员、卖者主管、外交官、顾问……这种人好为人师,喜欢出意见,是团体中的领导者,不爱独处,即便运动也喜欢人多一点的羽毛球与篮球,不喜欢个人运动,如游泳、跑步等。。
-内省智慧:简称直觉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式洞悉别人,例如心理学家、神学家、算命师、宗教领袖……,经常花时间反省与思考人生课题,意志坚强,个性独立,放假月可去附近的山野林,荒郊野地,也不愿意去人观光胜地。
这些年来,迦纳先生又有些人很难纳入七种智慧中,他苦思妙解,提出第八智慧,比如能与雁鸭、鸟类、青蛙……一拍即合,毫无隔阂的瑞秋.卡尔森(Rachel Carson)、 威尔森(E.O.Wiilson)达尔文、劳伦兹等等,具备的应该是〈自然观察者智慧〉。
有些人对于神灵生活的感知与能力,或者宗教、密教、特异功能方面的能力,都有其天赋,虽说在科学上有其争议,但这群人的确很特别,迦纳称这样的智慧类型为〈神灵智慧〉,这是第九智慧。
第十种则是〈存在智慧〉,有些人很早便开始思考生死问题,我认识一个中学生,高一开始对生死的见解便与众不同,深入程度令人咋舌,他关生命的意义,也想理解死亡的去处,他想找寻转世的活,探究轮回之门,这些四十岁以上才能理解的实存哲学,有些人很早便透悉了,这正是迦纳所谓的〈存在智慧〉,他还保留了伏笔,相信应该还有更多智慧可以被提出。
迦纳的研究发现:“有些人并不聪明,但在某一方面却很有天分。”显而易见的,智慧不是单一的结构,它合适此路不通,转个弯再前行的说法,教育最大的骗局也正在于此,以为人人是天才,事实上我们顶多像个专家,会的都会,但大部分不会的人。
还有一种人叫奇人,看似很笨,却有一部分的才华绝伦,电影《雨人》(Rain Man)的真实版在台湾发生,这个病童脑部像一本万年历,随便抽出一个日子,他便知道,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星期几,出神入化,不可思议。
〈未完待续〉.

TOP

才华考不出来

考试是一个动人的魔咒,有些人很会考,也喜欢考,但一考再考全考出毛病来,考试到底给人什么?
一是对与错,我们好习惯把事件一分成二,好的、坏的,优的、劣的,聪明、不聪明的……是吗?万事万物都可一分为二吗?当然不是,但考试往往要求孩子从中挑出对错,有思考力的孩子便因而阵亡,在他们的想法,也许很多答案都是似是而非;比方说,阳光出来的叫做好天气,阴天叫做坏天气,但在春耕的季节,对翘首期待春雨的农人而言,霪雨霏霏才是好天气,这便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什么都想论对错,事实上人生里往往没有对错。
二是文凭,考试顶多给我们一张文凭,但不一定给人实力,光有文凭没有能力的人却又不可能成功;心理学家研究得知道,成功的关键因素有自信、乐观、最有兴趣的事、创意、健康、坚持、恒心、毅力、终生学习的动机等等,就是没有学历与成绩。
纽西兰是个很特别的国家,多数人不想唸大学,也不认为学位可以给人什么,他们着重生活品质;德国更特别,他是我以为教育制度最好的国家之一,强调技职教育,一张证照比一张文凭更有效力,他们酷爱读书,以取得博士为荣,但更在乎真材实料,而非虚张声势,他们实践多元智慧中的人人有才华的论述,认火考不过文凭认定的人,也可以做一手好菜,画一幅好画,是一个良好的技工。
人生的路好长,如果动机不灭,兴趣不减,人人都是成功者。
先前提过沈从文是逃学专家,他甚至在文中里说:“我是去读一本天书,一本色香味具备,内容充实,由自然写成的大书。我的心总为一种新鲜的声音、新鲜的颜色、新鲜的气味而跳……我的智慧定当从生活中直接吸收消化。”
法拉第、反采、邱吉尔、达尔文、贝多芬、杜鲁门、苏利文、罗丹、达文西、梵谷、爱迪生、夏卡尔……等等,都是成绩不佳者。
诗人济慈与大文豪萧伯纳的拚字甚至差到极点;毕卡索与心理学大师荣格则数学的低能儿;爱因斯坦号称有学习障碍;瓦特在校时是以笨拙闻名的;《第三波》一书的作者托佛勒,是位辍学生,其间当了五年的工人;未完成哈佛大学学位的比尔.盖兹创造了微软王国。
〈未完待续〉.

TOP

分数的魔咒
大约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一天,女儿神秘兮兮问我一个问题:“96分与94分之间有什么差异?”
我不假思索回答:“差两分。”
她摇摇头:“不对。”
“嗯?”我有些狐疑。
她很得意的说:“一个错一题,一个错两题。”
这是什么答案嘛,她还是不放过我:“谁错一题,谁错两题?”
我那会再上当呀:“96分的错两题,94分的错一题。”
这回她点头了:“学聪明了哟。”
女儿的玩笑话,使我陷入沈思:“是啊,我怎么没有这么想,分数高的人也许错得多,那它所代表的意义便更有趣了。”
旅居加拿大的朋友回来找我,告诉我,他在加国的教育观察,他说有一次女儿考数学,答案全错,但老师给他97分,趁家长会之便,他问老师:“97分的9或者7是我女儿加上去的?”
老师笑一笑:“全是我写的。”
“为什么?”
“她只有答案错,观念全会了,不该扣很多分。”
这个故事也使我想了很多,人家看过程,我们只看结果。
儿子回家后哭丧着脸。
“怎么了?”
“我都会但做不完。”
“为什么?”
“我想很久呀。”
纽西兰的朋友说,他们考题都很少,让孩子充分思考,可是我们的考题都很多,仿佛跑百米。到底在考试?还是比赛速度?
如果你的孩子爱思考,会联想,有创意,重视过程,但速度慢……保证考不好,那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孩子考五十七分时,你会怎么做?
打他、骂他、羞辱他、罚他站在祖先牌位前忏悔………
如是如此,分数最大的意义便是──伤人自尊。
分数差的孩子,被老师点名骂一遍,叫一度伤害。
回家被妈妈又骂一遍,叫二度伤害。
妈妈告诉爸爸再骂一遍,则是三度伤害。
爷爷、奶奶在凑一脚,则是四、五度伤害了,伤得深,自卑便重了。
分数不伤人,伤人的是它所引来的否定句。
如果没有分数、没有等第、没有排名,孩子起码活得好一点。
分数考好一点,不就不会被伤害了?
其实未必。
我遇过一个令人心疼的个案,他来门诊时只有九岁,小巧可爱,口齿伶俐,应该很讨喜,但罹患强迫症,十根手指中有九根咬得参差不齐,我大约便明白原因了。
他在学校的表现一直名列前茅,常常第一名,但父母希望第一名之外,最好科科一百分,否则挨打,孩子的压力便来了。
逢考必焦虑,心里默唸着:“神啊,让我一百分,否则会被打……”
科科一百,多难哟,月考恐惧症渐渐浮现,考试前一星期,他开始用啃咬自己的手指头,化解焦虑。门诊时,他的情况已相当严重了。
〈未完待续〉.

TOP

成绩不是保证书

黑格尔的提醒:“一个志在有成就的人,就必须如歌德所言,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都想做的人,什么事也难成,终归失败。” 这句话如雷贯耳,值得好好深思一番。
虽然心理学家研究早已证明,成绩并不可靠,但我们还是向往多才多艺了,以为什么都能,便什么都好。数学好,物理好,英文好,中文好,连地理历史都好,那么一流人生便指日可待了。
事实上心理学家挑选过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中学开始追踪,必须经常保持在前三名内,否则便退出研究,观察一路过关斩将的成绩勇者,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是否仍究表现得出类拔萃,结果大失所望;那些在学校有优异表现的人,进入社会不足百分之十的人,值得一提,显见成绩与能力无关。
物理学家罗吉斯(Rogers)坦言:“学有专精的人,在他的领域之外,也只不过是个无知者。”上通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学,近乎天方夜谭。
读书等于一切是另一个谬误,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小柴昌俊更是直言,除了读书之外,他什么都会。
读书很难读出天地的堂奥的,一来才分有限,很难什么都会;二来时间有限,无法什么都读,更何况,现有的知识比起古代多出上千万倍,已知的记不完,未知的解不透。即使是最优秀的文学家,也未必懂物理;最好的医生也许最菜的艺术者;音乐家的化学可能很差;经济系的教授可能是天文的无知者;数学家可能连最基本的生态学都不懂……这便是人,平凡的不得了。
我花了一段时间研究国内外很会读书的资优儿,结果发现下场并不算太好。
国内的资优生,很容易上报纸头条,中学生资赋优异便跳级大学,高一唸微积分……斗大的标题,写成很耸动,多少父母看得心痒痒的,盼望着有为者亦若是,但这些儿童目前的境况如何?便少有人理解了。
有些孩子失望的离乡出走,逃到美国继续追寻资优的梦,有些孩子被我遇上,住进了精神病院,还有孩子从天堂下凡,变得很平庸,证明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美国曾有一位智商达一百八十的超神童,十二岁便进了哈佛,十六岁取得博士,后来教书,如果不,你会以为他是老学究,戴着一副厚重的近视眼镜。
记者问他,这么早就学成,滋味如何?
他回答:“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如果是真话,他说除了寂寞还是寂寞。
一,没有人会找他恋爱。
二,买东西全找他。
三,少了童年的经历。
有一年,我在报纸上看见一封署名资优生的投书,他在信中提到,他觉得资优生是一种物品,被当成献祭的东西,用来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已,他像牛一样,鸡鸣而醒,便努力耕作一亩梦田,读书复读书,没有时,没有休闲,没有终点,失去自己……。最后他语带悲鸣的说,原来做人这么苦。
成绩优异到底等于什么?
炫耀的道具,或悲惨的结局?
〈未完待续〉.

TOP

天才遗恨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但,天才好吗?
才华洋溢一词被过度上纲,每人都想替孩子埋下卓越种子,深怕输在起跑点上,也不管孩子是否是真的天才了,便胡乱添了许多佐料,造就了许多痛苦的假天才,我们甚至误以为天才是那些成绩优异者,便疯狂的带着孩子补习所有才艺,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成,便不成了;真正的天才其实是某一个领域的佼佼,比方说米开兰基罗、苏格拉底、贝多芬、柏拉图、爱因斯坦……这些公认的天才,表现的才华便各不相同。
即使真的是天才,也未必好,小说家乔治.桑(George Sand)便说:“天才与疯狂,相隔如纸薄。”像卢梭、拜伦、歌德等等人都有狂躁的特质,海涅(Heine)甚至相信:“伟人的历史常常是一部殉难史。”,哲学家叔本华也说:“天才人物的生活的生活,我看他们与精神病患根本没有两样,不断处在荡情绪中……。”听来也真是悲凄。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点,他们发现天才都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活得很苦,他们:
.与疯子只有一尺之遥。
.知音少。
.认同少。
.活动少。
.想法。
.缺乏生活品味。
.忧郁与精神分裂症如影随形。
如果天才是翩翩飞舞的蝴蝶,人才则是悠游自在的毛毛虫,两者择其一,我宁可后者。追求卓越如果如此之苦,我想还是平凡一点好些。
更何况人生不是一蹴可及的,单靠聪明才智是不成的,更要的是处世的智慧;学家德谟克里特:“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体;三是行为正直。”
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钱?名?权吗?或者还有其他东西?值得父母想一想。
〈未完待续〉.

TOP

博士岛的故事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华人教育最大的缺失便是──以智毁德,以智毁体,以试毁智。他相信考试是使人们智慧低落的元凶,我们花了太多时间考试,花了太少时间演活自己,演出人生,各个有学业,各个不专业。
对应孔子所谓的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这句话便更有意思了,即使像孔子这么有学问的人,也明白术业有专攻,与老农、老圃比起来,他在这一方面的专业也有所不足道也。知识分子多半有傲慢,什么都比不过人家时,还是会说,我学历比你高呀;一位雕刻家才华洋溢,播报的主播仍忍不住这么说:真不简单,他只有小学毕业呀,这心态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
多数人一定忘记学校如何诞生的,那是希腊人在农忙之余,为了给孩子一个可以休闲与玩乐的地方,把孩子集中起来的玩耍之所,它的原意并不是提供文凭,而是提供学习与玩乐。也就是说,古代的学校想提供孩子会什么的学问,但现代则倒果为因,只在乎那里毕业的,至于学到什么就不管了。
童话《博士岛的故事》是我写的,这篇文章有感而发的,而且意味深长。
故事的场景在一座隐于海中仙山的岛屿,环境悠雅,桂花处处,波拍激岸的人间人境,有一天,被一位学有专精的博士发现,买了下来,原来只想用来隐居,但岛上面积过大,一家人住不来,便分块出售,为了顾及品质,只限博士来买,起初几年,倒也安逸,满岛桃花灼灼人称好,羡煞不少人,久而久之麻烦便来了,地无人清,落花没有人扫,公园乏人整理,更惨了是厕所坏了没人会修,于是粪涌向前,景况好惨,怎么办?
岛主不得不开船出岛,请来工匠,他们原本嫌太远,不愿意的,只得加码请人出巡,费用昂贵,加上损坏的东西日渐增多,岛主开始有点受不了,思考开放专业人员进驻的可能性,这下反倒专业人员不想来,他们要求除非薪水加三倍,顾及生活品质,全都答案了,几年下来,移民日增,博士岛不再全是博士了,更悲惨的是,薪资最少的就是缺乏专业的博士们。
学位并非不重要,但专业更重要。
〈未完待续〉.

TOP

人人都有舞台

人人都有舞台,只是舞台不同而已,这是我的坚持,也是信念。
全球瞩目的奥斯卡金像奖每年颁奖,别人在欣赏谁得奖时,我在思考它的意义众所关注的焦点是男女主角,最佳影片与导演等等,而我特别留意其他奖的得主,他们一样开,小金人一样大,一样接受掌声……。这证明什么?
人人各有一片天,每一个奖都只有一座,必须是那个领域的佼佼者,方可得奖,谁都得努力、用心,才能演得出色,倍受肯定。舞台上需要各式各样的角色,并非只有田女主角,才串成一出戏,即使飞机,也需要的小螺丝,各司其职都很重要。
有一年,一位演技精湛的明星得了男配角奖的肯定,记者揶揄他,为什么不报名男主角,他倒幽默:“就因为演配角,才能获得这个奖。”
路是人走出来,坚持以往,便能成功。
有位硕士毕业去应征工作,主管问他:“你会什么?”
他想了很久,答称:“会读书可以吗?”
主管只好很委婉的告知:下回再来。
教育让把我们的孩子全教得很像,学历佳,读名校,脑筋一流,做事不入流,一点特色都没有。
什么是特色?
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一行业里,你最行,最厉害,最特别。
并且做到:
.专业性。
.稀有性。
.独特性。
这样的人,才有舞台可以表演。
我有一位开清洁公司的朋友,业绩不错,生活品质也佳,他说那是他的活路;读书读不赢人,坚持就是死路,转了个弯,他找着生命的活路,一片沃野。
巴林顿便说过:“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经营它。”
比尔盖兹从哈佛大学辍学之后,开办了微软,有人问他:“会不会觉得可惜?”
“不会呀,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网路员警克劳斯也是一个哈佛的退学生,他觉得他可以当一个最棒的网路守护神,但不一定是个规中矩的好学生。
第三波的作者托佛勒,大学辍学后,当做技工、电焊、堆高机工人,与货车修理工,但不损于他成为好作家。
〈未完待续〉.

TOP

金字塔理论

我的〈金字塔理论〉可以合理解释人人都有舞台的想法。
这个社会所有人集合起来叫做大金字塔,医生、教授、艺术工作者、清道夫、摆摊的……各自组合的小社会,则是小金字塔,真正影响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小金字塔,在某个领域演得杰出,出类拔萃的人,才能演活人生。
大金字塔是职业的分类。
每个职业各自形成不同的小金字塔。
医生与音乐家谁好?
根本不能比,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舞台。
医生、教授、专家..是塔尖的人,清道夫、修水电的、洗窗的……是塔底的人。
塔尖的人较能圆梦?
那可不一定。
医生是的竞争对手的医生,一条街有九家诊所,可得凭点真高夫了,只有宅心仁术,医术高,亲切、风趣者,能在这个领域赢得口碑。
塔底的人不能圆梦?
那也不对。
我认识一位残障的清洁工人,负责垃圾的处理,薪水不高却活得开心,除了本职之外,他勤于动脑筋,赚外快,附近有很多办公大楼,他便毛遂自荐,以一个月三百元低价承包垃圾处理,物美价廉,生意好得很,他把招来生意,以二百元转包给第二手的清洁工人,他再利用时间招揽另一栋大楼,一个平凡的清洁人员,摇身成了清洁公司的负责人。
美国小说家巴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中的英雄。”

是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故事,好好演便会成功。
一个人,一种绝活,叫做专业。
一个人,二种绝活,便是奇迹。
一个人,三种绝活,则是魔法了。
什么都会的人,其实什么不会。
成功的人通常只做一件事,一项绝活,一种坚持,才能把人生演得好。
如何演活自己?
做自己善长的事!
因为只有一辈子,没有太多时间分心,也不必拥有全世界,因为只有一辈子,只能演一个自己,演得活,便是好。
教育哲学家一再提醒我们,成功的教育并不是教孩子拥有高学位,而是有专业,在某一个领域表现良好,并且:
.懂得如何过生活。
.学会如何学习。
.具备基本知识。
.明白自己的能与不能。
这四项守则,孩子都具备了,你便不用费心了,他已经很成功,至少懂得做他自己了。
〈未完待续〉.

TOP

太多了!来不及看,先收藏!.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盈盈妈 at 2005/5/21 10:30:
太多了!来不及看,先收藏!
.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盈盈妈 at 2005/5/21 10:30:
太多了!来不及看,先收藏!
.

TOP

慢慢看.

TOP

哇塞!!!.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盈盈妈 at 2005/5/21 10:30:
太多了!来不及看,先收藏!
.

TOP

先收下,慢慢品味!.

TOP

好长啊,实在没心思一口气看完,慢慢看吧。.

TOP

好文!.

TOP

父母好难做..

TOP

当孩子的伯乐
我认识一个手工艺精湛的木工师父,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一根
平淡无奇的木头,雕成活灵活现的作品。
巧艺的背后,其实有推手。
他曾经犯案入狱,在学习工厂中,他一直表现优异,做了一手好手艺,有一个长官非常赏识他,提醒他说:“这种好手艺,不怕没饭吃了。”
他把这句赏识的话铭记在心,出狱之后,便往这条路发挥,先在别人的手下从事木工工作,后来自己成立工作坊,由于手博得客户信任,生意兴隆。他说,如果少了那位长官的点灯,他也许还是个犯案累累的人。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三岁才会说话,缔造盛世太平的乾隆皇帝四岁才开金口,大学者王阳明一直到了七岁才能说话,这些都只是语言发展迟缓而已,但海伦凯勒眼睛见不着光,嘴巴说不出音,耳朵听不见,有着三重障碍。
如果海伦凯勒是你的孩子,将做何种选择?
承担?
或者放弃?
谁能给他奇迹?伯乐吧。
海伦凯勒的奇迹便是他的老师苏利文,他长海伦十四岁,以优异的成绩从盲人学校毕业,他教海伦由认识第一个字开始,到知道造句、懂得写文章,以至于最后取得两个博士学位的幕后英雄,他说关键在于爱。
北里柴三郎,这个名字也许没有史怀哲那样听起来耳熟能详,但他可是最早发现血清疗法的日本细菌学家,在一百多年以前霍乱与肺结核病是原因不明的,不知如何预防,比起战争更可怕,北里柴三郎发现了预防之道。
北里从小就是个叛逆王,喜欢武学,想入军事学校,但出生医生家庭的他,父亲希望他继续习医,可是他根本不爱医学,但不敢违背父命,还是进了熊本医校,之后游学德国,遇上他的伯乐考克医生。
他曾坦言:“我只是来学德文,不是习医的。我觉优秀的人应该当军人,或者政治家。”
    考克医生并未加以反驳,只是告诉他:“人只要做到,连一天都无虚度就行了。”
这句话被他放入心中,以后又从老师身上发现他对专业的执著,理念的坚持,渐渐改变他的初衷,开始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最后成就一位不可一世的细菌专家。他相信考克医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伯乐。
考克医生后来访问日本,他说,他对于北里柴三郎只做一件事,就是懂得欣赏他的才华。
    教育的关键,正是如此,学会欣赏人。
比马龙定律这么说:“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觉孩子好在那里?比起一再告诉何处是缺点好得多了。
有人说,赏识是孩子最重要的宝贝,是他们生命中无形的空气、水与阳光,透过赏识,让孩子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块宝。
成人是送孩子舞台的人,你送什么舞台?
(未完待续).

TOP

教育的关键信念
每一个人都该有信念!
信念是什么?一种对教育的信仰吧,比方说:你觉得快乐与分数,那个重要?阅读的历程与结果,那个更重要?爱心与第一名毕业,那个重要?
相信慈悲胜于一切的人,可以给人慈悲;相信快乐比读好书重要的人,可以送孩子快乐。
    有了信念,孩子才能学习如何做人,否则连人都做不成人,又如何出人头地,这正是我的信念,这一章,我想花一点时间,把教育里最美好的泉脉,挖深一点,让它涌出汨汨不绝的甘泉。
千万别以为观念不重要,它才是教育之屋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它,方法也变得不管用了。
一位妈妈这样问我:“你在某一本书里提到鼓励,我觉得很好,但用了之后发现没效咧?”
    “你是怎么做的?”
她举个例,并且做出凶恶的表情说:“我已经鼓励你了,还要怎么样?”
     这便是关键,她把鼓励一词用得咬牙切齿,当然无效。
原来失效的不是方法,而是少了信念,以为方法是用来教出伟人的,不!如是如此,那么就是骗术了。
同样的,有位爸爸这么说,他并不在乎成绩,孩子为何还有压力?
我回问他:“当孩子考不好时,你会怎么说?”
     他迟疑了一下:“考成这样你不会觉得有失面子吗?人家隔壁的小毛,至少也科科九十分呀。”
     这也是关键,当你不相信行行有状元,人生唯有读书高时,孩子仍会活在分数的魔咒中。
我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父母教出爱读书的孩子,可是爱读书不等于会考试;如果父母只希望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次次考试都第一名,那么读书这件事便很苦,爱读书便成了一种罪。
我先前说过,教育的目的在教出一个人,最基本有两个方向,一.教他生活,活得有品味;二.教他生命,懂得慈悲喜舍;我们是送钓竿的人,不能一味给鱼,只会读书只有分数成绩,便是给鱼,读书之后会做学问,运用于生活之中则是钓鱼者。《辞海》有言:“教诲培育。”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里我想提提教养;教育与教养,本质上还是有所不同,教而育之,有些成就论的意味,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出人头地;教养则是教而化之,加入了修养与内涵,把德育放了进来。教者不单只是教出有为青年而已,更该使之成为有德之人。
读书一事,只是人生的前哨站,未来还长哩,学校是能力的准备,社会是严酷的验证;实证的考验,远远大于学校,那时候便不再靠成绩、分数、学位,而是实力、能耐与个人修为了。
因为旅游,我结识一位在旅行社干活的朋友,据说他是该旅行社表现最杰出的人,高中毕业的他,非常专业,有热忱,勤快,友善,活泼,我有很多旅程都由他来安排。他所依靠的,就不是学历了。
定居荷兰的朋友,有一天收到一张老板留给他短笺,写着:“放假了,好好休息。”
    这下他有些担心了,公司里上上下下,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只有他是学士。
     他赶忙问老板:“还要回来吗?”
“你学识渊博,做事勤快,效率又高,缺你不可,快放假吧。”
由于他很专业,大概不必怕了。
教育该教什么?
我用心思考,而且把某些关键的词汇,醍醐出来与你分享。
(未完待续).

TOP

一流与有用
有个医生家庭,一直为人仰慕,和气融融,看诊之余,常常见他们一家人在居家前的小花园下棋聊天,儿女四人,厉害得很,包办各个年级的第一名,邻居看见他们都得竖大拇指,鞠躬哈腰,羡慕不已,他们也全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中。
年纪渐长之后,优秀的孩子们纷纷变了调,女儿开始发疯似的,跑进中学校园,吓走老师,持起粉笔,上起课来,后来救护车来了,把她载走,关进精神病院,没多久便自杀死了。
二个哥哥亦复如此。
后来邻居才传了出来,原来他们属于希特勒式的教育,没有第一名是不成的,于是人人都第一名,人人都不开心。有一天,压力太过大,应付不了时,便选择了最令人不舍的路远。他们全是一流人,但对这个社会还没有用,就消逝了。
有位牙医,应该很会读书吧,毕了业之后,开了一家诊所,口碑不错生意兴隆,没有人会以为他有什么坏心眼。据说有一次,一位小姐在如厕时,不小心抬头看见一个镜头正对准她,才惊觉有异,报警处理,发现诊所里私装承一台针孔摄影机,医生低着头被带了警局,表示只是纯欣赏。原本前途似锦他,一下子由绚烂归于平淡。他是一流人才,但看样子真没用。
有位妇产科医生就更扯了,他是个性罪犯,最喜欢帮求诊的女士做内诊,保证没有护士在场,便理所当然的上下其手,有时加了迷药,性侵得逞,还好有人做了牺牲,把过程全拍了下来,让他入罪,否则不知还有多少人受害。据说他医术一流,但,人品不佳。
一位元元高科技新贵,月入斗金,前途看好,但却把自己的专业用来架设童妓网站,供人流灠,自娱娱人赚取暴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被逮个正着,大好前程就此消失。这么优秀的人才,少了德,便一点也不是了。
有位任教职科技研究单位的科学家,平时还算正常,但精神病发作时可是六亲不认,大肆破坏,弄得人心惶惶,万一他误触了什么,会不会有何毁灭性的灾难呢?我便曾听过这类的笑话,美苏冷战期,有个俄共头子患有忧郁症,发病时便会站在核子武器的按扭前,喃喃自语:“按,还是不按?” 万一真的按下,不就世界末日了。
这些故事全发生了,而且仍在发生中,我们该好好想一想,我们教出的孩子,到底是一流?还是有用的?
很多形容词或者名词,你不方与我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想一想。
医生,忧郁症。
物理学家,炸弹客。
科学家,毁灭者。
政治人物,坏蛋。
学者,偷窥狂。
作家,小偷。
是的,我们全希望自己的孩子演主角,但事实并非人人都是主角,有人合适配角,有人合适编剧,有人是龙套的,但人人都有立之地,演好它舞台便是你的。
切记,不是人人都是主角,演得出色,比什么都重要。
(未完待续).

TOP

炫炫爸是不是研究心理学的。

炫炫该上五年级了吧。想必您对学校一味追求分数的做法不是很赞同。我也是这样。
可是在中国的环境下,老师追求分数,而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之高我们无法于之抗争。
我们在老师的强烈督促下,只好提高对孩子的要求。
说实话,小学的内容很少,但教法有问题,把简单的内容复杂话,简单的加减法就学了一年。实在是浪费时间。.

TOP

学习的压力来自于整个社会

.

TOP

其实我不重视分数,每个老师和每个学校对试卷或评分的尺度不同,同样一个95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学校和老师追求分数,那确实是社会压力造成的。学校不重视分数不行,名声会受影响,或许某年招生生源不足,学校关门,学校合并,老师下岗。。。老师不重视分数也不行,晋级、奖金等个人利益挂在一起。

现在减负确实学习内容很少,我特赞同。留给家长和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同样一个学习点,除了课堂教学外,孩子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辅助学习,加以掌握。学深、学透。孩子的知识面广了,为今后繁重的学习任务打下了基础。.

TOP

有多少BBMM从小就以读书为乐的?

如果孩子要读到博士,一共要读22年书,这样漫长的岁月,如果没有乐趣的读书苦不堪言!
如果我们小时侯觉得读书苦,凭什么认为现在的孩子以此为乐呢?
人生是一次长跑,要赢在最后才是赢。
所以我们尽可能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自由思考和游戏,尊重他们的爱好和选择。.

TOP

问题出在二个字上”输“”赢“,才导致现在孩子压力这么大。其实,永远想到的是”输“,根本就不要去想什么”赢“,输多了,也就不作为奇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起跑线可是你自己划的,你总把起跑线划在你孩子脚下,行吗?其实,我孩子从一生下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住的4人产房,没住单间,吃的又不是进口奶粉,都是国产的奶粉等等。。。

”赢在最后才算赢“,我想了几天,没想明白,这”最后“,怎么来算明天是最后,山外有山,楼外楼。。。。

输怕什么,关键是要输的起。。。。。.

TOP

关键是现在的家长输不起,凭心而论,自己也是一样的,怕这辈子亏待了孩子,或者由于自己的疏忽使每个实际是人才的孩子错失了机会..

TOP

哈哈。。。是块才,还怕输不起,给个100万,整它个1000万出来。.

TOP

有这样的爸爸,炫炫是不是早就成才了?.

TOP

哈哈。。。从未考虑过成才问题,能是一块不错的料就行了。.

TOP

家长能负责到最多是大学毕业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炫炫爸 at 2005-6-7 10:08 PM:
问题出在二个字上”输“”赢“,才导致现在孩子压力这么大。其实,永远想到的是”输“,根本就不要去想什么”赢“,输多了,也就不作为奇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起跑线可是你自己划的,你总把起跑 ...
所以我说的最后可能就到大学毕业为止了,剩下的人生要孩子自己负责了。
因此我的愿望不是要在小学拿第一,中学第一,或大学第一,而是当他工作时能很快适应,游刃有余,快乐的学习和工作。并把学习知识作为一生的兴趣。
当然这只是目前的理想,具体怎么做还得想炫炫爸等优秀的爸爸学习。.

TOP

其实有些东西现在也说不准,总之,希望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快乐的一生

.

TOP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怎样发现这块璞玉中的瑰宝,并雕啄成器,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当然乖巧聪慧天生爱读书的天之骄子另当别论),我们要象和氏发现和氏璧那样慧眼独具,哈哈,对父母要求很高啊,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和儿子一起,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怒力再努力,不过我这个学习都是自愿的,什麽时候我儿子知道自愿努力学习了,我就可以偷懒了,CCCC.

TOP

连载结束了吗?.

TOP

连载还未完,只是最近忙于股市,连载文章还未做审核和修改,所以未及时挂上,抱歉。.

TOP

现在还有一篇文章是《遭遇美国教育》,有40页A4小四号字体,不知能一次性挂上吗?.

TOP

职业与志业
大学附近,以前有位卖烧饼油条的山东伯伯,饼做得真好吃,我常常走了二十多钟的路去光顾。
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你的烧饼为何这么好吃?”
老伯伯笑得可开心:“我只会做烧饼,不做好谁来买?”
说的也是,不做好谁来买呀。
他每天都咪咪的,一定很开心。
“为何很开心?”
他说,他是个照顾人家的胃的人。
这句话可有学问了,我这些年来才想通,原来他把卖烧饼当成志业看待,很慎重的替人做出最好吃的东西,当然开心。
我认识一位老师,把教学一事当成很慎重的事看待,孩子不会的,他并不责怪,反而回家思考,到底那里说不清楚了。举例来说,四乘以五是多少?学生不懂时,他会回头想,这个乘字是符号,有些孩子恐怕不易理解,改个说法便好,他说乘改成个便好多了;于是四乘五便改成四个五;还有人不懂,他会改成四个柑橘有五堆,共几个?孩子便都懂了;除,在他心目中便是分给;加,则是多一个;至于减,便是少一个了。
他对教育的执著令人感动,我说他是教育工作者。
老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则是志业了。
有位同学当医生,开诊所,他视病犹亲,常常提供别人养生功法,并且建议病人少吃药多运动,他有一句口──天天做运动,好好睡个觉,慢慢吃顿饭,百病不会到。
他的诊所里最多的不是病人,而是分赠病人的养生小传单。
他的愿很大,希望医院没病人。
那他怎么办?
老友笑着,去吃西北风。
医生是职业,但他把医生一职当做志业,像似别人的养生菩薩。
读书干嘛?
找个好职业。
不!
做个有志业的人。
未完待续.

TOP

常识、知识与智识
书上看得到的东西,多数人都了解的便是常识。
知别人所不知的则是知识。
自己创造,思考所得的知识,则是智识。
常识是死的,人人都可能知道,所以很无用。
知识是活的,必须动脑思考才能取得,所以有用。
智识是灵的,闪烁其中发出光芒。
地球暖化一事,大约已成了人人皆知的常识了,肇祸者是包括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如果不努力阻止,年年上升的气温将使冰河融化,海平面上升六公尺,电影《明天过后》的现实版可能上演。
但,怎么办呢?单靠《京都议定书》的限制可行吗?何况美澳等经济强国还在观望,有无更立即有用的可行办法?
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如果有个人明白这件事的迫在眉睫,并且想出好办法,便是知识分子了。带领我们实践求地球行动的人,则智识分子。
生物界有一种蜘蛛,可以吐出完全六种不同的丝,当一只快速飞行通过的飞蛾撞上蛛蜘蛛网,蛛丝可以拉长百分之四十,然后毫发无伤的弹回原处,神奇的不得了; 如果书上记载了这分资料,我便称之为常识,因为已经有人发现。但,如果有人可以想到,如何把弹性如此坚韧的蛛丝,抽取、固化,再凝结,成为一种高效能的弹力产品,就是知识了。
蜂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同时向前、后、上、下或者侧向飞行,体重仅三公克的牠,可以飞越墨西哥湾,书中写的蜂鸟是常识。但,如果有人可以因而发明一架新型飞机,上下左右自如飞翔,而且机重很轻,就是知识。
一茶匙正常的土壤里可能有一万个物种,一亿个微生物,它简直是一个存在着动物、植物、矿物的地下王朝,生命力惊人。
土壤是一个仓储,植物直接从中获得养分,再行光合作用,利于人类。
这些资料我全看得懂,但如何运用呢?
植物如何利用土壤的,截至目前为止,科学家的了解仅止于初萌阶段,如果孩子阅读这些之资料之后,决心揭开秘密苦心研究,有朝一日,便会成了利于人类的知识了。
英国科学家这些年来用心研究蔬菜的品质,结果发现,菠菜里的铁质下降了百分六十,花椰菜中的钙流失了百分之七十五,胡萝卜中的镁少了百分之七十五,水田芥里的铜流失更惨,大约少了百跢分之九十三,这表示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大量降低,对人的健康大大不利。
读了这分报告,很多人都很忧心,但束手无措,对我们来说,那只是研究的结果,就算常识,我们可以告诉别人,却影响不了结果。
如果你是农业专家,你会如何扼止这种趋势的发展?想得到的办法,提出解决对策,便是知识了。
我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你一定看得出来,常识的确与知识大不相同,有常识没知识才是目前教育最大的关键,它设计了许许多多“高学历的不聪明人”。
知识的转化工程太重要了,但谁来教孩子“活用的头脑”。
单单知识还不够,用文凭便取得来,有用智慧文凭是给不了的,它叫智识;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的智识者。
未完待续.

TOP

假如要想让孩子一路把书读上去的话,光读完大学本科毕业是没有用的,得把博士读完。到那年月,大学本科毕业生仅相当于现在的职校生。像下饺子一样,捞起一把,全是本科。哈哈。。。。。全是素的饺子。.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炫炫爸 at 2005-6-10 23:03:
假如要想让孩子一路把书读上去的话,光读完大学本科毕业是没有用的,得把博士读完。到那年月,大学本科毕业生仅相当于现在的职校生。像下饺子一样,捞起一把,全是本科。哈哈。。。。。全是素的饺子。
读完博士,还能读什么?不作饺子,还能做什么?.

TOP

收藏.

TOP

博士可有工科、理科、法律、管理等。。。。够学一辈子的啦。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要不断地调整适应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是赶时髦,那自己才会不断提高和发展。每天打烊前,化上3-5分钟,想想今天的情况,明天的情况,养成这个好习惯,将有助于你。哈哈。。。自说自话,有当起了家长了。.

TOP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炫炫爸 at 2005/6/11 22:26:
博士可有工科、理科、法律、管理等。。。。够学一辈子的啦。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要不断地调整适应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是赶时髦,那自己才会不断提高和发展。每天打烊前,化上3-5分钟,想想今天的情况,明天的 ...
说句题外话:
说的好,我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但扪心自问我是否也像教育孩子的话那样做的。每天哪怕自愿的抽出半个小时学学英语,学学新东西。每天和女儿一起读书,她看得津津有味,我看的有如神游,不知所云。这样说做不一。我都不好意思去要求孩子了。有时我想,人真的爱读书吗?还是只是一个阶段对读书特别感兴趣?.

TOP

这个炫炫爸文笔不怎么样,还喜欢写并教育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要么你的书没有读好,要么你的脑子有点进水。再仔细一看,是一位炒股票的仁兄,莫不是股票输掉了?或者没有地方开股市讲座?现在市面上最傻的两种人一种是炒股票的,还有是做保险的。我们家隔壁也有一个做股票的,谈起孩子的教育头头是道,让他拿点钱出来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他说“钱都进股市了”并说“成不成才不在学校好坏。”活脱脱是个当代阿Q!.

TOP

 5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