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这几天被这报道刷屏了

pp_dream 2015-12-15 06:56

这几天被这报道刷屏了

哈佛大学

6173名提早申请哈佛的学生中有14.8%的申请者获得了录取通知,创2011年恢复早申政策以来哈佛最低早申录取率。哈佛早申的人数相比较去年,增加了4.3%, 而录取率降低了1.7%,今年918名学生获得录取,4673名申请者被defer(推迟),464名被拒绝,12名撤销申请,106名申请者递交的资料不完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较低的早申录取率16.5%之后的常规申请,哈佛的录取率是2.8%,今年哈佛的常规录取率恐怕会更加惨烈。录取人数中24.2%是亚裔美国人,比去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47.4%为女学生,比去年的比例稍低。


布朗大学

布朗今年从3030名提早申请者中录取了669名,录取率为22%,这是布朗14年前开始采取现行早申政策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早申录取。录取学生中47%的获得了奖(助)学金;录取学生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38个美国的各个州,占比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印度,英国,新加坡和加拿大。录取人数中31%是有色人种(含亚裔)。


杜克大学

今年杜克的提早申请人数是3455人,比往年提高了11%,是学校历史上第二高;杜克今年录取了813人,录取率23.5%(去年和前年早申录取率分别是26%和25%),同样也是该校最低的早申录取率。录取学生中48%表示会申请奖(助)学金,比去年增高了5个百分点。杜克在早申阶段录取的学生在整个入学学生中的占比预计会与去年持平,即48%,前年是47%;录取学生中37%是有色人种,黑人66人,亚裔158人,国际学生占比9%。



威廉姆斯学院

顶尖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在早申阶段录取了121名女生+125名男生,占预计大一新生比为44.7%,威廉姆斯预计新生数为550名左右。今年,一共有585名学生申请了该学员的Early Decision;其录取的学生来自全世界200所高中,含美国35个州。 国际生最多的来源地国家为:加拿大、中国、厄瓜多尔、肯尼亚、韩国、南苏丹、泰国、越南等。20%录取学生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录取学生的SAT阅读均分为713,数学716,写作710,而ACT均分为33。在所有报告了年级排名的录取学生中,92%的来自于各自学校年级的顶尖10%。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大从5149名提早申请者中挑选了1335名(申请人数较去年提升6.6%),提早录取率为24%,较去年的25.3%稍低;而录取的人数将占这一届录取学生总人数的54.4%(ED已经录取过半);录取学生来自美国45个州,世界46个国家,大约40%为有色人种;录取学生中有124名是第一代大学生家庭,较去年增加了29%。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早申阶段录取了584名申请者,今年共计有1929份提早申请,相对于去年早申增幅为3%,相对于前年增长了17%,在所有报告了年级排名的录取学生中,92%的来自于各自学校年级的顶尖10%,这在该校录取历史上也是申请者学术力最强的一届。其中录取男女比例为48:52, 工程院录取率为33%,而文理学院为67%,录取学生来自美国37个州,世界18个国家。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从7822名提早申请者挑选了745名幸运儿(仍然刷新了该校历史早申数量),录取率刚过9.5%(这是早申啊),这些学生来自美国48个州,世界34个国家。录取学生超过80%的拥有4.0及以上的GPA。根据学校的相关政策,所有录取学生的奖(助)学金申请都会得到满足。斯坦福大学为常规申请的学生留的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充足,预计大约还会有超过35000名常规申请者。


哥伦比亚大学

今年一共有3520名早申请,是历史最高,增长了4.4%,去年为3373份早申。相关录取详细数据暂未提供。


达特茅斯学院

早申录取率为26%,暂无其他数据。


康奈尔大学

早申录取率为14.8%,较去年增长0.8%。

pp_dream 2015-12-15 06:58

转载

致申请者们:
这两天,很多同学是不眠之夜,后面一段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道的, “其实不论结果如何,只要你这一程自己努力过,其实就会有欣慰和收获;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及早和合适的准备,也只有少量的人在强度如此之高的11月之前真正能较好完成大学申请的冲刺,所以如果这一轮你没有收到你期待的消息,其实没有什么,你知道,你最好的收获会在常规申请(Regular Decision)阶段,而ED/EA阶段的努力却成了你最好的经验和热身,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一定还会努力向前拼! 我知道,看到身边的很多人或许兴高采烈地在庆祝,你会有些难受、忧虑,进而或许你的父母、朋友也会跟着你担心,但是,你很清楚,你没有任何损失,相反你有了冲击梦想更好的经验和准备。这个时候,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在你身边一直支持你的父母、老师、咨询师顾问还有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认真研究下一步的准备。更好的你在前方。” 如果你有了好消息,那么真心恭喜你。你一路认真、踏实而持续的努力有了回报,或者还是最令你兴奋的回报(如果是ED或EA梦想校录取)。是的,你有理由兴奋和欢呼,请尽情释放吧。然后,不要忘记去写邮件或者电话或者当面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老师,同学,朋友,父母还有升学指导顾问,你成功到达了充满希望的下一站,其实你周围所有的人、事和环境都成就了你,你应该自豪,但你还有更多的理由去感恩你所拥有的一切。 或许,你不曾注意过的一些细微的事情,往往成为了最后促成你成功的重要一点。你每一次认真地学习、每一次多一分的坚持、每一次积极地参与大学来访和申请准备、每一次写文书的认真琢磨、每一次和老师的热烈碰撞、每一次和父母专注的讨论、每一次和升学指导顾问及咨询师的认真研究、你每一次和招生代表恳切严肃的通信、你每一次......有太多的每一次,有太多你身边的、各种不同的力量,在你的努力下,汇集成推动你走向成功的更大合力。 你值得骄傲,更值得去真诚地感谢他们;你知道,你还要同样认真、端正而又自信地过完剩下的高中时光,一如既往地、那么优秀地去学习、去生活、去毕业、去影响这个世界;又或者,你能把你的经验和能量分享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你会更加快乐和幸福,也更加有能量。” 祝贺心想事成者,也祝福所有申请者最终自会得偿所愿。


写给Defer/Rej的同学:Daisy篇

如果你想来看被defer之后怎么被录~不好意思拉⋯⋯我最后还是被rej了。所以没有办法给你们很好的建议。今天在这里,我只不过想要聊聊我被defer后的经历,大家就像看故事一样吧。 遥记得去年ed出来的前两天我在图书馆心不在焉地准备rd的essay, 某现在在cuus上很喜欢弟弟妹妹同钓的同学(⋯⋯)msn我说你收到email过两天要发ed结果了吗?从那时候起,我的心不断地一直狂跳,跳到出结果的那个5点。那是我生平中第一次熬夜。彼时的我就是那么一个不淡定的人。 被defer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受到打击,因为我觉得还有希望,再过四个月一定可以拿到offer的,只是需要再一点的时间而已。我对这个学校,喜欢了7、8年,there's no way I can give it up.于是我开始疯狂地在cuus或者各大论坛搜索defer之后该怎么办的信息,想说我要怎么去联系ao,怎么再补充够impressive的supp,怎么样怎么样,让我能被录的几率无限地增大。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我被defer了。 我当然理解你们一定不想认为说是自己不够格进不了学校,当然,我也是到后来才领悟到的。你对这个学校了解多少?你对你自己了解多少?如果自己没能一下子被录,只是没有很好地把自己表现出来,还是有哪个地方根本没有做到? 那时候的我,刚刚做了一件听起来很值得一写的事情--和朋友一起了一个ngo.so what? 现在的我只会这么问当时的自己。我把精力太多地放在了怎么引起ao的注意,但却没有从自己身上开始改起。其实如果我意识到了,2、3个月能促成的改变是很大很大的。 请defer的同学们再去看一遍学校的网站,仔细地翻翻viewbook,找学姐长谈一谈,利用所有的资源重新审视一遍这个学校。然后花比了解这个学校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你自己。其实交supp,不过是多一次机会展示你。用这个最后的机会,把你整个人的思想,你的灵魂表达出来。不要讨好学校,不要吹捧自己,像对一个多年的老朋友谈心一样,告诉他,我活了18年,我是谁。 在被录取后的各种大腐败中我深刻地感觉到美国ao选人的功夫有多强,每个学校的人,个性鲜明一堆一堆地扎。所以如果这个学校不属于你,那么没有被录真的也不值得伤心。他们在挑你,你也在挑他,谈不到一块,感个谢道个别,没有什么好伤心地。你未来四年的开心,你人格的塑造,远远比别的要重要。 被defer之后的我,开始学习什么是真正的申请。学习如何在文章中表现自己,学习写作的技巧,学习着如何学习。被defer之后的我,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第一次知道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人,有这么多可以让自己深省的故事。 被defer之后的我,知道这世界上除了好人,还有坏人,还有说不清是好是坏的人。被defer之后的我,知道要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被defer之后的我,学会多给自己一秒思考,学会努力看事情的真相。最重要的是:被defer之后的我,到了一个我真正觉得会让自己开心的学校。 有时候我想,如果让我ed就这么进了,也许这一切我都碰不到了。我的心境就不一样了,现在的我,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我了。我的barnard,很多人说和cc一样。当然我承认,当初选barnard有很大一部分cu的原因,不过我现在觉得真是自己的幸运。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还是选barnard。在一样的学术资源下,是不一样的性格和氛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我对defer最大的感悟。defer一定不是什么失败,而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这里祝贺所有被ed/ea录取的同学、被defer和rej的同学,你要相信这是上天给你最好的安排。defer的同学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当时cc明确说了没有alumni的地方没有面试,但是我发邮件给ao,请被录的同学帮忙联系,还是争取到了一个,还离家不远。没有不可能~大家要努力地去尝试呀。 挫折是用来让你思考的。人活一辈子,就是要无憾呀。



写给Defer/Rej的同学:小颠篇

在哥本哈根这几天挺忙碌,挺压抑的,差不多40个小时没睡觉了。 昨天半夜,守在电脑旁,跟着一起等Columbia和Cornell出结果,挺激动的,确实,我们2013们比2014们都激动。很为录取的小朋友们高兴,你们多幸运啊,这么早就解脱了,我去年这个时候还是前途一片未知呢。 daisywithlove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给ED defer/reject的小朋友,说出了我们好多去年ED失败的人的心声。Daisy文中写的东西我就不重复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写东西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失败经验让后辈少走点弯路而已。今年貌似还是遵循着那个规律,坛子上比较出风头的小朋友也就是2014们口中所谓的牛人的结果貌似都不是很出色。果然,低调是王道。牛人在出结果之前往往都是潜水的,冒泡的估计都不是特别牛的人,为什么呢?大抵是因为牛人心态比较好吧,比较能沉得住气,也懂得为自己留条后路,甚至是根本不上CUUS。 以去年ED某校为例,三个人,呼声最高的人拿到了Rejection,其次的人拿到了deferral,而默默无闻的拿到了admission。其实,去年10月之后我就很少在CUUS上逛了,认识的2013们也不是很多,所以我的peer pressure也不是很大,因为我知道CUUS上崭露头角的人未必是真正的强,然而好多真正牛的人根本不上CUUS,人这个东西,比是比不完的,永远都有人比你强,终究还是要修炼自己啊。 再比如,直到今年4月,我才知道,原来北京四中有个EA Stanford就录取的了然后RD拿到了Yale和MIT,原来上海中学有两个国际奥林匹克选手分别同时被MIT/Stanford录取,原来南外和复旦附中都有人同时被Yale/Princeton录取,原来,原来,好多原来,但是为什么我在CUUS上就没有发现过这些人的影子呢? 有的小朋友把分数看得很重,甚至拿自己和ED成功的人比,抱怨说“我明明成绩比他好,EC比他出色,为什么我就不录取,果然,这学校不看重成绩,……”。 我要说,你敢说你真正了解录取的小朋友们吗?被录取的小朋友没有义务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公之于众吧?你要做的就是接受现实,你要接受你的运气就是没有被录取的人好,你要相信大学录人的眼光,你要相信被录取的人的身上绝对有比你出色的personality。也许现在你还不能理解个中含义,等你明年腐败的时候就会理解了,因为到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被同一学校录取的人的性格是那么的相似。 我挺欣赏一句话的,“只有踏踏实实的沉下去 才能潇潇洒洒的浮上来”。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被defer/reject的同学,不要泄气,希望你们能抓住这次失败的机会踏踏实实的沉下去,好好explore自己,好好了解了解自己,然后明年4月的时候潇潇洒洒的浮上来。 妄自菲薄的话可以随口说说,因为我去年也说过,但是都是违心的,事实我一直对自己有信心,毕竟我付出了比别人多那么多的精力。估计有人会说我虚伪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已。不管怎样,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小朋友们,Good luck! 下面附上应对defer的7条Tips,努力争取,不到最后不放弃。 美国大学提前申请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录取(admission decision)、拒绝(reject)、延迟(defer),即在常规申请阶段重新考虑该申请人。第一和第二种结果干净利落,无需多解释,那么第三种结果,即延迟考虑意味着什么呢?申请人应该做什么才能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呢? 首先,有多少提前申请而获延迟考虑的申请人获得录取呢?没有学校公布过这个统计数据。那么获延迟考虑的申请人比常规申请的申请人的录取的机会是高还是低呢?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接下来需要做的努力和运气。 努力是因为获得延迟考虑的申请人是基本符合录取标准的,只是因为各种比例的考虑(尽管没有学校公开承认有任何比例)而没能在第一轮获得录取。

pp_dream 2015-12-15 06:59

下面是被defer(延迟)之后可以做的努力:
1.检查是否因为材料不齐而导致的defer。
有些学校的defer邮件中直接显示了没有收到你的某一些材料而导致了defer。应该抓紧时间补齐材料再给学校寄过去。

2.请counselor打电话给学校询问defer的原因或自己发邮件给学校。
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答复。有些学校只会回复官方说法,可有些学校会告诉你是你的托福成绩不够还是学校成绩不够。如果学校有很详细的答复,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弥补自己的问题。

3.更新SAT成绩/学校成绩。
如果11月、12月有参加SAT但没有送分给EA学校的同学请及时update分数。同样学校里的mid-year report也应该要补交上去。

4.写love letter或与AO保持联系
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申请季,被defer并不代表你不好,而是没有stand out。所以应该向AO(最好是负责自己区域的AO)表达你对学校的热爱和自己的决心。而且如果这段时间自己有获什么奖或者新的活动也应该及时告诉AO。总之如果真的想在RD被录,请一定要不断的联系AO,让他对你有一个印象。 再去看一遍学校的网站,仔细地翻翻viewbook,找学长谈一谈,利用所有的资源重新审视一遍这个学校。然后花比了解这个学校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你自己。其实交supp,不过是多一次机会展示你。用这个最后的机会,把你整个人的思想,你的灵魂表达出来。不要讨好学校,不要吹捧自己,像对一个多年的老朋友谈心一样,告诉他,我活了18年,我是谁。

5.补送推荐信
如果还能找到其他人(不一定要是老师,可以是教练,实习的mentor,志愿队的leader等)能够为你写推荐信,也可以补交给学校。

6.找校友写peer report
如果身边有被同校录取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写信作为校友把你推荐给学校。

7.耐心等待,好好准备RD
被dream school defer不代表你去不了更好的学校,所以在最后的这些天里更应该好好准备RD学校的文章。The best is yet to come.

pp_dream 2015-12-15 07:03

RD,难道不是很正常的?:o

最近几天微信圈偶有听到几个牛泽西的牛娃也是被deferred,其中一个男牛娃还是Lawrencevilla High School的。

我的概念里,ED deferred/rejected都是蛮正常的,现在难道不是这样了?

[[i]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12-16 22:31 编辑 [/i]]

钊元妈妈 2015-12-16 04:04

杭州二中有个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女孩,不过媒体并不会告诉你她爸爸是信雅达的董事长,不会告诉你她父母均为MIT博士。
她是美国自然出生公民(所以她才是美国奥林匹克国家队队员),她的华人父母只不过选择了把她送回中国读中学而已。
还是那句老话,教育从来就不是“小孩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事情。

其实你就是小孩的起跑线。”

pp_dream 2015-12-16 04:37

今天中午吃饭时遇到老中同事,终于听到ED好消息,牛泽西一公立高中这次有两位牛娃被哈佛EA了,一位是小中,一位是小印。
该老中同事的亲戚和邻居的孩子有两位被Johns Hopkins ED,不错不错:victory:

该老中同事的一老中朋友,其儿子在全米大牛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申请哈佛被deferred
联想到群里一位Lawrencevilla High School的牛娃也被哈佛deferred,看来今年竞争是惨烈的。

一年比一年惨烈~~~A

【注,具体EA还是ED,本贴叙述不准确】

[[i]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12-24 05:37 编辑 [/i]]

pp_dream 2015-12-16 04:44

我也草草看了杭州二中女孩的报道,孩子是好孩子,优秀孩子,长得也漂亮顺眼。

但我认为文章有些夸张,国内报道总是喜欢夸张,欺负读者不知晓米弟的一些情况,呵呵。

杭二女孩的extra curriculum情况,放在米公立高中都是很普遍的情况,并没有非常突出。

pp_dream 2015-12-16 22:23

昨天得知,群里一中部公立学校的小中娃拿到UPenn Stern Business School ED
据他爸爸说该中部公立高中每年有千名左右毕业生,居然比我们乡下的高中还大,呵呵。

[[i]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5-12-16 22:30 编辑 [/i]]

pp_dream 2015-12-16 22:30

群里一位做小学副校长多年的妈妈说她的女儿(老四)被ED deffered

她家有四位千金,今年是老四考大学了。她说四千金个个都是ED deffered:Q
老二是Phillips Exeter Academy毕业,当年Columbia University ED deffered,但后来RD 转正了。很可能是因牛校毕业。

pp_dream 2015-12-17 05:47

ZT:

Five-years ago, about this time of year, my daughter was anxiously awaiting her SCEA application. When the decision finally came down, she was deferred by her first choice school (Yale). This was exceedingly difficult for our family, as my daughter’s guidance counselor had assured us that my daughter would be a shoo-in for Yale (and we naively believed her). Unfortunately, Yale Admissions didn’t think so.


And, double-unfortunately, my daughter was so confident (and arrogant) she would be accepted to Yale that she had not submitted ANY other RD applications. Consequently, the two week period between mid-December and New Year’s became a nightmare for our family, as my daughter pumped out more than 10 applications to various colleges.


The not-so-good news: My daughter was ultimately rejected at Yale and waitlisted at Princeton. The good news: She was accepted RD to Harvard with the same Common Application that Yale deferred and then rejected and that Princeton waitlisted.


The moral of the story: Your "dream school” may NOT be dreaming of you, but another wonderful school actually might be! So, don’t give up hope! 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colleges out there for you. To quote Jeffrey Brenzel, Yale's recently retired Admissions Director: [url]http://admissions.yale.edu/after-colleges-accept-you[/url]


After years of experience, however, here is what I know, virtually to the point of certainty: almost nothing depends on exactly which strong college admits you. Everything depends on what you decide to do once you get to a strong college, and how well prepared you ar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finite opportunities you will find there.

Talk to your guidance counselor and ask if they feel comfortable calling Yale Admissions and asking "Is there anything Yale needs to see more of that would help this application move forward?" or "Is there something Yale can point to that was lacking in this application?" If your GC can find the answers to those questions, it will help you address the issue of your deferral.

pp_dream 2015-12-18 10:01

普林斯顿大学2020届提前录取结果

Princeton offers early action admission to 785 students for Class of 2020
Posted December 16, 2015; 04:48 p.m.

by Min Pullan,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Tweet e-mail | print



Princeton University has offered admission to 785 students from a pool of 4,229 candidates who applied through 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 for the Class of 2020. The pool was the largest in the last five years, representing a 9.8 percent increase over last year's early applicant pool.

Princeton's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office mailed notification letters to students Dec. 16, and the decisions were available to applicants via secure online access on the same day.

Princeton's pioneering financial aid program provides the assistance necessary to make sure that any student who is admitted and needs financial aid can attend. Because no student is required to take out loans, Princeton's aid program allows its students to graduate debt free. Approximately 60 percen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ceive financial aid, and the average grant per year is more than $40,000.

The admitted students represent 33 countries, 46 states and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Forty-two percent of the admitted students are U.S. student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11 percent a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ifty-one percent of the admitted students are women, and 49 percent are men.




Fifty-six percent of the admitted students come from public schools, and 13 percent are the first in their families to attend college. Sixteen percent of the admitted students are children of Princeton alumni. Twenty-one percent of the admitted students indicated they want to study engineering.

"The admitted early candidates are outstanding and we would be delighted to welcome them to Princeton," Dean of Admission Janet Rapelye said. "The pool was especially strong and deep this year and we had to make some difficult decisions. The admission rate was 18.6 percent."

This is the fifth year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offered an early application round for prospective students whose first college choice is Princeton. In 2014, the early admit rate was 19.9 percent. In 2013, the early admit rate was 18.5 percent, compared with 18.3 percent in 2012 and 21.1 percent in 2011.

Early action applicants may apply early only to Princeton, and if admitted, they can wait to decide whether to accept Princeton's offer until the end of the regular admission process in the spring.

Candidates deferred during the early action process will be reconsidered during the regular decision application process. Regular decision candidates must apply by Jan. 1 and will receive notification of their decision by late March.

pp_dream 2015-12-18 10:03

群里牛泽西的几位牛娃成功EA Princeton:victory:

pp_dream 2015-12-19 11:35

数学学神被MIT录,被哈佛拒,且听各路神仙如何分析!



周老师评:
“我认为美国有不少问题,而大学录取过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某位美国新移民发出的感慨。的确,美国大学,尤其是那些精英大学遵循“综合评价”和“多元性考虑”等原则,在录取时常常表现出让人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甚至是随意性。文章中这位有着极高数学天赋的学生被MIT录取,但被哈佛和普林斯顿拒绝。本文是他学生父亲(本身也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以及其他一些他父亲的粉丝(也都是数学爱好者)的回复。部分回复极具深度,值得仔细阅读。读完此文,读者将基本了解学生的学术天赋、学术兴趣、特长爱好、申请文书、种族背景、资金需求等诸多因素是如何在申请过程相互作用并最终决定申请结果的。

文章和评论分别由善恩教育上海教学中心的神悦Karen和笑笑Sunny翻译。我们在此表示感谢!文章很长,建议收藏阅读!


如何才能被哈佛或普林斯顿录取?
2009年7月8日,上午11:59
我儿子Sergei Bernstein已被麻省理工学院提前录取。因为担心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的费用比较高,所以我坚持让Sergei也申请普林斯顿和哈佛,据说这两所大学可以提供丰厚的奖学金(译者注:应该是助学金。全美的大学中,只有哈佛和普林斯顿在发放助学金时最慷慨。一般来说,只要被录取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的阈值,这两所学校都会提供全额助学金,包括国际学生)。最终,Sergei收到普林斯顿大学的拒信,进入哈佛大学的等待名单但最终被拒。虽然很多人都被普林斯顿和哈佛拒过,但很少有人和Sergei一样,代表美国参加两次不同的国际竞赛并获奖,其中一次是数学竞赛,另一次是计算机编程语言竞赛。不过说实话,Sergei是在普林斯顿的申请被拒后再被选入这两只竞赛队伍的。Sergei在数学方面表现非常突出:
·        2005年,获全国MathCounts笔试冠军
·        2005年,获全国MathCounts大师赛冠军
·        2007、2009年,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获奖选手
·        2008年,顺利完成哈佛大学丹尼斯·盖慈哥利教授的Math 55(荣誉抽象代数)课程,该课程被认为是全美国本科数学课程中最难的。一开始有30余名学生选这门课程,最后不到10位完成课程,Sergei完成了课程,当时他只有高一。
2007、2008、2009年,他分别为10、11、12年级时完成Math     Kangaroo世界数学大赛12年级比赛,三次均取得第一。
2009年,他代表美国队参加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邀请赛,该比赛难度或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之上。他获得银牌,位列美国队第二。
2009年,获北美计算语编程言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五名,入选国际计算语言学美国队替补。
我仔细分析一下他被拒的原因,以下是我能想到的一些因素:
1.   给哈佛、普林斯顿的申请表,和给麻省理工的申请表是不一样的。的确,麻省理工学院是他的首选,他为此写了篇很有针对性的文书。而申请其他大学他使用了一篇普通的文书。但是他一看就是位数学顶尖的学生,所以我认为,他申请文书的差异应该跟被拒无关。
2.   招生办出错。我可以想到,招生办从未听说过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邀请赛,因为这个比赛历史相对较短,美国2009年才首次参加。但是,该项比赛本身应该足够有说服力。同时,招生办人员可能不了解哈佛大学的Math 55课程,因为通常高中生无法通过该课程。但除此以外,Sergei还有很多其他获奖成就。很多人告诉我招生办熟悉他们的业务,所以我想可以排除这点。
3.   普林斯顿和哈佛知道他想去麻省理工,因此不想降低自己的招生成功率。我不了解不同大学间是否互相交流,普林斯顿或哈佛大学是否知道Sergei已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因为Sergei提交普林斯顿和哈佛大学的是一套包含普通申请文书的申请资料,他们可能怀疑自己并非他的首选。
4.   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不想要他。我总听人说,哈佛、普林斯顿大学青睐全面发展的人,而麻省理工学院偏爱极客。我认为Sergei相当全面发展,因为除了数学以外,他还有很多其他的兴趣和成就。可能他的其他成就不够出众,意味着他没有我认为的那么全面发展。
5.   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不看重数学人才。常说这两所大学想录取未来的世界领袖。我认为有一名数学专业的世界领袖对世界有益,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考虑到他们参加普特南数学竞赛的队伍,他们每年录取一名数学尖子生就足够了。
6.   Sergei无法支付费用。是的,我们在申请时注明需要经济资助。现有金融危机下,可能即使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学生,他们也不愿意回到过去,不愿失去他们已广为人知的慷慨名声。
很多人和我谈及今年藤校做出的令人吃惊的录取决定。在两方面令人吃惊:本来不抱太大希望的学生被藤校录取,本该顺利收到录取通知的学生却未被录取。我得提下,我个人认识一些非常出色的孩子,他们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我想知道,今年被哈佛和普林斯顿录取的学生的经济背景是否有所变化。如果有,这变化不久将体现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被录取学生的SAT平均分与人群平均值和以往年份均分比较,是否下降。
我不知道Sergei为什么没被录取;可能我遗漏了一些重要因素。但如果是因为我们的财务状况,这将非常讽刺:Sergei没被普林斯顿、哈佛录取的原因,正是他一开始申请这两所学校的原因。


36条评论

1.Andrei Zelevinsky:
恭喜!
2009年7月8日,下午2:35

2.Felipe Pait:
恭喜!+1
2009年7月8日,下午2:48

3.Jonathan:
部分原因是第2点和第4点,但主要原因如下:
美国的顶尖大学申请人数非常多。这些大学淘汰掉那些明显不达标准的学生,再从剩下的学生中再刷掉一批,然后组成班级。这和选取排名前10%的学生不一样。事实上,由于这些大学只招收约10%的学生,在做出录取决定时会非常随意。可能他们在您儿子的学校甚至是在您儿子所在的州已经招收了太多学生。他们可能不喜欢您儿子的学校。可能今年他们希望招录的数学奇才们会一门乐器。谁又知道具体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没人知道。标准就是随意的。(很明显在您儿子的例子中)符合标准不一定就会被录取。

我不知道这么说有没有帮助,但我每年都和失望的学生谈心,以上就是我会告诉他们的话。我确实觉得这番话是对的。
2009年7月8日,下午2:55

4.misha:
让数学家统治世界?可能很危险,因为数学家们倾向于把抽象和其他心理游戏与现实混为一谈。麻省理工很贵,但既然你也写作,可能你可以出一本书,赚稿费,说不定学费就有了。我这里想了几个可能会大卖的书名。可以叫《下流数学课程》,把哈代从坟墓里气出来。还可以叫《高等数学初探》,德国数学家费力克斯·克莱茵出版专著百年后,是时候出本书澄清下事实了。我手头有些微积分的资料可以用在第二本书里。我知道你可以做到的,可能需要你的编辑和其他朋友稍加帮助。
2009年7月8日,下午4:15

5.misha:
还有一个商机:为什么不开办特殊数学奥林匹克?我打赌这肯定会火,尤其在美国。
2009年7月8日,下午4:27

6.匿名:
恭喜被麻省理工录取,别在意被拒。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中有些你可能从未想到过,而且你也没有足够的信息弄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可能也没什么合理的被拒理由,顶尖大学收到的申请里杰出的学生太多了,不得割爱,拒掉一些申请者。

顺便提一句,学术成就在录取时很加分,但不一定能百分百保证被录取。招生办经常解释说他们的决定是基于许多因素,单有一方面成就无法保证被录取。招生办通常会记住不那么杰出的成就,比如致告别辞或SAT满分,而会不容易记住像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这样更为杰出的成就。

我敢肯定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没录取您儿子是个错误决定,但好在麻省理工大学做了正确的决定。
2009年7月8日,下午10:12

7.Tanya Khovanova:
谢谢大家的祝贺。确实我对我的国家有很多事情还不明白,招生流程就是其中之一。

我曾告诉Sergei,如果他入选美国数学奥林匹克队,所有大学任他挑选。我真是大错特错了!
2009年7月8日,下午11:27

8.misha:
在苏联,过去确实如此,但在美国,大多数顶尖大学的那些万能的政治正确官僚们不仅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全面发展,也希望招收学生来自多元化的群体。但这不是能让你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能勾起你很喜欢的那段记忆?让你心里感到暖暖的很舒服?

2009年7月9日,下午4:48

9.匿名:

顺道说一下,要想知道美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大学入学系统,可以去读读杰罗姆•卡拉贝尔的书《被选中的》。概要内容如下: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大学系统和今天非常不同。除去几所基于德国模式的研究型名校(如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外,其他大学在学术需求上和今天的名校相去甚远。大致在这期间,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申请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开始感到恐惧。这些大学担心如果只依据学生的学术能力招生,那入学的将都是犹太人、书呆子和出身贫寒的聪明孩子。从这些大学的立场看,这么一来,一切都会毁于一旦,因此,便竭尽全力防止这件事发生。例如,限定可录取的犹太人人数。然而,这么做有失公允,也非长久之计,因此,这些大学转向了另一种不同的系统:抛却原来只看学术能力的招生标准,加入许多其他因素,包括领导力、体育运动及特殊才能、课外活动、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程度等等。这样一来,这些大学就能更好地挑选出符合标准的学生。此外,这些大学还开始更倾向于招收校友的子女。美国学术系统有一大规律,即每所大学都向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看齐,因此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采用了新系统后,其他大学也争相效仿。有些大学比其他大学模仿地更为全面,虽然各个大学进行革新的动力不一,但所有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革新。

如今,不论你来自哪个国家,这系统已经不再歧视任何人,就我所知,招生办实实在在地认为他们所采取的是最佳方式。该想法并非异想天开:只有学术能力最好的学生才能上名校,这样的观点本来就缺乏合理的论据支撑。教育拥有其他多种才能的人(如未来的政治或商界领袖)可能比教育未来的学者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学术表现优异在录取时扮演重要角色,但说到底,在美国,学术表现优异与否在录取时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

你可能会想,麻省理工大学录取Sergei是不是意味着麻省理工的录取政策更看重学术能力。我也希望是这样(我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但这很难说。一大因素在于麻省理工招收的理工科(科学和数学)学生比其他大学要多得多。

不管怎么说,再次祝贺录取。我相信Sergei会在麻省理工会学有所成,度过难忘的大学时光。

2009年7月10日,上午8:58

10. misha:
回匿名:一个想法不一定要得异想天开才会让人反胃,不是每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都是好的或合理的理由。但我情绪有点激动。显然,这事儿关乎价值观,你说得也很不错,清楚明白。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把商业和政治看得比学术研究要重。

2009年7月10日,下午4:39


11.Felipe Pait:
好吧,我补充两点。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会爱上麻省理工,因为一个人在录取他的大学里学习最快乐。要是被拒,也就不用考虑了。那么,这个问题属于学术范畴。

就录取的学术问题而言。我们可以忽略第6点:哈佛表明其招生流程不考虑资金需求,我们可以假定哈佛也是这么做的。关于第1点:很可能递送给其他大学的申请文书不够有说服力,招生办觉得他更适合最先录取他的学校(没错,大学之间会互相沟通)。第2,3,4,5点都指向同一点:哈佛对录取数学家兴趣不足,更愿意让数学家们被他们的首选——麻省理工录取。

顶尖大学没有重视科学是国之不幸。但那不应是Sergei该担忧的。麻省理工一定会是Sergei培养兴趣、施展才能的绝佳之地。

2009年7月10日,8:25

12.  Maria Roginskaya:
不得不说,如果我是招生办的,是否是奥数国家队的一员反而是个减分项,尤其Sergei还参加了两个奥数队,这表明他更热衷于竞赛而非数学,这依我的经验,参加奥赛的学生有个很难改的通病:参加奥赛时往往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但他们其实只是解决公式化问题的“短跑选手”,而研究需要的是擅长调查问题的“长跑选手”。(诚然,高深的数学界也有公式化的问题,但对于唯一有机会做的就是证明黎曼假设的本科生来说,这类公式化的问题还轮不到他们解决)。最糟糕的是,要是曾经在奥赛中获奖的学生(大多是男生)发现自己无法远超自己的同班同学,为了重新树立信心,他就会“乐此不疲”地参加大学生竞赛,热衷于参加竞赛,反而错过了成为专业数学家所需的大量训练。我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俄罗斯队成员,我最近一次关注今年美国队成员的去向时发现,他们中只有一人拿到了博士学位,而距我们都毕业已经过去了12年。

我知道除我之外,还有其他人和我持相同观点,我在某次会议上向一部分人提到过这一看法,听到我的看法后,他们都回想起自己所在的院系有类似的事例。因此,在他们的院系里,人们自然而然会谨防奥赛选手(虽然派奥赛选手参加PUTNAM及其他数学竞赛也是有些好处的)。

2009年7月11日,上午4:27

13.TanyaKhovanova:
Maria:
就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美国队,我想解释几点:队里的大部分人不想当数学家;他们想当律师或医生。所以你只看到一人拿了博士学位。他们去参赛是为了拿奖学金或丰富简历。如果我是招生办的,我会录取他们所有人;美国队的成员都意志坚定、勤奋刻苦、聪明而具有创造力和好胜心。在美国,有好胜心是好事。

2009年7月11日,上午9:29

14.MariaRoginskaya:
在这点上,我们屡见分歧:你认为对数学而言,有好胜心和意志坚定是好事,而我觉得数学研究全关乎想象和对数学的热情(当然,也需要勤奋努力)。每当我和参加奥赛的那些自尊心较强的数学家们聊天时,他们聊到奥赛,通常将奥赛看作在他们还无法真正研究数学时攻克高深数学难题的机会,而他们又恰巧擅长奥赛,而非用参加奥赛来满足自己的好胜心。

我知道美国的数学家所处的情况和俄罗斯不同,与我所熟知的北欧也不同。但就我所知,我所说的在美国更为适用,因为在美国,一个意志坚定、有好胜心的人更适合当医生或律师。因此,成为奥数国家队的一员对于申请医学院或法学院是个加分项,但对于进入数学系并非如此。

2009年7月11日,上午10:59

15.匿名:
让事实说话,和Maria Roginskaya同年的198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美国队的成员中,所有人都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三位离开学术界:其中一位为美国政府进行机密研究,另一位成为计算机编程员,还有一位的去向我不确定。三位继续学术研究的成员里面,一位热爱教学,现在一所文理学院教书,其他两位分别是威斯康星州和苏黎世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职人员。

毫无疑问,赢得了比赛不等于做得好研究,也很容易太过专注于竞赛。但是,不论今后是否成为数学家,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一员是个人才能和未来成功的绝佳指标。

2009年7月11日,上午11:18

16.Maria Roginskaya:
对于不实信息,我很抱歉。看来谷歌也不是万事通嘛,至少8年前是这样的。
我也没有说竞赛获奖就会成为失败者:-)。我的意思是在数学上成功比在其他方面成为要更难,培养一个曾经的奥赛获奖者要是出现问题的话,那这些问题的性质和“普通”学生不同,而且不是每个院系都愿意去解决这些问题。

2009年7月11日,上午11:32

17.匿名:
就你说的好胜心和想象力而言,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真正的动机。尤其是,我会区分好胜心(想要获胜,表现得优于他人)和雄心壮志(想要实现伟业)。一名数学系学生要是好胜心太强而缺乏雄心壮志也会有问题。

有些孩子想赢比赛是出于雄心壮志,而比赛是他们在该阶段所能遇到的最难且最有意义的目标。一旦他们在学业研究方面有了足够的进展,便会进而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这样的态度是健康积极的。
2009年7月11日,下午11:55

18.MariaRoginskaya:
我赞同你说的动机各有不同,因而录取与否可以看学生所获成就背后的动机。若是如此,我觉得招生办就没能看到一个对西方国家不常见但对苏联却很平常的动机——安全性(因此就会依照他们自己的解读来对待)。我记得我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强大动力来自我对家庭和老师的责任,如果我的表现不是特别优秀,他们就会因为偏袒我而惹上麻烦。事实上,我的一位数学老师被迫辞职,因为有个排名低于我的男孩的家长投诉她偏袒犹太人,这事儿发生在我竞赛获奖之前。

但在美国,人们不会考虑安全性这个动机,虽然这个动机在苏联长大的人心中根深蒂固(正如Tanyas所言中可见)。我父亲曾这么说:在斯大林时期,那些搞物理的被投入监狱做研究,那些搞艺术的被送进囚犯劳动营饱受饥寒等死,那些搞政治科学的(如我父亲的父母)被拖去处决。

我不知道这个动机和深入的数学研究有怎样的相关性,但我觉得,我要是以另一种方式接触数学,就会成为一名更好的数学家,我花了很久才戒除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态度。另一方面而言,要是过去不是这样,我可能现在正试图改变社会常态,而不是在研究巴拿赫空间。

回到Sergei(和Tanya):如果他的动机是我提到的最后一种,他可以重估这一动机。我不是说这一动机完全错误,但人生信念不似恒定不变的数学公理,人生信念应该定期重估。

2009年7月12日,上午3:29

19.David:
大学招生真的很奇怪。我毕业那会儿,麻省理工输了场反垄断官司。常春藤盟校和麻省理工曾共同致力于更广泛地发放助学金。详见 [url]http://web.mit.edu/newsoffice/1992/history-0903.html[/url]。在那以前,很少有学生在需要助学金的情况下同时被这些大学中的多所录取。我觉得这里没有太多可深究的。这都是因为偏见遇上了运气。

我被康奈尔大学录取,多半是因为康奈尔大学以前从未招收过来自我的故乡北卡罗来纳州某县的学生。是否录取我悬而未决。我的导师告诉我他们“想要看看我会有多大成就”,所以才录取了我。我被录取意味着相应地淘汰了另外一名学生。靠着偏见和运气,我负债累累地读完了大学,大部分学费靠贷款,最终拿到了工程物理学学位,在经济衰退时找了份稳定的工作。

在那之前,我在北卡罗来纳州科学和数学高中录取等候名单中排第七。面试不顺利,部分原因在于我的右眼因化学烧伤不好看。我的姐姐曾就读这所高中,而这所高中公然歧视校友的兄弟姐妹。还有其他上千个不可控因素。最终他们录取了等候名单中的第五名。我打包回家,又把准备好的入学行李内的物品归到原位。我被淘汰,意味着相应地另外一名学生被录取。这全是偏见遇上了运气。在约200名被录取的学生里,约有25名学生在秋假前辍学。

Jonathan说的没错。录取工作小组火急火燎地过目申请文书。小组成员轮流查看申请、淘汰部分学生,互相对比学生优劣。基于个人的偏见选出三个学生里最好的那个,或淘汰或反复对比。他们决定着Sergei是被麻省理工录取,还是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另一名学生被录取,这样一来,Sergei是否被录取就变得悬而未决,这些大学就加大赌注,最终麻省理工一家独大。当你进入了上千名符合要求的申请者争夺一个名额的备选阶段,你最终是否被录取就取决于招生流程中这毫无道理的偏见、运气以及量子力学。我认为这一点比文中提出的六点加起来还具有决定性作用。除开静止外,什么也找不到(和“量子力学”有关)。

(乔治亚理工学院是个特例,这事发生在20年前。申请材料有一页正反面,一半是说明。如果你不来自乔治亚,你只要用2号铅笔填写正面半页即可,填写内容包括姓名、地址、SAT成绩和高中绩点。内容需填写在圆圈内,并用钢笔签字。还需附上成绩单和35美元支票。我周三寄出申请材料,下周二收到录取信。申请材料从布里瓦德寄到亚特兰大花了三天。)麻省理工一定会很棒。

2009年7月23日,下午10:14

20.Walter:
现在,这些大学申请的人数最多。他们可能清楚他们在所有符合要求的申请学生中依据数学录取的学生的最大数量。如果这些大学能从Sergei的申请材料中了解到Sergei父母都是数学家,那么反倒可能会让Sergei的资质相形见绌。相比之下,一个父母均从事普通职业,自己却能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排名第52位的孩子可能更会获得麻省理工的亲睐。而且还有申请文书和推荐信等材料,这些材料里,甚至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也可能会让孩子与录取机会失之交臂。依我之见,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虑。让我们就为Sergei被麻省理工录取而高兴吧,麻省理工确实是个很棒的学校。

2009年7月25日,上午10:17

21.John:
哇噻。Math 55耶.我相信没有大学会不知道的吧。
还有,文书怎么可能“没关系”。
2009年12月31日,上午2:22

22.ArelcaoAkleos:
恭喜你儿子被麻省理工录取。注意,实际上,您要是觉得Sergei因为没有被哈佛录取而错失了某些与学术有关的机会,都可以通过在哈佛跨校注册相关学习项目,或参加研讨会,或前去拜访相关教授来弥补。毕竟,哈佛和麻省理工又不是离得很远。我能理解您看到自己天赋异禀的儿子竟被哈佛拒了,而其他明显不如您儿子那么天资聪颖的孩子却被哈佛录取了时是有多么失望。美国长期求索高等教育强强联合的原因可能在于您提到的前四点[至于后面两点嘛,其实并非如此。哈佛和普林斯顿确实喜欢招收数学好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这两所大学即便是花钱如流水也完全有足够财力兑现他们招生流程一视同仁的诺言]。其实放长远了看,如果Sergei懂得游戏规则,表示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却不同于同类学生,反而对“更易懂可及的”领域,如科学社会学或哲学更感兴趣,他可能早被哈佛录取了,而且还会获得哈佛提供的慷慨助学金。当然,一旦被录取,他就能为所欲为了。太过诚实在进步主义下的美国可没什么帮助。

不论如何,Sergei没被普林斯顿或哈佛录取也没什么损失。首选麻省理工才是他的明智之选。

2010年3月6日,上午11:24

23.p-daddy:
您好,您家儿子才能卓越,完全够格被哈佛、普林斯顿或其他任何一所大学录取。而且,您家儿子很可能会在那些学府中成为优秀的本科生(或是硕士生)。我觉得问题在于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收到的申请数量太多,迫使这些大学不得不拒掉显然符合要求的申请者。我目睹过招生流程,这一流程可以比作“炖肉”。如果普林斯顿觉得自己已经招到足够的数学奇才,但缺少足够的音乐人才,就会想要招收更多音乐人才。希望能够实现一种理想化的人才多元局面。被拒可能会很受伤,但我觉得,就您的儿子而言,被拒并不意味着什么,只不过是这些大学想要招收更多其他领域的人才。

再说,麻省理工也不错,对吧?

2010年4月23日,上午1:06

24.Pasha:
我申请那会儿已经赢了三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奖牌,其中一枚是金牌。我最终只被麻省理工录取,其他大学一所都没录取我。我觉得普林斯顿和哈佛只不过是有其他偏好,也不知道为什么。

但麻省理工也很不错,祝贺你!

2010年6月2日,上午8:56

25.Jeremy:
我12岁那年就能在哈佛完成研究所程度的数学课程。(我提前从高中毕业)但还是被拒了。

2010年10月31日,下午11:54

26.Alex
您好,您的儿子成就十分卓越,完全够格被常春藤盟校中的任何一所录取。世间万物就是这么非线性,无逻辑可言。招生办会会犯错,作出不合逻辑的决定。历史上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著名科学家事业起步时也频频受挫。祝贺您的儿子被麻省理工录取!

2011年1月23日,上午5:17

27.Wayne:
招生办的招生人员在看到您儿子的申请材料时可能很疲惫了。或者肯呢个在看申请材料时接到了一通电话,得知了个坏消息,所以接完电话后就把您儿子的申请材料放错地方了。
2011年3月23日,下午8:58
28.Ted:
是不是说告诉其他大学你已经提前被常春藤盟校中的一所录取是个坏主意?
2011年3月23日,下午9:01

29.aDad:
放着像Sergei这样的年轻有为的数学奇才不录取,哈佛和普林斯顿真是太丢人了。真是太丢人了。

麻省理工是许多年轻学生的首选,Sergei,恭喜你被麻省理工录取,这也是麻省理工的一大幸事!我相信Sergei不论在哪所大学都会获得成功的。

2011年5月17日,下午3:07

30.Pedro:
我在密歇根大学学习工业及运筹工程学,这个学科哈佛和普林斯顿有,但麻省理工没有。

在密歇根大学教我运筹学和数学的教授大多来自麻省理工,没有一个来自哈佛或普林斯顿。

我在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修课程,半数教授来自麻省理工,剩下半数来自哈佛和普林斯顿。

我的结论是:麻省理工的教授是酷酷的天才,而普林斯顿和哈佛的教授是你一辈子不想见第二回的傲慢的混蛋。

2012年5月25日,上午12:53

31.Sheldon:
参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修微分拓扑学课程的同学GabrielCarroll
• [url]http://www.news.harvard.edu/gazette/2005/06.09/34-carroll.html[/url]
以及Evan O’Dorney
• [url]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12/1/27/Freshman-Math-Profile/?page=single[/url]
2013年4月12日,上午7:23

32.Curious:
能不能请您解释下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及普林斯顿大学在资助计划方面的不同?

麻省理工是不是未能兑现不用贷款的“资金需求”?

超过预计家庭自付金额的部分中,您需要支付或借款多少?

2013年6月30日,上午1:05

33.TanyaKhovanova:
Curious:依照我所知的公式计算下来,比起我预计的哈佛需要我们支付的费用,麻省理工要我们每年多支付4,000美金。而且,对于特别优秀的极少数学生,哈佛每年比麻省理工省25,000美金。我的儿子本可以是这些极少数优秀学生中的一员。

2013年6月30日,上午6:22

34.Curious:
多交4,000美金和我读到的一致。
[url]http://web.mit.edu/sfs/financial_aid/[/url]
[url]http://www.fao.fas.harvard.edu/icb/icb.do[/url]
[url]http://www.fao.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51861&pageid=icb.page246751[/url]
这些大学指望你通过工作、贷款和外部奖学金每年比预计家庭自付金额多付几千美金。

但我对您提到的每年25,000美金很惊讶。我以为这些大学不提供按学绩评定的奖学金(除了一开始就获得的奖学金)。

麻省理工指出:“我们只基于本科生的经济状况决定是否给予助学金。也就是说我们不提供按学绩评定的奖学金或运动员奖学金”。

哈佛指出:“我们所有的助学金都是基于学生经济状况,没有学术、运动员或按学绩评定的奖学金,我们在大学四年间满足包括国际学生在内的每个学生的资金需求”。

这笔25,000美金的奖学金有没有具体的名称呢?

2013年6月30日,下午2:39

35.truthgiver:
Sergei要是黑人肯定就被录取了。
2014年3月31日,下午10:55

36.PrinceBlake:
很显然,您的儿子非常优秀。作为他的家长,您当然有权炫耀!我在国外教了许多年英语后,直到近期才培养出了对数学的兴趣。但在短暂接触车辆导航定位系统后,我发现自己迷上了车辆导航定位系统!谢谢您的数学博客,再次恭喜您的儿子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
2014年7月16日,下午10:40

----------------------------------------

pp_dream 2015-12-20 11:00

哈佛招生官竟为了学生打起来?揭秘哈佛录取委员会发Offer的全过程
原创 2015-12-19 白立珩






本文作者白立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哈佛大学暑期大学升学指导学院。国内较早从事美国大学升学指导的资深人士,独立教育顾问和教育专栏作家。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哈佛升学指导学院的亲身经历。


随着哈佛早申请发榜,各家媒体开始争相报道和曝光哈佛女孩,可有些报道连基本常识都欠缺。比如“ED进入哈佛”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因为哈佛其实是REA(限制性早申请),意思是申请了哈佛就不能ED(早决定,绑定)其他大学,或者 EA(早行动,非绑定)其他私立大学,但是可以同时申请公立大学。美国大学的各种申请政策着实比较错综复杂,招生录取决定也不透明,有很多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作为国内少数参加过哈佛大学升学指导学院的升学顾问,我觉得有义务为家长还原真实的哈佛大学招生委员会录取的场景。

2013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哈佛大学暑期升学指导学院。这个升学届最重量级的培训吸引了全美一百多名顶尖高中的校内升学顾问和不少刚刚入行的大学招生官。导师有六位来自哈佛现任的招生官,包括招生办主任Bill Fitzsimmons,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斯坦福,布朗普林斯顿,韦尔斯利学院,密歇根,MIT的招生办主任,以及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的总裁,除此之外还有两位业界大名鼎鼎的美国寄宿高中校内升学顾问。

一周的培训时间从早上9点一直到晚上6,7点安排得满满的。培训的内容涵盖了升学指导的方方面面:针对升学顾问的有大学招生录取委员会如何运作,如何做出录取决定?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升学指导体系?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选校?怎么为学生写推荐信?标化考试,大学排名,高中学校档案的撰写,软实力的培养,文书写作等等。而大家最期待的就是最后一天下午的哈佛大学新生录取真实案例分析了。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每人拿到五份学生的档案,包括了他们当时申请哈佛提交的所有材料,即个人和家庭背景,标化成绩,课外活动成绩,个人陈述和老师的三封推荐信以及校友面试评论。当然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学生姓名和具体个人信息已经屏蔽。不出意外,五个学生最终没有全部成为幸运儿。

接下来哈佛招办主任Bill Fitzsimmons详细描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过程:每年申请哈佛的学生有超过四千名是学校年级第一,上千学生SAT满分,如何在这么多优秀的学生里面选出佼佼者呢?一名中国学生从提交申请到最终拿到录取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严苛的审核过程的。比如一个来自中国的申请首先会到负责亚洲区的招生官手里,过了第一轮筛选以后,接下来是整个国际学生的筛选,最终能进第三轮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招生委员会的投票。在最后一轮投票阶段,负责这个学生地区的招生官会花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在座所有的四十二名招生官描述这个学生,包括其标化成绩、课外活动、文书、推荐信以及招生官对这个学生的个人意见。之后委员会投票,这个学生需要获得超过二十一名招生官的投票才能成为幸运之星。Bill还提到,有一次两个招生官还为一个学生打起来了,因为其中一个对另一个招生官特别钟爱的学生投了反对票。所以说招生办内部在学生的录取意见上也是有分歧的。

接着我们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成为哈佛区域委员会的“招生官”,需要在“模拟录取”小组讨论里分析每个学生的案例和投票,从而得出该小组的录取结果。培训最后一天,所有小组成员汇集到大会议室,全体投票,然后做出最终录取结果。

虽然已经过了两年多,但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却还是历历在目。兴奋,好奇和紧张一齐涌上心来,我真把自己当成了招生官,感觉自己掌握着“生杀大权”,需要对学生的命运负责。因为日程很满,我们只有很短的时间阅读厚厚的学生档案, 每份档案足足有12页之多,要想仔细读完每份申请,作出详尽的分析,至少需要花40分钟到1小时,而招生官只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扫过所有内容。我真实地体会到了招生官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需要在短短时间内阅读超量信息,只能以闪电的速度扫过一页页的文档,记录重要内容。曾经和耶鲁大学的一个新任招生官聊天,我问他,你刚做招生官需要多长时间读完一份申请?他不好意思地悄悄告诉我,本来阅读速度就慢,再加上是新手,他是办公室里面读得最慢的一个。

接下来我简单概括一个我们分到的五个学生的情况,由于会涉及到学生隐私,我仅分享和录取相关的最核心内容,名字和学生的各项活动也会做改动和模糊处理。

这五个学生各有特点,究竟录取委员会垂青于哪个学生呢?

学生No.1 Matt

学生No.1Matt 来自非洲某国的一所国际学校。母亲有一份低收入的工作,父亲过世。计划在大学学习社会科学,未来希望从事和健康事业相关的职业。在年级120人里面排名前十。标化成绩较低,SAT阅读只有460,数学650,语法520。课外活动主要是文化俱乐部的秘书,田径队队长,学校11和12年级学业成就奖。

最有意义的活动谈的是他经历了艾滋病防治计划的培训,意识到非洲面临严峻的问题,他希望自己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现状。通过个人陈述,他讲述了父亲曾经在南非矿山工作,因为健康问题不得不中止工作,以至于没有能力支付他的学费。文章中让人动容的一幕是当他没有及时交学费,被勒令退学的时候,他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桌子不愿意离开,因为没有学上就意味着他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文章还有很多触人心弦的细节:“没有钱购买食物,连续几天饿肚子”;“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全国田径比赛和半马比赛”;“参加义工和社区服务,为低年级学生补习数学和科学”。贫穷的家庭背景没有成为绊脚石,反而塑造了他坚毅的性格,激励他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三封教师推荐信对Matt在学校的表现和性格做了更为详尽的描述:IB预估分42分,年级前十名,很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运动天赋,全国和国际级别半马取得优异成绩;回馈社区,在当地社区义务协助检测儿童视力,对他人无私奉献;

校友面试官的评价:非常成熟,有思想深度和内涵;执着:因为付不起4美金的学费被勒令退学,紧紧抓住桌子不放,老师实在看不下去,集体凑钱为他垫付了学费。如果没有教育,他可能会像他爸爸一样去南非做矿工。面试官很欣赏Matt,认为他是可以用教育去造福更多人的未来领袖。

学生No.2 Emily

学生No.2Emily来自美国东北部一所大型公立高中。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医生,毕业于常春藤大学;437名毕业生里面排名第二;SAT2270(阅读800);课外活动包括:学校文学杂志主编;环保社团;科学联盟;外语社;游泳队队长;荣誉有全国荣誉奖学金半决赛候选人,AP学者,工程和科技荣誉奖项;

个人陈述讲述了作为一半亚裔,一半犹太裔,从小到大不同的名字给她带来的不同的身份认同。

三封重量级的教师推荐信中提到Emily极有天赋,同时又友善和平易近人。老师们从侧面描述了她在学校积极参与的各项活动。其中一位老师提到在过去的27年教师生涯中,很难看到像Emily这样在学术潜力和成就方面表现如此突出的学生,生物老师还加入了Emily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的细节。Emily无疑是出类拔萃的。渴求知识,和同学能够良好地合作;

校友面试官从学术,课外活动和性格三方面对Emily做出评价:学术方面,Emily积极参与了文学杂志编辑,化学社,将来计划学习跨学科专业,未来希望从事环境科学和公共关系方面的职业;课外活动方面,除了在游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她还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担任环保社社长,学校科学社负责人,并组织为流浪人群募捐的活动;性格方面,Emily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自信,沉稳,真诚和谦虚,表达观点的时候条理很清晰,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可能是其8年面试经历里遇到的最优秀的学生。她可能没有在某一特定领域特别卓著,但是发展平衡,在很多方面都有可能为学校作出巨大贡献。

学生No.3 Sam

No.3学生Sam来自东岸的一所私立学校,母亲是护士,父亲是计算机工程师,拥有博士学位。计划学习数学。SAT满分2400,SATII 化学,数学,美国历史,法语都取得800分成绩,世界史790。8门AP全部是满分5分。

课外活动主要是数学独立研究,MIT暑期科学研究夏令营RSI,数学协会主席;体育方面,网球校队,举重等。荣誉方面,全国荣誉奖学金半决赛候选人,2009届最佳学生等。

最有意义的活动讲述了他对研究和数学的热爱。

个人陈述选题富有哲理和蕴意深刻,从梭罗的“瓦尔登湖”讲起,反省现代人追求物质而忘记本我和生存的意义,再联想到自己沉浸在数学世界里一心钻研,通过数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教师和升学顾问推荐信里面进一步描述了他对科学,特别是数学的执着和热爱,博览群书,带领学校数学队多次取得州级别冠军,学校领袖人物,毕业时将会有13门AP成绩。历经十次搬家让他更佳独立和成熟,自学网球,全国法语考试最高成绩。但是老师也提出一些Sam的弱点,比如学术方面的傲慢,不能尊重教学能力较弱的老师,曾经组织同学抗议让校长撤掉这位老师,经常独占课堂讨论时间,当然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比较正常,但是老师希望他之后会发展出更多的同理心。

校友面试官认可了Sam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和过人的天赋,认为他能言善辩,为人真诚和友善,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不是书呆子,也不伪善,强烈推荐录取。

学生No.4 Tammy

No.4学生Tammy来自美国东北部一所私立女校,母亲是家庭主妇,毕业于常春藤大学,父亲是学校校长,本科和研究生都毕业于常春藤大学。SAT总分2190(阅读730),主要活动有艺术和写作社团,公益社团等,学校田径队队长,州立划船比赛冠军;学校英语系颁发的作家奖。

Tammy在最有意义的活动里面描述了常年参加划船训练对她的影响,并且拉近了她和父亲的关系。个人陈述讲的是她克服重重困难,挑战自我,在落下半学期AP物理的情况下,依旧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这个经历她学会了去冒险,体会到了努力终会有回报。

教师推荐信对她的学术和体育方面的成就做出较高的评价;特别是体育方面的特长,她每个暑假都花大量时间训练和参加比赛,并且在全国和国际比赛得到较高级别的荣誉。她还担任少儿野营项目的辅导员。

最后是哈佛体育部的教练评语:Tammy是我们想极力争取的队员。她可以为校队作出很多贡献,是我们今年体育特招生里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校友面试评价:Tammy全面发展,在学术,文学和艺术方面发展均衡,但是我认为她缺少对知识和学术的热情,在她谈论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和社团的时候也比较流于表面,我觉得她没有真正的对这些活动培养起兴趣。我和她也很难有比较深入的沟通。即便她可能在学术上满足哈佛的录取要求,或是在体育方面作出贡献,但是我不会推荐录取她,我不认为她会对哈佛这个集体做出贡献。

同学No.5 Mary

No.5同学Mary 来自美国中部的一个北美印第安人保留地地区,一半印第安人,一半白人血统。母亲是教师,父亲是财务顾问。目标专业为社会学,SAT总分2310(阅读730),主要课外活动有学校校报主编,辩论社社长,社区服务社团主席,田径校队,篮球队队员。主要荣誉有全国荣誉学者半决赛候选人,美国青年编辑奖,各类校内奖项。一门AP文学5分。曾经参与顶尖暑校TSP。

最有意义的活动描述了担任校报主编对她写作能力和领导力的提升。个人陈述中描写了她对《阿特拉斯耸耸肩》一书中女主人公Dagny的钦佩。书中Dagny是成功的女企业家,需要不停地和落后低效的政府机构打交道。Mary希望像她一样可以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职业。Dagny作为她的偶像,一直鼓励着她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不停向前。

Mary两封强有力的推荐信表达了她对写作和阅读的热爱,已经广泛涉猎尼采,康德等哲学家,对知识的追求,巨大的成长潜力,极强的学习能力。一位老师评价她坚定,思想有深度,有创意,诚实,创新,负责,幽默和独立。但是第三封推荐信评价她一心只想进哈佛,而并不明白为什么哈佛比其他学校更适合她,老师认为她应该更加自信和将眼界打开。

校友面试评价Mary是真正的学者,有原创精神和好奇心。面试官和Mary在很多问题上有深入的交流,认为她在所有申请者里面是极其突出的,会对学校做出巨大贡献。

至此五个申请者的基本情况就介绍完了,到底最后哪个学生拿到了录取呢?读者心中有没有自己的答案和判断?

哈佛暑期升学指导学院每天下午的小组模拟录取阶段由一个哈佛现任招生官起头,作为“录取委员会主席”,带领一群我们“临时”招生官进行分享和讨论。我们一方面学习招生官阅读申请的思维,同时拿着“放大镜”阅读学生申请的方方面面,连推荐信里面的细节也不放过。我们每天下午对一个学生做出投票,投票前往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每个“招生官”都有录取或是不录取的很多理由。最后是小组投票表决,当我支持录取的学生最后投票表决通过之后,那份满满的成就感难以言表。我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招生官能为录取一个学生打起来,当你真正欣赏一个学生的时候,会不惜一切代价在录取委员会阶段为他们争取录取。如果最终投票没有通过,心情将会有多么的失望和落寞!

紧张的最终录取委员会投票会议终于要开始了!

当哈佛招办主任Bill Fitzsimmons一本正经地召集大家,宣布最后一轮投票即将开始的时候,几百个人的大厅此时是鸦雀无声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我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脏在砰砰地跳。接下来他念着每个学生的名字,同意录取的举手;同意放在等待名单里的举手;同意拒绝的举手。就这样,五个学生,我们举了15次手。因为参与投票的人数过多,只能算个大概。最终得到录取的是1号学生Matt。

接下来就像炸了锅一样,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辩论和质疑起来。Fitzsimmons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问你们想不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立马又安静下来。

原来这五个孩子里面有三位取得了最终录取,分别是1号Matt, 2号Emily和5号Mary同学。这时看到人群里面有人欢呼着跳了起来,还有互相击掌的,估计是支持Emily和Mary的“临时”招生官。

Fitzsimmons之后分享了这几个孩子的故事。Matt同学虽然SAT极低,但是他有改变和推动社会的雄心壮志,哈佛需要这样的领袖。标化成绩低可能是没钱去参加补习班的原因,但是校内成绩证明他有能力作为哈佛的学生。Fitzsimmons后来在校园还和Matt交流起来,发现他在学校特别活跃,表现出色,证明当时录取他的决定是正确的。Mary同学的录取其实一大半源于Affirmative Action, 需要照顾少数族裔,比如非裔美国人,西班牙后裔和印第安人后裔,Mary填写自己是一半印第安人,当时学校还派专人去证实,当然Mary的学业和各方面表现也很优异,但少数族裔的优势无疑给了她最大的加分。对于Emily的录取大家还是颇有微词,很多人说她是典型的亚裔(Emily有一半亚裔血统),没有什么独特和突出的地方。Fitzsimmons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每个哈佛招进来的学生都是领袖,或以后都要拯救世界。我们也需要各方面均衡发展,来到学校以后是优秀的学生,友好的室友和教授愿意带的学生,这样的孩子也是一个集体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另外两个学生没有被录取呢?Tammy虽然有体育的特长,但是其他方面还不够优秀,所以这是一个容易的决定。Sam是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但是情商较低,特别是推荐信里面提到他不尊重老师,万一到时候要抗议撤掉哈佛的教授怎么办?他们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争论和考虑,因为之前曾经犯过类似错误,学校在几年前录取了一个数学天才,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参加国际级别的学术竞赛,这个学生临赛前一晚说,对不起,我明天没心情参加比赛,让教授措手不及。哈佛之后对天才学生的录取也更加谨慎。Fitzsimmons后来透露这个孩子虽然没有进哈佛,但是进了哈佛的邻居,他笑着说“祝他们好运”。大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至此所有人都卸下了“临时”哈佛招生官的身份,一阵唏嘘。哈佛的录取没有秘诀和规律可循,最终录取结果由42个招生官投票决定,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决定或是左右录取。上面录取的同学也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没有必要去模仿。

毋庸置疑,像许多其他优秀大学一样,哈佛造就了遍及各个行业的无数精英,但这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全球五百强前十强的CEO所毕业的学校,却不见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踪影。他们分别是: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uburn;
Texas A & M;
the General Motors Institute (now called Kettering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t. Louis;
Dartmouth College

美国社会学家 . Michael Lindsay, M. G.Hager在去年出版的《View From the Top: AnInside Look at How People in Power See and Shape the World》(居高临下:掌权阶级如何审视和塑造世界)一书中,通过十年深入调查美国最顶层的550个公司CEO, 政府官员,这几百个人每天做出的决定却影响全美成千上万人的生活,不论是政府政策,商业,高等教育,还是艺术领域。这五百多人中有三分之二没有进入所谓的顶尖名校。不过研究生院确实更加重要:三分之二的领导者毕业于自己所在领域里排名前十的研究生院。这项调查还有几项出人意料的结论,其中包括:

•  Being born into wealth is a poor predictor ofleadership success
出身富贵不代表将来可以做优秀的领导者
•   It doesn't matter what college you attend
就读于什么大学没有那么重要

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和大家分享我所学到的和哈佛本科录取程序相关的点点滴滴,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看法,和哈佛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哈佛也是是极力反对录取的新生参加任何的公众活动,分享成功经验或是接受媒体采访的,一方面是保护这些刚刚成年的孩子,另一方面是哈佛对其学校的商标使用相当慎重,有一个律师团队专门处理侵犯哈佛商标权益的任何商业活动和行为。具体可以参照哈佛商标使用准则([url]http://trademark.harvard.edu/endorsement-guide[/url]

pp_dream 2015-12-21 01:41

有感于EA/ED放榜之际(1)-爬藤真的很重要吗?
2015-12-21 作者:黄敏



在大学EA/ED申请放榜之际,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谈论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学录取,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学拒绝。这里很想分享一下我对此的一些个人想法和心得。

作为移民到北美的每位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比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我们两手空空、漂洋过海、独自来到国外打拼奋斗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的初衷吧。

生活得更好,我认为不仅仅应该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应该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作为一位普通的家长,我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样的子女教育
是不忘我们的初衷,也比较合适自己的孩子,并能发挥孩子的潜能。

与孩子在一起18年的陪伴,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准备上大学,更重要的是在享受彼此陪伴的同时,让孩子载着我们满满的爱、信任和祝福,勇敢、自信、坚定、充满热爱生活的激情去开创和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1
大学申请EA/ED放榜之际


1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几天,大学申请EA/ED放榜开始了,拿到了名校录取通知书的同学,祝贺声蜂拥而来;被名拒绝或延迟(deferred) 的同学失望、沮丧、迷茫,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曾经一位朋友的孩子接到名校拒绝信时,痛不欲生地说:”我是loser, 我这辈子完了!”

2条条大路通罗马

今天一个朋友的儿子微信我,他被一所名校延迟(deferred)了, 心情很不好。

以下是我答复他的,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非常理解你被理想学校延迟了的心情,失望是一个自然的情绪,也希望你能正确看待学校在人生漫长道路上的作用。任何一个学校不管它有多牛,也不过是你追求梦想的一个驿站,而不是终点。条条道路通罗马,经这个站去不了终点,咱换一个站。

问问自己,你最想去的终点是什么?你最终的梦是什么?我读过你申请大学的essay,你写到你的梦是用上帝给你的天赋、才能去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如果你写的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想法,那个梦还在真真实实地等着你去追啊!如果你能这样想,失望也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坚强的动力和激情。

你的天赋、才能、激情是建筑学,康奈尔去不了,还有许多建筑学专业很不错的学校啊!我相信你,你也一定要相信你自己. 发几个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读、用心去思考,人生的一切不顺都可以化为blessing,因为挫折能让我们不那么飘飘然,能让我们慢慢落地、静心去思考、去悟人生的实质,去逐渐建立自我认知,也就是思考”我是谁?” 这个问题。

小伙子,失望几天可以,但是别忘了从失望中走出来,那一天,你就向成熟迈进了一步、向财富库又加了一笔...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经长大了!祝福你!

3不顺和挫折是常有的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生的不顺及挫折,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从小培养的,如果平时很少与孩子交谈过这样话题,在孩子已遇到挫折时家长的安慰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己了。


强烈推荐家长、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年青的人读这本书,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by Carol Dweck 。它会彻底改变你对失败、成长、成功的定义和思维方式!几乎每本探讨如何面挫折和失败的书都会引用这本书所研究出的思维理念。

2
爬藤真的那么重要吗?



1爬藤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这几天几个群都在报哪个孩子进了Harvard, 哪个进了Princeton, 无意中把爬藤风煽得更猛了。我想分享我个人对爬藤的一些想法。



"爬藤“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很重要,要不然很难有针对性的论论。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某个名校是孩子的dreamschool , 这个学校很适合孩子,这个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梦想,热爱生活,有内驱力,对生活的未知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这样的孩子上名校,没什么错,挺好的啊,我不把这类的家长和孩子归入爬藤类。

2哪些孩子在爬藤

但如果父母视把培养孩子的唯一目地为上名校,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那所名校,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名校的指挥棒转,有些孩子为了保证拿高GPA,没准备好的考试,就请病假,家长帮着说谎,家长主要精力花在与上名校有关的活动上,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需要,忽略了其他对孩子做人做事的培养,这种子女教育我认为是爬藤。

3怎样的教育以人为本

我并不是反对孩子上名校,只是觉得很多家长把上名校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这样对孩子长远的发展并不好。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是否我们把孩子整个童年的培养,都围绕着上名校的指挥捧转,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东西,例如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坚毅力、韧性、内动力、兴趣、激情,生活情趣、独立能力,社区参与的培养等等。如果孩子上奥数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参加辩论俱乐部, 是出于好学,想挑战自己;参加钢琴和音乐比赛,是出于对艺术的酷爱,感悟到艺术对心灵深处的震撼和熏陶;参加学校体育队,是出于体育带来的压力释放,让身心愉悦;到老人院做义工,是出于对老人的关爱,在给予的同时,收获到了一种无可言语的快乐感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为了上名校为主要目的。除了做以上这些自己喜爱的课外活动外,学习还很优秀,在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下,如果名校成为孩子追求自己人生远大目标的驿站,那上名校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吗?

4目标太高会伤害自己

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身心需要和健康,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手段地把逼孩子上名校视为唯一的最高目的,那就本目倒置了。在我们周围经常听到某某的孩子令人羡慕的进了藤校, 因为很多原因(多因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并没达到那个水平,寒暑假都呆在䃼习班渡过,而被推进藤校的,不是自己走进去的),不得不转到其它相对容易学的专业、或缀学,严重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就知道学习考试,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不都是找工的能力吗?),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

一个SAT 补习学校的校长曾告诉
我:我从事这行已经10年多了,我看到很多的学生,他们进藤校时,整个社区没人不知道的,但他们辍学或转到其他学校时,没什么人知道。可谓”轰轰烈烈的进去,静悄悄的出来”。本来从一所大学转到另所大学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有些家长(包括孩子)眼中,上名校是可以炫耀的事,而从名校到其它学校是丢人的事。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啊!

一位朋友与我聊天,他孩子从名校毕业在华尔街工作,短短的几年,女儿的薪水比他父母的总和还多,但还是对自己不满,觉得很多同学都比她混得好。如果只比钱,地位,名利,那么永远也无法达到内心的平衡及和谐。  

5欲速则不达

以推孩子爬藤为培养孩子重心的另一弊端是家长和孩子把高中的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视为不容失败的重要事件,因为得一两个B、少选几门AP课,就把GPA拉下来了;少参加了一个俱乐部,也许就少了一项在大学申请表上能表现的项目; 一有闪失,也许就跟籐校失之交臂了。天天生活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再加上孩子青春期,难怪孩子和家长都情绪焦躁、心力疲惫。孩子与家长因为互相对抗而严重影响亲子关系,有些孩子上大学也希望离家越远越好,让家长痛苦后悔万分。

6功利性的教育要不得

最近在微信群流传的一个帖子”北美陪读妈妈:从后悔到崩溃到放手,华人圈的功利教育如此残酷”。这位妈妈在文章中描述到”在华人的圈子里,在各家太太的客厅或餐桌上,永远相互之间交换的都是课外补习班与如何进入名校的信息。还有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传说中都成了神话里面面俱到的学霸,相形之下仿佛唯有自家熊孩子是恨铁不成钢的学渣。我们华人爱攀比,攀比除了财富的较量,就是孩子的出息。这个出息不是一个孩子的自我突破和成长,而是放在自己价值尺度下统一的衡量标准:成绩、名校、职业和挣钱的能力。" 她从随波逐流的爬籐到儿子的叛逆到崩溃到放手到释怀的经历,希望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很敬佩这位妈妈为了儿子敢于反思和改变的勇气和智慧。

                 

7自我认知更重要

我认为孩子成长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些闲暇时间,去逐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 发现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激情,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好玩是孩子发现自己兴趣的起点,好奇心是孩子探索的动力,这是孩子找到内驱力的途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事不一定表现得与上名校有关,但它一定会有助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一位家长告诉我,他孩子在高中投入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一个学期选5、6门AP课,参加很多课外活动,一心想上籐校。在高三他的GPA 赶到全年级第一,但最后还是未能被籐校录取。在申请普通学校时,孩子最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这位家长感慨地说:”孩子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课外活动上,而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在孩子发现兴趣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他一些方向和帮助,因为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选学校可抓瞎了,很痛苦。选对了喜欢的专业比上藤校本身更重要。”

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是个不断遵循内心、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也就是一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我经常告诉儿子:注意哪些事情让你感兴趣、让你好奇、给你带来愉悦。找到你的才能,用这个才能去帮助他人。(Pay attention to what interests
you.Find your talent and use your talent to help others)(待续)

怡君的妈妈 2015-12-23 10:31

我妹妹的大女儿前年进的杜克, 哈佛和芝加哥大学都发函邀请她去申请他们的大学,我妹妹最后决定放弃了,这2个学校课业很重,我外甥女体质不太好,我妹妹不希望给她太多压力。

我妹妹的大女儿在美国读的是普通高中。

sunying 2015-12-23 11:42

非常好的分享

感谢PP-DREAM

pp_dream 2015-12-24 00:39

ED II

Daisy老师综合了几篇美国大学申请网站对ED II的解读,把大家关心的问题统一做个回复。

1、 ED II的截止日期和录取结果发布时间分别是什么?
截至日期是1月1号,录取在一月底或二月初发布,定金支付的截止时间也比正常录取提前两个月。

2、 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申请ED II而非ED I?
如果高二成绩不太理想,可以申请ED II,比ED I多一个小学期的高三成绩,也可能会多一些活动经历,并补上较晚的标化成绩。
ED 2与ED 1还有一个大的区别是:ED 1结果是在提交RD学校之前出来的,即使不被录取,后面还是有RD学校可以选择。但是ED 2的申请截止期与RD基本一致,一旦申请且被录取, 之前为RD做得很多努力和工作都要放弃,牺牲会比较大。当然有ED 2的学校,相对RD申请者来说,学校会更重视ED 2的申请者。


3、 ED II有什么风险吗?
同2所述,ED II的风险在于,如果高三开头的选课和成绩不够好,就不能避免要直面大学的审阅,而ED I则主要看11年级为止的成绩。


4、 学生可以同时申请ED和EA吗?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但是需要查阅每个大学的具体规定。有一些学校,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对他们的EA作出规定,叫做单选EA。这种非绑定的提前录取政策禁止学生同时申报其他私立院校的提前录取项目,但可以申报其他院校的滚动录取项目。

请见耶鲁的规定:
你可以申请任一院校的非绑定滚动录取。
你可以申请你所在州的公立大学的非绑定录取。
你可以申请其他院校的ED II,但仅限于该院校ED II发榜时间在1月1日之后。如果你被其他院校的ED II录取了,必须通知耶鲁取消你的申请。


5、 什么情况下学生将可以免于执行绑定录取政策?
在录取信上的奖助学金政策无法满足学生财务支付需求时,绑定可以解除。纽约大学的解读是:“唯一可以让学生打破绑定的情况是,纽约大学的奖助学金包括不足及满足学生在资金上的需求。学生们需要注意的是申请ED II可能无法让他们比较其他学校的奖学金结果,建议对奖学金有要求的学生申请RD。”


6、 如果梦校的ED I被延迟了,还要不要接着申请其他学校的ED II呢?
这个问题大学们是不敢在官网上回答的。事实上各校提前录取批次的录取率都大大高于正常录取。当学生在提前录取批次被延迟,有很大可能在正常录取中被拒。所以ED I被延迟后投保第二选择的学校的ED II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学生需要跟父母和咨询顾问商量,这是很情感化的决定,很难完全用理性分析。

如果ED1的学校迟迟不出结果,那么ED2该不该做呢?答案是,如果ED1直到12月20号都没有消息,就可以考虑递交ED2的学校了。递交了之后,也应当持续关注ED1的申请结果,要是在1月份拿到了ED1录取,就应当向ED2的学校发信,要求取消申请。因为ED2的学校还没有放录取,所以绑定协议并没有生效,程序上是可以取消申请的,大家不用担心。如果ED1没有录,就静候ED2的佳音。



7 分析一下有ED 2的大U情况:

a. 最难录取学校是Tufts, 第二是Vanderbilt。Emory和NYU相对容易申请,这两所学校会给中国学生比较多的名额。接下来就是Brandeis, Lehigh, Case Western这类档次的学校。

b. 如果SAT有2100分左右,ED 2 Brandeis或者Casewestern都不太划算,因为你可能依然有机会被UCLA/USC前30的大U录取。

c. 如果你喜欢大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纽约,可以考虑ED 2 NYU。如果有打算读商科,强烈鼓励申请NYU Stern商学院的ED 2。从往年的情况来看,Stern很重视ED 2的申请学生,录取可能性较大。


8、 哪些学校有ED II?
很多,以下是部分竞争较激烈的学校名单(首字母排序)。值得提醒的是,在大优中Tufts和Vanderbilt的ED II难度较高,第一梯队的文理学院设ED II的明显较多。
American University
Bates College
Bennington College
Bowdoin College
Brandeis University
Bryant University
Bryn Mawr College
Bucknell University
Carleton College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s
Colby College
Colg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Atlantic
College of Wooster
Colorado College
Connecticut College
Davidson College
Denison College
Dickinson College
Emory University
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Gettysburg College
Grinnell College
Hamilton College
Hampshire College
Harvey Mudd College
Juniata College
Kenyon College
Lehigh University
Macalester College
Middlebury College
New York University
Oberlin College
Occidental College
Pomona College
Reed College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hodes College
Saint Olaf College
Sarah Lawrence College
Scripps College
Sewanee: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Skidmore College
Smith College
Swarthmore College
Tufts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Richmond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Vanderbilt University
Vassar College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Wesleyan University
Whitman Colleg

pp_dream 2015-12-24 00:39

不断地收集信息并张贴转载,我这是攒人品呢:P

pp_dream 2015-12-24 01:13

ED 為什麼重要?~

學校透露出來的信息是~ 讓學生有更大的錄取機會, 這是事實,但是更重要的事實是~ 如果瞭解了這件事情的本質, 也就是遊戲的規則,學校骨子裡在打什麼主意,就會更明白,其實當學校鼓勵大家申請ED時,表面上是為了學生好,但更多的成份是為了學校自己好。就像許多學校允許學生選擇最高的SAT單項成績送繳,(Super Score) , 表面上是為了學生好,學生也就興高彩烈的照辦了,但事實上是~ 入學學生的SAT成績,也是影響學校排名的一部份。

以下三點原因,是學校鼓勵大家申請ED的理由~

1. 確保它的Yield.

ED錄取是Binding的,一旦錄取,學生非去不可,因此在這個錄取的部份,Yield 是100%, 而 Yield 也是影響學校排名的一個因素,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學校在ED時,就已錄取新生的50%。

2. 確保它的收入來源

有統計數字證實~ 絕大部份會申請ED的孩子,都是來自父母教育程度較高,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當學校在ED Round 裡錄取這些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孩子進來時,就可以對學校的學費收入有絕大部分的保障。學校在ED Round 裡,盡可能的錄取這些孩子進來後,再從RD Round 裡尋找低收入的優秀孩子,用前者的學費補助後者。所以講到底,學校還是為它自身的利益著想。

3. 確保它的Student Body 的多樣化和完整性

學校在錄取學生時,必須要考慮多樣化 (Diversified), 但還要考慮 "完整性", 也就是說,站在學校的立場,它缺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樣的人。因為ED是Binding 的,它錄取的學生100%都得來入學,因此學校會盡量在ED Round裡,達到一個自身需求的最完整組合。舉例來說,學校知道樂團裡有五個長笛手明年畢業,因此它在ED Round 裡會盡量找到足夠的長笛手來補充明年流失的人手,補充其他才藝或運動的人手也是一樣的概念。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是長笛手,在ED Round 裡可能會被錄取,但在RD Round 裡,不一定會被錄取,因為學校在ED Round裡已經找到了足夠的長笛手。

Ageji_Mom 2015-12-24 01:34

[quote]原帖由 [i]pp_dream[/i] 于 2015-12-16 04:3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805650&ptid=488460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今天中午吃饭时遇到老中同事,终于听到ED好消息,牛泽西一公立高中这次有两位牛娃被哈佛ED了,一位是小中,一位是小印。
该老中同事的亲戚和邻居的孩子有两位被Johns Hopkins ED,不错不错:victory:

该老中同事的一老中朋友, ... [/quote]

哈佛没有ED,只有SCEA (single-choic early action), 录取后不binding, 但是在早申请这一轮,除了它,其它只能申请公立大学了。

Ageji_Mom 2015-12-24 02:00

[quote]原帖由 [i]怡君的妈妈[/i] 于 2015-12-23 10:3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806659&ptid=488460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妹妹的大女儿前年进的杜克, 哈佛和芝加哥大学都发函邀请她去申请他们的大学,我妹妹最后决定放弃了,这2个学校课业很重,我外甥女体质不太好,我妹妹不希望给她太多压力。

我妹妹的大女儿在美国读的是普通高中。 ... [/quote]

大学(包括哈佛之类)都会向College Board 买名单(二、三十美分一个, 大学招生官说的), 然后按名单送邀请、宣传材料。受到邀请函不意味什么。大家基本上直接送垃圾桶。大学希望申请人越多越好(分母大),这样它的录取率低,它在排行榜上好看。过去申请季过后有气愤的学生还发文质问大学明知不会录取自己,还发邀请干什么。

若是运动员,收到“likely" 信,那倒真是好消息。

[[i]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15-12-24 02:13 编辑 [/i]]

Ageji_Mom 2015-12-24 02:02

[quote]原帖由 [i]pp_dream[/i] 于 2015-12-19 11:35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806165&ptid=488460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数学学神被MIT录,被哈佛拒,且听各路神仙如何分析!



周老师评:
“我认为美国有不少问题,而大学录取过程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某位美国新移民发出的感慨。的确,美国大学,尤其是那些精英大学遵循“综合评价”和“多元性考虑” ... [/quote]


MIT喜欢竞赛好的孩子。

2015年夏参加过MOP的孩子今年申请MIT除了特殊情况,基本都录取了。不过这些孩子有的是拿MIT当保底的大学。

pp_dream 2015-12-24 02:18

回复 21楼Ageji_Mom 的帖子

对不住,我还没搞清哪些学校EA哪些ED,尚在启蒙阶段:$

pp_dream 2015-12-24 02:21

昨天老中同事又向我通报他们那所公立高中已有三位普大EA。

是,EA,这回我搞对了,嘿嘿。

EA/ED,虽然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完全搞不清哪些学校EA,哪些学校ED。申请大学的学问很多,我现在是启蒙阶段,收集资料,搬运到旺旺汇总,留着以后看:P

Ageji_Mom 2015-12-24 02:30

回复 24楼pp_dream 的帖子

没关系:)

我也只是因为儿子今年申请才恶补一通,在这儿冒充专家。

Ageji_Mom 2015-12-24 02:44

回复 25楼pp_dream 的帖子

这么记:

特别好的大学比较傲慢,不怕你不来,就EA(不是binding)

略次的大学急于招好人, 以ED的录取率高来吸引人,但它也把你binding了。

pp_dream 2015-12-24 05:33

回复 27楼Ageji_Mom 的帖子

这么一解释,我立马就记住了:handshake

pp_dream 2015-12-24 05:54

<大學的Need Blind 是不是真的 "Need Blind"? >
這要分幾個部份來說~

1. 首先,要進每個大學的網站,去看Financial Aids , 若是Need Blind, 學校就一定會說~我們是Need Blind, 若是沒說,就一定不是Need Blind, 而是 Need Aware。同樣的,去參觀大學時, 參加Information Session,學校的AO (Admission Officer) 提到Financial Aids時,如果學校是Need Blind, 他100%一定會說,如果不提,就表示是Need Aware 。 比較有良心的學校, 會提到他們是Need Aware, 但大部份都會裝傻不說。[Frown]

2. 如果學校提到它們是Need Blind, 就真的是Need Blind, 表示Admission Office 和 Financial Aids Office 是真的完全獨立,分開作業的。所以當學校決定錄取一個學生時,它並不知道這個學生是否真的需要Financial Aids? 需要多少?而是先錄取了之後,再把學生的檔案送去Financial Aids Office, 由後者來決定給多少錢 。但是~ 請看以下#5。

3. 若是要申請Need Aware的學校,例如Wash U st. Louis, 要注意孩子的Standard Test 和GPA的成績是否在去年錄取標準的Mid 50% 的高標,假設~ 去年錄取的SAT Mid 50% 是2150~2300, 如果孩子是在高標的2280 或2350 又需要Financial Aids, 就可放心去申請,但若在低標的2180 或2120 又需要Financial Aids, 就要小心不被錄取,因為它是Need Aware, 成績不是最好又需要Financial Aids時,學校比較不願收這樣的孩子。

4. 學校的Need Blind 或Need Aware 會隨著美國經濟情況隨時調整,因此就算以前是Need Blind 的學校,不表示今年還是,所以父母要Double Check。 例如Tufts U, 以前是Need Blind, 後來經濟不好時,變成Need Aware, 後來經濟覆甦後,我二女兒申請時,變成~ ED 是Need Blind, RD是 Need Aware, 父母千萬要注意喔!最好作一個Spread Sheet, 把所有想申請的學校都記錄下來,否則真的會搞不清楚。

5. 最後~ 真正的遊戲規則是~ 所謂Need Blind, 是"號稱" Need Blind, 雖然AO是和Financial Aids Office 分開作業,但是他們會根據孩子的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家住哪裡,參加過什麼Summer Camp, 學什麼樂器,打什麼球,申請大學的論文,等等,來判斷孩子的家庭經濟狀況。因此,如果一個孩子住在房價貴的區, 父母都是PhD, 一個是醫生,一個是律師,暑假去Johns Hopkins 的Summer Camp, 打高爾夫球,彈鋼琴,申請論文討論中古世紀的藝術文化,等等,這樣的孩子,AO就知道應該不太會需要Financial Aids, 所以說,就算學校是Need Blind, AO心裡都有數的。[Grin],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從未學過任何樂器,每年暑假都在加油站打工,家住在貧困地區, 只在公園打籃球,父母都沒有大學畢業,在作收銀員,大學申請論文講照顧生病的爺爺,等等加起來,學校的AO就會知道這樣的孩子一定需要Financial Aids, 而且還會需要的不少。這就是他們判斷的標準, 即使他們是真的Need Blind。

6. 因此,為什麼ED的錄取率通常是RD的二到三倍?這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通常會申請ED的孩子,是父母教育程度較高,家庭經濟較好,資源豐富,比較不需要考慮Financial Aids, 因此在ED Round 裡,除了少數幾所最頂尖最有錢的大U之外 (HYPSM 和Cal Tech),絕大部份的學校都是會盡可能錄取 "所有" 合格的學生, 注意喔!真的是 "所有" 喔! 因為它們知道這些孩子都不太需要Financial Aids,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大學在ED Round裡,就錄取了將近45%~ 55% 的新生, 例如西北 和U Penn。

pp_dream 2015-12-24 10:54

有感于EA/ED放榜之际(2)-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2015-12-22 作者:黄敏

假如出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鼓励孩子做选择:孩子高中选课时,如果对某一门课很有兴趣,但这门课比较难,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也很难从此门课的老师那儿拿A。如果选这门课,可能拿B并降低GPA,也许就会跟藤校说再见。然而这位老师的授课质量很高,从她那会学到很多东西。 该怎么办?

1如何做选择?

家长是呵护孩子的求知好学心,鼓励孩子选这门课?还是为了维持高GPA而选择比较有把握拿A的课程?

对待这个问题,家长是更看重孩子的好学精神(love of learning) 还是看重GPA? 是有“成长心态”还是“固定心态”(出自于斯坦福心理系教授Dr. Carol Dweck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书中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我们能真正做到“看重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结果吗?” 当我们眼睁睁看着孩子去犯错误、去摔跤、去走弯路,我们能做到淡定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挫败,只是有时与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但更多时间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处理问题,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积累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吗?

2成功是什么?

Dr. Kenneth Ginsburg, 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专长于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健康,是《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和《Raising Kids to Thrive: Balancing Love With Expectations and Protection With Trust》两本书的作家。


他在PCE年会主题演讲中呼吁家长:我们必须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岁时的成就来定义成功,比如说像爬藤,进好的大学。这种思维会毁了孩子在他们二三十、四五十岁成功的能力。要是你把成功定义成去哈佛,那你就把孩子成长过程打造成上名校的大学申请履历表的过程;要是你把成功定义成孩子在三十五岁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思考35岁成年人的成功需具备哪些素质。对一个三十五岁的人来说,成功幸福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

成功的成年人具有这样的素质:有价值感和目标;能修补世界,有同情心、爱心和善良;努力,坚韧;心系他人,珍惜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系;坚毅性(Grit);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有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来促进领导力和协作;能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有终生好学精神;韧性(Resilience)” 。

3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我们也许对孩子的成就,比如成绩如何、比赛拿了几等奖等,了如指掌,很用心,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对孩子倒底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品质,他的心理健康状态等等,我们都了解吗?曾经读过一本书,作者调整了上千位青少年,让他们来形容他们父母的问题,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那就是:clueless(一头雾水)。他们反映家长跟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4如何了解孩子?

Dr. Ginsburg 在PCE年会上说:“如何去了解孩子到底是谁呢?那就得改变你是如何看待与孩子相处的高产出时间。如果家长误以为与孩子的高产出时间就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达到最大的成就,比如成绩与奖项,那么家长永远也不会了解孩子到底是谁。家长与孩子的高产出时间是晚餐、是与孩子拥抱和亲密、是与孩子平时的谈论和聊天,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这才是最有效的亲子时间,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取得更好的成就。想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短期的成就可能会让他们兴奋一阵子,但是马上他们就会丧失激情与动力。家长需要让孩子发现自我,明确思想,鼓励他们为这个社会和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5是不是孩子需要关注时,我们却忽略了?

Dr. Madeline Levine 在《The Price of Privilege- How Parental Pressure and Material Advantag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Disconnected and Unhappy Kids》一书中写到,现在很多家庭环境很不错、很“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高GPA、学校体育队的尖子等),来到她诊所寻求心理咨询,他们中有割手腕的、有吸毒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外表阳光、有追求、努力,成绩优异,但内心深处感到空虚。

Dr. Levine 总结出的两点原因是:
第一是成就压力(achievement pressure),
第二是与父母在情感上的疏远(isolation from parents) 。

家长在孩子一些不需要我们的事中介入干涉太多(overparenting),而在孩子需要我们关注的事时,我们忽视了。就像一个孩子在书中说得:“很奇怪,我好像觉得我妈时时刻刻都在,同时又觉得她时时刻刻都不在。(“It is so odd that I feel my mom is everywhere and nowhere at the same time.”)Dr. Levine解释,这个“时时刻刻都在”指得是家长过多的干涉(intrusion);这个“时时刻刻都不在”指得是家长与孩子缺少感情联系 (emotional connection)。家长施加压力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但忽略了一个优秀的人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过程。(Parents pressure their children to be outstanding,while neglecting the very process by which outstanding children are form.)

Dr.Levine认为优秀不是仅仅指成绩、奖杯、社会地位、名望,从心理学家的角度,优秀的人是对自己有很健康的自我认知、有爱心、能力、创造力及健全人格的人。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仅与成就相关的,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危险。

6四年大学最应该收获什么?

所以,是把人生视为马拉松还是短跑,是爱和赏析孩子这个人还是爱和赏析孩子的成就,家长的子女教育方式将完全不同了。

在《What the Best College Students Do》一书中,Ken Bain回答:“4年大学最应该收获什么?” 这个问题时告诉年轻人:第一件事就是超越成绩单。有创新、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比拿全A更远大的目标。他们用这四年在大学的时间去培养思维习惯,这样会让他们成长。

Ken总结出最好的大学生与他们的同龄人不同的关键属性在于,这些人相信人的智能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扩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由于被使命感所驱动,他们不会轻易被失败所击倒,也不会太过于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这些有着独立思想的成功人士,不把成功做为目标,成功只是他们为了学习和成长,遵循好奇心、解决实际问题及勇于尝试的副产品。”(待续)

pp_dream 2015-12-24 10:55

有感于EA/ED放榜之际(3)-名校适合自己吗?
2015-12-24 作者:黄敏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盲目追求上名校。

1
我是谁?

问题是家长和孩子在选择大学时,是否深刻地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也许大部分的孩子从没想到这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与孩子探讨这个话题吗?”我是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要说是孩子了,连我们做家长的也很难答得上来。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在思考,在探索。

当选择大学时,如果选名校只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而没有结合到自己(也就是没考虑”我是谁”,”到底什么样的大学最适合我“,"我希望在大学四年收获什么”,”这些收获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有多大的帮助”,看重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帮助,还应该是个人成长的帮助等等这些问题),那是否有点盲目了呢?

2
教授的忧虑

有兴趣的朋友,我推荐读"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by former Yale professor William Deresiewicz。他的观点给我们从另一个视觉去了解美国几所常青藤学校。美国名校当然有他们的优势,学生也不完全是书里描述的那样。我想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美国精英大学,去了解大学那些不太鲜为人知,但的确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重视。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他非常欣赏美国文理 学院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和教授的责任不仅仅是讲课、做研究、出论文,而是非常重视和努力去创造一个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氛围和文化,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人生方向,思考”我是谁,我在这个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这位耶鲁大学教授认为美国精英大学曾经有很浓这样的文化,但现在很多教授忙于科研,申请科研经费,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减少,而在大学期间又是人的精神思考与探索极为活跃的时候,这种匹配是这位教授有所忧虑的地方。

3
有名的学校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学校

The Princeton Review 出版“If the U Fits -- Finding the right college" 一书中指出,一个大学可以在U.S. News & World Report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0名,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和一个美丽的哥特式建筑的校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学校。可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各方面都非常理想的学校,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在这所学校的四年也许是一段非常糟糕的经历。

许多学生选择学校只是“慕名而去”- 因为他们不知道选择学校应考虑其他什么因素,只假设出名的一定是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还是那句话:一所学校的名望排名不是完全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更不是衡量你在这所学校是否快乐和成功的标准。

4
童年是为了准备人生而不是大学

一位高校咨询主任曾说:”先建立自己的人生,你会找到合适你的大学。”("Build a life and the colleges that work for you will come.")

对很多父母,我们把顺序给颠倒了,认为: 为了有好的生活,不恓任何代价去爬籐(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ife, go to top schools at any cost. )

父母对成功的定义,对人生的理解,直接反射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先做人,后成才。

一位高中生、PCE志愿者(负责写活动报告)Alan Gou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童年不是为了准备大学,而是为了准备人生!”("Childhood is not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it is preparation for life!")这句含义很深,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没上名校的孩子,只要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发挥自己的天赋,通过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努力,都会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走出自己最精彩的路,过最充实的生活。我在国内的大学和在美读研究生的学校,都很普通,我不也活得很好吗?我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一个与我有共同语言的老公,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80岁了,身体健康,母亲每天与其他老人家们跳一个小时的舞蹈,我找到了自己热爱做的事情,有一帮很能聊得来的朋友,这些都让我感到骄傲、幸福和充实。我常常感谢生活,因为她太厚待我了。

5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Dr. Ginsburg 在PCE年会主题演讲的结束语是:“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照顾好自己。当你照顾好自己,你就是以身作则地示范一个有坚韧力的、幸福的、热爱生活的、充满爱心的人、有生活意义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如果我们的全部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我们就会使自己的生活黯然失色、缺少情趣和追求,孩子也因此不会对他们的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

我个人的体会是,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思考、提升自己,去做些自己有兴趣的事。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
我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上大学只是孩子走上独立的第一步,一个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自己的长处与兴趣所在,找到匹配的大学及专业,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年轻人,生活一定很充实很有意义。找到自己生活轨迹的人,人生会更精彩!

推荐阅读:

纽约时报:为什么被名校拒绝并不可怕?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gzNDM0MA==&mid=206758787&idx=2&sn=db8e3f8068ebe3452f48e7125423dd35&scene=1&srcid=1006g1YnqbMaCI5HiI6xsGLQ&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url]


How to Survive the College Admissions Madness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url]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url]"

data-ke-src=">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url]http://mobile.nytimes.com/2015/03/15/opinion/sunday/frank-bruni-how-to-survive-the-college-admissions-madness.html?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opinion[/url]®ion=stream&module=stream_unit&version=latest&contentPlacement=40&pgtype=collection&_r=1&referer=http://www.nytimes.com/column/frank-bruni&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漫漫人生路,大学为何物: 斯坦福写给被拒学生的公开信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5MTU0Nw==&mid=203652961&idx=1&sn=4a0f1b8f3a92fbb15c988ccd3ba28191&scene=1&srcid=1213UiTsrGtKgERqNhGKsa0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url]


宾大教授Dr. Ginsburg在PCE年会讲座笔记

[url]http://www.weidb.com/p29746&g=2940&tag=latest&page=1[/url]


北美陪读妈妈:从后悔到崩溃到放手,华人圈的功利教育如此残酷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1MzcwMQ==&mid=401797234&idx=1&sn=4fee0dd1251f226b8a781ef628e513c5&scene=1&srcid=1215LNzeA8nd2MrnZQjtEtTz&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url]


Book "Where You Go Is Not Who You'll Be: An Antidote to the College Admissions Mania" by  Frank Bruni


Book"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by former Yale professor William Deresiewicz


Book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by Carol Dweck (强烈推荐家长、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年青人读这本书,它会彻底改变你对失败、成长、成功的定义和思维方式!几乎每本探讨如何面挫折和失败的书都会引用这本书所研究出的思维理念。)
Book "How to Raise an Adult: Break Free of the Overparenting Trap and Prepare Your Kid for Success" by  Julie Lythcott-Haim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几天被这报道刷屏了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