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语文现代诗

ououmama 2010-9-24 01:08

高中语文现代诗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ououmama 2010-9-24 01:21

2004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采桑子  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徐志摩
     死水…………………………………………………闻一多
     赞美…………………………………………………穆  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致橡树……………………………………………舒  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  子
4.*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普希金
     篱笆那边……………………………………………狄金森
     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
  雨巷…………………………………………………戴望舒
  预言…………………………………………………何其芳
  窗……………………………………………………陈敬容
  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
  豹……………………………………………………里尔克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
  综合性学习:拥抱艺术的骄子——诗歌.

ououmama 2010-9-24 01:26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及介绍
诗歌部分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1)
  精读:
  天狗……………………………………………………(郭沫若)(1)
  略读:
  井………………………………………………………(杜运燮)(3)
  春………………………………………………………..(穆旦) (4)
  无题……………………………………………………(邹荻帆)(5)
  川江号子………………………………………………(蔡其矫)(7)
  思考与探究一………………………………………………………(8)
  走进诗的世界…………………………………………………… (9)
  第二单元 挚情的呼唤……………………………………………(11)
  精读:
  贺新郎…………………………………………………(毛泽东)(11)
  略读:
  也许——葬歌…………………………………………(闻一多)(12)
  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13)
  秋歌——给暖暖………………………………………..(痖弦) (15)
  妈妈……………………………………………………..(江非) (16)
  思考与探究二………………………………………………………(17)
  诗的发现……………………………………………………………(19)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22)
  精读:
  蛇…………………………………………… ……………(冯至)(22)
  略读:
  预言…………………………………………………………(何其芳)(23)
  窗………………………………………………………(陈敬容)(25)
  你的名字…………………………………………………(纪弦)(27)
  神女峰…………………………………………………….(舒婷)(28)
  思考与探究三………………………………………………………(30)
  诗的意象……………………………………………………………(32)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37)
  精读:
  河床…………………………………………………… ……… …(昌耀)(37)
  略读:
  金黄的稻束……………………………………………… … …(郑敏)(39)
  地之子………………………………………………….(李广田)(40)
  半棵树…………………………………………………….(牛汉)(42)
  边界望乡………………………………………………….(洛夫)(43)
  思考与探究四……………………………………………………….(45)
  诗的语言…………………………………………………………….(47)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50)
  精读: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艾青)(50)
  略读:
  老马………………………………………………… ……(臧克家)(53)
  憎恨……………………………………………………….(绿原)(54)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56)
  雪白的墙……………………………………………….(梁小斌)(57)
  思考与探究五……………………………………………………….(59)
  诗的鉴赏…………………………………………………………….(61).

ououmama 2010-9-24 01:46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国海上.

ououmama 2010-9-24 01:50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ououmama 2010-9-24 01:55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钮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ououmama 2010-9-24 01:58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象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ououmama 2010-9-25 10:09

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版)与现代诗相关内容

 高一上
  第一单元 生命体验
  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第四单元 诗歌及其欣赏
  十 再别康桥(徐志摩)
  十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十二 双桅船(舒婷)
  十三 *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十四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张同道)
高三上
一  雨巷(戴望舒)

七  *新时期诗歌二首
  相信未来(食指)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

ououmama 2010-9-25 10:1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你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痫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小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枝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7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把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ououmama 2010-9-25 10:15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ououmama 2010-9-25 10:18

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亲!


天已黎明了,
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
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地球,我的母亲!
我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
你还在那海洋里面,
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从今后我不愿常在家中居处,
我要常在这开旷的空气里面,
对于你,表示我的孝心。
地球,我的母亲!
我羡慕的是你的孝子,
那田地里的农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保母,
你是时常地爱顾他们。
地球,我的母亲!
我羡慕的是你的孝子,
那炭坑里的工人,
他们是全人类的Prometheus,
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
地球,我的母亲!
我想除了农工而外,
一切的人都是不肖的儿孙,
我也是你不肖的子孙。
地球,我的母亲!
我羡慕那一切的草木,
我的同胞,你的儿孙,
他们自由地,自主地,
随分地,健康地,
享受着他们的赋生。
地球,我的母亲!
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
尤其是蚯蚓——
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
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
地球,我的母亲!
我不愿在空中飞行,
我也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
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
永远和你相亲。
地球,我的母亲!
你是我实有性的证人,
我不相信你只是个梦幻泡影,
我不相信我只是个妄执无明。
地球,我的母亲!
我们都是空桑中生出的伊尹,
我不相信那缥缈的天上,
还有位什么父亲。
地球,我的母亲!
我想宇宙中的一切的现象,
都是你的化身:
雷霆是你呼吸的声威,
雪雨是你血液的飞腾。
地球,我的母亲!
我想那缥缈的天球,
只不过是你化妆的明镜,
那昼间的太阳,夜间的太阴,
只不过是那明镜中的你自己的虚影。
地球,我的母亲!
我想那天空中一切的星球,
只不过是我们生物的眼球的虚影;
我只相信你是实有性的证明。
地球,我的母亲!
已往的我,只是个知识未开的婴孩,
我只知道贪受着你的深恩,
我不知道你的深恩,不知道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从今后我知道你的深恩,
我饮一杯水,
我知道那是你的乳,我的生命羹。
地球,我的母亲!
我听着一切的声音言笑,
我知道那是你的歌,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
我眼前一切的浮游生动,
我知道那是你的舞,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
我感觉着一切的芬芳彩色,
我知道那是你给我的赠品,
特为安慰我的灵魂。
地球,我的母亲!
我的灵魂便是你的灵魂,
我要强健我的灵魂来,
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知道你爱我你还要劳我,
我要学着你劳动,永久不停!
地球,我的母亲!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要把自己的血液来
养我自己,养我兄弟姐妹们。
地球,我的母亲!
那天上的太阳——你镜中的影,
正在天空中大放光明,
从今后我也要把我内在的光明来照照四表纵横。.

ououmama 2010-9-25 10:22

相信未来(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ououmama 2010-9-25 10:28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而且,
  我还想打开书橱,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我要去约会,
  我向她举起这本书,
  做为我向蓝天发出的
  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不,我不那样认为,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愿你的光芒,
  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ououmama 2010-9-25 10:32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张同道)

《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牐牐牐燶r
牐牎 ∪魏我恢忠帐跹式都以其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不管人们如何狂热地用“世界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之类的术语涂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族特性依然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放逐民族性必将置艺术于无根状态。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一个民族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体制—诗歌依存的语言形态与美学架构,绝不是偶然、随意的选择,而是历代诗人探索、实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它往往暗接民族的深层心理,成为一种共同的审美范式。如意大利的十四行、波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中国的律诗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诗歌体制。
牐燶r
牐牎 ∧敲矗新诗是否完成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呢?
牐牎 
牐牎 ∫籠r
牎≈泄诗歌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诗歌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后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然而,新诗是个例外。新诗诞生不是本体演进、而是文学革命的结果。它不是古典诗歌的自然延伸,而是受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在语法、修辞、体制、美学等诗学的各个方面都遭遇一次断裂,而这一断裂迫使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发生错位。也许,这是新诗的“先天不足”。
牎≈泄古典诗歌历经二千年实验、积淀,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至唐代格律诗体制完备,产生了中国人骄傲的唐诗。由于方块字的音形特征,格律诗汇融节奏、韵律、修辞与建筑之美,成为汉语诗的黄金范式。伴随这一审美范式的成熟,汉语诗学也发展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天才李白、杜甫是汉语诗的顶峰大师,他们掌握、运用汉语诗的审美范式,并将这一审美范式推向成熟,但他们无力改变这一范式。因为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个民族的选择—唐代不仅拥有灿若群星的诗人,更有爱诗的民众。
牐牎⌒率不是由民间到文士,而是由知识分子率先发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体制。新诗的第一个尝试者胡适宣布《关不住了》是新诗成功的纪元,而这首诗恰好是美国诗人SaraTeasdale的《OvertheRoofs》的翻译。这与梁实秋所说的“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的确,中国古典诗到清代已腐朽不堪,革命的选择不容置疑。问题在于,这种完全断裂的结果是将诗学建设置于零起点。作为新诗的代表,自由诗风靡一时。当时,谁写得最不象古典诗,谁就是先锋。在这种风气鼓励下产生的大量新诗确是货真价实的白话—当时有人说白话诗只有白话没有诗,这话虽然尖刻而轻巧,倒也并非无的放矢。不久,“胡适之体”新诗遭遇质疑,周作人也觉得新诗少了点“余香与余味”。郭沫若的《女神》固然为创生期的新诗开阔了气象、充实了内涵,但体制依然是自由体。他甚至说“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燶r
牐犝饩湟子谝起误解的话也表明郭沫若对诗歌体制未做深入思考。
牐牬有率创生期的作品来看,其主要特征在于以白话代文言,突破古典诗的格律束缚,创建自由体新诗。诗人们陶醉于“解放”的欢愉,再也不愿回到格律的牢笼。然而危机也正发生在这里: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是否契合民族心理?
牐牐牭是,初期白话诗也并非欧化的一统天下。刘半农的《瓦釜集》是以江苏民歌的方式创作的,刘大白更以民谣体式写了《田主来》。这在当时虽然算不上主流,却也暗示了新诗体制的一种选择。牐燶r
牐犠缘生之日起,诗歌体制问题始终困扰着新诗的步态。围绕这个问题产生过四次大规模的理论讨论与创作实验,即20年代格律诗讨论、30年代大众化讨论、40年代民族形式讨论与50年代新格律体讨论。虽然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每一次讨论都推进了诗歌体制的深入探讨。
牐燶r
牐牎 《牐牎 
牎20年代,新诗从对古典诗的破坏转入本体建设,体制建设和诗学建设成为诗人们关注的中心。曾以《晚祷》闻名的诗人梁宗岱开始思考诗歌体制问题:“新诗对于旧诗的可能的优越也便是我们不得不应付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受严密的单调的诗律底束缚,我们也失掉一切可以帮助我们把捉和抟造我们底情调和意境的凭藉……这对于我们不仅是一个警告,简直是不容错认的启迪:形式是一切文艺品永生的原理,只有形式能够保存精神底经营,因为只有形式能够抵抗时间底侵蚀。”他对新诗形式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但是,他认识到新诗体制的重要,却没有找到一种可行的体制,还停留于纯理论时期。从理论和实践同时探索的是陆志苇。1923年出版的《渡河》在《自序》中说“美的灵魂藏在美的驱壳里”,实验新诗的音尺和韵脚,如《小船》:我指点他看,/柳荫里有一条小小的船。/加我一些小小的风,/可以把感情葬在其中。/我见那样就写那样,/我也不必要山高水长。牐燶r
牎 〔捎胊abbdd韵脚,每句顿数大致一致。不过,陆志苇的探索并未产生多大影响,真正对新诗格律发挥影响的是闻一多。这时的闻一多背叛《红烛》式的自由诗,以其对中国艺术的衷情与富于唯美倾向的形式追求对新诗体制进行反思,提出影响颇大的格律理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而且他称新诗的格律是“戴着脚镣”,“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代表作便是他自己的《死水》,每句用三个两音尺,一个三音尺,字数一样,韵脚整齐,符合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标尺。闻一多的格律理论植根于现代汉语的特性,民族特征浓郁,力图建立一种契合民族心理的新诗审美范式。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新诗人投入格律实验,徐志摩也兴致勃勃地实验新诗体制。他先后实验过40余种体制,但他没有闻一多那么的严格—事实上,《死水》范式在追随者那里成了为人诟病的“豆腐干体”,徐志摩的诗却更活泼。牐燶r
  新月派的格律诗实验很快演化成新的“形式主义诗体”,走向没落,但格律意识对于新诗的建设意义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格律意识的确立比新月派诗歌本身影响更为深远。直到1937年,以戴望舒、艾青为代表的自由诗派占据重要地位,叶公超仍然在《论新诗》一文中写道:“假使诗人有自由的话,那必然就是探索适应于内在的要求的格律的自由,恰如哥德所说,只有格律能给我们自由”。这证明人们不再一提格律就联想到恢复旧诗秩序,而是从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上进行审思。牐燶r
牎∪欢,闻一多的格律理论与诗学理论是一种矛盾的组合,即中国化的体制与西方诗学的交融。假如说音乐美和绘画美还可以在西方诗中找到,建筑美却是方块字的专利,因此,闻一多的格律理论是中国古典格律理论的现代转化与延伸。牐燶r
  胡适的白话诗从体制到诗学都是西方的,刘大白的歌谣体从体制到诗学都是中国民间的,而闻一多的格律体则是中国体制与西方诗学的融汇。这样,从源流上说,到20年代新诗已出现三种类型的体制:欧化的自由体、中国民间的新民歌体与中西汇合的新格律体。此后新诗体制基本上沿着这三条道路演变发展。牐燶r
牐燶r
牐牎 ∪牐牎 
牎∪四十年代新诗体制的讨论集中在欧化与民间之间,即自由诗体与民间歌谣体,两种体制都在40年代末达到高峰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格律体的消亡,它的影响已经汇入自由诗的成功之中。燶r
牎∶窦涓枰ヌ辶蕉刃耸ⅲ即30年代的大众化讨论与40年代的民族化讨论,都密切应和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新诗本体发展的角度说,这两次体制讨论都不再仅仅是新诗内部讨论,而是政治力量介入的结果。牐燶r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下属的诗歌组织,出版《新诗歌》等杂志。由穆木天执笔的《发刊诗》宣布“要用俗言俚语,把这种矛盾写成民谣小调鼓词儿歌”,蒲风、温流、任钧、王亚平等诗人试写了一些歌谣体作品,但与歌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王亚平说,“在大众化的理解下,不少的朋友主张利用旧形式,专就写诗一方面来说,就可以利用‘民歌’‘小调’‘唱词’‘大鼓’等,甚或用旧诗词也可以。但据我们所知‘旧瓶装新酒’,实在有很多的困难。”他们的作品算是自由诗与歌谣的结合。如百灵的《码头工人歌》:“从朝搬到也,/从夜搬到朝;/眼睛都迷糊了,/骨头架子都要散了。/搬哪!搬哪!/咳咿哟呵!咳咿哟呵!”大众化诗歌的特征与其说在体制上向民间歌谣靠近,不如说它在题材与意识上更为接近:反映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声讨统治者与侵略者。但在新诗体制上依然保存了欧化特征。牐燶r
牎≌嬲走向歌谣体的是延安诗人。李季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用陕北信天游的体式,阮章竞创作了《漳河水》,采用华北一带的民歌体式,但抒情诗采用民歌体较少。牐燶r
牎1939年关于诗歌民族形式讨论中,萧三明确指出,“中国的新诗直到现在还没有‘成形’,这是无可讳言的。”他认为新诗的形式“只是欧化的,洋化的,这不能说是中国的新形式。它不是中国的民族形式。”他以为中国的新诗应该发展民族形式。可是,新诗的形式从哪里来?“发展诗歌的民族形式应根据两个泉源:一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里许多珍贵的遗产,楚辞、诗、词、歌、赋、唐诗、元曲……二是广大民间所流行的民歌、山歌、歌谣、小调、弹词、大鼓词、戏曲……”这已是毛泽东后来倡导的“古典加民歌”的滥觞了。牐燶r
牎∮腥さ氖牵以采用民歌体式号召的大众化运动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大众化”,而是“化大众”。严辰在《关于诗歌大众化》的第三个小标题《被大众所化》中说,“大众化绝不是庸俗、粗野、浅薄,我们也决不让自己庸俗、粗野、浅薄,我们更不是尾巴,什么都迁就降低,我们决不忘记教育与提高他们的责任。—从‘大众化’而提高大众。只有这样,大众化才有前途。”骨子里的知识分子气息消解了“大众化”的深度与力度,也使这场运动始终停留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并没有深入大众。牐燶r
  从大众化到民族形式再到大众化,新诗逐步向民间和古典靠近。这固然是新诗体制探索中的一条道路,却是一条向回走的路,陷入一种二难境地:学古典,不可能超过唐诗宋词;学民间,远不如民歌自由、朴素。就创作而言,除了革命内容以外,并没有体制创造或美学建设,它的思维依然在古典或民间的花园散步。这确实是为了寻找契合民族心理的审美范式,但它并没有超出陈旧的审美范式,更没有创造新的审美范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发展,仅仅是“旧瓶装新酒”而已。牐燶r
牐犛氪送时,自由诗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历经初期白话诗的泛滥与格律诗的磨炼,新诗在语言与体制上已接近成熟。戴望舒说,“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愚劣的人们削足适履,比较聪明一点的人选择较合脚的鞋子,但是智者却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他为自己选择的“鞋子”是散文化自由诗。他否决了名噪一时的富于乐感的《雨巷》,写出《我的记忆》,明净的口语,谈话的语气,舒缓的情调,都昭示新诗在语言与体制上已走上新的阶段。艾青诗歌的语言和体制与戴望舒一脉相承,他明确提出新诗散文美的概念,“由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而一个诗人写一首诗,用韵文写比用散文写要容易得多。……自从我们发现了韵文的虚伪,发现了韵文的人工气,发现了韵文的雕琢,我们就敌视它;而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肉体地诱惑了我们”。他以自由体写出《太阳》、《大堰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等杰作。胡风支持的七月诗派也是自由诗的代表,绿原、阿垅、鲁藜、牛汉等诗人都是自由诗作者。?
  40年代的西南联大诗人群是自由诗的代表。穆旦、郑敏、杜运燮、王佐良、袁可嘉、罗寄一等年轻诗人将西方现代诗歌美学与中国现实融合,使诗歌具有金属般的质地与雕塑式风格。不过,西南联大诗人群的作品更倾向于知识分子化,距中国民间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较远,他们的探索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燶r
牎〉冯至和卞之琳以十四行体写出《十四行集》和《慰劳信集》—这可以视为中国新诗欧化传统的顶峰之作,却是格律诗,不再是他们早年热衷的自由诗。虽然作品中浸透了中国古典哲学精神,但他们依然代表了中国新诗的另一类:纯粹西方的格律诗—这是从另外一条道路建设新诗体制。牐燶r
牎≡40年代新诗体制讨论中,废名和李广田坚持新诗应是自由诗。1943年,废名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的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同年,李广田在《诗的艺术》一书里这样说:“每一个诗人应当创造他自己的新形式,创造那最能表现他诗中的特殊内容的形式。”这与40年代郭沫若所说的话是一致的:“不定型正是诗歌的一种新型。”他们一致的观点是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没有形式正是一种新形式—根据每一首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形式。应该说,这是一个高标准,即每一首新诗都是一次新的形式创造。我们在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艾青、穆旦、郑敏、杜运燮等人的作品里看到了这样杰出的创造。然而,更普遍的事实却是形式的随意与简陋常常导致诗歌失态,缺乏形式意识是诗歌美学粗糙的重要原因之一。牐燶r
牎〈30年代到40年代,新诗不断探索新的审美范式,向民间、向古典、向西方,并在不同向度的实验中达到新的高度,产生了杰出作品和诗人,形成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高峰。但是,审美范式的寻找依然没有结束,因为每一向度的实验都太多地借重它的依附物,从而导致新诗本性的模糊或迷失,无法确立中国新诗的独特审美范式,自然也尚未深入民族心理。
牐牐牎 ∷模牐牎 
  50年代新诗审美范式的探索进入一个空前迷乱状态:一方面是大陆古典加民歌的急风暴雨对新格律诗的争论,一方面是台湾轰轰烈烈的现代诗运动;一个急剧向古典和民间撤退,创建新民歌;一个急速向西方靠拢,做“横的移植”(纪弦语)。二者都是特殊政治气候的产物。从60年代到70年代,大陆公开的新诗已经陷入一种虚假状态,而台湾现代诗却经过反思,逐渐实现现代意识与民族美学的对接,积累了一些可行的经验。牐燶r
牎1951年,冯雪峰还平和地谈论新诗形式,不赞成那种否定新诗的说法,他以为新诗已经取得成绩,并且应该在大众口语基础上建立自由诗、新民歌和新格律诗。牐燶r
牎1953年到1954年,新诗形式讨论逐步深入。何其芳和卞之琳远接闻一多的理论,主张建立新格律诗。何其芳提出建议,“我们所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地押韵。”但是,以自由诗著称的艾青反对现代格律诗。他在1954年3月号的《人民文学》发表文章《诗的形式问题》,以《反对诗的形式主义倾向》为副标题。他说,“无论哪种形式的产生,都不是由某个天才的拟订而成的,而是由于作家们无论表现他们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而进行的、长期的创作实践,和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所形成的;各种形式都在产生它们的时代起过作用。”然而,到1958年、1959年,讨论性质完全改变。何其芳的主张一旦遭遇铺天盖地的新民歌运动,便从诗歌问题转为政治问题。批评者敏锐地发现何其芳的主张虽然也提到民歌,但其理论核心却是闻一多格律理论的延伸,与古典加民歌的理论绝不是一件事,于是鸣锣而攻之也就自然而然了。牐燶r
牎√ㄍ逑执诗从狂热西化开始,经过反思与回归,逐步走入康途。纪弦、覃子豪的作品是30年代现代诗的继续与发展,而后起的余光中、郑愁予、痖弦、洛夫等人有意识地与中国古典诗对接(当然他们也有过狂热西化的过程),并有效地将古典诗的营养转化为现代诗的美学元素,创作出一批富有民族美学品格与现代意识的诗歌。如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江南从历史、诗歌和童年的记忆里走来,遭遇现实的一击:“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事实上是不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因为政治对抗阻隔了民族血脉。这样,现实、历史、艺术与个人记忆溶在一起,诗歌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牐燶r
牐牪还,台湾现代诗对诗歌体制的探讨远不如他们对诗学方法与美学原则的兴趣浓厚,作品依然以自由诗为主体。有些诗人努力在诗歌意象与美学品格上契合民族心理,实现现代诗的民族化,并达到了一定效果。然而,一种象唐诗一样普遍为民众接受的新诗审美范式还没有诞生。
牐燶r
牎 ∥錦r
牎1976年的清明节,天安门前的纪念碑上贴满诗篇。这些诗篇大多是纪念刚刚去世的总理周恩来—当然也是为前途不明的中国。这些被称为“天安门诗歌”的作品在诗歌体制上呈现崩溃状态:古典诗、自由诗、民歌与民间藏头诗等各种诗体同时展现。一方面,这说明情感的浓烈与喷发的焦灼,来不及寻找合适的体制;另一方面,也说明新诗还缺乏一种可行的普遍范式,人们不得不随手捡起常用体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新诗并不是一种熟悉的情感形式。
牐牭在有志于新诗创作的人又当别论。从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唯一保持了艺术尊严的地下诗歌承继新诗传统,多采用四行一段、二、四句末字押韵的习惯,介乎自由诗与格律诗之间,如郭路生《相信未来》等流传颇广的作品,北岛的《回答》也沿用这种范式。不过,从70年代末开始,新诗不再那么恭顺,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诗高峰汇聚了各种各样的诗歌探索,意象奇伟、技法丰富、节奏多变、情感浓缩的作品涌现,诗歌美学发生裂变,诗歌体制呈现为自由与创造,如江河的《从这里开始》一个段落可能是一句,也可能是一个词,依据仅仅是诗的情绪,创造了一种新奇的美学效果。燶r
牎〈80年代到90年代,优秀作品居多的自由诗—这是新诗史上最成功也最遭人非议的体制。民歌体似乎已谈者寥寥,新格律诗也门前冷落。30年代,宽厚的朱自清先生说,“许多人看着作新诗读新诗的人不如十几年前多,而书店老板也不欢迎新诗集。因而就悲观起来,说新诗不行了,前面没有路。路是有的,但得慢慢儿开辟;只靠一二十年工夫便想开辟出到诗国康庄新道,未免太暨急性儿。”现在新诗诞生80年,那么,它究竟离中国大众还有多远?换言之,这种诗歌审美范式距中国民族心理还有多远?牐燶r
  一种艺术样式如果不能深入民族心灵,就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繁荣。从目前情况看,新诗还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圈里。无论如何,这不能不说,作为一种审美范式,新诗还未能契入现代中国人的心理,还远未深入民族心灵。也许,新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又一次新的探索:新诗走向民族的心灵。
牐燶r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1965年生,文学博士。

[[i]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0-9-25 10:41 编辑 [/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语文现代诗

Processed in 2 queries