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评价的可怕性

今天又碰到我的远亲
她诉说上次见我如此凶残地对待我儿子的态度是多么的可怕
她每每回想起来,内心的害怕
劝说我以后不要这样对待我儿子

我回忆起来,自己是非常失态
可是,如果不是一个外人告诉我事实的真相
而是由儿子亲口告诉我,我会不会如此穷凶恶极呢?

我们做父母的,心里哪个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提起手打孩子的时候,实在是社会是一个帮凶啊
……

前车之鉴,我想我以后不会再轻信别人对自家孩子的评价
不管是好的坏的
都需要明辩是非
!!!!!!!!!!!!!!!!!!

附上当时的一篇博文

[我的育儿手记]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19 22:05:14  
今天我的头脑发胀
发生的这件事情,前二天在儿子的故事中已经有所警醒
但是,还是这么快就到来
我有点过激反应了

今天因为在儿童之家
所以,我给了儿子20元,要他拿着钱回去吃饭,然后由爷爷陪他去少年宫学书法
钱用来坐出租车
五点半,儿子拿着钱飞奔走了
……

6:20,我回到家
发现儿子竟然还没吃晚饭
而且躲在房间里
发现我回来了,才奔出来吃饭
6:30的书法课,现在竟还在家中,晚饭还没吃
我一下子火冒三丈
但想想,吃饭总得吃
也就罢了

等他吃完饭
因为我回来了,所以我想让儿子把钱给爷爷保管更妥当一些
结果儿子竟不语
钱到哪能里去?

本来刚才的气就不打一处去
结果在20元钱上面
他竟没有反应
一个远亲正好在我家
住在一个小区的
她说来的时候看见我家儿子在拆一个盒子
我一下子明白
儿子一定拿钱买了玩具了

我一把拉过儿子,用力扇了儿子一个耳光
把在场的人都吓住了
我穷凶恶极
……

因为还得赶时间去上课
我还得去儿童之家
所以,就暂时放过了儿子

可是,一个晚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
我反省自己这种行为
为什么我会这么激动
我想起小时候,我拿邻居家的酒瓶子换钱
被告发
妈妈用针刺我的手指心
很多年,那种锥心的痛不能忘记
多年多年前,一次舅妈家的表妹来,拿了我妈妈50元
我还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妹妹
不知道她是不是还记得这件事情……

我又想,我是不是在借题发挥
因为儿子书法练得不满意?
早晨还在就这件事批评他??
……

儿童之家结束后回到家
我问儿子
拿20元钱,到底去干什么了
把买的东西拿出来,给我看
儿子在我喊一、二、三时,走进卧室
没有出来,我再次喊一、二、三,他拿着赛车走了出来
……
(尽管我在儿子身上极其舍得花钱,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的钱了。可是,一般的普通玩具,他拥有的非常少,我通常不给他买任何车之类的玩具。过年时,好友送给他一辆遥控赛车,他欢喜得不得了,可是,我发现他玩了全部加起来几个小时不到后,他已经忘记车的存在了……)

我问他,多少钱,
“15.8元。”
“零钱呢?”
儿子犹豫了一下,似乎还舍不得把零钱交还给我。

零钱拿走后。我义正严辞地警告他,
“你知不知道?你这种行为就是贪污,你这种行为,将来做了官,就会贪污,你知道贪污会有什么样的惩罚吗?坐牢!严重的,会枪毙!

你知不知道,赖昌星、陈希同……”

我越说越激动。这件事情还没跟他爸讲,如果讲了,肯定更严重。过年的时候,那次来了他的两个朋友,我想他总归要招待一下他的客人,就给了20元,他们三个人飞奔去便利店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结果没花完的钱,他就拿回来放进了自己的储藏罐。我本想收回来,后来想想,给他的钱,本身是预算全部给他们花的。也就算了。

结果,第二天,他拿着零钱,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一个人奔到超市里去买东西了。搞得我神经兮兮,老公也提醒我。我想想,花的是他名下的钱,我们也不能把他怎么样。那样的事情,先生都觉得不正常。这件事情,他一定会有想法了。

所以,自己反省,今天打儿子,尽管又是犯了大戒。可是,这件事情,同其他的事情又完全不同。

又跟儿子讨论,如果拿玩具的钱,买书,妈妈会再奖励你钱;但如果拿买书的钱,买玩具,就要惩罚。如果坐车的钱,买了书,也就算了,买什么赛车之类的,一定要妈妈平时同意你的钱才可以。……儿子在跟我讨论着,钱应该怎么花,关系松弛了许多……


什么钱派什么用处,绝对不可以随便挪用的。
……

本来前二天的博客就在讲《小狗钱钱》,今天真的把书翻出来,一定要给儿子讲这个故事了。

很多人,一生跟钱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
阅读全文(236) | 回复(8)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3 15:27:00  
太小的,沒有家庭壓力就不該管理錢

我的家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0 20:36:33  
我明白了.其实我动手打他,实在是我不知道如何面对他挪用钱这件事情。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是一个外人告诉我这件事情,我在想,也许我不会这么冲动?

他挪用的钱,我想应该用他挣来的钱偿还吧?不应该砸烂,这样子是不对的。不妨先束之高阁,等他的钱足够了,再归他吧?

谢谢这位幼稚园老师。

……

未待我写完,我问儿子,昨天的车呢?
结果已经烂掉了,他把壳拆下来,没装好,就坏掉了……

我想了想,要他写个欠条给我。
他说,他不会写。我说,我写好了,然后你签字。儿子拿来了笔。

“欠条   欠妈妈15.8元。余飞鸿”
儿子爽快得在签字。

拿好他的欠条,等他挣了钱,再跟他算帐。

另外,真的有公车去少年宫吗?也许儿子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由他自己选择,省下的钱归他。
上次学琴后,天冷,我说我们走回家,怎么样?这样子省下的出租车费算你的钱,可以买零食。儿子欣然同意。那天我们一路走回家,还是非常开心。身子也特暖和。又锻炼了身体,又省了钱,又得了平时不准许的零食,真是一举多得。

我想,我昨天的状态,怕还是跟他的书法成绩不理想有关?一个寒假,他练得时好时坏……

另外一点,在钱的态度上,尽管母亲当年那样严厉地惩罚,他经常揍我,唯独在这一件事上,我认为母亲并没有打错。我是做错了事情。那种行为与小偷也没有什么两样了。如果纵容,那一定是不得了的事情。也许可以有更艺术化的处理,可是对一个大字不识的妈妈,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只是,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处理得真的不得要领。写到这里来,也是想再听听大家的意见。还是有启发。

把我当个反面教材吧。希望看到的妈妈们,会引以为戒。

朱金花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0 14:19:51  
很早就关注你的博客,源于我们是一个小区,都是学龄前儿童的母亲。自从你开办了“妈妈育儿圆桌”协会以后,我更加频繁浏览你的文章,说真的我很佩服的精力,我担任幼儿教育已经15年了,经历了二次课改的历程,现在在我们这一行中经常会说:“越来越不知怎样做老师了。”大家观念的分歧,领导和专家以及家长各说一词,使我们在一线的教师感到很累,很迷茫。
专家提出“蒙氏”教育,放手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长大;领导对我们进行考核,注重教学质量;家长需要我们多教孩子认字等知识点···,面对不同的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累,真的,你现在大谈特谈幼教,其实你只是在感性的认识“幼教”,如果你真的踏进这个圈,事情完全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可以控制。
现在你有2个儿子,你在教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他们给你的惊喜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老师面对这么多的孩子,你说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今天你儿子私自处理这20元钱,你是应该要进行教育,但真的希望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理性的考虑问题,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心。你在童年时那些经历给你留下了痛苦的记忆,难道你也希望儿子也有这样的回忆吗?
7岁的孩子应该要有金钱的观念了,“钱”的本身没有错,错在有人非法占有他。今天他将出租车的钱买了玩具,你就要求他步行去少年宫学习书法,迟到的时间补上去。
如果他以后一直愿意这样节省车钱买玩具的话,我觉得也很好。6:20以前一直有7线,这样既可以节省钱,又可以让他合理使用钱。
作为一个母亲,希望你不要用蛮横专制的态度对待你的孩子,孩子的童年很快要过去的,“玩”是他们的天性,“玩具”是他们的好伙伴。
真心希望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你这个妈妈太可怕了!
2008-2-20 14:03:57  
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是个懂教育的妈妈该做的吗?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0 13:25:52  
我的家,到底一个七岁的孩子是不是应该学会管理钱?到底孩子什么时候应该接触钱,我现在在这方面接触到的专业理论很少.我发现,如果我带儿子出去,给他五元钱之类的零钱,这段旅程就会比较太平,否则,他会不停地吵着闹着要买这个买那个。

孩子总该在不段接触钱的过程中,逐渐与钱和平共处吧?

我本来没有打算销毁他的赛车,但发现他魂不守神地念叨着车,我决定等他爸爸回来后,由他自己把赛车销毁掉!

朱金花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0 9:46:24  
錯在你根本不該給一個只有7歲孩子錢,是你自己在引誘你兒子自己花錢買喜歡的東西,反省的是你自己

不該打孩子,好好教育教育他,給他講道理

知道生氣時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但是我還是要這麼說說你

我的家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0 0:19:40  
忘记了.
以上是宠éг …发言.
  


Re:贪污腐败源于此吗?
2008-2-20 0:13:13  
你举这么多例子他能明白吗?你说的这么多贪污的我都不认识.就认识一陈良宇.他被抓到也被抓的很郁闷.
教育我不懂.但是你是不是过度夸大了.
我父亲小时候除了我不吃饭打我.基本都是讲道理的.
也许是我小时候不懂事经常骗他.导致现在的我也只好做骗骗人的工作.当然此骗非彼骗.只能说是掏浆糊吧.
元宵节了吧.
祝你节日快乐.
消消气吧..
评论(21)

抓狂
我自己看自己的博文
其实自己在如何打儿子上面根本不敢做具体的描述
那简直可以用血腥来描述
可是,我只敢用“……”
我不敢描述出来
父母这样子做,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良心的
即使再勇敢的人
……T

所以,无论出自于任何的理由与借口
打孩子都是暴力与反动
都是该下地狱的行为
……

只是,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控制住自己的怒火

是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吗?
是万般皆空后的平静吗?
……

做了父母,突然怀念起青春的岁月
曾经觉得的漫无边际
现在回想起来,竟是如此短暂
这么快就成了二个儿子的母亲
我真的感觉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
……

长大以后的儿子,他会原谅妈妈这些愚蠢的行为与举动吗
当我年老以后,回首今日的这些往昔
我又会怎么来评价自己呢?
…….



是不是你对儿子的期待太高了?期待太高,所以不给他买所谓的“普通玩具”,不知道你是不是指你觉得不能带来知识和进步的玩具?其实小孩子喜欢“没有意义”的玩具并没有错啊!比如小孩喜欢玩沙子,泥巴,专家也说它是有意义的,这个你是知道的吧!但是为什么他喜欢玩汽车模型就是没有意义的呢。你一直不给他买,他的愿望被压抑着,所以他宁愿冒着被你骂的风险自己拿着打的钱去买一个,我倒觉得他很可怜啊!
我觉得你是一个要求特别高,对自己和儿子期待也特别高的人,所以特别容易紧张,这种紧张会让你犯最简单的错误。所以我相信理论懂得再多的人,也比不过一个什么理论都不懂,但是自身是一个非常完满从容充满爱的人的教育来得成功。.



你列出的100本书里,有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啊,这本书你读过吗?在给女儿训练吃饭的好习惯时,我去年曾经很粗暴地把2岁半的她关在厨房的椅子上,一个人留在家里半个小时,也曾经很侮辱性地打她的耳光、嘴巴,我所做过的最恶毒的事情,就是摁着她的头往饭碗里去。
我在读到李跃儿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一向自诩教育有方的我,其实是在对女儿犯罪。我先是侵犯了她吃饭的自由,然后侵犯了她的自尊。
女儿是很容易原谅我的,孩子爱父母、宽容父母的程度,不亚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宽容。你的儿子,也会原谅你这些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暴行”,但是和你母亲在你身心留下的阴影一样,你的很多言行,也会在他心里留下创伤。
你如果不能读懂李跃儿这本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说继续儿童之家,你可能会让你的孩子都恐惧和远离你。
其实我有时候还是会控制不住我的情绪,因为我小时候也有伤痕,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来对待我,苛责我的。所以我是这样来解决的,这可能是个下策,需要我的女儿来帮助我控制情绪——有一次在我失态把她吓哭了以后,我教育她,任何人都不应该打人,父母和老师也不可以打骂孩子。如果我做错了,对她凶,打骂她,她应该告诉我这个道理。
效果非常好,小朋友记忆力和接受力惊人,这以后,只要我一失态,她就会立刻指出来,然后我会平息一下,向她道歉,如果我觉得我的要求是合理的,我会继续换一种方式来和她沟通。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5-6 10:20 编辑 ].



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这是全书的精华,李跃儿本人就是从一个非常糟糕和失败的追求完美的母亲,脱胎换骨的。.



这是我去年9月发的一个帖子,供你参考
恩,我发现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粗暴地对待宝宝。在状态好的时候,就能理智地对她。最近在订阅的《嘟嘟熊画报》附赠的妈妈文摘中刚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孩子究竟该不该打?我在网上找到这篇类似的文章,供妈妈们参考: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要不要打孩子,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寻找有力论据来加以证明的问题。就请大家一起来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剖析。

  不打派主张:打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
              
  1、影响亲子感情
              
  ·打孩子会导致孩子恨父母;
              
  ·使亲子感情疏远,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尤其是做错了事后,都不敢跟父母讲。
              
  2、养成暴力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一个常被父母打骂的小孩,容易从父母的打骂行为中,学得暴力和攻击的手段。
              
  3、伤害自尊心
              
  孩子虽小,但有自尊心。大人打他,是对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个人的否定,尤其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时,他会觉得很没面子。
              
  4、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时,因为害怕可能会遭到父母的惩罚,所以会思前想后、畏首畏脚;在他人面前时,也会因为害怕做错了会招致父母的责备,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5、导致拘束、紧张情绪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6、学会撒谎
              
  因为害怕挨打,很多孩子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过失,费尽心思为自己的过失寻找理由,于是就有可能学会撒谎。
              
  7、让孩子失去内疚感
              
  孩子犯错后,如果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却没有惩罚他,他心中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一报还一报,挨完打便两清了,心理也平衡了,于是失去内疚感。这种情形,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身上经常发生。因此,对一个比较自觉的孩子,犯错后,激发他内心的道德自觉,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主打派主张:“打”也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手段,尽管打孩子看起来很不人道,但也许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一种看似野蛮的方式,完全可能是出自善良的意图,也可以实现很多高尚的目的。
              
  1、让孩子迅速学会远离危险物,避免肉体的伤害。
              
  当孩子没有学会避免伤害,不能理解大人所讲的话,对某些做不得的事情没有记性,父母又没有时间每时每刻陪在他身边的时候,就可以打孩子。这种惩戒方式,可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他被烧伤、烫伤以及受到其他肉体的伤害。

  2、避免放纵孩子做坏事。
              
  孩子做坏事时,是为了得到一种冒险、刺激的精神体验。如果这时不打他,那么他做坏事时带来的这种体验就会成为唯一的体验。一旦这种“愉快体验”成为做坏事后的唯一体验,或者因为父母的批评不够,以至于这种愉快的体验盖过了痛苦的体验,孩子就会把做坏事当成内心十分向往的事情,脑海中对于“不能干坏事”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于是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更不会痛改前非。

  3、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倾向,纠正任性。
              
  现在,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及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百依百顺,真的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一旦孩子做错了事情,大人想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怪罪他人或环境;即使知道孩子错了,也会袒护他,认为这是一个“可爱的”错误,不舍得让孩子暂时痛苦一下,不懂得“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不会通过有效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犯错后,对他进行体罚,可以让他明白很多没有道理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自己提出无理要求不但父母不会帮自己做,而且自己也不能做,一旦做了,就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又必须由自己来承担,无论是谁,都救不了自己。“惯子如杀子”,这句中国古训,值得当今的年轻父母仔细品味。
              
  4、学会如何克服挫折,改正自身错误。
              
  打孩子可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他有一次面对错误的经历。恐怕每个人一辈子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惩罚。孩子在家中学会了正确对待父母的体罚,那么他在今后遭到惩罚,甚至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受了委屈之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来面对。不要像现在的有些被宠惯了的宝贝一样,稍有不顺,就认为世界末日到了,就学着电视里的样子割腕跳楼、自寻短见。

  5、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义的观念。
              
  在孩子做了严重的错事后遭受体罚,可以让孩子知道正义是不可改变的,犯了错误就应当承担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到积极的奖励。在孩子做坏事后打他,可以让他切身感受到,一种不良后果肯定随着自己做的坏事而来,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一种碰运气的犯规赌博心理。如果不打,其他惩罚措施很难保证一定会对他产生威慑力,他会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着,只不过吓唬我而已。一旦不良的诱惑再次出现,一旦孩子的“自律之窗”没有关紧,下次极有可能重蹈覆辙。

  6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理念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持这种观念的人肯定会反对打孩子,甚至认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无能,是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的确,在以下很多情况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惩罚也不迟。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
              
  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5、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岁的阶段, 孩子处在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之间摇摆的阶段。儿童迅速学会走、爬、推、拉和交谈等许许多多的技能,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儿童行为的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育儿小贴士:

  在孩子3岁前的这一年龄阶段,面对孩子的无理吵闹,面对孩子帮倒忙,父母往往是最头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怎么办?您不妨采用以下办法来教育犯了错误的孩子:
              
  ·冷处理。当孩子无理吵闹时,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给孩子以积极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条件反射。
              
  ·自然后果法。对于喜欢乱碰东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体伤害的情况下,可以让他碰一碰煮热的食物,让他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危害。
              
  ·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对。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愤怒表情,很多孩子会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讲明道理。给孩子讲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说清楚这样做会给他带来的直接伤害。比如,你乱碰开水瓶,会被烫着的,到时候会像打针一样痛的。
              
  6、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4种情况下可以打孩子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采访现在的父母时发现: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鼓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你可能认为在以下情况下,父母或许可以通过“打”的方式,给孩子以威吓,使其改邪归正。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
              
  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在实施体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4、不能经常打孩子。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记住,体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谢谢晴晴妈
说起吃饭,我儿子在幼稚园吃得好,在家里就不好好吃,又说好吃或者不好吃的……

真是气人。

现在是几乎不打孩子了。只是,生气的时候,会恶狠狠地瞪他一眼……

……

妈妈也是人,也有情绪的。如果每天那么对自己严格要求,那样子像涌金集团的魏东,就实在受不了自杀了。

实在是自我要求太完美了,周围人都念叨他的好啊。而这是这种好是他走不下去了……

所以,寻求平衡,最重要了!.



看贴有感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5-7 14:47 编辑 ].



我觉得楼主太空了,时间太多了,每天在研究自己的儿子,被搂主这样雕琢,搂主的儿子以后肯定不是一般的有出息。太羡慕了。.



引用:
原帖由 cicici 于 2008-5-7 09:00 发表
我觉得楼主太空了,时间太多了,每天在研究自己的儿子,被搂主这样雕琢,搂主的儿子以后肯定不是一般的有出息。太羡慕了。
.



引用:
原帖由 happylife0000 于 2008-5-6 09:55 发表
是不是你对儿子的期待太高了?期待太高,所以不给他买所谓的“普通玩具”,不知道你是不是指你觉得不能带来知识和进步的玩具?其实小孩子喜欢“没有意义”的玩具并没有错啊!比如小孩喜欢玩沙子,泥巴,专家也说它是 ...
你这段话说的一针见血啊。
玩水玩沙,这些我都是会陪着一起玩的
只是那些粗劣的玩具,玩两下就被儿子扔到一边的玩具
我是极其反对的。

我也给他买德国哈贝的玩具,弹珠游戏,非常好玩,儿子百玩不厌的。1000元一套。
……

一般电视里做广告的那种营销味过强的玩具,我是很反感的。

不过,现在已经有所改善。昨天,儿子看到CCTV-9播放中出现一颗流星,他说,可以跟流星许愿的。我说,那你快许愿呀。我听见他说,想要那个KEY-BOY玩具,还有什么什么玩具之类的,我说,好呀,让你爸爸买,怎么样,你这次5-25比武得奖后,就给你买,怎么样?

那种无聊的玩具,后来也经常奖励一些钱,他就去买回来,玩两下就散架了。也不去管他。后来,他发现问题了,也不买了,最近我奖励给他的一些小钱,他都储蓄起来了。一元二元的,现在也积了40多元而不花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有时候他也很拿取出来全花了,可是,他爸爸一定要他养成储蓄的观念,不要他花,所以,竟也存下来了,小孩子可以这样自我延迟满足,也是很了不起的吧?

……

那些我觉得无聊的玩具,就只能用他自己挣的钱买了。这也算两不亏。.



每個人情緒的掌控本來就很不易
尤其又是面對我們最心愛的小寶貝做錯事

但是給所有父母依個良心建議
當你要出手打小寶貝的時候
請先將第一口力氣大在自己的大腿上
這樣就可以減少50%的力量了
當你再回頭看小寶貝的時候
就會理智一點了.



引用:
原帖由 cicici 于 2008-5-7 09:00 发表
我觉得楼主太空了,时间太多了,每天在研究自己的儿子,被搂主这样雕琢,搂主的儿子以后肯定不是一般的有出息。太羡慕了。
被你们笑话了。不过,确实整天是拿自己当个试验品,在左冲右撞中寻找方向。自己的一点体验,拿出来解破解破,看看能给各位一点什么帮助……当然这个过程中,自己得益是最多的,感触也最深,借助大家的力量,解决一人的问题,当然力量大很多。.



还是很佩服楼主的,搂主是个用心的妈妈。.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5-7 00:05 发表
胡豆妈为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又删了?刚看到的,又没了,还没仔细研究…….



对啊,我特意跑来看,上午在全职妈妈聚会里听胡豆妈妈说把我大骂了一顿,怎么能因为吃饭的事情打孩子呢,不吃就不吃啊,我就是高高兴兴上来找骂的,结果找不到,被她删了。.



我太聒噪了,反省中。呵。

楼上两位都是用心的妈妈,我就是对你们太过严厉的行为有所不满。毕竟小孩还是娇嫩的花朵,呵护一下吧。

幸福属于所有的爱心母子!.



严厉的行为是来自于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望子成龙的心态。总想着,对于每个孩子,应该有一套最佳的养育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力和发挥他们的能力。
不过,现在有点想明白了,这些都是不良心态,是我们所受的功利教育的后遗症。教育不能程序化,功利化,否则孩子就会格式化,成为一台机器,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成为我们想控制在手中的试验品。
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平常心。教育目标也是培养一个平常人,一个正常人,而不是塑造一个天才,一个全才。
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活泼,让他们自由成长,自主成长,我们则提供力所能及的环境和条件,足矣。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5-8 09:32 编辑 ].



对两位MM的粗鲁行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样对孩子的MM还自虞教育专家吗?
我一点也不赞同
而且看了你们的所做所为我绝对不会把宝宝交给你门的
为什么现在报道幼儿园的老师们对孩子粗暴事例这么多啊,就因为这样的太多了

我赞同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教育方法.



人谁无过?知错能改,知耻而后勇。
旺旺上好像还没有看到哪个是“教育专家”,呵呵,大家只是在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和探讨。大家讨论也是对事不对人,更不会把人一棍子打死。
孙老师当然是专家,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旺旺上的家长即使对于专家也不盲从,不会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任何一个人。.



引用:
原帖由 yuhaoj06 于 2008-5-8 10:59 发表
对两位MM的粗鲁行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样对孩子的MM还自虞教育专家吗?
我一点也不赞同
而且看了你们的所做所为我绝对不会把宝宝交给你门的
为什么现在报道幼儿园的老师们对孩子粗暴事例 ...
“而且看了你们的所做所为我绝对不会把宝宝交给你门的”……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问题,我时有朋友跟我来讲,最好我的孩子就托在你家算了……我是马上冷脸回绝的!

自己的孩子,这样子做了,还能自我谴责,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修复……

别人的孩子,实在没有办法了,做了一些见不得阳光的事情,怕也不敢讲出来,只是内心整日整日的煎熬……

我估计每一位幼稚园老师都做过一些值得谴责的事情,可是,……

只不过,我们成年人,在生活中,还不是照样会遇到无中生有,被人误解,莫名指责……还不得去面对这一切吗?

理想的社会会出现吗?我倒觉得不可能。因为,这已经几千年了,所谓世风日下,我倒是觉得,这便是真实的社会,我们保持对自己的负责,对孩子的负责,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妈妈们都不要太相信别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好……

想来想去,感觉那么多言论还是在为自己辩解
实在有点羞于见人
再加上标题
自己觉得自己还是有推卸责任嫌疑……

只是,自己真的是在跟孩子一起在成长
这一路成长起来
真的好疼
我们都是这辈子第一次做妈妈啊…….



看了楼主的文章感受颇深,我不打孩子,这源于我的父母。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从来没有打过我,可是我家的老公恰恰与我相反,小时候婆婆经常打他,老公还跟儿子说:“男孩都是要被打的,因为男孩比女孩要顽皮一些,不听话一些。”奇怪的是每次儿子被打后,他还会告诉我,爸爸是为了他好,才打他的。
我经常无语。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